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合大拳师-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骂着那教师抽出一条火枪来,对着青面道,我看你有眼无眼。



众人都惊住了,青面听说过火枪的厉害,也不敢妄动。



范世纲刚要吵吵,见这阵势,也退了回去。



那教师得意起来,这也算是剑拔弩张了。



铁头见对方只有三条枪,摸出两枚铁弹子,提棍就要上。



那教师枪头一甩,只一枪就打烂了铁头的左耳,铁头啊呀一声丢了棍子,捂着耳朵蹲在地上。



青面示意众人后退,大事化小。



那教师换了一条枪,逼着几人后退。



铁头破口大骂,你他妈的不守规矩。



待退了三五步,青面一闪身子窜向右边,又一滚翻向左边,那教师应接不暇,因一次就能打一枪,



很不方便,就不敢大意,端着枪左右摇摆,铁面已到了身侧近前,“砰”一声,激起一股硝烟,



“当”,青面眼前亮了一下,又一滚,从手里打出一团包袱,那包袱直砸向教师耳门,



沙拉一下展开一排刀刃,待拉回来时,青面站着,那教师以捂着耳朵倒在地上。



众人趁乱离开。



回到汇川码头,应大引着几人到了海升楼,点了满满一桌。



第二天,青面的名声响遍了三河南北。



第五十章 杀气弥野暮似血



 第五十章杀气弥野暮似血



那一天的落日出奇地圆,晚霞浓重,如血一般。



青面与众人推杯换盏,肆意狂笑,仿佛一个新时代将要到来。



天有不测风云,危难以突然来临,捻子攻下了临县淮阳,那本是重兵要地。



还是有些风声的,要打仗了,不打就得降。



很多淮阳到亲戚以拖家带口投奔项城而来,南城就是项城了。



第二天应宅宾客盈门,都是吵着要见青面的。



而青面也大早就等在了院子里,爽着呢。



按说青面带着一伙痞子到处砸场子,是不够道德的,这种人功夫再高也没人捧场。



但在这节骨眼上却赚来了声望,各地富户非但不纠集报复,还登门拜访,要请青面为教师,



教导团练。



青面收了礼,却并没答应他们的聘请。而这些人家不敢说什么,又相互攀比起来,



竟以结交青面为荣,都竞相送礼。



实际请教团练为虚,探听消息为实,若青面等人揭竿而起,里应外合杀将起来,那百姓就遭



了血灾了,因此,很多想再找他比试的武师,也不敢冒然出手得罪他了。



探听一次,就踏实一次,因为外边传言的情况太可怕了。



而另一种人却磨刀霍霍,如鱼得水一般活跃,青面就是这种人。



青面霸道起来,不是因为他功夫长进了多少,而是心已死,心一死,无所牵挂,无所畏惧。



他只好虚名,根本不在乎这些,而铁头却越来越计较起来。



虚荣相比钱财更难满足,青面的行动才刚刚开始,他就以跟随他崇拜他那些无赖为基础,



招集了二十个胆大凶残却又冷静善忍之人,拉出来一队人马。



而以保护一方为由,欺行霸市。先后控制了几十家店铺。



青面为人仗义出手大方,众人也都卖命。



那二十人都黑布裤褂,黑带绑腿,手执利镰,背负藤盾,身挂绳标,腰别匕首。



青面专门传授了他们一套简单凶残的杀人方法,翻滚纵跃,蹬墙越脊,



每出行都迅猛无比,手段凶残,被百姓传为“狼牙鹞子”。



若有土匪来,只要给足了钱,这些人必定报以血汗,出面迎击,使主家无分寸损失,一时间乡里谈之色变,都怕他们若投了匪那不堪设想。



铁头带几个亲信,搞了几匹快马,也练就了一伙人马,他们是钩尖大砍刀加狼牙大棒,



训练时都是赤膊上阵,人马扫过,飞驰电闪,沾着就拉下一层皮,看着就渗人。



每日都能看到铁头在河堤上练习奔马骑箭,搞得尘土飞扬。



待耳朵伤好之后,他请人纹身刺青,在脖颈后脑纹了一串梵文经典,并扬言可保佑刀枪不入。



他练兵极苦,整日硬功排打,木杵撞穴,这些人在他手下摸爬滚打,很快都成了铁打硬汉。



那风头直接盖住了袁家。



那几日谣言越传越严重,说有流匪被湘军赶往河南,各地都慌忙应对,而捻子分头齐攻,



要灵活的多,这些人无家可归,性情残暴,一路势如破竹,已杀过来了,瞬间就占领了周边县城。



青面铁头二队得知了消息却兴奋异常,奔马过巷。一派土匪习气。



袁成恭也是四下奔走,与地商帮商议对策,袁成仁则与老父训练乡勇。



袁家一队,显然是正规架势,为长枪大刀两队,配合作战。



袁老四一改常态,设立草靶,亲自持枪操演,只为他们传授了劈封与拿扎两法,



另有抽勒渔公掉撸法,此三技两两对扎反复练习。



刀队为搬扣片旋刀,走大劈大砍,生崩硬磕,只此一刀,合以身法步法之巧妙,反复练习,



与枪对劈。



其余各户也是想尽办法,因为还是自顾自,乡里都是正规团练,这些散户也都是自家组织,



虽然参差不齐,却也得想法周折,一时间拳师的身价倍增,也有热血仁义者,只求保价,



不图钱财。也有趁火打劫者,形形色色。



但时下无论官匪及各地大户,都发现了当地的问题,以河南团练督办顺天府丞加左副都御史衔



毛昶熙向朝廷上言总结得最明白不过:“捻骑逾万,官军马队过单,皖、豫交界之区,



皆平原旷野,部队无以制贼死命。”



