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大义。此皆经籍明文,帝王常法。今陛下置此逆贼,度越前圣,含弘宽大,未
有以谢天下。谨案贼谅毒被生民者也。是知古者同德则同姓,异德则异姓,故黄
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有四人,唯青阳、夷鼓,与黄帝同为姬姓。谅既自绝,
请改其氏。”劭以此求媚,帝依违不从。迁秘书少监,数载,卒官。
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
经之语及委巷之言,以类相从,为其题目,辞义繁杂,无足称者,遂使隋代文武
名臣列将善恶之迹,堙没无闻。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
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
识所嗤鄙。然其采敗访螅抖潦榧恰啡恚比朔渚k甲灾狙В�
暨乎暮齿,笃好经史,遗落世事。用思既专,性颇恍忽,每至对食,闭目凝思,
盘中之肉,辄为仆从所啖。劭弗之觉,唯责肉少,数罚厨人。厨人以情白劭,劭
依前闭目,伺而获之,厨人方免笞辱。其专固如此。
○袁充
袁充,字德符,本陈郡阳夏人也。其后寓居丹阳。祖昂,父君正,俱为梁侍
中。充少敬悟,年十余岁,其父党至门,时冬初,充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
郎子絺兮霡兮,凄其以风。”充应声答曰:“唯絺与霡,服之无数。”以是大见
嗟赏。仕陈,年十七,为秘书郎。历太子舍人、晋安王文学、吏部侍郎、散骑常
侍。及陈灭,归国,历蒙、鄜二州司马。充性好道术,颇解占候,由是领太史令。
时上将废皇太子,正穷治东宫官属,充见上雅信符应,因希旨进曰:“比观玄象,
皇太子当废。”上然之。充复表奏,隋兴已后,日影渐长,曰:“开皇元年,冬
至日影一丈二尺七寸二分,自尔渐短。至十七年,冬至影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四
年冬至,在洛阳测影,一丈二尺八寸八分。二年,夏至影一尺四寸八分,自尔渐
短。至十六年,夏至影一尺四寸五分。《周官》以土圭之法正日影,日至之影尺
有五寸。郑玄云:‘冬至之影一丈三尺。’今十六年夏至之影,短于旧影五分,
十七年冬至之影,短于旧影三寸七分。日去极近则影短而日长,去极远则影长而
日短,行内道则去极近,外道则去极远。《尧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据昴星昏中,则知尧时仲冬,日在须女十度。以历数推之,开皇已来冬至,日在
斗十一度,与唐尧之代去极并近。谨案《春秋元命包》云:‘日月出内道,璇玑
得常,天帝崇灵,圣王祖功。’京房《别对》曰:‘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
霸世行下道。’伏惟大隋启运,上感乾元,影短日长,振古未之有也。”上大悦,
告天下。将作役功,因加程课,丁匠苦之。仁寿初,充言上本命与阴阳律吕合者
六十余条而奏之,因上表曰:“皇帝载诞之初,非止神光瑞气,嘉祥应感,至于
本命行年,生月生日,并与天地日月、阴阳律吕运转相符,表里合会。此诞圣之
异,宝历之元。今与物更新,改年仁寿。岁月日子,还共诞圣之时并同,明合天
地之心,得仁寿之理。故知洪基长算,永永无穷。”上大悦,赏赐优崇,侪辈莫
之比。
仁寿四年甲子岁,炀帝初即位,充及太史丞高智宝奏言:“去岁冬至,日影
逾长,今岁皇帝即位,与尧受命年合。昔唐尧受命四十九年,到上元第一纪甲子,
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陛下即位,其年即当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
至,正与唐尧同。自放勋以来,凡经八上元,其间绵代,未有仁寿甲子之合。谨
案:第一纪甲子,太一在一宫,天目居武德,阴阳历数并得符同。唐尧丙辰生,
丙子年受命,止合三五,未若己丑甲子,支干并当六合。允一元三统之期,合五
纪九章之会,共帝尧同其数,与皇唐比其踪。信所谓皇哉唐哉,唐哉皇哉者矣。”
仍讽齐王暕率百官拜表奉贺。其后荧惑守太微者数旬,于时缮治宫室,征役繁
重,充上表称“陛下修德,荧惑退舍”。百僚毕贺。帝大喜,前后赏赐将万计。
时军国多务,充候帝意欲有所为,便奏称天文见象,须有改作,以是取媚于上。
大业六年,迁内史舍人。从征辽东,拜朝请大夫、秘书少监。其后天下乱,帝初
罹雁门之厄,又盗贼益起,帝心不自安。充复假托天文,上表陈嘉瑞,以媚于上
曰:
臣闻皇天辅德,皇天福谦,七政斯齐,三辰告应。伏惟陛下握录图而驭黔首,
提万善而化八纮,以百姓为心,匪以一人受庆,先天罔违所欲,后天必奉其时。
是以初膺宝历,正当上元之纪,乾之初九,又与天命符会。斯则圣人冥契,故能
动合天经。谨按去年已来,玄象星瑞,毫厘无爽,谨录尤异,上天降祥、破突厥
等状七事:
其一,去八月二十八日夜,大流星如斗,出王良北,正落突厥营,声如崩墙。
其二,八月二十九日夜,复有大流星如斗,出羽林,向北流,正当北方。依占,
频二夜流星坠贼所,贼必败散。其三,九月四日夜,频有两星大如斗,出北斗魁,
向东北流。依占,北斗主杀伐,贼必败。其四,岁星主福德,频行京、都二处分
野。依占,国家之福。其五,七月内,荧惑守羽林,九月七日已退舍。依占,不
