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猎经史。父叔四人并早殁,昆季之中,孝穆居长。抚
训诸弟,有如同生,闺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参军,转司徒
主簿。属盗贼蜂起,除假节、龙骧将军、别将,屡有战功。永安中,迁冠军将军、
持节、都督。从元天穆讨平邢杲,进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师咸阳王长史。
及魏孝武西迁,从入关,除司徒左长史,领临洮王友,赐爵永宁县侯。
大统五年,行武功郡事,迁使持节、本将军,行岐州刺史、当州都督。在任
未几,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骑常侍。王罴时为雍州刺史,钦其善政,遣使贻书,
盛相称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饥馑相仍,逃散殆尽。孝穆下车之日,
户止三千。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每岁考绩,为天下最。
太祖嘉之,赐书曰:“知卿莅职近畿,留心治术。凋弊之俗,礼教兴行;厌乱之
民,襁负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贾琮誉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惭德。”于是
征拜京兆尹。
十五年,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称藩来附,时议欲遣使,盛选行人。太祖
历观内外,无逾孝穆者。十六年,乃假孝穆散骑常侍,持节策拜詧为梁王。使还
称旨,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是年,太祖总戎东讨,除大丞相
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邑二百户。军次潼关,命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
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并品藻才
行而任用之。孝穆抚纳铨叙,咸得其宜。大将军达奚武率众经略汉中,以孝穆为
梁州刺史,以疾不之部。拜中书令,赐姓宇文氏。寻以疾免。
孝闵帝践阼,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子,增邑通一千户。晋
公护为雍州牧,辟为别驾,又以疾固辞。武成二年,征拜御伯中大夫,徙授御正。
保定三年,出为宜州刺史,转华州刺史。五年,除虞州刺史,转陕州刺史。频历
数州,皆有政绩。复以疾笃,屡乞骸骨。入为少司空。卒于位,时年六十。赠本
官,加郑梁北豫三州刺史。谥曰贞。
子诩嗣。历位纳言,为聘陈使。后至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邵州刺史。诩
弟译,于隋文帝有翊赞功。开皇初,又追赠孝穆大将军、徐兖等六州刺史,改谥
曰文。
译幼聪敏,涉猎群书,尤善音乐,有名于时。世宗诏令事辅城公。及高祖即
位,除都督,稍迁御正下大夫,颇被顾待。东宫建,以译为宫尹下大夫,特被太
子亲爱。建德二年,为聘齐使副。及太子西征,多有失德,王轨、宇文孝伯等以
闻。高祖大怒,宫臣亲幸者,咸被谴责,译坐除名。后例复官,仍拜吏部下大夫。
宣帝嗣位,授开府仪同大将军、内史中大夫,封归昌县公,邑千户。既以恩旧,
任遇甚重,朝政机密,并得参详。寻迁内史上大夫,进爵沛国公。上大夫之官,
自译始也。及宣帝大渐,御正下大夫刘昉乃与译谋,以随公受遗辅少主。隋文帝
执政,拜柱国、大丞相府长史,内史如故。寻进位上柱国。
崔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也。祖辩,魏平远将军、武邑郡守。父楷,散骑
常侍、光禄大夫、殷州刺史,赠侍中、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
同三司、冀州刺史。谦幼聪敏,神彩嶷然。及长,深沉有识量。历观经史,不持
章句,志在博闻而已。每览经国纬民之事,心常好之,未尝不抚卷叹息。孝昌中,
解褐著作佐郎。从太宰元天穆讨邢杲,破之,以功授辅国将军、太中大夫,迁平
东将军、尚书殿中郎。
贺拔胜出镇荆州,以谦为行台左丞。胜虽居方岳之任,至于安辑夷夏,纲纪
众务,皆委谦焉。谦亦尽其智能,以相匡弼。胜有声南州,谦之力也。及魏孝武
将备齐神武之逼,乃诏胜引兵赴洛。军至广州,帝已西迁。胜乃迟疑,将旋所镇。
谦谓胜曰:“昔周室不造,诸侯释位;汉道中微,列藩尽节。今皇家多故,主上
蒙尘,实忠臣枕戈之时,义士立功之日也。公受方面之重,总宛、叶之众,若杖
义而动,首唱勤王,天下闻风,孰不感激。诚宜顺义勇之志,副遐迩之心,倍道
兼行,谒帝关右。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
于兹日矣。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
及。”胜不能用,而人情果大骚动。还未至州,州民邓诞引侯景军奄至,胜与战,
败绩,遂将麾下数百骑南奔于梁。谦亦与胜俱行。及至梁,每乞师赴援。梁武帝
虽不为出军,而嘉胜等志节,并许其还国。乃分谦先还,且通邻好。魏文帝见谦
甚悦,谓之曰:“卿出万死之中,投身江外,今得生还本朝,岂非忠贞之报也。”
