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年省,其后又置。)
绥州上郡,下。本雕阴郡地。唐初没梁师都。武德三年以归民于延州丰林县
侨置,六年徙治延川境,七年徙治魏平。贞观二年,师都平,归治上县。天宝元
年更郡名。士贡:胡女布、蜡烛。户万八百六十七,口八万九千一百一十二。县
五:(有府四,曰伏洛、义合、万古、大斌。)龙泉,(中。本上县,天宝元年
更名。)延福,(中下。武德六年析置北吉州,并置归义、洛阳二县;又析置罗
州,并置石罗、关善、万福三县;又析置匡州,并置安定、源泉二县。贞观二年
州、县皆废。)绥德,(中下。武德二年置。六年析置云州,并置信义、淳义二
县;又析置龙州,并置风乡、义良二县。贞观二年州、县皆废。)绥德,(中下。
武德三年置魏州,并置安故、安泉二县。贞观二年州废,省安故、安泉。西南有
魏平关。)大斌。(中下。武德七年徙治魏平城,取“稽胡怀化,文武杂半”以
名。)
银州银川郡,下。贞观二年析绥州之儒林、真乡置。土贡:女稽布。户七千
六百二,口四万五千五百二十七。县四:儒林,(中。东北有无定河。)真乡,
(中下。西北有茹卢水。)开光,(中。本隶绥州,贞观二年置,八年隶柘州,
十三年州废,来属。)抚宁。(中下。本隶绥州,贞观八年来属。)
宥州宁朔郡,上。调露元年,于灵、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鲁州、丽州、含州、
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为刺史,谓之六胡州。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
龙三年置兰池都督府,分六州为县。开元十年复置鲁州、丽州、契州、塞州。十
年平康待宾,迁其人于河南及江、淮。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二十六年还所迁
胡户置宥州及延恩等县,其后侨治经略军。至德二载更郡曰怀德。乾元元年复故
名。宝应后废。元和九年于经略军复置,距故州东北三百里。十五年徙治长泽,
为吐蕃所破。长庆四年,节度使李祐复奏置。土贡:毡。户七千八十三,口三万
二千六百五十二。县二:延恩,(中。开元二十六年以故匡州地置;又以故塞门
县地置怀德县,以故兰州之长泉县地置归仁县。宝应后皆省。元和九年复置延恩。
有经略军,在榆多勒城,天宝中王忠嗣奏置。)长泽。(中下。本隶夏州,贞观
七年置长州,十三年州废,隶夏州,元和十五年来属。有胡洛盐池。)
麟州新秦郡,下都督府。开元十二年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十四年废,天
宝元年复置。土贡:青他鹿角。户二千四百二十八,口万九百三。县三:新秦,
(中。开元二年置,七年又置铁麟县,十四年州废,皆省。天宝元年复置新秦。)
连谷。(中下。贞观八年以隋连谷戍置。)银城。(中下。贞观二年置,四年隶
银州,八年隶胜州。)
胜州榆林郡,下都督府。武德中没梁师都。师都平,复置。土贡:胡布、青
他鹿角、芍药、徐长卿。户四千一百八十七,口二万九百五十二。县二:(有义
勇军。)榆林,(中下。有隋故榆林宫。东有榆林关,贞观十三年置。)河滨。
(中下。贞观三年置,以县置云州,四年曰威州,八年州废,来属。东北有河滨
关,贞观七年置。)
丰州九原郡,下都督府。贞观四年以降突厥户置,不领县。十一年州废,地
入灵州。二十三年复置。土贡:白麦、印盐、野马胯革、驼毛褐、毡。户二千八
百一十三,口九千六百四十一。县二:九原,(中下。永徽四年置。有陵阳渠,
建中三年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有咸应、永清二渠,贞元中,刺史李景略
开,溉田数百顷。)永丰。(中下。永徽元年置。麟德元年别置丰安县,天宝末
省。)东受降城,(景云三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宝历元年,振武
节度使张惟清以东城滨河,徙置绥远烽南。)中受降城,(有拂云推祠。接灵州
境有关,元和九年置;又有横塞军,本可敦城,天宝八载置,十二载废。西二百
里大同川有天德军,大同川之西有天安军,皆天宝十二载置。天德军,乾元后
徙屯永济栅,故大同城也。元和九年,宰相李吉甫奏修复旧城。北有安乐戍。)
西受降城。(开元初为河所圮,十年,总管张说于城东别置新城。北三百里有䴙
鹈泉。)
单于大都护府,本云中都护府,龙朔三年置,麟德元年更名。土贡:胡女布、
野马胯革。户二千一百五十五,口六千八百七十七。县一:金河。(中。天宝四
年置。本后魏道武所都。有云伽关,后废,大和四年复置。)
安北大都护府,本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曰瀚海都督府,总章二年更名。开
元二年治中受降城,十年徙治丰、胜二州之境,十二年徙治天德军。土贡:野马
胯革。户二千六,口七千四百九十八。县二:阴山,(上。天宝元年置。)通济。
(上。)
镇北大都护府。土贡:筼牛尾。县二。大同,(上。)长宁。(上。)
