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孙荽淌贰J乱液ィ现萋锊顺隹荑妊簦淌仿彻愦锾制
之。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龙见于南兖州永宁楼侧池中。二月癸亥,舆驾亲耕藉田。
三月丁未,诏淮北义人率户口归国者,建其本属旧名,置立郡县,即隶近州,赋给
田宅,唤订一无所预。夏五月乙巳,诏曰:“昔轩辕命于风后、力牧,放勋咨尔稷、
契、朱武,冕旒垂拱,化致隆平。爰逮汉列五曹,周分六职,设官理务,各有攸司,
亦几期刑措,卜世弥永,并赖群才,用康庶绩。朕日昃劬劳,思弘治要,而机事尚
拥,政道未凝,夕惕于怀,罔知攸济。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责实,取宁
多士。自今应尚书曹、府、寺、内省监、司文案,悉付局参议分判。其军国兴造、
征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凡诸辩决,务令清乂,约法守制,
较若画一,不得前后舛互,自相矛盾,致有枉滞。纡意舞文,纠听所知,靡有攸赦。”甲寅,诏曰:“旧律以枉法受财为坐虽重,直法容贿其制甚轻,岂不长彼贪残,
生其舞弄?事涉货财,宁不尤切?今可改不枉法受财者,科同正盗。”六月庚辰,
以镇前将军豫章王叔英为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丙戌,以征南将军、江州刺史鄱阳
王伯山为中权将军、护军将军。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铢钱。八月甲子,青州义
主朱显宗等率所领七百户入附。丁卯,舆驾幸大壮观阅武。戊寅,舆驾还宫。冬十
月甲戌,以安前将军、祠部尚书晋安王伯恭为军师将军,尚书仆射陆缮为尚书左仆
射。十一月辛卯,诏曰:“画冠弗犯,革此浇风,孥戮是蹈,化于薄俗。朕肃膺宝
命,迄将一纪,思经邦济治,忧国爱民,日仄劬劳,夜分辍寝,而还淳反朴,其道
靡阶,雍熙盛美,莫云能致。遂乃鞫讯之牒,盈于听览,舂釱之人,烦于牢犴。
周成刑措,汉文断狱,杼轴空劳,邈焉既远。加以蕞尔丑徒,轶我彭、汴,淮、汝
氓庶,企踵王略,治兵誓旅,义存拯救。飞刍挽粟,征赋颇烦,暑雨祁寒,宁忘咨
怨。兼宿度乖舛,次舍违方,若曰之诚,责归元首,愧心斯积,驭朽非惧。即建子
令月,微阳初动,应此嘉辰,宜播宽泽,可大赦天下。”甲午,周遣柱国梁士彦率
众至肥口。戊戌,周军进围寿阳。辛丑,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诸军事,加安北将军;散骑常侍、左
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军事,加平北将军;前丰州刺史皋文奏率步骑三千趣阳平郡。
癸卯,任忠率步骑七千趣秦郡。丙午,新除仁威将军、右卫将军鲁广达率众入淮。
是日,樊毅领水军二万自东关入焦湖,武毅将军萧摩诃率步骑趣历阳。戊申,豫州
陷。辛亥,霍州又陷。癸丑,以新除中卫大将军、扬州刺史始兴王叔陵为大都督,
总督水步众军。十二月乙丑,南北兖、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
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州,并自拔还京师。谯、北徐州又陷。自是淮南之地尽
没于周矣。己巳,诏曰:“昔尧、舜在上,茅屋土阶,汤、禹为君,藜杖韦带。至
如甲帐珠络,华榱璧珰,未能雍熙,徒闻侈欲。朕企仰前圣,思求讼平,正道多违,
浇风靡乂。至今贵里豪家,金铺玉舄,贫居陋巷,彘食牛衣,称物平施,何其辽远。
爟烽未息,役赋兼劳,文吏奸贪,妄动科格。重以旗亭关市,税敛繁多,不广都内
之钱,非供水衡之费,逼遏商贾,营谋私蓄。靖怀众弊,宜事改张。弗弘王道,安
拯民蠹?今可宣勒主衣、尚方诸堂署等,自非军国资须,不得缮造众物。后宫僚列,
若有游长,掖庭启奏,即皆量遣。大予秘戏,非会礼经,乐府倡优,不合雅正,并
可删改。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别观离宫,郊间野外,非恒
飨宴,勿复修治。并勒内外文武车马宅舍,皆循俭约,勿尚奢华。违我严规,抑有
刑宪。所由具为条格,标榜宣示,令喻朕心焉。”癸酉,遣平北将军沈恪、电威将
军裴子烈镇南徐州,开远将军徐道奴镇栅口,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白下。戊寅,以
中领军樊毅为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
十二年春正月戊戌,以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任忠为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督
缘江军防事。三月壬辰,以平北将军庐陵王伯仁为翊左将军、中领军。夏四月癸亥,
尚书左仆射陆缮卒。乙丑,以宣毅将军河东王叔献为南徐州刺史。己卯,大雩。壬
午,雨。五月癸巳,以军师将军、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仆射。六月壬戌,
