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些惹来杀身之祸,当真是不明是非,不辨真伪之举,糊涂啊,糊涂!”

庞统的自责,更是让关羽感到抬不起头来,不管怎么说,刘备终究是对不起庞统的,人家庞统殚精竭虑帮自己三兄弟打下了江山,可大哥刘备却这样对待他,这让一向快意恩仇的关羽感到十分难过,对庞统充满了愧疚和负罪感。

叹息了一声,庞统转开话题,指着关羽和张飞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二位没有这一身的好本事,以刘备时刻自称汉室后裔的自尊,会与你们桃园三结义吗?在刘备的心中,他始终是皇族的身份,怎么会和你们二位这样平民出身的人折节相交?说穿了,不过是他看中了你们二人的武艺罢了,就算你们不是关羽、张飞,换成另外两个人。只要有这身好武艺,刘备也会和那两个人结拜的,因为他想争霸天下,就少不了你们这样的武将。”

庞统的话,就像是暮鼓晨钟,重重的敲击在了关羽和张飞的心头之上。是啊,自己二人当初一个是卖豆子的,一个是杀猪卖酒的,可以说除了这一身本事之外,就身无长物了。刘备不管再怎么没落,但始终是皇族后裔,为什么会跑来和自己二人结拜呢?这个问题,以前两人从来没有仔细想过,现在在庞统的提醒下,他们开始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见到关羽和张飞陷入了深思,庞统拿起酒壶倒了三杯酒,笑着说道:“先说好,统可不是来给燕王做说客的。今日只是来叙旧的。其实燕王的为人,你们也应该很清楚,他是绝对不会主动派说客过来的,否则他会认为有失光明磊落的。就像当初翼德落难之际。燕王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招揽的话,直到……直到刘备那封布告天下的檄文出现,燕王才让翼德自己做出选择的。”

对于庞统的话,关羽和张飞深信不疑。他们认识敖烈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十年来。敖烈始终对他们照拂有加,只要敖烈知道他们有困难,不管相隔多远,不管用什么方法,敖烈一定会对他们施以援手,这份感情,关羽和张飞又怎么能轻易释怀呢?

当夜,庞统端着酒杯,和关羽、张飞说了好多话,几乎把能说的话都说了,其中有对敖烈和刘备的各自评价,也有他们三人同在刘备麾下效力时的相聚时光,甚至庞统还说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他自己小时候屡屡受人欺负的事情,总之,直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庞统才离开关羽、张飞的房间,摇摇晃晃的回到了自己的府宅中,一头扎到床上便沉睡了过去。敖烈确实没有让庞统去劝说关羽,但是庞统昨夜和关羽、张飞二人聊了个通宵的用意,就是想让他们明白,刘备并非明主,只有敖烈才是值得追随的雄主。庞统的想法,是劝说关羽,让他的心思出现松动的同时,更加稳固住张飞已经是燕国上将军的既定事实,不管最后的效果怎么样,庞统已经尽力了,剩下的事,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两日后,关羽最终还是决定离开燕京,返回到襄阳去,继续帮刘备镇守荆州,足见他的忠义之名并非是浪得虚名。不过,庞统的劝说并非没有丝毫的效果,至少,关羽同意让张飞留了下来,现在张飞已经和刘备闹翻了,刘备既然可以不顾二十年的兄弟情义,狠心的把张飞当做弃子,那么这道裂痕,便已经无法弥补了,即便张飞回去,事情也不会出现任何的改变,出于保护张飞的目的,关羽也就不再强求让张飞随自己一同回去了,不过关羽在临别之际,还是和张飞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心中十分难以割舍,关羽和张飞都清楚,今日一别,他日若再相见,那便只有在战场上了,到时候,他们便不再是亲密无间的兄弟,而是各为其主的对手了。

人间的悲剧莫过于手足相残,尤其是,在彼此还在心中记挂着对方的时候,更显残酷,可是,这就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天下一日未定,这种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止。在临别的一刻,关羽的心中忽然出现了一种明悟,他瞬间理解了敖烈为天下人、为燕国子民而战的治军理念,只有当这种分离之苦,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们才会知道,战争原来是这么的残酷。只有以战止战,为天下所有的人,终结这场乱世之争,这种手足分离的悲剧,才会彻底的消失。(未完待续。。)

ps:ps:平淡的过度终于过去了,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那个,顺便说一下,大琨今天去踢比赛了,回来的晚了些,暂且就一更,今天的第二更或许会有点晚,习惯早睡的朋友就不用等了。有的朋友问大琨你难道没有存稿吗?说实话,大琨最多的时候码出来将近五十章存稿,但是为了陪家人出去玩什么的,带孩子回她姥姥家,再加上大琨要踢比赛,为了不耽误大家看书,那些存稿早就用完了,唉,请大家谅解。第二更会晚一些上传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喜讯频传