太祖素闻谦名,甚礼之。乃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千乘县男。及胜至,
拜太师,以谦有毗辅之功,又授太师长史。
大统三年,从太祖擒窦泰,战沙苑,并有功。进爵为子,迁车骑大将军、右
光禄大夫,拜尚书右丞。谦明练时事,及居枢辖,时论以为得人。四年,从太祖
解洛阳围,仍经河桥战,加定州大中正、瀛州刺史。十五年,授车骑大将军、仪
同三司,又破柳仲礼于随郡,讨平李迁哲于魏兴,并有功。进骠骑大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直州刺史,赐姓宇文氏。
魏恭帝初,转利州刺史。谦性明悟,深晓政术,又勤于理务,民讼虽繁,未
尝有懈倦之色。吏民以是敬而爱之。时有蜀人贾晃迁举兵作乱,率其党围逼州城。
谦仓卒分部,才得千许人,便率拒战。会梁州援兵至,遂擒晃迁,余人乃散。谦
诛其渠帅,余并原之。旬日之间,遂得安辑。世宗初,进爵作唐县公。保定二年,
迁安州总管、随应等十一州甑山上明鲁山三镇诸军事、安州刺史。四年,加大将
军,进爵武康郡公。
天和元年,授江陵总管。三年,迁荆州总管、荆淅等十四州南阳平阳等八防
诸军事、荆州刺史。州既统摄遐长,俗兼夷夏,又南接陈境,东邻齐寇。谦外御
强敌,内抚军民,风化大行,号称良牧。每年考绩,常为天下最,屡有诏褒美焉。
谦随贺拔胜之在荆州也,虽被亲遇,而名位未显。及践其位,朝野以为荣。四年,
卒于州。阖境痛惜之,乃共立祠堂,四时祭飨。子旷嗣。
谦性至孝,少丧父,殆将灭性。与弟说特相友爱,虽复年事并高,名位各重,
所有资产,皆无私焉。其居家严肃,动遵礼度。旷与说子弘度等,并奉其遗训云。
旷少温雅,仁而泛爱。释褐中外府记室。大象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淅
州刺史。
说本名士约,少鲠直,有节概,膂力过人,尤工骑射。释褐领军府录事,转
谘议参军。及贺拔胜出牧荆州,以说为假节、冠军将军、防城都督。又随胜奔梁,
复自梁归国。授卫将军、都督,封安昌县子,邑三百户。从太祖复弘农,战沙苑,
皆有功。进爵为侯,增邑八百户,除京兆郡守。累迁帅都督、抚军将军、通直散
骑常侍、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定州大中正,改封安国县
侯,增邑三百户,赐姓宇文氏,并赐名说焉。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加侍中,进爵万年县公,增邑通前二千四百户。除陇州刺史,迁总管凉甘瓜三州
诸军事、凉州刺史。说莅政强毅,百姓畏之。齐王宪东征,以说为行军长史。军
还,除使持节、崇德安义等十三防熊和中等三州诸军事,崇德防主,加授大将军,
改封安平县公。建德四年卒,时年六十四。赠鄜延丹绥长五州刺史,谥曰壮。子
弘度,猛毅有父风。大象末,上柱国、武乡郡公。
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实之十二世孙也。祖挺,魏光州刺史、
泰昌县子,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景。父孝芬,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兼吏部尚书,为齐神武所害。猷少好学,风度闲雅,性鲠正,有军国筹略。释褐
员外散骑侍郎,领大行台郎中。寻为吏部尚书李神俊所荐,拜通直散骑侍郎,摄
尚书驾部郎中。普泰初,除征虏将军、司徒从事中郎。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
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既退,帝目送之曰:“忠孝之道,萃此一
门。”即以本官奏门下事。
太统初,兼给事黄门侍郎,封平原县伯,邑八百户。二年,正除黄门,加中
军将军。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猷常以本官从军典文翰。五年,除司徒左长
史,加骠骑将军。时太庙初成,四时祭祀,犹设俳优角抵之戏,其郊庙祭官,多
有假兼。猷屡上疏谏,书奏,并纳焉。迁京兆尹。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
音乐。又廛里富室,衣服奢淫,乃有织成文绣者,猷又请禁断,事亦施行。与卢
辩等创修六官。十二年,除大都督、骠骑将军、淅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
三司。
十四年,侯景据河南归款,遣行台王思政赴之。太祖与思政书曰:“崔宣猷
智略明赡,有应变之才,若有所疑,宜与量其可不。”思政初顿兵襄城,后欲于
颍川为行台治所,遣使人魏仲奉启陈之。并致书于猷论将移之意。猷复书曰:
“夫兵者,务在先声后实,故能百战百胜,以弱为强也。但襄城控带京洛,实当
今之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既邻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充斥,径
至城下。辄以愚情,权其利害,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治所,颍川置州,遣郭贤
镇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纵有不虞,岂能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