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书-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毕宝、荆州刺史陈纪及文武将吏赴于汉口,秦王并厚待之,置于宾馆。隋开皇九

年三月,众军凯旋,文帝亲幸温汤劳之,叔文与陈纪、周罗睺、荀法尚等并诸降

人,见于路次。数日,叔文从后主及诸王侯将相并乘舆、服御、天文图籍等,并以

次行列,仍以铁骑围之,随晋王、秦王等献凯而入,列于庙庭。明日,隋文帝坐于

广阳门观,叔文又从后主至朝堂南。文帝使内史令李德林宣旨,责其君臣不能相弼,

以致丧亡。后主与其群臣并惭惧拜伏,莫能仰视,叔文独欣然而有自得之志。旬有

六日,乃上表曰:“昔在巴州,已先送款,乞知此情,望异常例。”文帝虽嫌其不

忠,而方欲怀柔江表,乃授开府,拜宜州刺史。

淮南王叔彪,字子华,高宗第十三子也。少聪惠,善属文。太建八年,立为淮

南王。寻位侍中、仁威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卒于长安。

始兴王叔重,字子厚,高宗第十四子也。性质朴,无伎艺。高宗崩,始兴王叔

陵为逆。诛死,其年立叔重为始兴王,以奉昭烈王后。至德元年,为仁威将军、扬

州刺史,置佐史。二年,加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祯明三年入关。

隋大业中为太府少卿,卒。

寻阳王叔俨,字子思,高宗第十五子也。性凝重,举止方正。后主即位,立为

寻阳王。至德元年,为侍中、仁武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寻卒。

岳阳王叔慎,字子敬,高宗第十六子也。少聪敏,十岁能属文。太建十四年,

立为岳阳王,时年十一。至德四年,拜侍中、智武将军、丹阳尹。是时,后主尤爱

文章,叔慎与衡阳王伯信、新蔡王叔齐等日夕陪侍,每应诏赋诗,恒被嗟赏。祯明

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湘州刺史。三年,

隋师济江,破台城,前刺史晋熙王叔文还至巴州,与巴州刺史毕宝、荆州刺史陈纪

并降。隋行军元帅清河公杨素兵下荆门,别遣其将庞晖将兵略地,南至湘州,城内

将士,莫有固志,克日请降。叔慎乃置酒会文武僚吏,酒酣,叔慎叹曰“君臣之义,

尽于此乎!”长史谢基伏而流涕,湘州助防遂兴侯正理在坐,乃起曰:“主辱臣死,

诸君独非陈国之臣乎?今天下有难,实是致命之秋也。纵其无成,犹见臣节,青门

之外,有死不能。今日之机,不可犹豫,后应者斩。”众咸许诺,乃刑牲结盟。仍

遣人诈奉降书于庞晖,晖信之,克期而入,叔慎伏甲待之。晖令数百人屯于城门,

自将左右数十人入于厅事,俄而伏兵发,缚晖以徇,尽擒其党,皆斩之。叔慎坐于

射堂,招合士众,数日之中,兵至五千人。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皆请

赴难。未至,隋遣中牟公薛胄为湘州刺史,闻庞晖死,乃益请兵,隋又遣行军总管

刘仁恩救之。未至,薛胄兵次鹅羊山,叔慎遣正理及樊通等拒之,因大合战,自旦

至于日昃,隋军迭息迭战,而正理兵少不敌,于是大败。胄乘胜入城,生擒叔慎。

是时,邬居业率其众自武州来赴,出横桥江,闻叔慎败绩,乃顿于新康口。隋总管

刘仁恩兵亦至横桥,据水置营,相持信宿,因合战,居业又败。仁恩虏叔慎、正理、

居业及其党与十馀人,秦王斩之于汉口。叔慎时年十八。

义阳王叔达,字子聪,高宗第十七子也。太建十四年,立为义阳王,寻拜仁武

将军,置佐史。祯明元年,除丹阳尹。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内史,至绛郡通守。

巴山王叔雄,字子猛,高宗第十八子也。太建十四年,立为巴山王。祯明三年

入关,卒于长安。

武昌王叔虞,字子安,高宗第十九子也。太建十四年,立为武昌王,寻为壮武

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高苑令。

湘东王叔平,字子康,高宗第二十子也。至德元年,立为湘东王。祯明三年入

关。隋大业中为胡苏令。

临贺王叔敖,字子仁,高宗第二十一子也。至德元年,立为临贺王,寻为仁武

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初拜仪同三司。

阳山王叔宣,字子通,高宗第二十二子也。至德元年,立为阳山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泾城令。

西阳王叔穆,字子和,高宗第二十三子也。至德元年,立为西阳王。祯明三年

入关,卒于长安。

南安王叔俭,字子约,高宗第二十四子也。至德元年,立为南安王。祯明三年

入关,卒于长安。

南郡王叔澄,字子泉,高宗第二十五子也。至德元年,立为南郡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灵武令。

沅陵王叔兴,字子推,高宗第二十六子也。至德元年,立为沅陵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给事郎。