出三日,贼必败散。其六,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夜,有流星赤如火,从东北向西南,
落贼帅卢明月营,破其橦车。其七,十二月十五日夜,通汉镇北有赤气亘北方,
突厥将亡之应也。依勘《城录》,河南洛阳并当甲子,与乾元初九爻及上元甲子
符合。此是福地,永无所虑。旋观往政,侧闻前古,彼则异时间出,今则一朝总
萃。岂非天赞有道,助歼凶孽,方清九夷于东獩,沉五狄于北溟,告成岱岳,
无为汾水。
书奏,帝大悦,超拜秘书令,亲待逾昵。帝每欲征讨,充皆预知之,乃假托
星象,奖成帝意,在位者皆切患之。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并诛充,时年七十五。
史臣曰:王劭爰自幼童,迄乎白首,好学不倦,究极群书。摚鹎⑽胖浚�
无不推其博物。雅好著述,久在史官,既撰《齐书》,兼修隋典。好诡怪之说,
尚委巷之谈,文词鄙秽,体统繁杂。直愧南、董,才无迁、固,徒烦翰墨,不足
观采。袁充少在江左,初以警悟见称,委质隋朝,更以玄象自命。并要求时幸,
干进务入。劭经营符瑞,杂以妖讹,充变动星占,谬增晷影。厚诬天道,乱常侮
众,刑兹勿舍,其在斯乎!且劭为河朔清流,充乃江南望族,干没荣利,得不以
道,颓其家声,良可叹息。
卷七十 列传第三十五
○杨玄感(李子雄赵元淑斛斯政刘元进)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
每谓所亲曰:“此儿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
与其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其后高祖命玄感降一等,玄感拜谢曰:“不意
陛下宠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
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
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父忧去职。岁余,起拜鸿胪卿,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
书。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
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
诸弟潜谋废帝,立秦王浩。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
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
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
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顾谓群臣曰:
“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于是赉物千段,礼遇益隆,颇预朝政。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武贲郎
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
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其弟武贲
郎将玄纵、鹰扬郎将万硕并从幸辽东,玄感潜遣人召之。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
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军未发。玄感无以动众,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
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于是取帆布为牟甲,署
官属,皆准开皇之旧。移书傍郡,以讨护儿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以东光
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有众
且一万,将袭洛阳。唐帏至河内,驰往东都告之。越王侗、民部尚书樊子盖等大
惧,勒兵备御。修武县民相率守临清关,玄感不得济,遂于汲郡南渡河,从乱者
如市。数日,屯兵上春门,众至十余万。子盖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拒之,弘策战败。
瀍、洛父老竞致牛酒。玄感屯兵尚书省,每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
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
之命耳。”众皆悦,诣辕门请自效者,日有数千。与樊子盖书曰:
夫建忠立义,事有多途,见机而作,盖非一揆。昔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