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经注-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

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笱,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

马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迳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馀步,

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聊荫,抉疏里余。

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

灵台之东北。按郭缘生《述征记》: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尧

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于《尧碑》,见汉建宁五年五月成阳

令管遵所立碑。又云:尧陵北,仲山甫墓南,二冢间有伍员祠。晋大安中立一碑,

是永兴中建,今碑祠并无处所。又言:尧城在城南九里,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

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冢,尧陵北二里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

书疑耳。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佶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

阜,南属迤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郑

玄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

谓郑玄之言为然。故扬雄《河东赋》曰: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于河之严。今

雷首山西枕大河,校之园纬,于事为允。士安又云:定陶西南陶丘,舜所陶也。

不言在此,缘生为失。瓠河之北,即廪丘县也。王隐《晋书地道记》曰:廪丘者,

《春秋》之所谓齐邑矣。实表东海者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

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邱叛于赵,田布围廪邱,翟角、赵孔屑、

韩师救廪邱,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布败逋是也。瓠河与濮水俱东流,《经》所谓

过廪丘为濮水者也。县南瓠北,有羊角城,《春秋传》曰:乌馀取卫羊角,遂袭

我高鱼,天大雨,自窦入,介于其库。登其克城而取之者也。京相г唬何酪匾病

今东郡廪丘县南有羊角城。高鱼,鲁邑也,今廪丘东北有故高鱼城。俗谓之交鱼

城,谓羊角为角逐城,皆非也。瓠河又迳阳晋城南。《史记》,苏秦说齐曰:过

卫阳晋之道,迳于亢父之险者也。今阳晋城在廪丘城东南一十馀里,与都关为左

右也。张仪曰:秦下甲攻卫阳晋,大关天下之匈。徐广《史记音义》云:关一作

开。东之亢父,则其道矣。瓠河之北,又有郕都城。《春秋·隐公五年》,郕

侵卫。京相г唬憾も耷鹣啬先镉泄枢J都城。《地理志》曰山阳乡也。

褚先生曰:汉封金安上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城谷者也。瓠河又东,迳黎县故城

南,王莽改曰黎治矣。孟康曰今黎阳也。薛瓒曰:按黎阳在魏郡,非黎县也,世

谓黎侯城,昔黎侯寓于卫《诗》所谓胡为乎泥中?毛云:泥中,邑名。疑此城也。

土地汙下,城居小阜,魏濮阳郡治也。瓠河又东迳秅县故城南,《地理志》济

阴之属县也。褚先生曰:汉武帝封金日磾为侯国,王莽之万岁矣,世犹谓之为万

岁亭也。瓠河又东迳郓城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公自沙随还,待于郓。

京相г唬骸豆颉纷髟俗帧=穸も耷鹣囟耸镉泄试顺牵创顺且病

△又北过东郡范县东北,为注渠,与将渠合。

瓠河自运城东北,迳范县与济、濮枝渠合。故渠上承济渎于乘氏县,北迳范

县,左纳瓠渎,故《经》有济渠之称。又北与将渠合。渠受河于范县西北,东南

迳秦亭南。杜预《释地》曰: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者也。又东南迳范县故城南,

王莽更名建睦也。汉兴平中,靳允为范令。曹太祖东征陶谦于徐州,张邈迎吕布,

郡县响应。程昱说允曰:君必固范,我守东阿,田单之功可立,即斯邑也。将渠

又东会济渠,自下通谓之将渠,北迳范城东,俗又谓之赵沟,非也。

△又东北过东阿县东。

瓠河故渎又东北,左合将渠枝渎,枝渎上承将渠于范县。东北迳范县北,又

东北迳东阿城南,而东入瓠河故渎,又北迳东阿县故城东。《春秋经》书:冬,

会齐侯盟于柯。《左传》曰:冬盟于柯,始及齐平。杜预曰:东阿即柯邑也。按

《国语》,曹沬挟匕首,刦齐桓公,返遂邑于此矣。

△又东北过临邑县西,又东北过茌平县东,为邓里渠。

自宜防已下,将渠已上,无复有水。将渠下水首受河,自北为邓里渠。

△又东北过祝阿县为济渠。

河水自四渎口出为济水,二渎合而东注于祝阿也。

△又东北至梁邹县西,分为二。

脉水寻梁济无二流,盖《经》之误。

△其东北者为济河,其东者为时水。又东北至济西,济河东北入于海。时水

东至临淄县西屈,南过太山华县东。又南至费县东,入于沂。

时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齐、晋盟于耏者也。京相

曰:今临淄惟有澅水西北入泲,即《地理志》之如水矣。耏、如声相似,然

则澅水即耏水也。盖以澅与时合,得通称矣。时水自西安城西南,分为二