岳山王叔韶,字子钦,高宗第二十七子也。至德元年,立为岳山王,寻为智武

将军,置佐史。四年,除丹阳尹。祯明三年入关,卒于长安。

新兴王叔纯,字子共,高宗第二十八子也。至德元年,立为新兴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河北令。

巴东王叔谟,字子轨,高宗第二十九子也。至德四年,立为巴东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岍阳令。

临江王叔显,字子明,高宗第三十子也。至德四年,立为临江王。祯明三年入

关。隋大业中为鹑觚令。

新会王叔坦,字子开,高宗第三十一子也。至德四年,立为新会王。祯明三年

入关。隋大业中为涉令。

新宁王叔隆,字子远,高宗第三十二子也。至德四年,立为新宁王。祯明三年

入关。卒于长安。

新昌王叔荣,字子彻,高宗第三十三子也。祯明二年,立为新昌王。三年入关。

隋大业中为内黄令。

太原王叔匡,字子佐,高宗第三十四子也。祯明二年,立为太原王。三年入关。

隋大业中为寿光令。

后主二十二男:张贵妃生皇太子深、会稽王庄,孙姬生吴兴王胤,高昭仪生南

平王嶷,吕淑媛生永嘉王彦、邵陵王兢,龚贵嫔生南海王虔、钱塘王恬,张叔华生

信义王祗,徐淑仪生东阳王恮,孔贵人生吴郡王蕃。其皇子总、观、明、纲、统、

冲、洽、縚、绰、威、辩十一人,并未及封。

皇太子深,字承源,后主第四子也。少聪惠,有志操,容止俨然,虽左右近侍,

未尝见其喜愠。以母张贵妃故,特为后主所爱。至德元年,封始安王,邑二千户。

寻为军师将军、扬州刺史,置佐史。祯明二年,皇太子胤废,后主乃立深为皇太子。

三年,隋师济江,六军败绩,隋将韩擒虎自南掖门入,百僚逃散。深时年十馀岁,

闭阁而坐,舍人孔伯鱼侍焉。隋军排阁而入,深使宣令劳之曰:“军旅在途,不乃

劳也?”军人咸敬焉。其年入关。隋大业中为枹罕太守。

吴兴王胤,字承业,后主长子也。太建五年二月乙丑生于东宫,母孙姬因产卒,

沈皇后哀而养之,以为己子。时后主年长,未有胤嗣,高宗因命以为嫡孙,其日下

诏曰:“皇孙初诞,国祚方熙,思与群臣,共同斯庆,内外文武赐帛各有差,为父

后者赐爵一级。”十年,封为永康公。后主即位,立为皇太子。胤性聪敏,好学,

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至德三年,躬出太学讲《孝经》,讲

毕,又释奠于先圣先师。其日设金石之乐于太学,王公卿士及太学生并预宴。是时

张贵妃、孔贵嫔并爱幸,沈皇后无宠,而近侍左右数于东宫往来,太子亦数使人至

后所,后主疑其怨望,甚恶之。而张、孔二贵妃又日夜构成后及太子之短,孔范之

徒又于外合成其事,祯明二年,废为吴兴王,仍加侍中、中卫将军。三年入关,卒

于长安。

南平王嶷,字承岳,后主第二子也。方正有器局,年数岁,风采举动,有若成

人。至德元年,立为南平王。寻除信武将军、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置佐史。迁

扬州刺史,进号镇南将军。寻为使持节、都督郢、荆、湘三州诸军事、征西将军、

郢州刺史。未行而隋军济江。祯明三年入关,卒于长安。

永嘉王彦,字承懿,后主第三子也。至德元年,立为永嘉王。寻为忠武将军、

南徐州刺史,进号安南将军。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江、巴、东衡三州诸军事、

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未行,隋师济江。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襄武令。

南海王虔,字承恪,后主第五子也。至德元年,立为南海王。寻为武毅将军,

置佐史,进号军师将军。祯明二年,出为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三年入关。隋大

业中为涿令。

信义王祗,字承敬,后主第六子也。至德元年,立为信义王。寻为壮武将军,

置佐史。授使持节、都督、智武将军、琅邪、彭城二郡太守。祯明三年入关。隋大

业中为通议郎。

邵陵王兢,字承检,后主第七子也。祯明元年,立为邵陵王,邑一千户。寻为

仁武将军,置佐史。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国子监丞。

会稽王庄,字承肃,后主第八子也。容貌蕞陋,性严酷,数岁,左右有不如意,

辄剟刺其面,或加烧爇。以母张贵妃有宠,后主甚爱之。至德四年,立为会稽王。

寻为翊前将军,置佐史。除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扬州刺史。祯明三年入关。

隋大业中为昌隆令。

东阳王恮,字承厚,后主第九子也。祯明二年,立为东阳王,邑一千户。未

拜,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通议郎。

吴郡王蕃,字承广,后主第十子也。祯明二年,封吴郡王。三年入关。隋大业

中为涪城令。

钱塘王恬,字承惔,后主第十一子也。祯明二年,立为钱塘王,邑一千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