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内幕-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科学化的〃宝贝〃了。他不止一次公开招待记者们去参观这些美国最新式的科学
设备,吹嘘这是远东唯一的现代化装置。在召开全国警政会议时,他也亲自陪同各
地赴南京开会的代表去参观这些新式刑具的表演。
中美所留下来的大批美国脚镣手铐,他也全部要了去,分发到几个大城市的刑
警处,用这些东西作为镇压人民的利器。
他原来一向是崇拜德国警察制度的,抗战胜利后又改为崇拜美国。他曾准备聘
请美国一个什么〃犯罪学专家〃为警察总署的顾问,以便更好地模仿美国的那一套。
但那位〃专家〃对他所出的价钱不满意而不肯来,使他感到非常失望。
唐纵在〃不浪费一文钱〃的口号下,尽力施展了他那种〃小家气〃的作风(这
是特务们背地里这样埋怨他)。他在一般的事情上可以马虎一点,在用钱方面却非
经他亲自审批不行。副署长和主任秘书可以批其他公文,却不能代他批发特别费。
每天别人下班了,他还埋头坐在办公室里一件一件地批阅从几十到几百元的经费卷
宗。在他身边工作的人,从来得不到他一文钱的特别照顾。他既不像戴笠那样逢年
过节送特别费,更不准透支薪金,弄得许多人叫苦连天。大特务另有生财之道,一
些小特务便只好与外面的特务勾结起来搞点花样来维持生活。
唐纵很少花钱请客。有次他和毛人凤两人出面请内政部次长和司长们吃饭,毛
叫我完全由保密局开支。我故意说,既是两人出名请客,便得各摊一半。毛笑笑说:
〃你不是不知道唐先生的脾气。要他出钱的话,他会心痛得连饭都吃不下去的。〃
那次他们两人为什么要请客,说来也是一件内幕新闻。胡宗南率领大军攻下延
安之后,一心想仿照卫立煌的先例,将金家寨改为立煌县的故伎,希望把延安改名
为〃宗南县〃,以显示他反共的〃丰功伟绩〃。胡宗南以为只要有人发起,就可以
顺利实现他那幻梦。在他的授意之下,首先由陕西省参议会提了出来。他满以为陕
西省政府就可决定这个问题,殊不知一个县名的更改要经过内政部办理许多手续才
行。胡只能指挥陕西省政府和省参议会,却指挥不了内政部,便叫他的老婆叶霞翟
和毛人凤商谈。毛认为唐当过内政部政务次长,所以请唐出面和他一起请一次客。
唐对拉拢胡宗南也是很愿意的,所以立刻答应了。宴会之后,唐毛两人从中活动,
自然没有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不过等到一切手续都快办好,只等正式公布时,而延
安又被解放军收复,胡宗南部狼狈逃出延安。事后,毛人风用非常懊丧的神情对我
说:〃一切都已办好,只怪胡长官大不争气,白白花费许多精力,要能再坚持一个
月,不是可以'名垂千古'了么。〃
唐纵提出的〃不浪用一个人〃的口号,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他最初由于怕别人
说他滥用私人,不便把自己的堂弟唐振文留在警察总署,而介绍到交警总局去当交
警总队副总队长。实际上到后来各方面介绍来的人他都得应付。俞济时一次介绍给
他十多个亲戚和小同乡,指定要做大城市的警官,唐都…一予以照办。
在人事问题上,唐纵一直是弄得吃力不讨好的。特别是一九四七年五月间,第
一批警保处长发表的时候,军统特务所占的比例很小,除云南警保处长邱开基是军
统外,其余像浙江的竺鸣涛、福建的严泽元、江西的龚建勋、湖南的李树森、湖北
的杨啸伊等,有的与军统有点关系,有的完全没有关系,弄得军统特务们大吵大闹,
认为他当了署长忘了本。我对此也很不满意,不过表面上没有什么表示。我只把许
多大特务不满意的情况告诉他,目的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他当时心情很不宁静,听
完我的话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慢腾腾地说:〃大家太不谅解我。这批人是刚从
中央警校高级研究班毕业的,他们当中不少是抗战时期的军长、副军长或师长,对
抗战都有功劳。蒋委员长交下来要妥善安置,不给他们当处长是不行的。〃稍停片
刻,他又告诉我,他不会不用〃老同志〃,叫我尽可能向这些埋怨他的人多予解释,
将来一定会轮到他们头上的。因为全国警保合并的工作还正在进行,许多省的人事
还没有决定。要大家不要性急。
他为了说明他对军统特务的照顾是尽到了他的力量,举出贵阳省会警察局长东
方白为例子来说明他是如何爱护〃老同志〃的。东方白是下班在家拜佛,上班就下
令抓人杀人的一个有名的刽子手。他当了贵阳省会警察局局长后,竟听信了一个姓
吴的江湖术士的话,在警察局里设了一个炼丹炉,大炼其〃长生不老〃的什么〃仙
丹〃。一些善男信女,天天到警察局去找局长和吴某大谈修行炼丹等秘法。有人把
这情况报告蒋介石,蒋要唐初查此事。据唐告诉我,他认为东方白虽然有点迷信,
