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史-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属兴州,顺帝后至元五年四月废。)距行都司里。

营州后屯卫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永乐元年三月徙治三河县,属大宁都司。

距行都司里。

兴州左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玉田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

司里。

兴州右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迁安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

司里。

兴州中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良乡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

司里。

兴州前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丰润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

司里。

兴州后屯卫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三河县,直隶后军都督府。距行都

司里。

开平卫(元上都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为府,属北平行省,寻废府置

卫,属北平都司。永乐元年二月徙卫治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四年二月还旧治。

宣德五年迁治独石堡,改属万全都司,而令兵分班哨备於此,后废。(西北有卧

龙山。南有南屏山,又有滦河。东北有香河,又有簸箕河、闾河,西南有兔儿河,

下流俱合於滦河。又东有凉亭、沈阿、赛峰、黄崖四驿,路接大宁、古北口;西

有桓州、威虏、明安、隰宁四驿,路接独石。俱洪武中置,宣德后废。又西北有

宁昌路,东北有应昌路,北有泰宁路,又有德宁路,元俱直隶中书省。西有桓州,

元属上都路。洪武中皆废。)距北平都司里。

开平左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七合营。永乐元年废。距都司里。

开平右屯卫洪武二十九年置於军台。永乐元年废。距北平都司里。

开平中屯卫洪武二十九年置於沙峪。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真定府,直隶后军都

督府。寻徙治滦州西石城废县。距都司里。

开平前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偏岭。永乐元年废。距北平都司里。

开平后屯卫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石塔。永乐元年废。距北平都司里。

兴和守御千户所(元隆兴路,直隶中书省。皇庆元年十月改为兴和路。)洪

武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四年后,府废。三十年正月置所。永乐元年二月直

隶后军都督府。二十年为阿鲁台所攻,徙治宣府卫城,而所地遂虚。(东北有凌

霄峰。南有威远川。西有鱼儿泺。又西有集宁路,元直隶中书省。西北有宝昌州,

元属兴和路。又有高原县,元为兴和路治。洪武中俱废。)距北平都司里。

宽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永乐元年二月徙治遵化县,仍属大宁

都司。又侨置宽河卫於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下流

经迁安县西北,又东合於滦河。)距北平都司里。

宜兴守御千户所(元宜兴县,属兴州。致和元年八月升为宜兴州。)洪武二

年兼置卫,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六月改卫为守御千户所。五年七月,

州废,存所。永乐元年,所废。距北平都司里。

南京《禹贡》扬、徐、豫三州之域。元以江北地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又分置淮东道宣慰使司(治扬州路)属焉;江南地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明太祖

丙申年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建南京,罢行中书省,

以应天等府直隶中书省,卫所直隶大都督府。十一年正月改南京为京师。十三年

正月己亥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癸卯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所领直

隶中军都督府。永乐元年正月仍称南京。统府十四,直隶州四,属州十七,县九

十有七。(为里万三千七百四十有奇。)北至丰、沛,(与山东、河南界。)西

至英山,(与河南、湖广界。)南至婺源,(与浙江、江西界。)东至海。距北

京三千四百四十五里。

应天府(元集庆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申年三月曰应天府。洪武元年八

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师。永乐元年仍曰南京。(洪武二年九月始建新城,

六年八月成。内为宫城,亦曰紫禁城,门六:正南曰午门,左曰左掖,右曰右掖,

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宫城之外门六:正南曰洪武,东曰长安左,西

曰长安右,东之北曰东华,西之北曰西华,北曰玄武。皇城之外曰京城,周九十

六里,门十三:南曰正阳,南之西曰通济,又西曰聚宝,西南曰三山,曰石城,

北曰太平,北之西曰神策,曰金川,曰钟阜,东曰朝阳,西曰清凉,西之北曰定

淮,曰仪凤。后塞钟阜、仪凤二门,存十一门。其外郭,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建,

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东曰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双桥,南曰上

方、夹冈、凤台、大驯象、大安德、小安德,西曰江东,北曰佛宁、上元、观音。)领县八。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一十六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口一百十九万三千六百

二十。弘治四年,户一十四万四千三百六十八,口七十一万一千三。万历六年,

户一十四万三千五百九十七,口七十九万五百一十三。

上元(倚。太祖丙申年迁县治淳化镇,明年复还旧治。东北有钟山,山南有

孝陵卫,洪武三十一年置。北有覆舟山。西北有鸡鸣山、幕府山。又东北有摄山。

东南有方山。北滨大江。东南有秦淮水,北流入城,又西出,入大江。又北有玄

武湖。东有青溪,又有淳化镇巡检司。)

