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谭家花园里有蛇有蟋蟀,这不稀奇。谭家花园前身是上海县知县叶廷眷的
公馆叶家花园。花草树丛假山石洞几十年,还有几幢老房子八九十年没有翻修过,
湮没在荒草一角。这种地方要说是没有蛇没有壁虎,或者说没有蟋蟀,反倒是奇怪
了。但要说到什么“青花坛子”,而且是“一批”,实在没名堂。
谭家门里当然有瓷器。不但有,而且还多。不但多,而且还名贵。中国人就是
有这种通病,一旦钞票赚足了(?),房子造够了,妻妾讨够了,儿子生够了,官
衔买够了,剩下来最想做的事,一就是花钱附庸风雅,结交文人骚客,男女优伶;
再一个就是白相“老祖宗”——收藏古董。古话说“腰缠万贯下扬州”。为啥偏要
去扬州?古时候的扬州的的确确是一块优价古董荟萃之地。谭家自然也不能免俗。
更何况谭老老先生当年以布衣人直乾清宫南书房,在内廷供奉任上让皇上外放,先
去了安徽,又去了福建。后来还去过别的一些地方。去的地方越多,家里收藏的
“老祖宗”自然也就越多。
但是,不管谭家的古董有多少,从谭老老先生开始,到后来的谭老先生,到现
在的谭先生,在瓷器方面,他们从来就只好两种古瓷:一种,明神宗时的吴十九瓷;
第二种,前清雍正年间出的“胭脂水”瓷。吴十九瓷古朴浑拙。粉红的“胭脂水”
则娇嫩欲滴。谭府一向最忌青花瓷,连碰都不碰,更不要说收藏。只嫌它清冷。不
吉气。连日常家用的一应茶具餐具烟具,他们都只用粉彩斗彩的五福莲座出水云龙。
就是带一点青花的,起码也要是釉里红那种的。这一点,上海滩上所有玩瓷器的都
清楚。怎么可能还会有这样的人,特地到谭家门里来寻什么“青花坛子”?除非他
五迷三倒纯粹一个神经病。
但谭先生坚持说,他看到过这个人。还跟他说了话。这个人个头虽然不高,穿
着固然黯旧,但举止谈吐无一不显示出他内心的清朗和精细。后来,他索性把这个
人的样子画了下来,让大家依样去寻找。画挂在门房间。三天没有反应。到第四天
头上,这位程宝霖先生从南通天生港结账回来,看到了画上的这个人,不觉呀地一
声暗暗惊叫,忙回到自己家里,从阁楼上翻出一部涵芬楼刻本《北窗吟稿》;拍去
函套上的灰尘,拿青蓝细布用心包好,悄悄送到谭先生跟前。这位程先生是当年叶
知县身边那位账房主簿程敬吾的后嗣。他手中当然会留下一些跟叶大人和程主簿有
关的人文资料。这部积满灰尘的《北窗吟稿》即是其中之一。里头收集的都是叶大
人官宦生涯的“即兴创作”。诸如《感念紫气东来推窗遥望》《拜会某国某领事路
遇小雨》《悬牌放告闻听鼓乐绕梁有感君子之道黯然而小人之道日彰五十韵》等等
等等。但难得的是,这部《吟稿》卷首刻印着那位叶大人头戴花翎、身穿朝服、佩
戴朝珠,端坐中堂的一幅“绣像”。
拿叶大人的“尊像”和谭先生靠记忆画出的那汉子像一比照,简直叫人不敢相
信,这二者竟如此相像。甚至可以这么说,让七八十年前的叶廷眷大人摘去顶戴花
翎,脱去朝服朝靴,再让他换上半新旧的二尺半短打衫裤,活脱脱就是眼门前谭先
生画的这条汉子了。
这怎么可能?叶廷眷至少也已死了有五六十年了。
他是心有不甘,又转世来微服私访了?不不不不……绝对不可能……
还是存心来找谭家的后代索讨先前的房租地契的?不不不不。更加不可能。
捧着涵芬楼那套刻本的程先生,当时差一点吓晕在地。
谭先生听说后,当即也呆定在他那张铁柳木大案桌旁了。
于是一阵穿堂风刮过。真是一阵相当厉害的穿堂风。
而谭家人一定会告诉你,这一向谭家接二连三出各种各样的怪事。比如花园东
南角上那一大片竹林突然开花枯黄。比如铸铁的路灯柱突然生锈剥落。比如打蜡地
板缝里突然爬出成群结队的白蚂蚁。比如西花厅的天花板突然塌下来一大块。比如
太太小姐房里的棕绷床,三天之内棕绳啪嗒啪嗒全部断光。特别是谭先生写字间里
的那张“铁柳木”写字台。这张大写字台是谭家一宝。它是曾曾祖德麟公三十岁那
年从闽南带回来的。铁柳木,又叫“海柳”,或“海底木”。它是南方一种高大乔
木,只长在闷热的海岸线上,那浅海的海底。常年地不见天日。每每在退潮以后它
才会露出自己成片的粗壮和成片的翠绿。它木质细腻,色泽茶黑。光润如玉,坚硬
如钢。寿命能到一千年以上。最好的铁柳木,出在福建东山岛古雷头海底。每每天
气要剧变,那一片海水就先期混浊翻腾起来,伴随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不断冒出
一串串很大很大的气泡,并有云层低低覆盖。很怪异。也很可怕。谭家的这张写字
台就是采用吉雷头海底的铁柳本做的。平时看它,精神十足,明光光纤尘不染;只
但说要变天,它便先期暗淡下来,台面上同时隐隐浮起一层极微薄均匀的雾气,并
