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桥连星间。汉自广都,乘胜进逼成都,与其副刘尚
南北相望,夹江为营,浮桥相对。公孙述使谢丰扬军市桥出汉后,袭破汉,汉坠
马落水,缘马尾得出,入壁。命将夜潜渡江就尚,击丰,斩之于是水之阴。江北
则左对繁田,文翁又穿湔氵臾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江水又东绝绵洛迳五城界,
至广都北岸,南入于江,谓之五城水口,斯为北江。江水又东至南安为璧玉津,
故左思云东越玉津也。
△又东南过犍为武阳县,青衣水、沫水从西南来,合而注之。
县故大夜郎国,汉武帝建元六年,开置郡县。太初四年,益州刺史任安城武
阳。王莽更名郡曰西顺,县曰戢成。光武谓之士大夫郡。有寿阝江入焉。水出江
原县,首受大江,东南流至武阳县,注于江。县下江上,旧有大桥,广一里半,
谓之安汉桥。水盛岁坏,民苦治功。后大守李严凿天社山,寻江通道,此桥遂废。
县有赤水,下注江。建安二十九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此县藉江为大堰,
开六水门,用灌郡下。北山,昔者王乔所升之山也。
江水又与文井江会,李冰所导也。自莋道与濛溪分水,至蜀郡临邛县,与布
仆水合。水出徼外成都西沈黎郡。汉武帝元封四年,以蜀郡西部邛莋置,理旄牛
道,天汉四年置都尉,主外羌,在邛来山表。自蜀西度邛莋,其道至险,有弄栋
八渡之难,扬母阁路之阻。水从县西布仆来,分为二流。一水迳其道,又东迳临
邛县入文井水。文井水又东迳江原县,县滨文井江,江上有常氏堤,跨四十里。
有朱亭,亭南有青城山,山上有嘉谷,山下有蹲鸱,即芋也。所谓下有蹲鸱,至
老不饥,卓氏之所以乐远徙也。文井江又东至武阳县天社山下,入江。其一水南
迳越帯龆枷匚鳎现猎颇峡ぶ唑认兀け驹拼ǖ匾玻窠ㄐ巳曛谩F退
又南迳永昌郡邪龙县而与贪水合。水出蜻蛉县,上承蜻蛉水,迳叶榆县,又东南
至邪龙入于仆。仆水又迳宁州建宁郡,州故庲降都督屯,故南入谓之屯下。刘禅
建兴三年分益州郡置。历双柏县,即水入焉。水出秦臧县牛兰山,南流至双柏县,
东注仆水。又东至来唯县入劳水。水出徼外,东迳其县,与仆水合。仆水东至交
州交阯郡{米尼}泠县,南流入于海。
江水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昔岑彭与吴汉溯江水入蜀,军次是地,知而恶之。
会日暮不移,遂为刺客所害。谓之平模水,亦曰外水。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
江水又东南,迳南安县。西有熊耳峡,连山竞险,接岭争高。汉河平中,山崩地
震,江水逆流。悬溉有滩,名垒坻,亦曰监溉,李冰所平也。县治青衣江会,衿
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来敏《本蜀论》曰:荆人鄨令死,其尸随水
上,荆人求之不得。鄨令至汶山下,复生,起见望帝。望帝者,杜宇也。从
天下。女子朱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望帝立以为相。时
巫山峡而蜀水不流,帝使鄨令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望帝自以德不若,遂
以国禅,号曰开明。县南有峨眉山,有濛水,即大渡水也。水发蒙溪,东南流与
渽水合。水出徼外,迳汶江道。吕忱曰:渽水出蜀。许慎以为涐水也。从
水,我声。南至南安,入大渡水。大渡水又东入江,故《山海经》濛水出汉阳西,
入江,滠阳西。
△又东南过僰道县北,若水、淹水合从西来注之。又东,渚水北流注之。
县本僰人居之。《地理风俗记》曰: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秦纪》
谓僰僮之富者也。其邑,高后六年城之。汉武帝感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
费功无成,唐蒙南入,斩之,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迄于建宁,二千馀里。山
道广丈馀,深三四丈,其堑凿之迹犹存。王莽更曰僰治也。山多犹猢,似猴而短
足,好游岩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县有蜀王兵兰,其
神作大滩江中,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岩,犹有赤白
玄黄五色焉。赤白照水玄黄,鱼从僰来,至此而止,言畏崖屿不更上也。《益部
耆旧传》曰:张真妻,黄氏女也,名帛。真乘船覆没,求尸不得。帛至没处滩头,
仰天而叹,遂自沈渊。积十四日,帛持真手于滩下出。时人为说曰:符有先络,
僰道有张帛者也。
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县故犍为之属县也。汉武帝太
初元年置,刘禅延熙中分以为郡。导源汾关山,北流,有大涉水注之。水出南广
县,北流注符黑水,又北迳僰道入江,谓之南广口。渚水则未闻也。
△又东过江阳县南,洛水从三危山,东过广魏洛县南,东南注之。
洛水出洛县漳山,亦言出梓潼县柏山。《山海经》曰:三危在敦煌南,与岷
山相接,山南带黑水。又《山海经》不言洛水所导。《经》曰出三危山,所未详。
