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得心服口服。”

敖烈摇着头说道:“死敌的子嗣,也是汉人,他首先是大汉的一员,然后才是对手的子嗣。孤绝不会因为和其长辈处于敌对的关系,便将懵懂幼子送入死亡。而不像你,只懂得铲草除根,甚至是连救命恩人都不放过,比如在成都城外将你救下的大牛,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绝不会泄露你的行踪,更不会对你有只言片语的诋毁,你又何苦要了他的性命?”

听到敖烈提起了大牛,刘备忽然跪倒在地痛哭了起来。和以往做戏般的嚎啕大哭不同,刘备这一次的哭泣,并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只是剧烈的抽动着双肩,大滴大滴的眼泪,顺着他的面颊掉路到地上,摔成一瓣瓣的碎珠。真心的悲伤,往往并不需要太响亮的声音,伤心的眼泪,是晶莹剔透的。

哭了一阵之后,刘备止住了眼泪,悔恨的说道:“敖……墨寒老弟,其实孤……我真的不想杀他,毕竟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只是当时我一心只向着保住自己的威严,心中一糊涂,便对他下了杀手,也许是报应,我还为此丢了一只左耳。你知道吗?从那一日之后,每天夜里我都会梦到他一个人血淋淋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向我索命……说来也许你并不相信,当初我在涿郡起兵的时候,确实是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可是我的命运不济,屡屡成为丧家之犬,四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天长日久,我就变的患得患失起来,逐渐迷失了自我,后来你又横空出世,瞬间崛起,让我的心里感到非常不平衡,此后便处处和你做对……再后来,我得到了士元先生的帮助,夺得了荆州半部,在真正掌握了权力之后,我便再也不想回到过去了,开始贪图享乐,想要把自己前半生所受的苦都弥补回来,就是在这样的享受中,我变的日益骄横,当初匡扶汉室的心也淡了,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我不但夺了同宗兄弟刘景升、刘季玉的基业,还不惜牺牲身边的亲近之人,把士元先生和翼德作为权力交换的筹码,现在想来,我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可惜,当时的我却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今,再也无法回头了……”

听着刘备的哭诉,汉军阵中的关羽和张飞同时大喊了一声:“大哥!”然后翻身下马,双膝跪倒在地,向着刘备的所在跪地前行,眼泪,早已将他们二人胸前的衣襟打湿了。

听到关羽和张飞依旧肯叫自己一声大哥,跪在地上的刘备忍不住眼泪纵横,迎着关羽和张飞爬行了过去,三人在相互跪行了一段距离之后,终于相聚到了一起,六条手臂相互交缠在一起,头顶着头哭了起来。

良久之后,刘备松开了双手,将关羽和张飞的手臂放开,对他们二人说道:“二弟,三弟,我这一辈子,能认识你们,和你们结为兄弟,此生足矣。只是我以往做了太多太多的错事,已经无颜在立于天地之间了,今后你我兄弟便将天人永隔,若两位兄弟心中还有我这个大哥,就好好的辅佐墨寒老弟,今早完成天下大一统的太平盛世。”说着,刘备用留恋的眼神看了赵云怀中的刘禅一眼,然后便抽出靴子中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自己的心窝,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亲手终结在了自己的手中。刘备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个表情,是赎罪般的如释重负,唯有死亡,才能让他觉得可以减轻一些以往犯下的过错,尽管,这个理由并不能真的成立。一代枭雄刘备,就此魂归黄土……

“大哥!”

“大哥!”

关羽和张飞抱着刘备逐渐变得冰冷的身体,放声痛哭着,作为兄弟,眼看着自己的大哥走入歧途却无力挽回,对他们二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悲哀。

不远处的敖烈亲眼看着刘备将他自己终结,忍不住感慨的叹息了一声,然后朗声说道:“传孤诏令,依照王侯的礼仪,将刘备厚葬。他的墓地,就设在先帝的坟墓边,希望他在九泉之下,可以赎回昔日的罪过。”(未完待续。。)

ps:ps:刘备死了,说实话这一章大琨写的并不太满意,可是大琨已经尽力了。4200字的大章,也算是大琨用字数来向大家谢罪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交州归汉

白帝城,背靠高峡,前临长江,三面环水,气势雄伟壮观,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汉军的临时总部,就设在白帝城中。

在白帝城扎下大营之后,敖烈接连发布了两道诏书,第一道诏书是着人运送刘备的尸体回燕京,以臣子的姿态,埋葬在刘协的坟墓旁边。对此,关羽和张飞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任务。敖烈心知他们二人是想送刘备最后一程,同时和过往的一切做一个告别,因此敖烈便答应了下来,准许由他们二人率领三千汉军,带着刘备的尸体先行返回燕京。

第二道诏书,敖烈给了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儿子刘禅足够的钱财,把他们母子三人迁居到了比邻南中的偏远地区,让他们安度余生。对敖烈的这个做法,起初诸葛亮和庞统是坚决不同意的,他们认为刘禅有朝一日长大成人之后,一定会为报父仇而引起祸乱,所以主张将刘禅永远的囚禁在燕京。可是敖烈却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敖烈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历史上,就算有诸葛亮这样治理内政、带兵打仗都很出色的人物来帮扶,都没能让刘禅完成蜕变,甚至还在蜀国被灭亡之后,还笑着享受奢华的生活,浑然不为成为亡国之君而烦忧,并且引发了一场“乐不思蜀”的典故,成为千古的笑柄,这样没心没肺的人,还有什么威胁可言?

