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
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
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
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
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太子元妃常
氏,继妃吕氏。生子五:长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
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复称懿文皇太子。孝康皇后
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四年四月册为皇太子妃。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敬懿。
太祖为辍朝三日。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后。永乐元年复称敬懿皇太子妃。
皇太后吕氏,寿州人。父本,累官太常卿。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燕兵至
金川门,迓太后至军中,述不得已起兵之故。太后还,未至,宫中已火。既而随
其子允熙居懿文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而其时秦王樉亦
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前代故事所无也。
睿宗兴献皇帝祐杬,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
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陆。七年之藩,舟次龙江,有慈乌数万绕舟,至黄州复
然,人以为瑞。谢疏陈五事。孝宗嘉之,赐予异诸弟。
王嗜诗书,绝珍玩,不畜女乐,非公宴不设牲醴。楚俗尚巫觋而轻医药,乃
选布良方,设药饵以济病者。长史张景明献所著《六益》于王,赐之金帛,曰:
“吾以此悬宫门矣。”邸旁有台曰阳春,数与群臣宾从登临赋诗。正德十四年薨,
谥曰献。
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礼臣毛澄等援汉定陶、
宋濮王故事,考孝宗,改称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王妃为“皇叔母”。帝命
廷臣集议,未决。进士张璁上书请考兴献王,帝大悦。会母妃至自安陆,止通州
不入。帝启张太后,欲避天子位,奉母妃归藩。群臣惶惧。太后命进王为兴献帝,
妃为兴献后。璁更为《大礼或问》以进,而主事霍韬、桂萼,给事中熊浃议与璁
合。帝因谕辅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帝、后加称“皇”。廷和等合廷臣争之,
未决。嘉靖元年,禁中火,廷和及给事中邓继曾、朱鸣阳引五行五事,为废礼之
证。乃辍称“皇”,加称本生父兴献帝,尊园曰陵,黄屋监卫如制,设祠署安陆,
岁时享祀,用十二笾豆,乐用八佾。帝心终未慊。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
帝,兴国太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建庙奉先殿西,曰观德殿,祭如太庙。七
月,谕去本生号。九月,诏称孝宗皇伯考,称献皇帝曰皇考。
璁、萼等既骤贵,干进者争以言礼希上意。百户随全、录事钱子勋言献皇帝
宜迁葬天寿山。礼部尚书席书议:“高皇帝不迁祖陵,太宗不迁孝陵,盖其慎也。
小臣妄议山陵,宜罪。”工部尚书赵璜亦言不可。乃止。尊陵名曰显陵。
明年,修《献皇帝实录》,建世庙于太庙左。六年,以观德殿狭隘,改建崇
先殿。七年,命璁等集《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亲制《显陵碑》,封松林山为纯德山,从祀方泽,次五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
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
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祔太庙,位次武宗上。明
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作玉芝官祀焉。穆
宗立,乃罢明堂配享。
初,杨廷和等议封益王次子崇仁王厚炫为兴王,奉献帝祀。不允。兴国封除。
献帝有长子厚熙,生五日而殇。嘉靖四年赠岳王,谥曰怀献。
皇后蒋氏,世宗母也。父斅,大兴人,追封玉田伯。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
世宗入承大统,即位三日,遣使诣安陆奉迎,而令廷臣议推尊礼。咸谓宜考孝宗,
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议三上,未决。会妃将至,礼臣上入宫仪,由
崇文门入东安门,皇帝迎于东华门。不许。再议由正阳门入大明、承天、端门,
从王门入宫。又不许。王门,诸王所出入门也。敕曰:“圣母至,御太后车服,
从御道入,朝太庙。”故事:后妃无谒庙礼。礼臣难之。时妃至通州,闻考孝宗,
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群臣以慈寿太后命,
改称兴献后,乃入。以太后仪谒奉先、奉慈二殿,不庙见。元年改称兴国太后。
三年乃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
五年,献帝世庙成,奉太后入谒。七年,上尊号曰慈仁。九年,颁太后所制《女
训》于天下。十五年,奉太后谒天寿山陵,命诸臣进贺行殿。是年加上尊号曰康
静贞寿。
十七年十二月崩,谕礼、工二部将改葬献皇帝于大峪山,以驸马都尉京山侯
崔元为奉迎行礼使,兵部尚书张瓒为礼仪护行使,指挥赵俊为吉凶仪仗官,翊国
公郭勋知圣母山陵事。已,帝亲幸大峪相视,令议奉太后南诣合葬。而礼部尚书
严嵩等言:“灵驾北来,慈宫南诣,共一举耳。大峪可朝发夕至,显陵远在承天,
恐陛下春秋念之。臣谓如初议便。”帝曰:“成祖岂不思皇祖耶,何以南孝陵?”
