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唐书-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经邃于《易》,人谓之“《易》圣”。豫筮死日,凿墓自为志,如言终。

武攸绪,则天皇后兄惟良子也。恬淡寡欲,好《易》、庄周书。少变姓名,

卖卜长安市,得钱辄委去。后更授太子通事舍人,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鸿胪

少卿。后革命,封安平郡王,从封中岳,固辞官,愿隐居。后疑其诈,许之,以

观所为。攸绪庐岩下如素遁者,后遣其兄攸宜敦谕,卒不起,后乃异之。盘桓龙

门、少室间,冬蔽茅椒,夏居石室,所赐金银铛鬲、野服,王公所遗鹿裘、素障、

啊窘粤骰挥病J刑矧Q簦辜遗幼鳎曰煊诿瘛M砟昙∪庀颍

瞳有紫光,昼能见星。

中宗初,降封巢国公,遣国子司业杜慎盈赍书以安车召,拜太子宾客。苦祈

还山,诏可。安乐公主出降,又遣通事舍人李邈以玺书迎之。将至,帝敕有司即

两仪殿设位,行问道礼,诏见日山帔葛巾,不名不拜。攸绪至,更冠带。仗入,

通事舍人赞就位,攸绪趋就常班再拜,帝愕然,礼不及行,朝廷叹息。赐予无所

受,亲贵来谒,道寒温外,默无所言。及还,中书、门下、学士、朝官五品以上,

并祖城东。

俄而诸韦诛,武氏连祸,唯攸绪不及。睿宗恐其不自安,下诏慰谕,复召拜

太子宾客,不就。谯王重福之乱,攸绪以诬被系,张说表置庐山,中书令姚元崇

奏:“攸绪在武后时未尝辄出,今州县逼遣,士为惊嗟。愿诏赐嵩山旧居,令州

县存问。”诏可。开元十一年卒。

白履忠,汴州浚仪人。贯知文史,居古大梁城,时号梁丘子。景云中,召为

校书郎,弃官去。开元十年,刑部尚书王志愔荐履忠博学守操,可代褚无量、马

怀素入阁侍读,国子祭酒杨瑒又表其贤,召赴京师。辞病老不任职,诏拜朝散大

夫。乞还,手诏许游京师,徐返里闾。履忠留数月乃去。

吴兢,其里人也,谓曰:“子素贫,不沾斗米匹帛,虽得五品亦何益?”履

忠曰:“往契丹入寇,家取排门夫,吾以读书,县为免。今终身高卧,宽徭役,

岂易得哉!”

卢鸿,字颢然,其先幽州范阳人,徙洛阳。博学,善书籀。庐嵩山。玄宗开

元初,备礼征再,不至。五年,诏曰:“鸿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钩深诣微,

确乎自高。诏书屡下,每辄辞托,使朕虚心引领,于今数年。虽得素履幽人之介,

而失考父滋恭之谊,岂朝廷之故与生殊趣邪?将纵欲山林,往而不能返乎?礼有

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今城阙密迩,不足为劳,有司其赍束帛之具,重宣兹

旨,想有以翻然易节,副朕意焉。”

鸿至东都,谒见不拜,宰相遣通事舍人问状,答曰:“礼者,忠信所薄,臣

敢以忠信见。”帝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岁给

米百斛、绢五十,府县为致其家,朝廷得失,其以状闻。将行,赐隐居服,官营

草堂,恩礼殊渥。鸿到山中,广学庐,聚徒至五百人。及卒,帝赐万钱。鸿所居

室,自号宁极云。

吴筠,字贞节,华州华阴人。通经谊,美文辞,举进士不中。性高鲠,不耐

沈浮于时,去居南阳倚帝山。

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师正,究其术。南游天台,

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文辞传京师。玄宗遣使召见大同殿,与语甚悦,敕待

诏翰林,献《玄纲》三篇。帝尝问道,对曰:“深于道者,无如《老子》五千文,

其余徒丧纸札耳。”复问神仙治炼法,对曰:“此野人事,积岁月求之,非人主

宜留意。”筠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天子,天子重之。群沙门嫉其见遇,

而高力士素事浮屠,共短筠于帝,筠亦知天下将乱,恳求还嵩山。诏为立道馆。

安禄山欲称兵,乃还茅山。而两京陷,江、淮盗贼起,因东入会稽剡中。大历十

三年卒,弟子私谥为宗元先生。

始,蟋嘻恶于力士而斥,故文章深诋释氏。筠所善孔巢父、李白,歌诗略相

甲乙云。

潘师正者,贝州宗城人。少丧母,庐墓,以孝闻。事王远知为道士,得其术,

居逍遥谷。高宗幸东都,召见,问所须,对曰:“茂松清泉,臣所须也,既不乏

矣。”帝尊异之,诏即其庐作崇唐观。及营奉天宫,又敕直逍遥谷作门曰仙游,

北曰寻真。时太常献新乐,帝更名《祈仙》、《望仙》、《翘仙曲》。卒,年九

十八,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

又有刘道合者,亦与师正同居嵩山,帝即所隐立太一观,使居之。时将封太

山,雨不止,帝令道合禳祝,俄而霁,乃令驰传先行太山祈祓。得赏赐辄散贫乏,

无所蓄。

咸亨中,为帝作丹,剂成而卒。帝后营宫,迁道合墓,开其棺,见骸坼若蝉

蜕者。帝闻,恨曰:“为我合丹,而自服去。”然所余丹无它异。

司马承祯,字子微,洛州温人。事潘师正,传辟谷道引术,无不通。师正异

之,曰:“我得陶隐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因辞去,遍游名山,庐天台不出。

武后尝召之,未几,去。睿宗复命其兄承祎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问其术,

对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夫心目所知见,每损之尚不能已,

况攻异端而增智虑哉?”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也,

故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广成之

言也!”锡宝琴、霞纹帔,还之。

开元中,再被召至都,玄宗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篆、隶,帝命以三体

写《老子》,刊正文句。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縚至所居,按金箓7设祠,

厚赐焉。卒,年八十九,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亲文其碑。

自师正、道合与承祯等,语言诙谲似方士,剟之不录,直取其隐概云。

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谈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先

尝谓人曰:“季真清谈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

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累年无功。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

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

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士怀先王之道,

经纬之文,然后处之。此其为间也。”玄宗自为赞赐之。迁太子右庶子,充侍读。

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出首以决

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授秘书监,而左补阙薛令

之兼侍读。时东宫官积年不迁,令之书壁,望礼之薄,帝见,复题“听自安者”。

令之即弃官,徒步归乡里。

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每醉,辄

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

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

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

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

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

卒,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

令之,长溪人。肃宗亦以旧恩召,而令之已前卒。

秦系,字公绪,越州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训奏为右卫

率府仓曹参军,不就。客泉州,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

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刺史薛播数往见之,岁时致羊

酒,而系未尝至城门。姜公辅之谪,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

苦。公辅卒,妻子在远,系为葬山下。张建封闻系之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

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

之,虽老益壮。”其后东度秣陵,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为立于亭,号其山

为高士峰云。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

《象罔》、《白马证》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

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

自号。有韦诣者,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兄鹤龄恐其遁世不还,为筑室越州东郭,茨以生草,椽栋不施斤斧。豹席棕

屩,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尝欲以大布制裘,

嫂为躬绩织,及成,衣之,虽暑不解。

观察使陈少游往见,为终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以门隘,为买地大其闳,

号回轩巷。先是门阻流水,无梁,少游为构之,人号大夫桥。帝尝赐奴婢各一,

志和配为夫妇,号渔童、樵青。

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

处,未尝少别也,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

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

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

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孙述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