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钗环细软呢?”张言行闻言着急道:“哎!贤妹哪里知道,恐怕到了他家多住几日,家中无人照管,不过为此。”秋联道:“既这等说,待我梳洗完备,做了早饭,好随哥哥前去。”张言行道:“这倒使得。快梳洗了用过饭,以便同行。”秋联遂归绣房,急急打扮。心中却暗想道:哥哥这般言语,到底叫人疑惑。数日来未曾提起,忽然这样催促。或好或歹,只得任凭哥哥主张。不觉潸然泪下。这张言行见妹妹归房之后,虽是赔着笑脸,却暗里带些愁烦。“俺虽是铁石心肠,岂不念同胞之情。但我心怀不平,要入山落草。只得把手足之情,一齐抛撇。只俺自己知道,不敢明言。”正暗自忖度,忽见妹妹收拾妥当,将早饭摆在桌上。二人同吃了,然后锁了门户,扶着妹妹上了马,望侯家慢慢行来。走够多时,才到门首。张言行道:“已到姑娘宅边,贤妹下马来,待我叩门。有人么,快开门来。”
却说侯老儿,名唤上官。听得有人打门,失了一惊道:“听得马声乱嘶,人腔高唱,有什么事情,这等大惊小怪。”忽听门外又说道:“姑爹开门。”上官方知是亲戚降临,开开门道:“原来是贵兄妹们,快请里面坐。”张言行将马拴在槽上,然后同妹妹走上草堂。侯上官道:“你看这草堂上几日未曾打扫,桌椅上落得灰尘如许,待我整理整理。”张言行兄妹方才施礼,说:“姑爹万福。”侯上官答礼道:“你兄妹二人可好。”张言行道:“承问承问。”侯上官道:“快请坐下歇息。”转身向内喊道:“婆儿快下…来。”张氏道:“我起…不得。”上官道:“罗郡侄儿侄女看你来了。”张氏闻听又悲又喜道:“待我扎挣起来。”气吁吁移下…时,险些昏倒。拄着拐棍,慢慢行来。说道:“我儿们在哪里?”张家兄妹慌忙迎下草堂向前拦住,说:“我们就到内室去看姑娘,为何勉强起来,若要劳碌着,反觉不便。”欲要施下礼去,张氏道:“不许你们见礼,是什么风儿吹到吾家,今日相逢,叫人泪下。你二人来到刚刚凑巧,姑侄们见一面也得瞑目。”二人问道:“姑娘病体较前如何?”张氏道:“我这时候如草上之露,风中之烛,难保朝夕。论理这样年纪,也是死得着的,到不必较量。今日我们聚着也非偶然,只是有累你们远来,甚觉不安。”张言行道:“理当问候姑娘,何必挂齿。侄儿到此一则探望,二则要贸易他乡,只是牵挂妹妹无人照料,意欲把我妹妹与姑娘做一螟蛉女儿,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张氏道:“这也使得,但未晓侄女肯与不肯,再作商量。”秋联道:“哥哥既有此心,在家何不与妹妹商议明白呢。”张言行道:“非不与妹妹说明,恐先与你告知,你不肯来,却耽搁了我的买卖,故此相瞒并无别意。况且姑娘这里胜似咱家十倍,晨昏相依,倒觉便宜。过来拜了父母罢。”秋联低头沉吟,心中自思,如不依从,是背长兄之命,无依无靠,一旦做了螟蛉,又恐怕将来没有下梢。正自辗转不定,只听哥哥又来催促道:“过来快些拜了爹妈。”秋联无奈何,只得跪倒庭中拜了四拜。满眼含泪,却不好出声啼哭。起得身来,张言行随后也就双膝跪下道:“我妹妹虽渐成人,但四德未备,还望当亲生女儿教训。俟侄儿时来运转,倘有发达日子,不敢辜负大德。”拜了两拜,侯上官扶将起来。张氏道:“我是姑娘与她亲娘相争多少,你的父与我又是同胞,自然久后择个才郎招赘吾家,到老来时相为依靠,岂当外人相待。”侯上官接口道:“我两口儿又无男,又无女,冷冷清清。得侄女为螟蛉,与亲生何异。将来得个美婿,结成婚配,我二老临终,难道他不发送我们。算来真是两全其美,难得难得。”不觉手舞足蹈起来。张言行又从怀内掏出五十两银的包袱,放于桌上,说:“些须几两银子,权为柴米之资。”侯上官不肯,道:“你拿在路上盘费,我家中自会摆布。”张言行道:“侄儿还有剩余,不必推辞。姑娘姑爹在上,侄儿就此告别。”侯上官道:“贤侄多住几天再去不晚。”张言行道:“起程在即,不能久停。”侯上官道:“既然如此,不敢强留了。”张氏道:“我抱病在身,不能送你。侄儿在路须晚行早宿。逢桥须下马,临渡莫争船。牢记牢记。”张言行道:“多蒙姑娘吩咐,侄儿晓得。此去自有经营,无烦挂念,就此拜别。”秋联上前扯着衣衫道:“哥哥千万保重,须早去早归,断不可久恋他乡,使妹妹盼望。”不觉流下泪来。张言行道:“非是做哥哥的忍心远离,总因心怀不平,又有要紧事相约,不久几月就来看你,不必伤惨。在此好生服侍姑爹姑娘,哥哥在外亦好放心。”说完,把马牵出大门以外。侯上官随后拿着酒壶酒杯说道:“我与贤侄饯别,多饮几杯,以壮行色。”张言行道:“又蒙姑爹厚爱,待我领情。”