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史-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琉璃河,发源磁家务,潜入地中,至良乡东入浑河。比者浑河壅塞,二河不流。

然下流淤沙仅四五里,请亟浚之。”部覆允行。

郎中徐元祉受命振灾,上言:“河本以泄水,今反下壅;淀本以潴水,今反

上溢。故畿辅常苦水,顺天利害相半,真定利多於害,保定害多於利,河间全受

其害。弘、正间,尝筑长堤,排决口,旋即溃败。今惟疏浚可施,其策凡六。一

浚本河,俾河身宽邃。九河自山西来者,南合滹沱而不侵真定诸郡,北合白沟而

不侵保定诸郡。此第一义也。一浚支河。令九河之流,经大清河,从紫城口入;

经文都村,从涅槃口入;经白洋淀,从兰家口入;经章哥洼,从杨村河入。

直遂以纳细流,水力分矣。一浚决河。九河安流时,本支二河可受,遇涨则岸口

四冲。宜每冲量存一口,复浚令合成一渠,以杀湍急,备淫溢。一浚淀河。令淀

淀相通,达於本支二河,使下有所泄。一浚淤河。九河东逝,悉由故道,高者下,

下者通。占据曲防者抵罪。一浚下河。九河一出青县,一出丁字沽,二流相匝於

苑家口。故施工必自苑家口始,渐有成效,然后次第举行,庶减诸郡水害。”帝

嘉纳之。

明年,香河郭家庄自开新河一道,长百七十丈,阔五十丈,近旧河十里馀。

诏河官亟缮治。

十三年,巡抚都御史周金言:“兰家圈决口,塞之则东溢,病河间;不塞则

东流渐淤,病保定。宜存决口而浚广新河,使水东北平流,无壅涸患。”从之。

二十四年,浚南京后湖。初,胡体乾按吴,以松江泛溢,进六策:“曰开川,

曰浚湖,曰杀上流之势,曰决下流之壑,曰排潮涨之沙,曰立治田之规。是年,

吕光洵按吴,复奏苏、松水利五事:

一曰广疏浚以备潴泄。三吴泽国,西南受太湖诸泽,水势尤卑。东北际海,

冈陇之地,视西南特高。高苦旱,卑苦涝。昔人於下流疏为塘浦,导诸湖水北入

江,东入海,又引江潮流衍於冈陇外。潴泄有法,水旱无患。比来纵浦横塘,多

堙不治,惟黄浦、刘河二江颇通。然太湖之水源多势盛,二江不足以泄之。冈陇

支河又多壅绝,无以资灌溉。於是高下俱病,岁常告灾。宜先度要害,於氵殿山

等茭芦地,导太湖水散入阳城、昆承、三泖等湖。又开吴淞江及大石、赵屯等浦,

泄淀山之水以达於海。浚白茆、鲇鱼诸口,泄昆承之水以注於江。开七浦、盐铁

等塘,泄阳城之水以达於江。又导田间之水,悉入小浦,以纳大浦,使流者皆有

所归,潴者皆有所泄。则下流之地治,而涝无所忧矣。乃浚艾祁、通波以溉青浦,

浚顾浦、吴塘以溉嘉定,浚大瓦等浦以溉昆山之东,浚许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

浚臧村等港以溉金坛,浚澡港等河以溉武进。凡陇冈支河堙塞不治者,皆浚之深

广,使复其旧。则上流之地亦治,而旱无所忧矣。此三吴水利之经也。

一曰修圩岸以固横流。苏、松、常、镇东南下流,而苏、松又常、镇下流,

易潴难泄。虽导河浚浦引注江海,而秋霖泛涨,风涛相薄,则河浦之水逆行田间,

冲啮为患。宋转运使王纯臣尝令苏、湖作田塍御水,民甚便之。司农丞郏亦云:

“治河以治田为本。”故老皆云,前二三十年,民间足食,因馀力治圩岸,田益

完美。近皆空乏,无暇修缮,故田圩渐坏,岁多水灾。合敕所在官司专治圩岸。

岸高则田自固,虽有霖涝,不能为害。且足制诸湖之水咸归河浦中,则不待决泄,

自然湍流。而冈陇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又得亩引以资灌溉,不特利於低田而已。

一曰复板闸以防污氵殿。河浦之水皆自平原流入江海,水慢潮急,以故沙随

浪涌,其势易淤。昔人权其便宜,去江海十里许夹流为闸,随潮启闭,以御淤沙。

岁旱则长闭以蓄其流,岁涝则长启以宣其溢,所谓置闸有三利,盖谓此也。近多

堙塞,惟常熟福山闸尚存。故老以为河浦入海之地,诚皆置闸,自可历久不壅。

一曰量缓急以处工费。

一曰重委任以责成功。

诏悉如议。光洵因请专委巡抚欧阳必进。从之。二十六年,给事中陈斐请仿

江南水田法,开江北沟洫,以祛水患,益岁收。报可。

三十八年,总督尚书杨博请开宣、大荒田水利。从之。巡抚都御史翁大立言:

“东吴水利,自震泽浚源以注江,三江导流以入海,而苏州三十六浦,松江八汇,

毗陵十四渎,共以节宣旱涝。近因倭寇冲突,汊港之交,率多钉栅筑堤以为捍御,

因致水流停潴,淤滓日积。渠道之间,仰高成阜。且具区湖泖,并水而居者杂莳

茭芦,积泥成荡,民间又多自起圩岸。上流日微,水势日杀。黄浦、娄江之水又

为舟师所居,下流亦淤。海潮无力,水利难兴,民田渐硗。宜於吴淞、白茆、七

浦等处造成石闸,启闭以时。挑镇江、常州漕河深广,使输挽无阻,公私之利也。”