毛昶熙以军事密疏上《制捻要策》,略曰:“年来剿捻未得要领,其误有二:一在专言防堵。河南、安徽一带平原千里,无险可扼,捻数路同发,分而愈多。官军分堵则兵单,合堵则力疏,犹之院无墙垣,徒守门户,不能遏盗也。一在无成算而轻战。贼众数倍于我,马则十倍过之。我无必胜之术,侥幸一战,一旦败溃,贼焰愈张。”



他制定了十二条军规:“筑堡寨,扼要隘,择首事,选团丁,筹公费,互救援,定约束,



申号令,公赏罚,诘奸宄,旌忠义。”



又“并疏陈调练民勇苦累之弊,亟宜改办乡团,以纾民力。”



改调练民勇为改办乡团,后“河南境内修筑寨堡,已有成效”,



“筑寨堡、办乡团,骑兵游击战。”,“上命推广其法行之。”



然后“统一军令,宜会合抚臣以一事权”。



而因此许多民兵被整编调用,统一安排,与官军同受军饷。



剩下的就有点空城的意思了,各处商帮喜忧参半,这个时间瑞昌必须再以雄厚的实力赢取威信。



首先就是联合各庄,肃清内乱,统一管理。这就引起不小的骚乱。



铁头首先不干了,要统一可以,但要选举有实力的团队头领为首领,言下之意路人皆知。



没等开战先内乱了。



而实际捻子也是鱼龙混杂,各不相同,其中的领袖却多是地主武装的首领,实际就有团练头子。



陈州地面,虽有三河,但多为旱地耕作,放眼黄河淮河之界,虽有河运之便利,但每遇雨季,大河绝提,洪水如野马决堤吞噬万物,很多地区一年辛苦劳作化为乌有,



所以也出了一些类似捻子的佃户,



“择诸少年豪侠习技击,而以一人总其事,谓之练总,每秋熟时,练总率队刈获,与田主中分之,田主不能私有其产。”



完全就是明火执杖的抢劫钱粮,这些人就被地主办的团练逼到城外,他们利用绿营军,团练,捻子之间的矛盾,啸聚成党,趁火打劫,杀人越货,也搞得狼烟四起,人心惶惶。



也有收粮季节出去为匪,抢夺收获。种粮季节又在家保苗,平日里也做些保镖,铲除不平之事,



“居则为民,出则为捻,若商贾之远行,时出时归。”聚散不常,扰乱民生。



故志言:“稍通文义,能计划者,谓之掌捻;凶悍斗狠者,谓之领捻;又有不知名姓之类,聚数十人到处游行,遇隙便抢,谓之游捻,又名飞捻。”各地都有团练,各地也都有捻子。



《豫军纪略》中说:“豫省东南接壤江、皖,蒙、毫、颖、寿,民俗故强悍,往往聚众剽劫,多至千余人,少亦数百人,各推贼中桀黠者为之首,自号为捻,不相统壹。”



也有白莲教余部联络组织,死灰复燃。每行事大闹龙灯,小则以油脂贯纸捻点燃,言可得神佛护体,彪悍异常,扬言杀富济贫,均衡田地,大开杀戒,一路烽烟。



其中又有一路大私盐贩子,之前就扼住水路要道,大发竹杠横财。因护送私盐与官兵冲突,



后发展壮大,推举大头目张乐行为盟主,这个人是个有军事才干的人,他受天国封王,道是”祯命养飞龙,试自思南国之屏藩,谁称杰士;中原争逐鹿,果能掌北门之锁钥,方算英雄。”



不信教不信佛,建立根据地,严整军纪,宣扬“救我残黎,除奸诛暴”,盗亦有道,仁义勇智,轻生死,讲义气,拜盗跖;不义小捻子能收则收,有异心一并屠杀,军威大震。



所行路途各地捻子也是争相呼应,一时间与下层民众也打成一片,竟得了“捻哥不来谁帮忙”的名声。



旗分五色,黄白红蓝黑,设旗主小旗主,每出行万马奔驰,飚飞电掣,



人马过处白骨盈野,流血漂橹。



《山东军兴纪略》说:



“间尝博观载籍,考之往古:盗贼之发,或困于饥寒,或迫于征敛,畏死幸生,铤险啸聚,少者数百,多者累千,负固山梁谿垘之间,摽掠数十里而已;其甚者,如前明流寇,众常数万,非一乡一邑之人,处无定巢,毕岁狂奔,无所留恋,加以天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