渗出一粒粒极细小莹洁的水珠。据说贴近了细听,还能听到一阵阵完全属于某种袖
珍版的轰鸣声。随着天色转晴,它又会完好如初,明亮如镜。这样的反复,屡试不
爽,真是神奇得很。于是有人曾想用霞飞路(淮海路)上两幢花园洋房来换取。谭
家人当然不答应。可是,最近几个月以来,它真的失灵了。不管天气怎么变,它都
不变。外头即便在落大雨,它台面上依旧是干巴巴,灰兮兮。真是呆掉了。完完全
全呆掉了。
8
事实上,叶廷眷在离任的一年多前就已经觉察出在他辖下的这个用青砖砌就的
上海县县城里,就有好几个大户人家的男性继承人都活不过五十二岁去。那些人家
自己反而一点觉察都没有。叶廷眷也是在为新修的县志作序,去“适园”“择是居”
“藕香斋”等藏书楼查阅披览许多上海籍名流名士年谱,兼及这些人家的家谱时,
意外发现的。后来就留心。到那年的九月,居然又相继在三官堂、牛场、杨行、朱
家角、六分荡、周漕港等乡镇发现了这种迹象。这一回已不限是大户人家了。比如
说有一户的户主,只是做本帮菜的大师傅。在他的小店里,红烧甩水过桥面只卖到
二十文一碗。去四五个人吃一顿火鸡面,每人再弄二两白玫瑰酒咂咂,总算账也不
出二角钱。要一桌五角钱的和菜,就能吃到走油蹄膀醋溜黄鱼。他真是大不懂了,
连这样本分的小户人家,男人都活不过五十二岁,这深层究竟蕴含着什么又意味着
什么?是因为他这“地方父母官”的罪孽未清所致?还是说明将有一场大的瘟疫将
临?他惶惶。他下令在泥城桥周围五六华里的地面上点起无数堆大火。捂出无数堆
浓烟冲天,慢慢地覆盖,披靡,慢慢地游荡,渗透,致使圣贰壹教堂的本堂神甫法
国人蒙马罗尼也惶惶,让人赶紧关上教堂里所有的彩色玻璃窗。有人看见他紧锁眉
头,穿一身黑长外袍,呆立在北侧堂的第四扇花窗跟前,直至天明。圣贰壹教堂所
有的染色花窗都是有讲头的。北侧第四扇花窗纪念的是已故美国圣公会教师费婉仪
女士。
9
吃过早饭,我又一次看见了黄克莹。她光脚趿着一双皮面软底拖鞋,穿一身真
丝的素色双滚边绣花睡衣睡裤,下楼倒垃圾。听见那从容而又清脆的鞋底皮声响,
我心跳得越发厉害,却没那勇气公然走出门去跟她打照面,只是从门缝里偷看了两
眼。因此在那样的匆忙中,无法判断她到底长得怎么样。一般?还是不一般?但最
让我意外的(也最让我高兴的是),她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大”。也许因为她个子
稍稍矮了一点,皮肤稍稍白了一点,加上拿畚箕的手稍稍小了一点,而那件贴身的
睡衣既没把她胸部的那点娇小隆突全部掩去,也保留了她后背的那点清瘦和挺秀。
所以,初看上去,她根本不像是已经有过孩子的人。同时我也不愿说她更像一个刚
出大学校门的女学生。后来的日子里,我才知道,她那一双单薄的脚,苍白得几乎
没有一点血色,任何时候都显得那么的轻软和无奈。而在此以前,我却只注意到她
眼神的挚烈和恳切,还发现右脸颊上方隐隐长着两粒浅灰色的痣。
10
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下午三点二十七分,我进入上海。这一刻我记得特别
清楚。至死也不会忘记。那天三轮车踏到弄堂口,我特地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盛太和
南货店店堂里的那只大自鸣钟。大钟挂在店堂后身的板壁上。这板壁肯定不是用好
木头做的。了不起,是榆木。也可能只是松木。大钟旁边,一平排戳着几根生锈的
洋钉。洋钉上挂一只半透明的牛角鞋拔。一本老式的流水账簿。一只洋铁皮罐头。
罐头里歪歪斜斜地插着不少根吃水烟用的纸捻子。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看不清
了。但我想,一张当年的月份牌和一群忙忙叨叨的苍蝇,总归是少不了的。同时还
有一股我从小就熟悉的咸鲞鱼的味道,暗暗地从店堂里散出。同时夹杂着另一股味
道,那是阴雨天从煤球炉、龙头细布短裤和发霉的木头屑子和酱油瓶瓶盖和腻搭搭
的楷台布上散发出来的。仔细闻,还能闻出鱿鱼干炖肉的味道。本帮菜的特点就是
重酱油重糖。清炒塌棵菜。它们使每一个在南方度过自己青少年时代的人都能回想
起那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后弄堂小过道。夹竹桃篱笆墙。老虎灶门前漫散的碎煤堆。
竹器店后身一口冰冰凉的水井。满树淡紫。那是桐花。是大朵的和肥厚的。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