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洛邑众山之东,与亳土相接,次南直颍水之间,曰太昊之墟,为亢分。又南涉
淮气连鹑尾,在成周之东阳,为角分。
氐、房、心,大火也。初,氐二度,余千四百一十九,秒五太。中,房二度。
终,尾六度。自雍丘、襄邑、小黄而东,循济阴,界于齐、鲁,右泗水,达于吕
梁,乃东南接太昊之墟,尽汉济阴、山阳、楚国、丰、沛之地,古宋、曹、郕、
滕、茅、郜、萧、葛、向城、逼阳、申父之国。商、亳负北河,阳气之所升也,
为心分、丰、沛负南河,阳气之所布也,为房分。其下流与尾同占,西接陈、郑
为氐分。
尾、箕,析木津也。初,尾七度,余二千七百五十,秒二十一少,中,箕五
度,终,南斗八度。自渤海、九河之北,得汉河间、涿郡、广阳及上谷、渔阳、
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玄菟,古北燕、孤竹、无终、九夷之国。尾得云汉
之末派,龟、鱼丽焉,当九河之下流,滨于渤碣,皆北纪之所穷也。箕与南斗相
近,为辽水之阳,尽朝鲜三韩之地,在吴、越东。
南斗、牵牛,星纪也。初,南斗九度,余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
十四度。终,女四度。自庐江、九江,负淮水,南尽临淮、广陵,至于东海,又
逾南河,得汉丹杨、会稽、豫章,西滨彭蠡,南涉越门,迄苍梧、南海,逾岭表,
自韶、广以西,珠崖以东,为星纪之分也。古吴、越、群舒、庐、桐、六、蓼及
东南百越之国。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河浸远,自豫
章迄会稽,南逾岭徼,为越分。岛夷蛮貊之人,声教所不暨,皆系于狗国云。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日食
武德元年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在氐五度。占曰:“诸侯专权,则其应在
所宿国;诸侯附从,则为王者事。”四年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翼四度。楚
分也。六年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南斗十九度。吴分也。九年十月丙辰朔,
日有食之,在氐七度。
贞观元年闰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在胃九度。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在
亢五度。胃为天仓,亢为疏庙。二年三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在娄十一度。占为
大臣忧。三年八月己巳朔,日有食之,在翼五度。占曰:“旱。”四年正月丁卯
朔,日有食之,在营室四度。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在张十四度。占为礼失。
六年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在虚九度,虚,耗祥也。八年五月辛未朔,日有食
之,在参七度。九年闰四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三度。占为边兵。十一年
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娄二度。占为大臣忧。十二年闰二月庚辰朔,日有食
之,在奎九度。奎,武库也。十三年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四度。翼为
远夷。十七年六月己卯朔,日有食之,在东井十六度。京师分也。十八年十月辛
丑朔,日有食之,在房三度。房,将相位。二十年闰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在
胃九度。占曰:“主有疾。”二十二年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在翼五度。占曰:
“旱。”
显庆五年六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在柳五度。
龙朔元年五月甲子晦,日有食之,在东井二十七度。皆京师分也。
麟德二年闰三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在胃九度。占曰:“主有疾。”
乾封二年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在翼六度。
总章二年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在东井二十九度。
咸亨元年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东井十八度。二年十一月甲午朔,日有
食之,在箕九度。三年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在尾十度。东井,京师分。箕
为后妃之府,尾为后宫。五年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在娄十三度。占为大臣忧。
永隆元年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在尾十六度。
开耀元年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在尾四度。
永淳元年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在毕五度。十月庚申朔,日有食之,在房
三度。
垂拱二年二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在营室十五度。四年六月丁亥朔,日有食
之,在东井二十七度。京师分也。
天授二年四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在昴七度。
如意元年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在胃十一度。皆正阳之月。
长寿二年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在角十度。角内为天廷。
延载元年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在轸十八度。轸为车骑。
证圣元年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在营室五度。
圣历三年五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在毕十五度。
长安二年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几既,在角初度。三年三月壬戌朔,日有
食之,在奎十度。占曰:“君不安。”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在亢七度。
神龙三年六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在东井二十八度。京师分也。