接过杯来,连饮三盅,拜辞上马而去。正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侯上官看着走得远了,方才把门关上。回到内室,满面堆欢道:“不料今日有此喜事,婆儿你收了女儿,早晚有了依赖,侄儿又留上这些银子,我想坐食山空,也非长策,不如再凑办几两银子,并这五十两,出门做些买卖,得了利息,才好过得日子,岂不更好。”秋联道:“母亲当这时候,爹爹还去做买卖,不如在家相守为正。”张氏道:“哎!此话你莫向他说。如今有你伴我,任他去罢。你且扶我睡去。”秋联应声:“晓得。”遂各安寝。过了数日,侯上官打整行囊,并带资本,又拿着刻名刀,以防不虞。出门经营去讫,落得母女在家相敬相爱。这张氏逢了喜事,倍觉精神,病体渐渐安和了。
不知张言行归山,侯老儿贸易后来如何,待后分解。
第三回 姜老图财营贩米 贾婆逼女自斲柴
且说罗郡中奎星街,有一姜公。名韵,表字德化。为人良善,处事老诚。娶妻刘氏,贤慧端庄。生下一女,因月间缺乳,觅寻奶娘代为抚养这女儿,起名秋莲。长到十五岁上,真个是身材窈窕,容貌端方。不料母亲偶染时疫,竟而亡故。
时下秋莲,幸有她奶娘晨夕陪伴。姜公因无人料理家务,又继娶了个二婚贾氏。这贾氏存心不善,性情乖张,碍着丈夫耳目,勉强和顺。一日独坐房中,暗自思量道:“我自从嫁到妾门,并未生下一男半女。只有丈夫前妻,撇下一个女儿,从小娇养惯的,唯在房中做些针线,一些杂事并未一件替替老娘。平日说她几句,我丈夫又极护短,不许啰。我常怀恨在心,又不好说出口来。若是我亲生女孩,自然有一番疼热,她是旁人生的,终不与我一心。几次要磨难于她,只是无计可施。这却怎么了。哎,既有此心,终有那日。”正在自言自语的时候,忽听丈夫敲门,慌忙答应道:“来了。”开开门,迎着面说道:“今日你回来,为何这等慌张?”姜韵道:“婆儿你哪里知道,运粮河来了一桩买卖,我已雇下车辆前去装米。急取银两口袋来。”贾氏道:“既然如此,我去取来。怎不与女儿说声?”姜韵道:“三五日就回来,何必说与她知。我去后须要小心门户,不可多事。”贾氏答道:“这个自然,何劳吩咐。”
打发丈夫出去,把门闭上,转回身来,坐在房中道:“趁老头儿不在家里,不免叫女儿出来,挫磨她一番。她若不服,饱打一顿,出出平日闷气,有何不可。”遂高声喊叫道:“秋莲哪里?”这秋莲正在闺中刺绣鸳鸯,忽听母亲呼唤,急出绣房,应了一声。只觉喊叫声音有些诧异,未免迟迟而行。又听贾氏大叫道:“怎么还不见来,气杀我也。”秋莲闻听,遂叫声:“奶娘快来。”奶娘走来问道:“大姐为何失惊呢。”秋莲道:“母亲前边发怒,怎好见面。”奶娘道:“虽然发怒,哪有不见之理,小心过去才是。”秋莲胆怯心惊,见了贾氏,道了万福。贾氏道:“万福什么,三文钱一斤豆腐,可不气杀我也。”秋莲问道:“母亲因何生气。”贾氏道:“你还不知郊外有许多芦柴,无人去斲,如何不叫人发燥。”秋莲道:“母亲不必性急,何不雇人去斲来。”贾氏道:“哪有许多银钱雇人,我想你倒去得。”秋莲道:“母亲,孩儿闺中幼女,如何去得。斲柴倒也罢,恐怕旁人耻笑。”贾氏道:“这是成家所为,有什笑处。”秋莲道:“孩儿只会刺绣,不会斲柴。”贾氏大怒道:“哎,你敢违母命么。”奶娘上前劝道:“老安人息怒。大姐从来不出闺门,斲柴如何做得。”贾氏睁眼道:“老贱人多嘴,还不退后。秋莲,我问你去也不去?”秋莲道:“孩儿实不能去。”贾氏大怒道:“你敢连说三个不去。”秋莲道:“孩儿不敢,只是不去。”贾氏把脚一跺道:“哎哟,了不得了!你又不是宦家女,因何朝夕不出闺门,娇生惯养,一点不像庶民人家行径,生活之计,全不关心,岂不气杀了我。”秋莲道:“奉劝母亲暂息雷霆,容孩儿细讲。二八女子,理宜在闺房中做些针指,采樵的营生,自是精壮男儿,才做得着。我平日是柔弱闺女,其实不敢应承。还望母亲思想。”贾氏道:“应承就罢了,如不应承,取家法过来,打个样子你看。还是去也不去?”秋莲满面通红道:“打死也不去。”贾氏道:“你还是这等性硬,小贱人好大胆,还敢嘴强。母亲面前,怎肯容你作怪装腔,全然不听我的言语,实难轻饶。我如今就打死你,料也无妨。”秋莲道:“就打死我,也不去得。那桑间濮上,且莫论三街两巷人谈笑,即是行路的人也要说长道短。况且女孩子家弓鞋袜小,如何在郊外行走。望母亲息了怒,仔细思量便了。”贾氏道:“凡我叫你作事,定然违背。大约是你不曾受过家法,习惯心胜,才这等狂妄。”奶娘在旁劝道:“大姐是嫩生生的皮肤,怎生受得这样棍棒。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