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袽塞、竹,所在供焉。(唐改津尉曰令,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典事三人,津吏五人,桥丁各三十人,匠各八人。京兆、河南诸津,隶都水监;
便桥、渭桥、万年三桥,有丞一人,从九品下;府一人,史十人,典事二人,掌
固二人。贞观中废。)
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十六卫
△左右卫
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
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凡五府三卫及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
而配以职。皇帝御正殿,则守诸门及内厢宿卫仗。非上日,亦将军一人押仗,将
军缺,以中郎将代将军,掌贰上将军之事。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
右领军、左右金吾、左右监门卫上将军以下,品同。(武德五年,改左右翊卫曰
左右卫府,左右骁骑卫曰左右骁骑府,左右屯卫曰左右威卫,左右御卫曰左右领
军卫,左右备身府曰左右府,唯左右武卫府、左右监门府、左右候卫,仍隋不改。
显庆五年,改左右府曰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左右卫府、骁卫府、武卫府,皆
省“府”字,左右威卫曰左右武威卫,左右领军卫曰左右戎卫,左右候卫曰左右
金吾卫,左右监门府曰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府曰左右奉宸卫,后又曰左右千牛
卫。咸亨元年,改左右戎卫曰领军卫。武后光宅元年,改左右骁卫曰左右武威,
左右武卫曰左右鹰扬卫,左右威卫曰左右豹韬卫,左右领军卫曰左右玉钤卫。贞
元二年,初置十六卫上将军。左右卫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亭长八人,
掌固四人。)
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掌判诸曹、五府、外府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
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每岁秋,赞大将军考课。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
给纸笔。
仓曹参军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勋考、假使、禄俸、公廨、田园、
食料、医药、过所。自仓曹以下同品。(有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四人,史
七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武后长安初,改铠曹曰
胄曹,中宗即位复旧,先天元年又曰胄曹。开元初,诸卫司仓、司兵、骑兵参军,
改曰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各二人,掌五府武官宿卫番
第,受其名数,而大将军配焉。骑曹参军事各一人,掌外府杂畜簿帐、牧养。凡
府马承直,以远近分七番,月一易之。以敕出宫城者,给马。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掌兵械、公廨兴缮、罚谪。大朝会行从,则受黄质甲铠、弓矢于卫尉。
奉车都尉,掌驭副车。有其名而无其人,大陈设则它官摄。驸马都尉无定员,
与奉车都尉皆从五品下。
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
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长上各二十五人,从九品下。(武后天授二年,置诸卫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谓之四色官。)
亲卫之府一:曰亲府。勋卫之府二:一曰勋一府,二曰勋二府。翊卫之府二:
一曰翊一府,二曰翊二府。凡五府:每府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左右郎将一人,
正五品上;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总四千九百六
十三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上;校尉各五人,正六品上。每校尉有旅帅
二人,从六品上;每旅帅各有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上,副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下。
五府中郎将掌领校尉、旅帅、亲卫、勋卫之属宿卫者,而总其府事;左右郎将贰
焉。番上者,以名簿上于大将军而配以职。武德、贞观世重资荫,二品、三品子,
补亲卫;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子若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及
国公子,补勋卫及率府亲卫;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子,补翊卫及率府勋卫;勋
官二品及县男以上、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孙,补诸卫及率府翊卫。王府执仗亲事、
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数千人,宿卫内庑及城门,给禀食。执扇三卫三百人,择
少壮肩膊齐、仪容整美者,本卫印臂,送殿中省肄习,仗下,每番三卫一人,为
太仆寺引辂。其后入官路艰,三卫非权势子弟辄退番,柱国子有白首不得进者;
流外虽鄙,不数年给禄禀。故三卫益贱,人罕趋之。(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
三人。唐亲卫、勋卫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翊卫置车骑将军。武德七年,改骠
骑将军为中郎将,车骑将军皆为郎将,分左右,以亲卫曰一府,勋卫、翊卫曰二
府,谓之三府卫。诸卫翊卫及率府亲、勋卫,亦曰三卫。永徽三年,避太子讳,
改中郎将曰旅贲郎,郎将曰翊军郎。太子废,复旧。)
△左右骁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
外府豹骑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则与左右卫
分知助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
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
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各一人,左郎将
各一人,右郎将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旅帅各十人,队正各
二十人,副队正各二十人。(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
府二人,史二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
人,史三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左右武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
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
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
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
中郎将府官,同骁卫。(有称长二人,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
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
府三人,史三人。称长掌唱警,为应跸之节。)
△左右威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
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长史各一人,录事
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
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
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有录事一人,史二
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
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领军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
外府射声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
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
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
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
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金吾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
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皆属焉。师田,则执左右营之禁,
南衙宿卫官将军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职。大功役,则与御史循行。凡敝幕、
故毡,以给病坊。兵曹参军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猎师。骑曹参军事,掌
外府杂畜簿帐、牧养之事。胄曹参军事,掌同左右卫。大朝会行从,给青龙旗、
槊于卫尉。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
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
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
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如骁卫。(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
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街
典二人,引驾仗三卫六十人,引驾佽飞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隋有察非掾,
至唐废。)
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领府属,督京城左右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人助
巡探。入閤日,中郎将一人升殿受状,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阅习,吹大角为
昏明之节,诸营垒候以进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门坊角,有武候铺,卫士、彍骑分守,
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嚣襜,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
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左右监门卫
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诸门禁卫及门籍。文武官九
品以上,每月送籍于引驾仗及监门卫,卫以帐报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