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徒生童话-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7)丹麦政治家(1520—1575),因种种原因于1546年被迫逃往德国。10年后返回丹麦,官至御前侍卫大臣。

(48)丹麦贵族(1625—1699)。他在给他的情妇的一封信中讲到王后阿玛莉亚另有私情,被当局侦知而判死刑,但吕克已逃往瑞典。因此1661年他的死刑被缺席执行。但在王后阿玛莉亚死后,他又得允回到丹麦。

(49)乌尔费尔德和妻子曾在波尔霍尔姆岛被囚过,后来逃住荷兰、英国。在英国又被送回丹麦。

(50)、(52)乌尔费尔德自己讲过的话。

(51)乌尔费尔德死在莱茵河的一条船上,尸体被他的儿子葬在一个没有旁人知道的地方。

(53)这是丹麦诗人威尔斯特的诗《艾丽昂诺娜·乌尔费尔德》中的一句。

(54)瑞典国王,1658年在对丹麦战争中攻占了日德兰半岛和菲因岛,古斯塔夫曾从朗厄兰踏冰到洛兰。

(55)见《从瓦托的窗子所见》。

(56)斯万尼主教(1608—1668)初为锡兰岛主教;后坚决拥护君主专制,事成后被擢升为大主教。他的妻子指玛莉亚·弗仁(1624—1693)。

(57)丹麦政治家(1598—1667)。他是1660年丹麦君主专制的最重要的支持者。

(58)西日德兰和北锡兰岛在17世纪后期连续遭沙暴袭击,大量农田被毁。

(59)1681年哥本哈根安装了500多盏鱼油路灯。

(60)在君主专制的初期,作为巩固君主权的一种政策,丹麦实行了封爵和等级制,这是一种怀柔政策。当时有许多德国人得到了爵位。

(61)托玛斯·金戈(1634—1703),神父和诗人。他用丹麦文写过许多赞美诗。

(62)指格里芬费尔特。见《通向荣誉的荆棘路》注8。

(63)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被流放到意大利南部的圣赫勒拿岛上。

(64)丹麦国王(1671—1730),1699年登基。

(65)塞赫斯台兹(1664—1736),丹麦海军军官。他在1711—1715年北欧战争中显示了指挥才能,1718年因与老贵族有牵连而被解职。

(66)丹麦海军上将(1678—1719),1710年指挥寇易海战有功。

(67)丹麦海军军官(1665—1710)。1710年在寇易海战中,与他指挥的“丹麦国旗号”舰及舰上全体士兵共同遇难。

(68)丹麦海军中的挪威籍军官。

〔原注6〕引自卡尔·普劳。

(69)丹麦传教士,人们称他为“格陵兰的先知。”

(70)1711年哥本哈根发生大瘟疫。

(71)1728年10月2日哥本哈根发生大火。

〔原注7〕引自克里斯钦·威尔斯特。

(72)见《丹麦人霍尔格》注14。

(73)由于受大火的影响,又由于虔诚信仰的兴起,哥本哈根喜剧院在1728年后被关闭。

(74)德文,丹麦王子的意思。克里斯钦六世的王后索菲亚是勃兰登堡公国的公主。由于她的影响,丹麦王室出现了浓厚的德国气氛。

(75)比利时作曲家(1741或42—1813),以喜歌剧作曲而著名,他的作品常在丹麦上演。

(76)丹麦演员(1718—1773),以能即兴表演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而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演员。

(77)丹麦国王腓德烈五世的王后(1724—1751)。

(78)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七世的王后卡洛琳(1751—1775)。她嫁给克里斯钦七世时,丈夫已患精神病。她与政治家斯图恩瑟关系密切。斯图恩瑟被捕时,她也被囚于克隆堡宫。后因她与国王的婚事破裂,她被逐到德国汉诺威。有许多丹麦文人著文描述过她。

(79)1794年2月26日丹麦皇宫发生大火。

(80)约翰内斯·爱瓦尔德(1743—1781),丹麦诗人。他写的诗中有一首叫《克里斯钦国王站在高高的桅杆上》。

(81)约翰·哈特曼(1726—1779),德国音乐家。1768年来哥本哈根就任丹麦皇家剧院音乐督导,他的创作为丹麦的歌唱剧奠定了基础。

(82)1792年为纪念1788年废除农奴制而竖起的高大石柱。此石柱今天仍矗立在哥本哈根市中心。

(83)丹麦王储腓德烈在父亲克里斯钦七世患精神病期间摄政,后为腓德烈六世。

(84)丹麦政治家(1735—1797),曾任丹麦外交大臣。他支持农村改革。

(85)、(86)狄特里夫·里汶特劳(1748—1827),丹麦地主,政治家。他赞成柯尔毕昂森(1749—1814)的农村改革主张。他们推动建立了农业委员会。柯尔毕昂森于1786年担任了农业委员会的书记官。

(87)1841年乌尔费尔德广场附近的居民联名上书国王克里斯钦八世,要求铲除那羞耻碑,国王赦令同意。随于1842年5月23日夜至24日晨,碑石被铲除。广场改名为“灰兄弟广场”。安徒生为此专门写了一首颂扬的诗给克里斯钦八世。