常璩云:李冰导洛通山水,流发瀑口,迳什邡县。汉高帝六年,封雍齿为侯国,
王莽更名曰美信也。
洛水又南迳洛县故城南,广汉郡治也。汉高祖之为汉王也,发巴渝之士,北
定三秦。六年,乃分巴蜀,置广汉郡于乘乡。王莽之就都,县曰吾雒也。汉安帝
元初二年,移治涪城,后治洛县。先是洛县城南,每阴雨常有哭声,闻于府中。
积数十年,沛国陈宠为守,以乱世多死亡,暴骸不葬故也,及悉收葬之,哭声遂
绝。刘备自将攻洛,庞士元中流矢死于此。益州旧以蜀郡、广汉、犍为为三蜀。
土地沃美,人士隽乂,一州称望。县有沈乡,去江七里,姜士游之所居。诗至孝,
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常以鸡鸣溯流汲江。子坐取水溺死,妇恐姑知,称托游学,
冬夏衣服,实投江流。于是至孝上通,涌泉出其舍侧,而有江之甘焉。诗有田滨
江泽卤,泉流所溉,尽为沃野。又涌泉之中,旦旦常出鲤鱼一双以膳焉,可谓孝
悌发于方寸,徽美著于无穷者也。洛水又南迳新都县,蜀有三都,谓成都、广都,
此其一焉。与绵水合。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亦谓之郫江也,又言是涪水。
吕忱曰:一曰湔。然此二水俱与洛会矣。又迳犍为牛鞞县为牛鞞水。昔罗尚乘牛
鞞水,东征李雄,谓此水也。县以汉武帝元封二年置。又东迳资中县,又迳汉安
县,谓之绵水也。自上诸县,咸以溉灌,故语曰:绵洛为浸沃也。绵水至江阳县
方山下入江,谓之绵水口,亦曰中水。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洛会也。汉景帝
六年封赵相苏嘉为侯国,江阳郡治也。故犍为枝江都尉,建安十八年,刘璋立。
江中有大阙、小阙焉,季春之月,则黄龙堆没,阙乃平也。昔世祖微时,过江阳
县,有一子。望气者言江阳有贵儿象,王莽求之,而獠杀之。后世祖怨,为子立
祠于县,谪其民罚布数世。杨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后母谮之,
自投江中,衣苔带藻,忽梦见水仙,赐其美药,思惟养亲,扬声悲歌。船人闻之
而学之。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江水迳汉安县北。
县虽迫,山川土地特美,蚕桑鱼盐家有焉。江水东迳樊石滩,又迳大附滩,频历
二险也。
△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
县故巴夷之地也。汉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
元鼎二年立,王莽之符信矣。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北
迳汉安县界之东,又迳符县下,北入江。县长赵祉遣吏先尼和,以永建元年十一
月,诣巴郡,没死成湍滩,子贤求丧不得。女络,年二十五岁,有二子,五岁以
还。至二年二月十五日,尚不得丧,络乃乘小船,至父汉处,哀哭自沈。见梦告
贤曰:至二十一日,与父俱出,至日,父子果浮出江上。郡、县上言,为之立碑,
以旌孝诚也。其鳛部之水,所未闻矣,或是水之殊目,非所究也。
△又东北至巴郡江州县东,强水、涪水、汉水、白水、宕渠水合,南流注之。
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潜水、渝水矣。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郡隶
梁州,晋太康中立,治汉中。县南去郡八百馀里,故属巴渠。西南流历巴中,迳
巴郡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谓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
内水,左则蜀外水。即是水也。江州县,故巴子之都也。《春秋·桓公九年》,
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好是也。及七国称王,巴亦王焉。秦惠王遣张仪等救苴
侯于巴,仪贪巴、苴之富,因执其王以归,而置巴郡焉,治江州。汉献帝初平元
年,分巴为三郡,于江州,则永宁郡治也。至建安六年,刘璋纳蹇胤之讼,复为
巴郡,以严颜为守。颜见先主入蜀,叹曰:独坐穷山,放虎自卫。此即拊心处也。
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后乃徙南城。刘备初以江夏费观为太守,领
江州都督。后都设李严,更城周一十六里,造苍龙、白虎门,求以五郡为巴州,
丞相诸葛亮不许,竟不果。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又不相容,结舫
水居者五百馀家,承二江之会,夏水增盛,坏散颠没,死者无数。县有甘橘官,
荔枝园,夏至则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县北有稻田,出
御米也。
县下又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为粉,则皓曜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故
世谓之为江州堕林粉。粉水亦谓之为粒水矣。
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