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泉监监,太子内坊丞,王府功曹以下参军事,亲王国令,公主邑司令,六千。
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司竹、温泉副监,五千。书、算、律学博士,内谒者,
中局署令,上局署丞,五官挈壶正,京都园苑四面监、九成宫总监副监,医、针
博士,医监,陵庙令,司竹、温泉监丞,太子药藏局丞,王府参军事,王国大农,
公主邑司丞,四千。狱丞,国子监直讲,掌客,司仪,中局署丞,监膳,监作,
监事,食医,尚辇,进马,奉乘,主乘,典乘,司库,司廪,十六卫、十率府录
事,亲、勋、翊府兵曹参军事,司天台司辰、司历、监候,内坊典直,宫教博士,
乐正,医正,卜正,按摩、咒禁、卜博士,针、医、卜、书、算助教,陵庙、
太乐、鼓吹署丞,京都园苑四面监、九成宫总监丞,诸总监主簿,太子典膳、内
直、典设、宫门局丞,三寺主簿,亲王国尉、丞,三千。十六卫、六军、十率府
执戟、长上、左右中郎将二千八百五十。
卷五十六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古之为国者,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知争端也。后世作为刑书,惟恐
不备,俾民之知所避也。其为法虽殊,而用心则一,盖皆欲民之无犯也。然未知
夫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而可使民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
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
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律之为书,因隋
之旧,为十有二篇: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
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
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为言耻也;凡过之小者,捶挞以耻之。汉用竹,
后世更以楚。《书》曰“扑作教刑”是也。二曰杖。杖者,持也;可持以击也。
《书》曰“鞭作官刑”是也。三曰徒。徒者,奴也;盖奴辱之。《周礼》曰:“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任之以事,寘之圜土而教之,量其罪之轻重,有年数而舍。
四曰流。《书》云“流宥五刑”,谓不忍刑杀,宥之于远也。五曰死。乃古大辟
之刑也。
自隋以前,死刑有五,曰:罄、绞、斩、枭、裂。而流、徒之刑,鞭笞兼用,
数皆逾百。至隋始定为: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杖刑五,自六十至于百;徒刑
五,自一年至于三年;流刑三,自一千里至于二千里;死刑二,绞、斩。除其鞭
刑及枭首、轩裂之酷。又有议、请、减、赎、当、免之法。唐皆因之。然隋文帝
性刻深,而炀帝昏乱,民不胜其毒。
唐兴,高祖入京师,约法十二条,惟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及受禅,
命纳言刘文静等损益律令。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唯吏受赇、犯盗、诈冒
府库物,赦不原。凡断屠日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刑。四年,高祖躬录囚徒,
以人因乱冒法者众,盗非劫伤其主及征人逃亡、官吏枉法,皆原之。已而又诏仆
射裴寂等十五人更撰律令,凡律五百,丽以五十三条。流罪三,皆加千里;居作
三岁至二岁半者悉为一岁。余无改焉。
太宗即位,诏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复定旧令,议绞刑之属五十,皆免死而断
右趾。既而又哀其断毁支体,谓侍臣曰:“肉刑,前代除之久矣,今复断人趾,
吾不忍也。”王珪、萧瑀、陈叔达对曰:“受刑者当死而获生,岂惮去一趾?去
趾,所以使见者知惧。今以死刑为断趾,盖宽之也。”帝曰:“公等更思之。”
其后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驳律令四十余事,乃诏房玄龄与弘献等重加删定。玄龄
等以谓“古者五刑,刖居其一。及肉刑既废,今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而又刖足,是六刑也。”于是除断趾法,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
太宗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
曰:“夫箠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诏
罪人无得鞭背。
五年,河内人李好德坐妖言下狱,大理丞张蕴古以为好德病狂瞀,法不当坐。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古相州人,好德兄厚德方为相州刺史,故蕴古奏不以实。
太宗怒,遽斩蕴古,既而大悔,因诏“死刑虽令即决,皆三覆奏”。久之,谓群