在敖烈的坚持下,诸葛亮和庞统只好放弃了把刘禅变为笼中金丝雀的打算,顺从了敖烈的决定。这两位绝世智囊虽不像贾诩那样圆滑,但也不似田丰那样耿直,而且他们也相信敖烈的判断。毕竟敖烈的识人之明可是闻名遐迩的。既然敖烈已经决定好了刘禅的归宿,那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在妥善处理好了刘禅母子三人的事情之后,敖烈把士燮请到了自己的大营中,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劝导他重新归入大汉的版图。士燮虽然对敖烈没有斩杀士壹和吴巨之事感恩在心。但却并没有立刻答应敖烈的要求,而是表示需要经过考虑,才能给出答复。士燮的态度,是敖烈意料之中的事。交州偏远,消息闭塞,士燮已经被刘备蒙骗了一次。是不会再轻易相信其他人的,所以敖烈也没有逼迫士燮,而是给了士燮足够的时间,让他慢慢去考虑。

这一考虑,就是二十多天的时间,士燮依旧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最终打破僵局的。是刘陶的到来。刘陶是士燮的授业恩师,深得士燮的尊敬。在刘陶到来之后,他与士燮师徒二人关起门来,在营帐中推心置腹的交谈了两个多时辰。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只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在经过这番长谈之后,士燮率领部下的八万多交州军。当着所有汉军将士的面,向敖烈投诚,并宣布交州从此重归大汉。

在士燮率部投诚之后,敖烈当即任命士燮继续担任交州牧之职,成为北汉开国以来的第一任交州牧。为了加强交州军的战斗力,填补交州将领武力不强的缺陷,敖烈特意从蜀中降将中,挑选出来十二名战将,一并交给了士燮,以便辅助他更好地震慑交州境内的那些异族。张嶷、张翼这两员蜀中名将均在此列。在刘备临死之前的劝慰下。这些蜀中将士们,已经打消了对汉军的抵触心理,正式投效到了敖烈的麾下,甘心任其驱驰。

三日之后,士燮率部离开了白帝城。踏上了返回交州的归途。和来时一样,士燮的职位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军中的旗帜,却已经全部易帜,从原来旧有的交州地方军旗帜,变成了北汉的五爪金龙大旗。至此,交州在历经和朝廷的数十年脱离之后,重新回归了大汉的版图。

士燮走了,刘陶却被留了下来。和刘陶一起留下来的,还有与他一同赶来的徐庶。徐庶是敖烈特意召唤来的,因为敖烈准备让他接替诸葛亮现在的位置,来执掌益州,而刘陶,将以徐庶副手的身份,留在益州,帮助徐庶一同治理益州。目前益州已经平定,刘备在临死前的悔悟,让蜀中将士们的排外之心大部都消散于无形,因此诸葛亮已经没有必要在继续留在益州了,剩下的事,以徐庶的才能,便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还有刘陶和一班蜀中文武官员的真心辅佐,蜀中被打理成井井有条的状态,已是指日可待,勿须敖烈在多费心神了。

相比蜀中的平静而言,冀州依旧面临着曹操的威胁,把诸葛亮调回冀州去厉兵秣马,为敖烈下一次征讨曹操做好准备,无疑比把他留在益州,更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和智慧。好钢用在刀刃上,敖烈可不会浪费部下任何一个人的才能,更遑论是诸葛亮这样千万年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了。

在益州又停留了数日之后,将大方向划定好了之后,敖烈就决定率部离开益州了。不过他要去的地方,却并不是燕京,而是襄阳。在吕蒙白衣渡江,和孙策、周瑜兵分三路拿下荆州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敖烈觉得,是时候该处理一下荆州的事情了。荆州地杰人灵,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敖烈不可能把这样一个大州一直寄托在孙策的手中,虽然孙策对敖烈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是大权外放,是任何一个英明的君主都不会去做的事情。并不是敖烈翻脸不认人,而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话事人,这样才能保证中央集权,才能保证敖烈的统治不会从内部出现裂缝。

而且此去荆州,敖烈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孙策和孙权兄弟,虽然都是敖烈的弟子,对敖烈敬重有加,可他们毕竟还没有正式宣布归顺北汉政权,严格来说,他们所代表的江东地区,仍然是割据军阀集团,拥有高度的自由,这对北汉一统天下,也是一个消极的影响。在刘备死后,当今天下有实力和敖烈一较长短的人,便只剩下了盘踞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