江宁(倚。南有聚宝山、牛首山。西南有三山、烈山、慈姥山。西滨大江。

东北有靖安河。西南有大胜关、江宁镇。东南有秣陵关。西有江东四巡检司。北

有龙江关,置户分司於此。)

句容(府东。南有茅山。北有华山,秦淮水源於此。北滨大江。西北有龙潭

巡检司。)

溧阳(府东南。元溧阳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东南有铁山、铜山。西南有铁

冶山。北有长荡湖,一名洮湖,与宜兴、金坛二县分界。西北有溧水,一名濑水,

上承丹阳湖,东流为宜兴县荆溪,入太湖,旧名永阳江,又曰中江也。西北有上

兴埠巡检司,后废。)

溧水(府东。元溧水州。洪武二年降为县。东南有东庐山,秦淮水别源出焉。

南有石臼湖,西连丹阳湖,注大江。)

高淳(府南。弘治四年以溧水县高淳镇置。西南有固城、丹阳、石臼诸湖。

东南有广通镇,俗曰东坝,有广通镇巡检司。)

江浦(府西。本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洪武九年六月改为县,析和、滁二州

及江宁县地益之。二十五年七月移於江北新开路口,仍置巡检司於旧治。东南滨

大江,有江淮卫,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置。又有西江口巡检司。)

六合(府西北。元属真州。洪武三年直隶扬州府。二十二年二月来属。东有

瓜步山,滨大江,滁河水自西来,入焉。有瓜埠巡检司。)

凤阳府(元濠州,属安丰路。)太祖吴元年升为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建中

都,置留守司於此。六年九月曰中立府。七年八月曰凤阳府。(洪武二年九月建

中都城於旧城西,三年十二月始成。周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立门九:正南曰洪

武,南之左曰南左甲第,右曰前右甲第,北之东曰北左甲第,西曰后右甲第,正

东曰独山,东之左曰长春,右曰朝阳,正西曰涂山。中为皇城,周九里三十步,

正南门曰午门,北曰玄城,东曰东华,西曰西华。)领州五,县十三。距南京三

百三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七万九千一百七,口四十二万七千三百三。弘治四

年,户九万五千一十,口九十三万一千一百八。万历六年,户一十一万一千七十,

口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九。

凤阳(倚。洪武七年八月析临淮县地置,为府治。十一年又割虹县地益之。

北滨淮,南有镆铘山,西濠水出焉。又西南有皇陵城,洪武二年置卫。西北有长

淮关,洪武六年置长淮卫於此。东北有洪塘湖屯田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一年置。)

临淮(府东北。元曰钟离,为濠州治。洪武二年九月改曰中立。三年十一月

改曰临淮。七年为府属。北滨淮。有二濠水,东源出濠塘山,西源出镆铘山,至

城西南合流,东入淮。)

怀远(府西北。荆山在县西南。涂山在县东南。淮水经两山峡间,有北肥水

入焉。又北有涡水亦入淮,谓之涡口。又西南有洛水,与寿州分界,径县南新城

村入淮。有洛河镇巡检司。)

定远(府南。南有池河。西有洛河。又有英武卫在北,飞熊卫在东北,俱

洪武十一年置。)

五河(府东北。元属泗州。洪武四年二月来属。旧治在县南,永乐元年圮於

水,徙治西北界。嘉靖二十五年迁於浍河北,即今治也。东滨淮。东南有漴河,

西北有浍河、沱河,东北有潼河,并流合淮,谓之五河口。又西有上店巡检司,

后废。)

虹(府东北。元属泗州。洪武七年七月来属。南有汴河。东南有潼河。西有

沱河。)

寿州(元安丰路,属河南江北行省。)太祖丙午年曰寿春府。吴元年曰寿州,

属临濠府。洪武二年九月直隶中书省。四年二月还属,后以州治寿春县省入。(

北滨淮。淮水经山硖中,谓之硖石山,有西肥水来合焉。东北有八公山,东肥水

经其下,西入淮,谓之肥口。又西北有颍水,亦入淮。又南有芍陂水,西有渒

水,俱入淮。又北有下蔡县,南有安丰县,俱洪武中省,有下蔡镇巡检司。又东

有北炉镇、西有正阳镇二巡检司。)东距府一百八十里,领县二:

霍丘(州西南。西南有大别山。北滨淮,史河、沣河俱流入焉。南有开顺镇、

丁塔店,西有高唐店三巡检司。)

蒙城(州北。北有涡水,又有北肥水。)

泗州(元属淮安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