臣曰:“死者不可复生。昔王世充杀郑颋而犹能悔,近有府史取赇不多,朕杀之,
是思之不审也。决囚虽三覆奏,而顷刻之间,何暇思虑?自今宜二日五覆奏。决
日,尚食勿进酒肉,教坊太常辍教习,诸州死罪三覆奏,其日亦蔬食,务合礼撤
乐、减膳之意。”
故时律,兄弟分居,荫不相及,而连坐则俱死。同州人房强以弟谋反当从坐,
帝因录囚为之动容,曰:“反逆有二:兴师动众一也,恶言犯法二也。轻重固异,
而钧谓之反,连坐皆死,岂定法耶?”玄龄等议曰:“礼,孙为父尸,故祖有阴
孙令,是祖孙重而兄弟轻。”于是令:“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皆配没;恶
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玄龄等遂与法司增损隋律,降大辟为流者九十二,流
为徒者七十一,以为律;定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以为令;又删武德以来敕三千
余条为七百条,以为格;又取尚书省列曹及诸寺、监、十六卫计帐以为式。
凡州县皆有狱,而京兆、河南狱治京师,其诸司有罪及金吾捕者又有大理狱。
京师之囚,刑部月一奏,御史巡行之。每岁立春至秋及大祭祀、致齐,朔望、上
下弦、二十四气、雨及夜未明,假日、断屠月,皆停死刑。
京师决死,涖以御史、金吾,在外则上佐,余皆判官涖之。五品以上罪
论死,乘车就刑,大理正涖之,或赐死于家。凡囚已刑,无亲属者,将作给棺,
瘗于京城七里外,圹有甎铭,上揭以榜,家人得取以葬。
诸狱之长官,五日一虑囚。夏置浆饮,月一沐之;疾病给医药,重者释械,
其家一人入侍,职事散官三品以上,妇女子孙二人入侍。
天下疑狱谳大理寺不能决,尚书省众议之,录可为法者送秘书省。奏报不驰
驿。经覆而决者,刑部岁以正月遣使巡覆,所至,阅狱囚杻校、粮饷,治不如
法者。杻校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囚轻重用之。
囚二十日一讯,三讯而止,数不过二百。
凡杖,皆长三尺五寸,削去节目。讯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
常行杖,大头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厘。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有半。
死罪校而加杻,官品勋阶第七者,锁禁之。轻罪及十岁以下至八十以上者、
废疾、侏儒、怀妊皆颂系以待断。
居作者著钳若校,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旬给假一日,腊、寒食二
日,毋出役院。病者释钳校、给假,疾差陪役。谋反者男女奴婢没为官奴婢,隶
司农,七十者免之。凡役,男子入于蔬圃,女子入于厨饎。
流移人在道疾病,妇人免乳,祖父母、父母丧,男女奴婢死,皆给假,授程
粮。
非反逆缘坐,六岁纵之,特流者三岁纵之,有官者得复仕。
初,太宗以古者断狱,讯于三槐、九棘,乃诏:“死罪,中书、门下五品以
上及尚书等平议之;三品以上犯公罪流、私罪徒,皆不追身。”凡所以纤悉条目,
必本于仁恕。然自张蕴古之死也,法官以失出为诫,有失入者,又不加罪,自是
吏法稍密。帝以问大理卿刘德威,对曰:“律,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失
入无辜,而失出为大罪,故吏皆深文。”帝矍然,遂命失出入者皆如律,自此吏
亦持平。
十四年,诏流罪无远近皆徙边要州。后犯者浸少。十六年,又徙死罪以实西
州,流者戍之,以罪轻重为更限。
广州都督赏仁弘尝率乡兵二千助高祖起,封长沙郡公。仁弘交通豪酋,纳金
宝,没降獠为奴婢,又擅赋夷人。既还,有舟七十。或告其赃,法当死。帝哀其
老且有功,因贷为庶人,乃召五品以上,谓曰:“赏罚所以代天行法,今朕宽仁
弘死,是自弄法以负天也。人臣有过,请罪于君,君有过,宜请罪于天。其令有
司设藁席于南郊三日,朕将请罪。”房玄龄等曰:“宽仁弘不以私而以功,何罪
之请?”百僚顿首三请,乃止。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
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所以爱民厚俗之意,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
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
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
嘉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暗哑。吾有天
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
世,用之无所变改。
高宗初即位,诏律学之士撰《律疏》。又诏长孙无忌等增损格敕,其曹司常
务曰《留司格》,颁之天下曰《散颁格》。龙朔、仪凤中,司刑太常伯李敬玄、
左仆射刘仁轨相继又加刊正。
武后时,内史裴居道、凤阁侍郎韦方质等又删武德以后至于垂拱诏敕为新格,
藏于有司,曰《垂拱留司格》。神龙元年,中书令韦安石又续其后至于神龙,为
《散颁格》。睿宗即位,户部尚书岑羲等又著《太极格》。
玄宗开元三年,黄门监卢怀慎等又著《开元格》。至二十五年,中书令李林
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