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唐书-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暹为受百番,众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何异哉?”

为郑尉,复以清节显。华州司马杨孚,公挺人也,每咨重暹。会孚迁大理正,暹

适以累当坐,孚曰:“使若人得罪,众安劝乎?”以状言执政,繇是擢为大理评

事。

开元四年,以监察御史覆屯碛西。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

献、镇守使刘遐庆更相讼,诏暹即按。入突骑施帐,究索左验。虏以金遗暹,暹

固辞,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阴埋幕下。已出境,乃移

文畀取之。突厥大惊,度碛追,不及,去。迁给事中,以母丧解。会安西都护张

孝嵩迁太原尹,或言暹往使安西,虏伏其清,今犹慕思,乃夺服拜黄门侍郎兼安

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朒约突厥诸国叛,暹觉其谋,发兵讨斩之,支

党悉诛,更立君长,于阗遂安。以功加光禄大夫。守边四年,抚戎练士,能自勤

励,为夷夏所乐。

十四年,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遣中使往迎。谒见,赐绢二百、马一匹、第

一区。与李元纮轻重不得,罢为荆州都督长史,历魏州刺史、太原尹。帝幸北都,

进户部尚书,许扈跸。还,复东幸,以暹为京留守。暹率当番卫士缮三宫城,浚

池,督役不少懈。帝闻嘉之,数赐书褒劳,进礼部尚书,封魏县侯。

二十八年卒,赠尚书右丞相,遣使护丧,禁中出绢三百匹赐之,太常谥曰贞

肃。右司员外郎刘同升等以暹行忠孝,谥有未尽,博士裴总谓暹往以墨衰受命安

西,虽勤劳于国,不得尽孝。其子列诉,帝更敕有司考定,卒谥贞孝。

暹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其为人少学术,故当朝议论,时时失浅薄。然能

以公清勤约自将,亹癖为之,自弱冠誓不通亲友献遗,以终身。既卒,尚书省及

故吏致赙,其子孝友一不受,以行暹素志云。

暹族子鸿渐。鸿渐字之巽。父鹏举,与卢藏用隐白鹿山,以母疾,与崔沔同

授医兰陵萧亮,遂穷其术。历右拾遗。玄宗东行河,因游畋,上赋以风。终安州

刺史。

鸿渐第进士,解褐延王府参军,安思顺表为朔方判官。禄山乱,皇太子按军

平凉,未知所适,议出萧关趣丰安。鸿渐与六城水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

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谋曰:“胡羯乱常,二京覆没,太子治兵平

凉,然散地难恃也。今朔方制胜之会,若奉迎太子,西诏河、陇,北结回纥,回

纥固与国,收其劲骑,与大兵合,鼓而南,雪社稷之耻,不亦易乎!”即具上兵

马招辑之势,且录军资、器械、储廥凡最,使涵诣平凉见太子,太子大悦。会裴

冕至自河西,亦劝之朔方。而鸿渐与漪至白草顿迎谒,说曰:“朔方天下劲兵,

灵州用武地。今回纥请和,吐蕃结附,天下列城坚守,以待王命。纵为贼据,日

夜望官军,以图收复。殿下治兵长驱,逆胡不足灭也。”太子喜曰:“灵武我之

关中,卿乃吾萧何也。”

既至灵武,鸿渐即与冕等劝即皇帝位,以系中外望。六请,见听。鸿渐明习

朝章,采旧仪,设坛壝城南,先一日草其仪上之。太子曰:“圣皇在远,寇逆

方结,宜罢坛场,它如奏。”太子即位,是为肃宗,授鸿渐兵部郎中,知中书舍

人事。俄为武部侍郎,迁河西节度使。两京平,又节度荆南。乾元二年,襄州大

将康楚元等反,刺史王政脱身走,楚元伪称南楚霸王,因袭荆州。鸿渐弃城遁,

人皆南奔,争舟溺死者甚众。澧、朗、复、郢等州闻鸿渐出,皆窜伏山谷。俄而

商州刺史韦伦平其乱。

久之,乃召鸿渐为尚书右丞、太常卿,充礼仪使。泰、建二陵制度皆鸿渐综

正,以优,封卫国公。又建言:“《周官》:‘凶荒杀礼。’今承大乱,民人夷

残,其婚葬卤簿,非于国有大功及二等以上亲皆不许给。”诏可。

代宗广德二年,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进中书侍郎。崔旰杀郭英

軿据成都,邛州牙将柏贞节、沪州牙将杨子琳、剑州牙将李昌膋以兵讨旰,蜀、

剑大乱。命鸿渐以宰相兼成都尹、山南西道剑南东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副大

使往镇抚之。鸿渐性畏怯,无它远略,而晚节溺浮图道,畏杀戮。及逾剑门,惩

艾张献诚败,惮旰雄武,先许以不死。既见,礼遇之,不敢加谯责,反委以政,

日与从事杜亚、杨炎纵酒高会,因荐旰为成都尹,而授贞节邛州刺史,子琳沪州

刺史,各罢兵。乃请入朝,许之。及见帝,盛言旰威略可任,宜为留后。献宝器

五床、罗锦十五床,麝脐五石。复辅政。议者疾其长乱。进门下侍郎。大历三年,

兼东都留守、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辞疾不行。又让山南、剑南副元帅,听

之。四年,疾甚,辞宰相,罢三日卒,年六十一,赠太尉,谥曰文宪。

鸿渐自蜀还,食千僧,以为有报,摚鹦е2∩酰钌尴罘ⅲ琶栏

图葬,不为封树。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

方庆叹曰:“是必致远。”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居父丧,哀毁,庭中木

连理。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为左拾遗。时玄宗即位,未

郊见,九龄建言:

天,百神之君,王者所由受命也。自古继统之主,必有郊配,尽敬天命,报

所受也。不以德泽未洽,年谷未登,而阙其礼。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谓成

王幼冲,周公居摄,犹用其礼,明不可废也。汉丞相匡衡曰:“帝王之事,莫重

乎郊祀。”董仲舒亦言:“不郊而祭山川,失祭之序,逆于礼,故《春秋》非之。”

臣谓衡、仲舒古之知礼。皆以郊之祭所宜先也。陛下绍休圣绪,于今五载,而

未行大报,考之于经,义或未通。今百谷嘉生,鸟兽咸若,夷狄内附,兵革用弭,

乃怠于事天,恐不可以训。愿以迎日之至,升紫坛,陈采席,定天位,则圣典无

遗矣。

又言:

乖政之气,发为水旱。天道虽远,其应甚迩。昔东海枉杀孝妇,天旱久之。

一吏不明,匹妇非命,则天昭其冤。况六合元元之众,县命于县令,宅生于刺史,

陛下所与共治,尤亲于人者乎!若非其任,水旱之繇,岂唯一妇而已。今刺史,

京辅雄望之郡,犹少择之,江、淮、陇、蜀、三河大府之外,稍非其人。繇京官

出者,或身有累,或政无状,用牧守之任。为斥逐之地。或因附会以忝高位,及

势衰,谓之不称京职,出以为州。武夫、流外,积资而得,不计于才。刺史乃尔,

县令尚可言哉?氓庶,国家之本,务本之职,乃为好进者所轻,承弊之民,遭不

肖所扰,圣化从此销郁,繇不选亲人以成其敝也。古者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

百里。今朝廷士入而不出,其于计私,甚自得也。京师衣冠所聚,身名所出,从

容附会,不勤而成,是大利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也。智能之士,欲利之心,安肯

复出为刺史、县令哉?国家赖智能以治,而常无亲人者,陛下不革以法故也。臣

愚谓欲治之本,莫若重守令,守令既重,则能者可行。宜遂科定其资:凡不历都

督、刺史,虽有高第,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

给、舍;都督、守、令虽远者,使无十年任外。如不为此而救其失,恐天下犹未

治也。

又古之选士,惟取称职,是以士修素行,而不为徼幸,奸伪自止,流品不杂。

今天下不必治于上古,而事务日倍于前,诚以不正其本而设巧于末也。所谓末者,

吏部条章,举赢千百。刀笔之人,溺于文墨;巧史猾徒,缘奸而奋。臣以谓始造

簿书,备遗忘耳,今反求精于案牍,而忽于人才,是所谓遗剑中流,契丹以记者

也。凡称吏部能者,则曰自尉与主簿,繇主簿与丞,此执文而知官次者也,乃不

论其贤不肖,岂不谬哉!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

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今胶以格条,据资配职,为官择人,初无此意,故时

人有平配之诮,官曹无得贤之实。

臣谓选部之法,敝于不变。今若刺史、县令精核其人,则管内岁当选者,使

考才行,可入流品,然后送台,又加择焉,以所用众寡为州县殿最,则州县慎所

举,可官之才多,吏部因其成,无庸人之繁矣。今岁选乃万计,京师米物为耗,

岂多士哉?尽冒滥抵此尔。方以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遗逸,此明代之

阙政也。天下虽广,朝廷虽众,必使毁誉相乱,听受不明,事则已矣。如知其贤

能,各有品第,每一官缺,不以次用之,岂不可乎?如诸司要官,以下等叨进,

是议无高卑,唯得与不尔。故清议不立,而名节不修,善士守志而后时,中人进

求而易操也。朝廷能以令名进人,士亦以修名获利,利之出,众之趋也。不如此,

则小者得于苟求,一变而至阿私;大者许以分义,再变而成朋党矣。故于用人不

可不第其高下,高下有次,则不可以妄干,天下之士必刻意修饰,而刑政自清,

此兴衰之大端也。

俄迁左补阙。九龄自才鉴,吏部试拔萃与举者,常与右拾遗赵冬曦考次,号

称详平。改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宰相,亲重之,与通谱系,常曰:“后出词人

之冠也。”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进中书舍人。会帝封泰山,说多引两

省录事主书及所亲摄官升山,超阶至五品。九龄当草诏,谓说曰:“官爵者,天

下公器,先德望,后劳旧。今登封告成,千载之绝典,而清流隔于殊恩,胥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