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白沙关,即麻城五关之一也。)
黄安(府西北。嘉靖四十二年以麻城县之姜家畈置,析黄冈、黄陂二县地益
之。东有三角山,接蕲水、罗田、蕲州界。又有东流河,下流出团风口入江。西
有西河,又有双河,合流出滠口,入汉。又北有双山关巡检司。西北有金扃关,
亦曰金山关,与河南罗山县界。)
蕲水(府东少南。元属蕲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
西南滨大江。南有浠水,源出英山县,流经县境西南入江。又东有兰溪,东南流
入浠水。又北有巴水,源出县之板石山,流入黄冈县界。有兰溪镇、巴河镇二巡
检司。)
罗田(府东北。元属蕲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属蕲州。十一年十月改属府。东
南有浠水。西北有平湖水。南有官渡河,亦名县前河,平湖水流入焉,下流合黄
冈县之巴河,入大江。东北有多云镇巡检司,又有栗子关,又有上岐岭、中岐岭、
下岐岭等关。西北又有平湖关。)
蕲州(元蕲州路,属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
以州治蕲春县省入,来属。(正统十年,荆王府自江西建昌迁此。东北有百家冶
山,产蕲竹。南滨江。东北有蕲水,出大浮山,经州北,汇为赤东湖,西南流,
接蕲水县界,注於大江。西有茅山镇、北有大同镇二巡检司。)西距府二百十里。
领县二:
广济(州东北。南滨江,江中有中洲。崇祯末迁治於此,寻复故。又有武山
湖、马口湖皆流通大江。南有武家穴镇、西南有马口镇二巡检司。)
黄梅(州东北。东南有矿山,旧产铁。大江在南,江滨有太子洑。又南有县
前河,由小池口入江。西南有新开口镇巡检司,屡圮於江,内徙。又南有靖江觜
镇巡检司。)
承天府(元安陆府,属荆湖北道宣慰司。)太祖乙巳年属湖广行省。洪武九
年四月降为州,直隶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弘治四年,
兴王府自德安府迁此。嘉靖十年升州为承天府。十八年建兴都留守司於此。领州
二,县五。东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钟祥(倚。洪武二十四年建郢王府,永乐十二年除。二十二年建梁王府,正
统六年除。元曰长寿县,元末废。洪武三年复置。九年四月省入州。嘉靖十年八
月复置,更名。东有木山,一名青泥山。北有松林山,兴献王陵寝在焉,嘉
靖十年赐名纯德山,置显陵县於此。明末,县废。西滨汉水。北有直河,自随州
流入,有滶水流合焉。又有丰乐水,又东有臼水,俱注於汉水。)
京山(府东。南有县河,下流至景陵县,入汉江。又东北有撞河,自随州流
入,至汉川县入汉江,或谓之富水。)
潜江(府东南。元属中兴路。洪武十年八月来属。北有汉水。西北有潜水,
即汉水分流,经县东南入於汉。又东南有深江,又南有恩江,皆汉水支分也。西
南有沱水,为江水之分流,经县南,有重湖环绕,又东汇於汉水。)
荆门州(元治长林县,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洪武九年四月改为县,省长林
县入焉,属荆州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州,仍属荆州府。嘉靖十年八月来属。(东
南有章山,即内方山也。汉水迳其东,亦曰沔水。又西有权水,东南有直江,一
名直河,又有阳水,一名建水,皆流入焉。南有荆门守御千户所。北有宜阳守御
千户所。东南有建阳镇、新城镇,西北有仙居口,北有乐仙桥四巡检司。)东北
距府九十里。领县一:
当阳(州西。元属荆门州。洪武九年改属荆州府。十年五月省入荆门县。十
三年五月复置,仍属州。东南有方城,洪武初移治於此。十三年复故。南有玉泉
山,玉泉水出焉。北有沮水,源出房县,迳县东南,合榕渡,与漳水会,下流至
枝江县,入於大江。北有漳河口巡检司。)
沔阳州(元沔阳府,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玉
沙县省入,直隶湖广布政司,寻直隶河南。二十四年六月还直隶湖广。嘉靖十年
十二月来属。(东南有黄蓬山,其下为黄蓬湖。南有大江。北有汉水。东有太白
湖,州西十四湖之水悉汇焉,由汉阳县之沌口入於大江。又南有长夏河,江水支
流也,亦曰夏水。西北有襄水,汉水支流也,至州东北潴口合流,东入於沔水。
东有沙镇、西南有茅镇二巡检司。)西北距府三百二十五里。领县一:
景陵(州西北。南有沔水。西南有杨水,北注沔,谓之杨口,亦曰中夏口,
又曰杨林口。又有中水,流合杨水,曰中口。东有乾镇巡检司。)
德安府(元属荆湖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月属湖广行省。九年四月降为
州,属黄州府。十一月属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复为府,属湖广布政司。二十四年