右关内采访使,以京官领。
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河南道,盖古豫、兖、青、徐之域,汉河南、弘农、颍川、汝南、陈留、沛、
泰山、济阴、济南、东莱、齐、山阳、东海、琅邪、北海、千乘、东郡,及梁、
楚、鲁、东平、城阳、淮阳、菑川、高密、泗水等国,暨平原、渤海、九江之境。
洛、陕负河而北,为实沈分;负河而南,虢、汝、许及新郑之地,为鹑火分;郑、
汴、陈、蔡、颍为寿星分;宋、亳、徐、宿、郓、曹、濮为大火分;兖、海、沂、
泗为降娄分;青、淄、密、登、莱、齐、棣为玄枵分;滑为娵訾分;濠为星纪分。
为府一,州二十九,县百九十六。其名山:三崤、少室、砥柱、蒙、峄、嵩高、
泰岳。其大川:伊、洛、汝、颍、沂、泗、淮、济。厥赋:绢、施、绵、布。厥
贡:丝布、葛、席、埏埴盎缶。
东都,隋置,武德四年废。贞观六年号洛阳宫,显庆二年曰东都,光宅元年
曰神都,神龙元年复曰东都,天宝元年曰东京,上元二年罢京,肃宗元年复为东
都。(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
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宫垣,名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长千六百二十步,广八
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武
后号太初宫。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
以听政。都城前直伊阙,后据中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以象河汉。东西五
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西连苑,北自东城而东二千五百四十步,
周二万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号曰金城。)
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为府。土贡:文绫、缯、縠、丝葛、埏埴
盎缶、苟杞、黄精、美果华、酸枣。户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口百一十八万三
千九十二。县二十:(有府三十九,曰武定、复梁、康城、柏林、岩邑、阳樊、
王阳、永嘉、邵南、慕善、政教、巩洛、伊阳、怀音、轵城、洛汭、郏鄏、伊
川、洛泉、通谷、颍源、宜阳、金谷、王屋、成皋、夏邑、原邑、原城、鹤台、
函谷、千秋、同轨、饯济、温城、具茨、宝图、钧台、承云、轩辕。)河南,(
赤。垂拱四年析河南、洛阳置永昌县。永昌元年更河南曰合宫。长安二年省永昌。
神龙元年复曰河南,二年又曰合宫,唐隆元年复故名。有洛漕新潭,大足元年开,
以置租船。龙门山东抵天津,有伊水石堰,天宝十载,尹裴迥置。有瀍水,避武
宗名曰吉水,宣宗立,复故名。)洛阳,(赤。天授三年析洛阳、永昌置来庭县,
长安二年省。神龙二年更洛阳曰永昌,唐隆元年复故名。)偃师,(畿。天宝七
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西北有故富平津、河阳故
关。)巩,(畿。有洛口仓。)缑氐,(次赤。贞观十八年省,上元二年复置。
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祐元年更名。东南有轩辕故关。)阳
城,(畿。武德四年,王世充伪令王雄来降,以阳城、嵩阳、阳翟置嵩州,又析
三县地置康城县。贞观三年州废,省康城。万岁登封元年将封嵩山,改阳城曰告
成。神龙元年复故名,二年复为告成。天祐二年更名阳邑。有测景台,开元十一
年,诏太史监南宫说刻石表焉。)登封,(畿。本嵩阳,贞观十七年省入阳城。
永淳元年营奉天宫,分阳城、缑氏复置,二年省。光宅元年复置。万岁登封元年
更名,神龙元年曰嵩阳,二年复曰登封。嵩山有中岳祠,有少室山;有三阳宫,
圣历三年置。)陆浑,(畿。有鸣皋山。有汉故关。)伊阙,(畿。北有伊阙故
关。有陆浑山,一名方山。)新安,(畿。义宁二年以县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曰
谷州,以熊州之渑池隶之,并析置东垣县。四年省东垣。贞观元年来属。有长石
山。)渑池,(畿。贞观元年徙谷州来治。西五里有紫桂宫,仪凤二年置。调露
二年曰避暑宫,永淳元年曰芳桂宫,弘道元年废。)福昌,(畿。本宜阳。义宁
二年以宜阳、渑池、永宁置宜阳郡,武德元年曰熊州。二年更宜阳曰福昌,因隋
宫为名。四年以洛州之寿安隶之。贞观元年州废,以福昌、永宁二县隶谷州。六
年徙谷州来治。八年以虢州之长水隶之。显庆二年州废,以福昌、永宁、长水来
属。西十七里有兰昌宫;有故隋福昌宫,显庆三年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