〔原注8〕引自格隆特维。

〔原注9〕引自阿勃拉罕姆森。

〔原注10〕引自卡尔·巴格尔。(这是巴格尔的长诗《一个英国舰长》中的一段。安徒生这里讲的这个故事,便是从巴格尔的这首诗中演绎出来的。——译者)

(88)北欧神话中说,天神战死后都归宿于瓦尔哈尔,在那里得到治疗。

(89)亚当·厄伦施莱尔(1779—1850),安徒生同时代的丹麦诗人。见《一串珍珠》注4。

(90)、(91)指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电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这里的诗是安徒生写了献给奥斯特的,此诗在安徒生逝世后才发表。

(92)指曹瓦尔森博物馆,1838年始建,1848年完成,它坐落于克里斯钦斯堡宫(今丹麦议会和外交部所在地)旁的教堂的背面。

===================

()

碎布块

在工厂外面,从四面八方收来的碎布片堆成一个又一个高高的垛子。每块碎布都有自己的历史,每块碎布片也在讲自己的历史,但是你不可能听全它们所讲的一切。有些碎布片是本国出产的,有的来自外国。这边一块丹麦布片和一块挪威布块挨在一起;一块是地道的丹麦布,另一块则是货真价实的挪威货。任何通情达理的挪威人和丹麦人都会说,这两位真是有意思。

它们的语言是相通的①,尽管挪威布块说,两者的差别大得很,就像法文和希伯莱文一样。“我们跑上山去为了保持我们语言的纯正,可是丹麦人却尽讲些引经据典拗口的话②。”它俩不停地谈着,尽讲些陈旧的废话。只在成了碎布堆的时候,它们的话才有了一点价值。

“我是挪威的!”挪威布块说道。“我说我是挪威的,我想我说得够明白了!我的每根经纱纬线都很结实,就像老挪威的上古岩石一样。我们这个国家有一部宪法③,就像自由的美国一样!一想起我的身份,一想起我的思想将用花岗岩铿锵的声音表达出来,我的每根纱线都觉得惬意自在!”

“可是我们有文学!”丹麦碎布片说道。“您懂不懂那是什么?”

“我不懂!”挪威的重复了一遍。“平原老乡,要我把他搬到山上,用北极光照照看吗;那个破烂货!冰块在挪威的太阳下融化的时候,丹麦那巴掌大的船便装着黄油和干酪到我们这里来,可以算得上是好吃的东西!搭配着运来的便是丹麦文学。我们不需要那玩意儿!在有清泉流出的地方,谁都不愿要陈啤酒。这里有一股清泉,还没有得到开发,还没有在报纸上宣传,没有什么外国朋友、作家把它带到国外去,让它在欧洲出名。我这是发自肺腑的话,丹麦人应该习惯于听老实话,他作为我们斯堪的纳维亚大家庭的一员来到我们那骄傲的山国,来到世界最古老的石山的时候就会习惯的。”“这样的话我们丹麦布块是永远讲不出口的!!”丹麦布块说道。“那不是我们的天性。我了解我自己,也了解和我一样的这些碎布块。我们极其善良,我们很谦逊,我们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这确实也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可是我很喜欢这样。我觉得这样很美好。顺便说一句,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充分地了解我的优点,不过我不谈论它,谁也不会因此而指责我的。我很温和,也很随和。什么事都能迁就,不嫉妒任何人,对谁都讲好话,尽管别人实在没有多少好处可讲,随它们去吧!我常常为此发笑,因为我是如此有天赋!”

“别拿这种平原国家软绵绵的语言跟我讲话,我听了恶心!”

它们两个都被造成了纸。巧极了,挪威布块造成的那张纸写成了最忠贞的情书寄送给了一个丹麦姑娘;丹麦布块造成的纸写了一篇歌颂挪威威力和美景的诗歌。

碎布块在离开了碎布堆后经过真与美的改造,也变成某种好东西。它们彼此有了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中有幸福。故事就是这样,它很有趣,谁也没有得罪谁,除了——

碎布块之外。

①斯堪的纳维亚三国(丹麦、挪威、瑞典)的语言本是同源的,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差异。但三国的语言还是相通的。

②这里是对丹麦诗人和牧师格隆特维的古板文字的讥讽。

③指1814年5月7日挪威制定的宪法。挪威在此前曾受丹麦统治多年。1807—1814年丹麦与英国作战7年,这时欧洲的英德俄等联军又与法国作战,而拿破仑的法国又是丹麦的盟友。因此,在1814年初联军进逼巴黎时,丹麦被迫于1814年1月14日在基尔和约上签字,将挪威割让给反法的瑞典。挪威此时的资产阶级已比较强大,于是自己制定宪法,宣布自己是独立的国家。

===================

()

汶岛和格棱岛

紧靠着锡兰岛的海岸,在荷尔斯腾斯堡①外面,曾经有过两个树木茂密的岛——汶岛和格棱岛。岛上有建着教堂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