六月改属河南,未几还属。领州一,县五。东南距布政司四百里。
安陆(倚。成化二十三年建兴王府。弘治四年迁於安陆州。八年建岐王府,
十四年除。正德元年,寿王府自四川保宁府迁此,嘉靖二十四年除。四十年建景
王府,四十四年除。洪武初,县省。十三年五月复置。东有章山,即豫章山。涢
水在城西,俗称府河,亦曰石潼河,又西有漳水入焉,谓之漳口。南有高核镇巡
检司,后移於随州之合河店。)
云梦(府东南。西南有涢水。东有兴安镇巡检司,后废。)
应城(府西南。洪武九年四月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云梦县。十三年五月
复置。西北有西河,下流入汉水。又峙山镇巡检司亦在西北。)
孝感(府东南。洪武九年四月属黄州府。十年五月省入德安州。十三年五月
复置。北有澴水,下流入於汉水。南有沦河,自涢河分流至汉阳,合滠水入江。
北有小河溪、东南有马溪河二巡检司。)
随州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随县省入。九年四月降为县,属黄州府。十年五月
省入应山县。十三年五月复升为州。(西有大溪山,氵员水出焉,下流至汉川县
入汉水。又西有大洪山,漳水所出。西北有溠水,源出栲栳山,又有氵厥水流
入焉。又南有浪水,源出大猿山,下流俱注於涢水。又西北有合河店、东北有出
山镇二巡检司。)东南距府百八十里。领县一:
应山(州东。洪武初省。十三年五月复置。西有鸡头山,澴水出焉。西南
有涢水。东有白泉河,与澴水合,入孝感县界。西北有杏遮关巡检司,即平靖
关,义阳三关之一。又西南有平里市巡检司。又东北有武阳关,一名武胜关,又
名礼山关,亦义阳三关之一。)
岳州府(元岳州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为州,
直隶布政司。十四年正月复为府。领州一,县七。东北距布政司五百里。
巴陵(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四年复置。西南有巴丘山。又有君山,在洞
庭湖中。大江在西北。洞庭湖上纳湘、澧二水,自西南来合,谓之三江口。湖之
南有青草湖,又西曰赤沙湖,谓之三湖。沅、渐、元、辰、叙、酉、澧、澬、
湘九水,皆汇於此,故亦名九江。东南有氵邕湖,亦名翁湖。南有鹿角巡检司。)
临湘(府东北。东南有龙窖山,跨临湘、通城、当阳、蒲圻四县界。西南有
城陵矶,又有道人矶,皆滨大江,有城陵矶巡检司。又南有土门镇、东北有鸭栏
矶二巡检司。)
华容(府西北。东有东山,又有石门山。大江在北。又有华容河,自大江分
流,南达洞庭湖。南有澧水,东流入洞庭湖。西南有赤沙湖,与洞庭湖接。南有
明山古楼巡检司。又东北有黄家穴巡检司,后移於塔市。北有北河渡巡检司,后
废。)
平江(府东南。元平江州,洪武三年降为县。北有永宁山。东北有幕阜山。
东有汨水,西南流,昌水北流入焉。东北有长寿巡检司。)
澧州(元澧州路,属湖广行省。)太祖甲辰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
治澧阳县省入,属常德府。三十年三月来属。(元元贞末徙治新城。洪武五年复
旧治。东有关山。西南有大浮山,跨石门、武陵、桃源三县界。南有澧水,一名
兰江,亦曰绣水。其东有澹水,北有涔水,俱流入焉。东有嘉山镇巡检司。)东
距府二百七十里。领县三:
安乡(州东南。西有澧水,一名长河。北有涔水。)
石门(州西。南有澧水。西北有渫水,亦名添平河,自添平所南流入焉。)
慈利(州西少南。元慈利州,洪武二年降为县。西南有天门山,有槟榔洞,
与瑶分界。又西有崇山。又有历山,澧水出焉,下流至华容县入於洞庭湖。又西
有溇水,源出四川巫山县,东流合诸溪涧之水,至县西汇於澧水,亦曰后江。西
南有永定卫,洪武中置,二十三年八月徙於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西北有龙伏关,
东南有后平关、黑崇关,谓之永定三关。所属曰大庸守御千户所,本大庸卫,
在卫西,洪武九年四月置,三十一年改为所,曰茅冈长官司,在卫东北,正统中
永定卫置。北有九溪卫,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有九渊、野牛、三江口、闸口四
关。所属曰守御添平千户所,在卫北,洪武二年置。曰守御安福千户所,在卫西
北,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曰守御麻寮千户所,在卫北,洪武四年置。曰桑植安
抚司,本桑植、荒溪等处宣抚司,在卫西北,太祖丙午年二月置,后废,永乐四
年十一月改置。)
荆州府(元中兴路,属荆湖北道。)太祖甲辰年九月改为荆州府,属湖广行
省。吴元年十月置湖广分省於此,寻罢。九年属湖广布政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