水,枝津别出,西流,德会水注之。水出昌国县黄山,西北流迳昌国县故城南。

昔乐毅攻齐,有功,燕昭王以是县封之为昌国君。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

水出县南黄阜,北流迳城西北入德会,又西北,世谓之沧浪沟,又北流注时水。

《地理志》曰:德会水出昌国西北,至西安入如是也。时水又西迳东高苑城中而

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迳其城南。《史记》:汉文帝十五年,分齐为

胶西王国,都高苑。徐广《音义》曰:乐安有高苑城,故俗谓之东高苑也。其水

又北注故渎:又西,盖野沟水注之,源导延乡城东北,平地出泉。西北迳延乡城

北。《地理志》千乘有延乡县,世人谓故城为从城,延、从字相似,读随字改,

所未详也。西北流,世谓之盖野沟,又西北流,迳高苑县北,注时水。时水又西

迳西高苑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丙倩为侯国,王莽之常乡也。其水侧城西注。

京相г唬航窭职膊┎啬辖缬惺彼魍茫湓瓷铣雠萄簦敝粮咴罚掠兴

时,中无水。杜预亦云:时水于乐安岐流,旱则竭涸,为春秋之乾时也。《左传

·庄公九年》,齐、鲁战地,鲁师败处也。时水西北至梁邹城,入于泲。非泲入

时,盖时来注泲。若泲分东流,明不得以时为名。寻时、泲更无别流南延华费之

所,斯为谬矣。

△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过其县南。

莱芜县在齐城西南,原山又在县西南六十许里。《地理志》汶水与淄水俱出

原山西南入济,故不得过其县南也。《从征记》曰:汶水出县西南流,又言:自

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数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濛,崖

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严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慓之

惧,危蹊绝径,过悬度之艰。未出谷十馀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

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馀,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

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出谷有平邱,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邱不宜殖稷黍而宜麦,齐人相承以

殖之,意谓麦邱所栖愚公谷也,何其深沈幽翳,可以托业怡生如此也!余时迳此,

为之踟蹰,为之屡眷矣。余按:麦邱愚公在齐川谷犹传其名,不在鲁,盖志者之

谬耳。汶水又西南迳嬴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嬴,成

婚于齐也。

△又东南过奉高县北。

奉高县,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之祀,泰山郡治也。县北有吴季札子

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国也,丧子于嬴、博之间,即此处也。《从征记》

曰: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

立,无所述叙,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户洒埽之,今不能。然碑石麋碎,靡有

遗矣,惟故趺存焉。

△屈从县西南流。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诱曰:

山名也,或斯阜矣。牟县故城在东北,古牟国也。春秋时,牟人朝鲁。故应劭曰:

鲁附庸也。俗谓是水为牟汶也。又西南迳奉高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

南,右合北汶水。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迳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

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核存焉,盖古

设舍所跨处也。马第伯书云:光武封泰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

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仰视严石,松树郁郁苍苍,

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见丈尺。直上七里,至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

视天矣。应劭《汉官仪》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

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其水自溪而东,濬波注壑,东南流迳龟阴之田。

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

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

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

庙,墙阙严整,届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

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