景龙元年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在南斗二十一度。斗为丞相位。
先天元年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在角十度。
开元三年七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在张四度。七度五月己丑朔,日有食之,
在毕十五度。九年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在轸十八度。十二年闰十二月丙辰朔,
日有食之,在虚初度。十七年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在氐九度。二
十年二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在营室十度。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在翼七度。
二十一年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在张十五度。二十二年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
之,在南斗二十三度。二十三年闰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在南斗十一度。二
十六年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在亢九度。二十八年三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在
娄三度。
天宝元年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在张五度。五载五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在毕十六度。十三载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几既,在东井十九度。京师分也。
至德元载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在氐十度。
上元二年七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既,大星皆见,在张四度。
大历三年三月乙巳朔,日有食之,在奎十一度。十年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在氐十一度。宋分也。十四年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在张四度。十二月丙寅晦,
日有食之,在危十二度。贞元二年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在轸八度。五年正月
甲辰朔,日有食之,在营室六度。八年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在尾六度。宋
分也。十二年八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八度。占曰:“旱。”十七年五月
壬戌朔,日有食之,在东井十度。
元和三年七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在七星三度。十年八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在翼十八度。十三年六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在舆鬼一度。京师分也。
长庆二年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在胃十三度。三年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在角十二度。
大和八年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在奎一度。
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虚三度。
会昌三年二月庚申朔,日有食之,在东壁一度。并州分也。四年二月甲寅朔,
日有食之,在营室七度。五年七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在张七度。六年十二月戊
辰朔,日有食之,在南斗十四度。
大中二元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在参九度。八年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在危一度。危为玄枵,亦耗祥也。
咸通四年七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在张十七度。
乾符三年九月乙亥朔,日有食之,在轸十四度。四年四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在毕三度。六年四月庚申朔,日有食之,既,在胃八度。
文德元年三月戊戌朔,日有食之,在胃一度。
天祐元年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在心二度。三年四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在胃十二度。
凡唐著纪二百八十九年,日食九十三:朔九十,晦二,二日一。
○日变
贞观初,突厥有五日并照。二十三年三月,日赤无光。李淳风曰:“日变色,
有军急。”又曰:“其君无德,其臣乱国。”濮阳复曰:“日无光,主病。”
咸亨元年二月壬子,日赤无光。癸丑,四方濛濛,日有浊气,色赤如赭。
上元二年三月丁未,日赤如赭。
永淳元年三月,日赤如赭。
文明元年二月辛巳,日赤如赭。
长安四年正月壬子,日赤如赭。
景龙三年二月庚申,日色紫赤无光。
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己未,日赤如赭。二十九年三月丙午,风霾,日无光,近
昼昏也。占为上刑急,人不乐生。
天宝三载正月庚戌,日晕五重。占曰:“是谓弃光,天下有兵。”
肃宗上元二年二月乙酉,白虹贯日。
大历二年七月丙寅,日旁有青赤气,长四丈余。壬申,日上有赤气,长二丈。
九月乙亥至于辛丑,日旁有青赤气。三年正月丁巳,日有黄冠、青赤珥。辛丑,
亦如之。凡气长而立者为直,横者为格,立于日上者为冠。直为有自立者,格为
战斗。又曰:“赤气在日上,君有佞臣。黄为土功,青赤为忧。”
贞元二年闰五月壬戌,日有黑晕。六年正月甲子,日赤如血。十年三月乙亥,
黄雾四塞,日无光。
元和二年十月壬午,日傍有黑气如人形跪,手捧盘向日,盘中气如人头。四
年闰三月,日傍有物如日。五年四月辛未,白虹贯日。十年正月辛卯,日外有物
如乌。十一年正月己卯,日紫赤无光。
长庆元年六月己丑,白虹贯日。三年二月庚戌,白虹贯日。
宝历元年六月甲戌,赤虹贯日。九月甲申,日赤无光。二年三月甲午,日中
有黑气如柸。辛亥,日中有黑子。四月甲寅,白虹贯日。
太和二年二月癸亥,日无光,白雾昼昏。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