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误打误撞,居然捡了个宝贝,非但精神没有错乱,而且,修炼的效果有了长足进步。每次修炼的时间变长了,原本一次入定为九天,现在已然变成十二天。
对此,凌云也做了分析,把它归功于,在地球上工作时经常听音乐,养成了习惯。还有,从傅老鬼那获得音律方面的庞大学问,傅老鬼是这方面的高手,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第三十二章 五行真经残篇
最后一个架子上的玉简最少,大部分设有复杂难解的“止窥阵”,里面内容就不得而知。剩余的,不是像《毁天灭地**》那样的天书,就是些内容残缺不全、句法混乱的功法。
纵然仅存些只言片语,也能感受它们的巨大威力,感受它们的深奥玄妙,感觉真理的方向和力量。
可别小瞧这些寥寥数语,它们虽然隐晦难懂,却能为人打开另一扇大门,提供一些蛛丝马迹,也能把人引入歧途,坠入无尽的黑暗深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为了理解其中一句,往往就得花费数月的时间。
凌云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修为有限,花时间去推敲它们,已经属于浪费,如果还想去强行修炼,极有可能落得走火入魔的后果。
所以,凌云只是把这些拗口法诀,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希望以后修为提高后,能有所领悟,没有一点马上修炼的打算。
然而,就是这个看似聪明的想法,就差点让凌云,与所有玉简中对其最为有用的功法……《五行真经残篇》,擦身而过,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这篇功法中的几句话,竟然与傅老鬼最后祈祷时所念的祖训完全相同,这让凌云产生了疑惑,并引起关注。
于是,凌云回过头,重新认真地钻研一遍,这才现,虽然它们很深奥,却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这个重大现令凌云大喜过望。
结合傅老鬼祖训里有关的只言片语,经过长时间孜孜不倦地钻研,凌云终于把最粗浅的部分弄得似懂非懂。
这门功法对五行特性的研究和运用,可谓达到了极至,对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变化推衍,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对身具多种灵根,尤其对五行灵根俱全的修士特别适用。
可惜的是,这篇功法并不齐全,只存很少的一部分,但相对修为浅薄的凌云,已然是绰绰有余。
此功法里讲道,五行并不是简单的金、木、水、火和土,这五种物质。先五行是动态的,“行”者动也,反应的是物质能量的形态间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寅卯木生;巳午火生;辰丑土生;申酉金生;亥子水生”,清晨木气最旺,正午火气最盛,傍晚土气最足,夜晚金气最锐,深夜水气最浓。不但一天内如此,一年四季也如此。
同样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也带有五行属性,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身上的经脉也有五行属性,但并不等于该经脉就是单一的五行专用通道。
《五行真经残篇》里的理论与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是想通的,但是句句珠玑,隐晦深奥,繁琐复杂,寓意深远,就像一门广博的哲学,凌云领悟起来,虽然没有理念上的冲突,却只能是一知半解,略知皮毛。
如果这时有人这样问凌云:“这篇真经你弄明白了吗?”,他一定会羞怯地回答道:“差不多都明白了”
大声问:“差不多到底是多少呀?”,他一定会恼羞成怒道:“差不多就是完全不明白,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还要问这问那的。明白就是明白,差不多就是差不多嘛。”
虽然领悟起来有困难,但是,真正运用却是另一幅好光景。也许,在玄妙幻境里,凌云身体得到翻天覆地的改造;或是得到上天的祝愿,不知走了什么好运。
当凌云按部就班,试着运起这门功法,灵力在神识的指引下,于体内的各个部位,居然勉强按真经上的方式运转起来。
灵力在身体内部形成几个大的区域,和许多小的区域,每一个区域之间,灵力又相互连通。仿佛身体是一个浩瀚的宇宙,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星系,按照各自的规律自行运转,但冥冥之中,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手,把它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中肯定有一个规律存在着,而且,只要弄明白这个真理,修为一定会有个质的飞越。”凌云欣喜之余,暗暗想道。