关羽最终还是走了,尽管敖烈的心中十分不舍,但终究没有强留关羽,他知道自己留得住关羽的人,也未必能留得住关羽的心,想让关羽心甘情愿的投效到自己的麾下,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关羽走后,敖烈的日子陷入了平淡之中,每日都是三点一线,在军校场、练功场和燕王府之间来回穿梭。清晨十分,他便会来到练功场,开始一天的晨练。就像师父王敖老祖所说,练武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不得半分的懈怠。只是在敖烈练功的时候,再也没有了王敖老祖和枪神童渊的敦促之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敖烈历经十余年之功,已经从当初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国之君了,王敖和童渊这两位老人家更是已经年过古稀,再也没有精力来亲自指导敖烈练功了,而且他们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指导敖烈的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敖烈在武道上的意境和感悟,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们两位老人家还怕自己的旧有思维影响到敖烈的进境呢,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拿来去训练暗影成员呢。

清晨过后,敖烈在三位妻子和儿子小刘琨的陪伴下,愉快的吃过早饭,然后便会来到军校场,视察燕军将士们的训练,从中指出他们训练的不足指出,责令他们加以改进,对一些表现的很好的军士,敖烈还会不吝夸奖,亲口赞赏几句。有的时候手痒了,敖烈还会拿起武器和将士们较量一番,当然在这个时候敖烈是不会使用他那杆霸王枪的,只是配发到军中的制式武器来和麾下将士们对抗。而敖烈亲自下场指导,往往是燕军将士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旁亲眼目睹自己君主的高超武艺。更有一些天资聪慧的人,从敖烈的武道意境中稍微领悟到只鳞片爪的感悟,便会受用终生。

一般在军校场和军士们一起训练两个时辰之后,敖烈便会回到府中吃午餐,然后整个下午的时间,他都会在燕王府的议事厅中,批阅和处理各种公务,这个时候,以庞统为首的文官们,就会接踵而来。将自己手上的各项工作,对敖烈作出总结和汇报,并请求下一步的处理方案。敖烈往往会和他们进行详细的商量之后,才会做出明确的指令,力求每一件政务都得到最佳的处理,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或者人力劳损。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或许敖烈命中注定就不能过太多安静的日子,两件让敖烈既欣喜又头疼的事情,打破了敖烈刚刚维持了一个月的平静。

第一件事。就是受华佗之请,另一位神医张仲景来到了燕京,而且和张仲景同一时间到达燕京的,还有钟繇向敖烈力荐的胡昭胡老先生。对这两位国宝级的人物,敖烈可是丝毫不敢怠慢,亲自出城迎接他们的到来,然后用随后几日的时间。全天候的陪同着他们,在燕京城的各处转了一大圈,最看到燕京城的繁荣。和城内居民们安居乐业的情形后,这两位最终点头答应留在燕国出仕。

这可高兴坏了敖烈,张仲景是华佗的最好接班人,这是毋庸赘叙的,而胡昭胡老先生,这位和诸葛亮一样,有着同样表字的隐士,也是敖烈十分看重的,不为别的,能教导出司马懿这样奇才的老师,还会差到哪里去吗?顺便说一句,这次胡昭来到燕京,还带了一个学生一起过来,不过却不是后来闻名天下的司马懿,而是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人,名叫萧儒,是胡昭的关门弟子,至于司马懿,就连胡昭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不过据敖烈推测,他一定是跑到曹操的地盘上,观时待变,寻找着能让他一鸣惊人的机会呢。

这两人愿意在燕国出仕是好事,可敖烈却又犯了难,华佗现在还没有正式退休,而且华佗因为医术精湛待人和善,在燕军将士们中间声威极高,要是突然让华佗退居二线,恐怕会引起众多将士们的不满,所以敖烈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委屈张仲景,让他充当华佗的副手,并把其中的为难十分坦诚的告诉了他,对此,张仲景表示理解,以张仲景的为人,他本来就不在乎什么官职的高低,只要能治病救人,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至于胡昭,敖烈给了他一个名望颇高的官职——世子洗马。这个职位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是专门教导那些王国王子的老师,也就是说,敖烈已经给自己的儿子小刘琨预定了一位名师了。在大汉,王国早已是名存实亡,而且像敖烈这样地盘辽阔,权柄极重的国王,更是自大汉开国以来便未曾有过的,甚至可以说,敖烈的这个燕王,在某种程度,比天子刘协更能代表汉人的正统。因此,胡昭的这个官职,可以说是地位十分尊荣了。不过鉴于刘琨还小,暂时胡昭还不能教导他什么,所以敖烈又请胡昭到燕京学府中授课,兼职当起讲师,而且还授权给胡昭,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政务府的事宜。

而胡昭带来的关门弟子萧儒,噢,他现在已经不算是胡昭的关门弟子了,小刘琨已经把这个位置预定了。敖烈也没有亏待萧儒,在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