因止崔元等毋行,而令赵俊往,且启视幽宫。是年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
天诞圣献皇后。明年,俊归,谓显陵不吉,遂议南巡。九卿大臣许赞等谏。不听。
左都御史王廷相又谏。帝曰:“朕岂空行哉,为吾母耳!”已而侍御吕柟、给
事中曾烶、御史刘贤、郎中岳伦等复相继疏谏。不听。三月,帝至承天,谒显
陵,作新宫焉,曰:“待合葬也。”归过庆都,御史谢少南言:“庆都有尧母墓,
佚于祀典,请祀之。”帝曰:“帝尧父母异陵,可知合葬非古。”即拜少南左春
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定议葬大峪山。四月,帝谒长陵,谕严嵩曰:“大峪不
如纯德。”仍命崔元护梓宫南祔。闰七月,合葬显陵,主祔睿宗庙。
赞曰: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
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著
焉矣。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卷一百十六 列传第四
◎诸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
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
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
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
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
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
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考二百余年之间,宗姓实繁,
贤愚杂出。今据所纪载,自太祖时追封祔庙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
郡王以下有行义事实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见焉。
◎诸王一
○宗室十五王·太祖诸子一
秦王樉(汧阳王诚洌)晋王㭎(庆成王济炫西河王奇溯
新堞)周王橚(镇平王有爌博平王安氵戍南陵王睦楧镇国中
尉睦镇国将军安氵侃镇国中尉勤熨)楚王桢(武冈王显槐)齐王
榑潭王梓赵王杞鲁王檀(归善王当沍辅国将军当燌奉国将军健
根安丘王当澻寿钅林)
熙祖,二子。长仁祖,次寿春王,俱王太后生。寿春王四子,长霍丘王,次
下蔡王,次安丰王,次蒙城王。霍丘王一子,宝应王。安丰王四子,六安王、来
安王、都梁王、英山王。下蔡、蒙城及宝应、六安诸王先卒,皆无后。洪武元年
追封,二年定从祀礼,祔享祖庙东西庑。寿春、霍丘、安丰、蒙城四王,皆以王
妃配食。蒙城王妃田氏早寡,有节行,太祖甚重之。十王、四妃墓在凤阳白塔祠,
官岁祀焉。仁祖,四子。长南昌王,次盱眙王,次临淮王,次太祖,俱陈太后生。
南昌王二子,长山阳王,无后,次文正。盱眙王一子,昭信王,无后。临淮王无
子。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洪武初,诸王皆追封从祀。文正以罪
谪死。子守谦,封靖江王,自有传。正德十一年,御史徐文华言:“宋儒程颐曰:
‘成人而无后者,祭终兄弟之孙之身。’盖从祖而祔,亦从祖而毁,未有祖祧而
祔食之孙独存者。今懿、僖二祖既祧,太庙祔享诸王亦宜罢祀。”廷议不可,文
华竟以妄言下狱。嘉靖中建九庙,东西庑如故。九庙灾,复同堂异室之制,祔十
五王于两序。盱眙、临淮王二妃配食。南昌王妃王氏,后薨,祔葬皇陵,不配食。
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㭎、成祖、周王橚。
胡充妃生楚王桢。达定妃生齐王榑、潭王梓。郭宁妃生鲁王檀。郭惠妃生蜀王
椿、代王桂、谷王橞。胡顺妃生湘王柏。韩妃生辽王植。余妃生庆王。杨
妃生宁王权。周妃生岷王楩、韩王松。赵贵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