可是,凌云现在的理论水平仅有半桶水,把功法正常运转起来,已经要烧柱高香,拜天谢佛了。
凌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脉灵力在《五行真经》残缺功法的引导下,快把天地间的灵力纳入体内,度比其它功法都要快上许多。
蓦地,凌云心中一动:“此功法没像多数功法那样,专门提到,修炼时要严格摆出特定的手诀和身姿。就是说,可以手握小银盒修炼这门功法,这样一来,修炼的度又将大大提高。”
这八年下来,凌云试修的功法不计其数,其中一半皆有特殊的要求,一般是盘膝而坐,但也有少数功法要求站着、走着、躺着修炼,更有甚者,要求倒立着修炼。
手诀和身姿的花样就更多了,“握诀”、“捻诀”、“捏诀”是正常的、传统的;“兰花指”是可以接受的;“思想者的造型”还算是酷的,“怒目瞪眼”也是可以忍受的。那些要吐着舌头,堵住耳朵,把脑袋藏到裤裆下面的功法,开始凌云还觉得新奇独特,乐此不疲。但到后来,厌烦了,如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干脆弃之如敝屣。
双手握住小银盒,与手心的两记号丝丝相扣,手掌区域的灵力生涩地运转。
在神识的操控下,灵力开始加快运转,小银盒就像一根天线,接通了天地,天地间灵力大量通过小银盒涌入手心。
本就残缺的《五行真经》,在大量灵力冲击下,手心区域的运转明显根不上,也没能力把涌入的灵力输往下一处。
如此恶性循环,灵力在手心区域开始疯狂运转,隐隐不稳定了。
第三十三章 功法小成
手掌区域的灵力通过手臂区域,向身体各处传去。但是,运行的《五行真经》残缺不全,各个区域的运行度明显不协调,手掌区域吸收的灵力明显大于其余各处。
渐渐地,输送不走的灵力,在手掌区域越集越多。相反,受大量灵力驱动,手掌区域的运转越来越快,灵力也吸得越多,输到手臂后,再往下送就愈加困难。
多余灵力越集越多,把手臂的经脉塞得满满,并开始不受控制地膨胀,愈来愈粗,如此以往,整个手臂定会被胀裂的。
凌云急忙放出神识,操控手掌的灵力,让它们立刻停止运转,并让其它区域的灵力加快运转,吸收双臂多余的灵力。
然而,事与愿违,指令如泥牛入海,音信全无。这门功法刚炼不久,且残缺不全,如此糟糕情形下,凌云竟然不能完全操控它。
外界灵力通过小银盒,势如破竹,汹涌而入,手掌区域的运转继续加快,滞留的灵力仍在持续增加,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感觉势态即将失去控制,凌云焦虑道:“再不想办法,放任纵之,任其肆意妄为,灵力也会变成洪水猛兽,届时恐怕,手臂将会被这股疯狂碾成肉糜。”
凌云脑袋快转动,想着解决之道,危难关头,元神瞬时进入极度空明的境界,整个人宛如修行深厚的得道高僧。
幸运的是,恰恰这时,经过八年的苦修,凌云修为已经达到炼气六级的顶峰,受到心神强裂的刺激,居然提前进入了升级前的临界状态。
霎时,整个人与天地之间又产生那种默契的韵律,身体各个区域的灵力开始加运转,从天地间吸收灵力大大增多,虽然运转度仍跟不上手掌区域的,可总算暂时缓解手臂暴裂的危机。
抓紧利用这难得的喘息机会,八年所学的功法秘籍,犹如电光火石般闪过。
忽地,脑袋灵光一闪:“《寂籁诀》这门附助功法,对这糟糕情况会否有所帮助?”
弹指间,体内的情势更严重了,实在没有终南捷径,凌云决定赌一把,默默运起《寂籁诀》。
“轰”,一声巨响,在脑海深处产生,宛若无声处听惊雷,凌云的心神瞬间像朵白云被狂风吹得烟消云散。
刹那间,凌云仿佛进入另一个玄妙幻境般,一个完全由声音组成的飘渺世界。
仿佛可以看见郁郁葱葱的森林,清脆悦耳的鸟鸣,沙沙的树叶婆娑,小动物们的零乱踏蹄声;可以看见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万马奔腾的马蹄声,懒散牛羊哞哞的叫唤;可以看见波涛汹涌的大海,飓风急驰而过的呼啸,惊涛巨浪的拍岸的轰隆;可以看见温馨浪漫的夜色,微风的喃喃的细语,昆虫们恬不知耻放荡的长吟,情人们动情急促的呼吸声。
幻境中的天籁,时而激昂,时而缠绵,就象古人诗中描述的:“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让人心醉神迷。
“哄”,又一声,凌云的心神重新聚回,被这突如其来、虚无飘渺的美妙幻景感动了,心中激起千层浪花,泛起一阵阵涟漪,魂儿漂荡到九霄云外,变成朵朵白云,散了又聚,聚了又散,飘来荡去。
全身运转的功法开始颤抖起来,共振起来,手臂处积累的多余灵力犹如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到全身,泛滥成灾,兴风作浪,袭扰本就不完整的功法。各个区域的灵力不受控制地向外溢出,全身经脉仿佛寸寸断裂,令人狂的剧痛强烈刺激着神经。
此时,凌云好似湖面上的一叶浮萍,孤独无助,在狂风暴雨中,凄惨飘零。别无它法,只有紧咬钢牙,仅凭坚定不移的信念,苦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