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爷在城上观望,心中大悦:“好个杨家女将,果然名不虚传。”原来皇爷在金銮殿等候周连捷报,早有掠阵官飞马报道:“周都督被杨家女将捉去了。”不知皇爷听报如何,下回分解。
第90 回 孟银銮飞铙取盔 焦将军掣鞭擒敌
十万貔貅意气雄,腰横秋水拥雕弓。
不因为国除奸贼,便把全师扫一空。
再说皇爷在金銮殿,欲待周连捷报,忽听掠阵官报道:“周连被女将捉去。”皇爷大惊失色,忙忙传旨道:“众位王兄,那一位肯为朕出阵去拿杨家女将,以泄寡人之忿?”众王爷一同跪下奏道:“臣等想杨佘氏,先有表章奏闻,乞皇上依她所奏,自然退兵,何必与她战斗?”皇爷道:“列位王兄如何也出此言?”便叫左军都督张凯见驾。张凯俯伏金阶。皇爷道:“卿家,你速领本部人马出战,退敌杨家人马。”张凯领旨出朝,披挂上马,领兵出城,直到阵前,大喝:“杨家反贼,速来受死!”
探马报入中军道:“王城内又有将军讨战出马。”岳金定道:“不怕死的又来了,待我再去捉来!”孟银銮道:“姐姐已立头功,待小妹去罢。”登时持刀上马,冲出阵前,大声喝道:“你是何人,敢来送死!”张凯抬头一看,是一员女将,明盔亮甲,手执七星宝剑,好不威风。乃喝道:“女将听着:我乃天子驾前左军大都督张凯也。我看你年幼无知,好好下马受缚,免我动手。”银銮笑道:“张将军,我乃孟良之后孟银銮,奉老太太之命,前来斩锄奸臣张居正,你速奏你主,献出奸臣,我便退兵。”
张凯听了大怒,提刀就砍。银銮哈哈大笑道:“张将军,何必大怒!我乃海外远臣,尚且为国除奸;你为国家大臣,不能去邪削佞,反来与我交战。也罢,看天子面上,不取你首级,且取你头上盔缨与你看看。”张凯心中不信,举刀又砍,银銮举剑一来一往。战上二十余合,张爷手软力疲,招架不住,心中暗想:“这女将果然厉害。”带转马头,落荒而去。银銮随后赶来,掣起飞铙,“呼”的一声响,就把张爷头上盔缨拖下来了。
张凯惊得魂不附体,大败进城,入朝奏道:“臣该万死,那杨家女将真是厉害,她说看万岁金面,不取臣头,但取臣盔缨。果然将飞铙掣起,把盔缨抓去。万岁呵!看来战她不过,不如依她所奏,把奸臣送出去罢。”皇爷道:“胡说!”便叫:“中军都督常庆,你去退杨家人马。”常庆奉了皇命,带领人马出城,直临阵前,高声叫战。
那杨家探卒报入,焦天一听大怒,冲出阵前,举起宣花斧就砍。常庆忙把刀架住,喝道:“来将通名!”焦天道:“我乃宋朝驾前大将焦赞之后焦天是也。你不听好言,只怕你顷刻丧身!”常庆大怒,举枪交战。不上三合,焦爷掣出金鞭,将常庆打下马来,被杨家兵卒绑了,押至中军。
杨豹道:“贤弟得了大功,可喜!可喜!但我想擒来二将,俱是皇朝大臣,不可得罪。”吩咐:“把二位将军放了,请来相见。”小军得令,登时放起二将。周连、常庆上帐相见。杨豹道:“二位将军,小将等山蛮无知,冒犯虎威,多多得罪!”
二人道:“岂敢!”杨豹吩咐备酒压惊,二人杨营饮酒。
那掠阵官见常庆被擒,飞报入朝。皇爷闻奏大惊,半晌无言。只见海瑞出班奏道:“万岁,如今事急,无可解救。乞万岁先将张茂修代父送出,看杨家可肯退兵否?”皇爷道:“这个使不得。现有周、常二将在他营中,未知生死,怎可再把自家臣子送与他?别议良策。”海爷道:“万岁不必忧心,臣谅周、常二将,决然无事。待臣前去,着他回来见驾。”皇爷道:“既是老卿要去,就此出城罢。”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第91 回 杨家府回兵释将 张状元代父抵奸
拜赐君恩犒劳还,旌旗掩映好天关。
讴歌载道欢呼舞,朝野于今始解颜。
再讲海爷领了旨意出城,单身步行,直到杨家营门。军士报道:“耳目官求见!”杨、焦二人闻道,连忙远远出营,前来迎接。同入帐中,让海爷上坐。二人慌忙拜道:“大人名扬天下,古今罕有,今得一见仪表,小将们万幸!”海爷道:“岂敢!二位将军英名盖世,万邦无敌。今蒙远劳台驾,与国除奸,可敬!可敬!”杨豹道:“不敢。左右备酒。”海爷道:“不用了。此番老朽前来,只因万岁龙心不安,要请周、常二将回朝见驾。若蒙二位见许,就此告别。”杨豹道:“小将正要送二位将军回朝,恰好大人驾到,今就送二位将军同行。”海爷与周连、常庆谢了。