诏可。

四十二年,给事中张宪臣言:“苏、松、常、嘉、湖五郡水患叠见。请浚支

河,通潮水;筑圩岸,御湍流。其白茆港、刘家河、七浦、杨林及凡河渠河荡壅

淤沮洳者,悉宜疏导。”帝以江南久苦倭患,民不宜重劳,令酌浚支河而已。四

十五年,参政凌云翼请专设御史督苏、松水利。诏巡盐御史兼之。

隆庆三年,开湖广竹筒河以泄汉江。巡抚都御史海瑞疏吴淞江下流上海淤地

万四千丈有奇。江面旧三十丈,增开十五丈,自黄渡至宋家桥长八十里。明年春,

瑞言:“三吴入海之道,南止吴淞,北止白茆,中止刘河。刘河通达无滞,吴淞

方在挑疏。土人请开白茆,计浚五千馀丈,役夫百六十四万馀。”又言:“吴淞

役垂竣,惟东西二坝未开。父老皆言昆山夏驾口、吴江长桥、长洲宝带桥、吴县

胥口及凡可通流下吴淞者,逐一挑毕,方可开坝。”并从之。是年筑海盐海塘。

越四年,从巡抚侍郎徐栻议,复开海盐秦驻山,南至澉浦旧河。

万历二年,筑荆州采穴,承天泗港、谢家湾诸决堤口。复筑荆、岳等府及松

滋诸县老垸堤。

四年,巡抚都御史宋仪望言:“三吴水势,东南自嘉、秀沿海而北,皆趋松

江,循黄浦入海;西北自常、镇沿江而东,皆趋江阴、常熟。其中太湖潴蓄,汇

为巨浸,流注庞山、渎墅、淀山、三泖,阳城诸湖。乃开浦引湖,北经常熟七浦、

白茆诸港入於江,东北经昆山、太仓穿刘家河,东南通吴淞江、黄浦,各入於海。

诸水联络,四面环护,中如仰盂。杭、嘉湖、常、镇势绕四隅,苏州居中,松江

为诸水所受,最居下。乞专设水利佥事以裨国计。”部议遣御史董之。

六年,巡抚都御史胡执礼请先浚吴淞江长桥、黄浦。先是,巡按御史林应训

言:

“苏、松水利在开吴淞江中段,以通入海之势。太湖入海,其道有三:东北

由刘河,即古娄江故道;东南由大黄浦,即古东江遗意;其中为吴淞江,经昆山、

嘉定、青浦、上海,乃太湖正脉。今刘河、黄浦皆通,而中江独塞者,盖江流与

海潮遇,海潮浑浊,赖江水迅涤之。刘河独受巴、阳诸湖,又有新洋江、夏驾浦

从旁以注;大黄浦总会杭、嘉之水,又有淀山、泖荡从上而灌。是以流皆清驶,

足以敌潮,不能淤也。

惟吴淞江源出长桥、石塘下,经庞山、九里二湖而入。今长桥、石塘已堙,

庞山、九里复为滩涨,其来已微。又有新洋江、夏驾浦掣其水以入刘河,势乃益

弱,不能胜海潮汹涌之势而涤浊浑之流,日积月累,淤塞仅留一线。水失故道,

时致淫滥。支河小港,亦复壅滞。旧熟之田,半成荒亩。

前都御史海瑞力破群议,挑自上海江口宋家桥至嘉定艾祁八十里,幸尚通流。

自艾祁至昆山慢水港六十馀里,则俱涨滩,急宜开浚,计浅九千五百馀丈,阔二

十丈。此江一开,太湖直入於海,滨江诸渠得以引流灌田,青浦积荒之区俱可开

垦成熟矣。”

并从之。至是,工成。应训又言:

“吴江县治居太湖正东,湖水由此下吴淞达海。宋时运道所经,畏风阻险,

乃建长桥、石塘以通牵挽。长桥百三十丈,为洞六十有二。石塘小则有窦,大则

有桥,内外浦泾纵横贯穿,皆为泄水计也。石塘泾窦半淤,长桥内外俱圮,仅一

二洞门通水。若不疏浚,虽开吴淞下流,终无益也。宜开庞山湖口,由长桥抵吴

家港。则湖有所泄,江有所归,源盛流长,为利大矣。

松江大黄浦西南受杭、嘉之水,西北受氵殿、泖诸荡之水,总会於浦,而秀

州塘、山泾港诸处实黄浦来源也。氵殿山湖入黄浦道渐多淤浅,宜为疏瀹。而自

黄浦、横涝、洙泾,经秀州塘入南泖,至山泾港等处,万四千馀丈,待浚尤急。

他如苏之茜泾、杨林、白茆、七浦诸港,松之蒲汇、官绍诸塘,常、镇之澡

港、九曲诸河,并宜设法开导,次第修举。”

八年,又言:“苏、松诸郡干河支港凡数百,大则泄水入海,次则通湖达江,

小则引流灌田。今吴淞江、白茆塘、秀州塘、蒲汇塘、孟渎河、舜河、青旸港俱

已告成,支河数十,宜尽开浚。”俱从其请。

久之,用仪望议,特设苏、松水利副使,以许应逵领之。乃浚吴淞八十馀晨,

筑塘九十馀处,开新河百二十三道,浚内河百三十九道,筑上海李家洪老鸦嘴海

岸十八里,发帑金二十万。应逵以其半讫工。三十七、八年间,霪雨浸溢,水患

日炽。越数年,给事中归子顾言:“宋时,吴淞江阔九里。元末淤塞。正统间,

周忱立表江心,疏而浚之。崔恭、徐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