但执行任务时还是很认真的,在镇压贵阳学生运动和搜捕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方面,
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问题。他根据这些向蒋介石报告,说东方白工作一贯认真,
〃成绩〃不错,至于个人迷信并未影响执行任务,因此仍旧保留了他这个局长,只
不过叫他不要把炼丹炉设在警察局内。接着,他加重语气说,正是因为东方白是军
统的〃老同志〃,所以他尽力维护。他说到这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们
有些同志的行为也太有点荒唐了,光怪陆离,无奇不有,叫我也很为难,许多老同
志还不能谅解我。〃
自第一批警保处长发表受到军统特务的指责后,他不能不很好地考虑这个问题。
许多在他身边工作的特务都表现出很明显的不满,背地里的闲话越来越多。他起先
还不理会,以后有人告诉他大特务们说他只会向军统要东西,不肯用军统的人,这
样下去,不如大家都弄垮台算了。他对这些激愤的言论很伤脑筋。他过去没有可靠
的班底,跟他的人都指望能做大官,因此对他将各省的警保处长委派给过去与军统
无关的人担任很不甘心。毛人风派的人也从中煽动,散布流言蜚语。在这样的情况
下,以后发表的警保处长中便出现大批军统老特务了。我记得的有:江苏的张达、
河南的刘艺冉、河北的杨清植、甘肃的王孔安、四J;D的杨超群等。原来非军统的
也有些换了军统,如江西换了柯建安,湖南换了李肖白。
在健全警察制度方面,他的确花了不少功夫。警察部门过去的一些法令条文,
许多省市实行起来各自为政,唐对此都作了些修订。警察部门过去所没有的或不统
一的东西,如警察法、警察抚恤条例、奖惩制度、退休办法等,都…一加以制定。
他还选定以白色警鸽为警察的标帜,制定各种奖章。我每去警察总署的时候,经常
听到或看到他介绍这些〃新产品〃的方案或图样。他对他的这些〃成绩〃很满意,
总爱向比较亲近的人介绍一下。但他却不同于当时的一般官吏,爱在报纸上大吹大
擂,专做自我宣传。
他最怕见新闻记者,记者们也不易采访到警察总署的消息。当时只有军统办的
大同通讯社的特务们能出人该署,所以对于这个过去主持镇压人民的大本营活动情
况,报纸上公开报道的东西很少。这是由于一方面这个机关的许多措施都是与人民
为敌的不便公开发表,另一方面是他怕出问题挨蒋介石的骂。他出任署长后,许多
记者想找他的照片和履历去报上刊出,这在当时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但他却坚
决拒绝。有次我去他家时恰有一个记者去访问,他叫副官去拒绝。我怕那个副官态
度不好得罪人,便主动出去婉言答复那个记者。我回屋时,唐对我说:〃我最不愿
意在报上出风头,因为委员长看到了这些东西最不高兴。〃听了这句话,我才明白
过来。
和李士珍的明争暗斗
唐纵在出任警察总署长之前,与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李士珍一向还处得不错。
戴笠过去与李士珍闹摩擦弄得不可开交时,他从不介入,有时还说戴对李太过分了
一些。他去侍从室几年中,李还常去找他。他当上了署长以后,初时也很想避免和
李发生矛盾,希望李在训练警官方面能与他很好地配合工作。他不但首先去拜访过
李,同时对李也很恭维,我就看到他当着许多人称李为〃老大哥〃。但李士珍却并
不因为唐对他的态度好,能真正和唐合作而消除嫌怨。这主要是因为李没有将警察
总署长抢到手,这一怨恨是无法解决的。李等了十多年,眼看戴笠死于非命,满以
为十拿九稳可以把全国警察领导权夺到手中,连做梦也没想到唐纵把这个职位抢走
了,他怎么会甘心。
最初唐对这个问题并不重视。我记得他发表署长不久,我就向他提出过,要警
惕李士珍这个人。他回答说:〃你以为戴先生处不好的人我也会处不好?〃我一听
这话很不痛快,便不再作声。他又笑了笑补充说明他和李过去关系不错等一些话,
好像很有信心,能把过去与军统为敌的人变成朋友。
问题很快就揭开了。不到两个月,有人告诉他,李士珍在中央警官学校内公开
批评他,说他是〃完全外行〃,由这样的人来主持全国警政,非弄得一团糟不可。
究竟为什么这么快闹翻了脸?原来,李向他推荐一批骨干想在新成立的警察总署中
抢个地盘,他虽然接受了几个人,却没有全部满足李的愿望。这样一来,李就大大
不满,内心愤懑,于是爆发出来。不过这还只是刚揭开的序幕,激烈紧张的〃肉搏
战〃却还在后头。
李士珍多年来准备了一个《十年建警计划》,抢在戴笠之前送给了蒋介石,满
以为抗战胜利后成立警察总署时第一任署长就会轮到他。结果署长被唐抢了。李就
把他的《计划》印成小册子,向人分送。可是这个计划送到蒋处,遭到了〃阅而不
批〃的命运,被蒋介石搁置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