回到金銮,俯伏丹墀。皇上看见大悦道:“赐卿平身。你被杨家捉去,他怎生待你?”二人道:“启万岁:臣被杨家捉去,十分优待,并不敢半毫轻慢。他说蒙天朝水土之恩,思欲为国除奸,以报皇恩,非敢兴兵造反。他正要送臣回转,适遇海大人到,故此一同送回。伏乞皇爷依他所奏,送出奸臣,他必然退兵。”皇爷道:“据卿所奏,杨家果无反心了?但是兵马不退,终非了局。卿有何法,使他回兵?”海爷道:“依臣之见,总要状元张茂修送出。他若肯退兵,张茂修代父死难,也博得个孝子之名。”皇爷无奈,只得传旨,将状元张茂修献出。海爷忙传宣道:“万岁有旨,着锦衣尉将张茂修绑出,献去杨家收管。”两边将校将张茂修登时去了冠带,绑出城门。
海爷随后跟去,来到杨营,高声喊道:“奉圣旨,将状元绑交杨营,代父之罪。”杨豹出营迎接,道:“既蒙圣恩绑交奸臣之子张茂修,把他斩了!”军卒答应一声,登时把张茂修砍下头来。杨豹吩咐号令营前,复对海爷道:“海大人,复望大人回朝奏闻圣上,请张太师出来,与我们一会。”海爷道:“将军,今日已晚,等待明日罢。”
海爷进城入朝奏道:“万岁,臣奉旨送张茂修到杨营,杨豹已把张茂修正法,还要张太师明日出城相会。”张居正听见,忙上前跪下,两泪交流,道:“望万岁天恩,赦臣残生。”皇爷见了,不觉龙目也垂泪来说道:“张爱卿,朕今亦不能作主,你自己求恳各位王爷,转求海老爷与你周全罢。”居正闻言,便望着各王爷叩头,哀恳众王爷转恳海爷。当下有徐千岁道:“海老先生,如今当着万岁金面,恕了他罢。”海爷道:“千岁,怎么样恕法?”千岁道:“恕了他死罪,活罪难饶,将他家产抄没,送与杨营作犒军之费用便了。”海爷道:“只恐杨家不肯,奈何?”
正在商议,忽报皇太后娘娘懿旨来到,各官跪接。只听太后诏曰:“张居正私藏国宝,假传圣旨,本应斩首尽法。姑念先帝托孤之臣,幼主怜念,不忍加诛。望诸卿速即另议退兵之策,以安君心。钦哉,谢恩!”海瑞对太监道:“劳公公回复娘娘,海瑞遵旨便了。”内监去了。皇爷又问道:“海老卿有何良策?”海爷道:“万岁速命徐千岁将居正家产抄没,代臣送与杨家。再做起夹底棺木,将张居正存于底下。命家丁尽皆挂孝,送到杨家营前。杨家见了居正既死,必然消恨退兵。”未知皇爷如何下旨,下回分解。
第92 回 张太师盖棺诈死 海操江复任微行
为奸为佞苦营求,祸到头来死便休。
今日盖棺还不死,岂伊不死学庄周。
且说皇爷听海瑞陈奏,一一依议,传旨:克期宣进徐王兄,先即速带羽林军去抄张居正家产;一面准备夹底棺木,将张居正放于底下,上面用铜封好。海爷领了金银缎帛,押着棺木,来到杨营。
杨豹接入帐中,谢过赏赐,便对海爷道:“海大人,不知奸相怎生面目?求开棺盖,与末将一观。”海爷道:“这也不必了。二位将军,老夫备有水酒,带同门下林天佐,与二位送行。”说罢,就命家将排酒。杨、焦二将领了酒席,立刻传令兵马退回。
海爷带棺木回朝,面奏皇爷道:“臣蒙圣旨,犒赏杨家兵马,并验棺木,他已遵旨退兵了。”皇帝听奏大喜,忙令内监打开棺木,放出张居正,令他速速回乡养老。又传圣旨:“升杜元勋为礼部侍郎,林天佐为翰林学士,荆州理刑孙成为掌堂都御史,海瑞复任南直操江,赐飞龙旗二面,尚方宝剑,五爪龙袍。钦哉,谢恩!”各臣三呼万岁,叩首谢恩。皇爷驾退后宫,诸臣出朝。
海爷回府,便叫海洪后堂请出夫人相见。夫人道:“老相公,唤出妾身有何吩咐?”海爷道:“老夫人,下官蒙圣恩复授南直操江,即欲上任。我想前日在南直为官,倏忽光阴又是二十余年了,不知目下民风如何?我依旧私行到彼,察访奸恶,不便带家眷同行。夫人只在孩儿衙中,颐养优游。我恐同僚饯行拜送,又要耽搁多日。那南直贪官污吏、奸恶顽民闻知,得以潜踪敛迹,故此女儿、女婿也不与他说明。明日就要起身了。”夫人说道:“老爷呵,你今年纪高迈,比不得中年康健,凡事务必将就罢。”海爷道:“夫人,又来取笑了。我是老江湖了,何须夫人吩咐?海洪,你叫轿子送夫人到太爷衙中去。”
当时夫人拜别,上轿去了。
次日海爷起来,便叫:“海安、海洪过来!”二人应道:“老爷何事吩咐?”海爷道:“海安、海洪,我与你三人,是老伙计了。如今原扮作山东卖花椒的客人,往南京走了。”二人听见,暗暗埋怨道:“这不是真真活受罪了。”只得收拾行李,主仆三人改扮,头戴白毡帽,身穿海青布衣,青牛皮鞋子,紫花布袜子,背了袋子,出京去了。
话分两头。再说江南池州府青阳县,有一人世代科甲人家,姓周字国治,少年入泮,走过十五遍文场,总不能中试,只博个副榜贡生。妻秦氏,不幸早逝,双生二子,长子名文桂,已经入学,娶媳妇金氏早丧,又继娶袁氏。只因媒人之语误配婚姻。那袁氏父亲叫作袁有相,有名光棍。大儿袁阿狗,次儿袁阿牛。父子三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