大风坏皋门中闼。秋八月己未,周使持节、上柱国、郧州总管荥阳郡公司马消难以
郧、随、温、应、土、顺、沔、儇、岳等九州,鲁山、甑山、沌阳、应城、平靖、
武阳、上明、涢水等八镇内附。诏以消难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总督安随等九
州八镇诸军事、车骑将军、司空,封随郡公,给鼓吹、女乐各一部。庚申,诏镇西
将军樊毅进督沔、汉诸军事。遣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任忠率众趣历阳;通直散骑
常侍、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趣南兖州。戊辰,以新除司空司马消难为大都
督水陆诸军事。庚午,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克临江郡。癸酉,智武将军鲁广达克郭
默城。甲戌,大雨霖。丙子,淳于陵克祐州城。九月癸未,周临江太守刘显光率众
内附。是夜,天东南有声,如风水相击,三夜乃止。丙戌,改安陆郡为南司州。丁
亥,周将王延贵率众援历阳,任忠击破之,生擒延贵等。己酉,周广陵义主曹药率
众入附。冬十月癸丑,大雨雹震。十一月己丑,诏曰:“朕君临四海,日旰劬劳,
思弘至治,未臻斯道。而兵车骤出,军费尤烦,刍漕控引,不能征赋。夏中亢旱伤
农,畿内为甚,民失所资,岁取无托。此则政刑未理,阴阳舛度,黎元阻饥,君孰
与足?靖言兴念,余责在躬,宜布惠泽,溥沾氓庶。其丹阳、吴兴、晋陵、建兴、
义兴、东海、信义、陈留、江陵等十郡,并诸署即年田税、禄秩,并各原半,其丁
租半申至来岁秋登。”十二月庚辰,宣毅将军、南徐州刺史河东王叔献薨。
十三年春正月壬午,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淳于量为左光禄大夫;中权将
军、护军将军鄱阳王伯山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镇右将军、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为
扬州刺史;军师将军、尚书仆射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安右将军、丹阳尹徐陵
为中书监,领太子詹事;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庚寅,以轻车将军、卫尉卿
宜都王叔明为南徐州刺史。二月甲寅,诏赐司马消难所部周大将军田广等封爵各有
差。乙亥,舆驾亲耕藉田。夏四月乙巳,分衡州始兴郡为东衡州,衡州为西衡州。
五月丙辰,以前镇西将军樊毅为中护军。六月辛卯,以新除中护军樊毅为护军将军。
秋九月癸亥,夜,大风至自西北,发屋拔树,大雷震雹。冬十月癸未,以散骑常侍、
丹阳尹毛喜为吏部尚书,护军将军樊毅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改鄱阳郡为吴州。
壬寅,丹丹国遣使献方物。十二月辛巳,彗星见。己亥,以翊右将军、卫尉卿沈恪
为护军将军。
十四年春正月己酉,高宗弗豫。甲寅,崩于宣福殿,时年五十三。遗诏曰:“
朕爰自遘疾,曾未浃旬,医药不瘳,便属大渐,终始定分,夫复奚言。但君临寰宇,
十有四载,诚则虽休勿休,日慎一日,知宗庙之负重,识王业之艰难。而边鄙多虞,
生民未乂,方欲荡清四海,包吞八荒,有志莫从,遗恨幽壤。皇太子叔宝继体正嫡,
年业韶茂,纂统洪基,社稷有主。群公卿士,文武内外,俱罄心力,同竭股肱,送
往事居,尽忠诚之节,当官奉职,引翼亮之功。务在叶和,无违朕意。凡厥终制,
事从省约。金银之饰,不须入圹,明器之具,皆令用瓦。唯使俭而合礼,勿得奢而
乖度。以日易月,既有通规,公除之制,悉依旧准。在位百司,三日一临,四方州
镇,五等诸侯,各守所职,并停奔赴。”二月辛卯,上谥孝宣皇帝,庙号高宗。癸
巳,葬显宁陵。
高宗在田之日,有大度干略,及乎登庸,实允天人之望。梁室丧乱,淮南地并
入齐,高宗太建初,志复旧境,乃运神略,授律出师,至于战胜攻取,献捷相继,
遂获反侵地,功实懋焉。及周灭齐,乘胜略地,还达江际矣。
史臣曰:高宗器度弘厚,亦有人君之量焉。世祖知冢嗣仁弱,弗可传于宝位,
高宗地居姬旦,世祖情存太伯,及乎弗悆,大事咸委焉。至于纂业,万机平理,命
将出师,克淮南之地,开拓土宇,静谧封疆。享国十馀年,志大意逸,吕梁覆军,
大丧师徒矣。江左削弱,抑此之由。呜呼!盖德不逮文,智不及武,虽得失自我,
无御敌之略焉。
卷六 本纪第六
◎后主
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高宗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
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关右,留后主于穰城。天嘉三年,归京师,立为安
成王世子。天康元年,授宁远将军,置佐史。光大二年,为太子中庶子,寻迁侍中,
馀如故。太建元年正月甲午,立为皇太子。
十四年正月甲寅,高宗崩。乙卯,始兴王叔陵作逆,伏诛。丁巳,太子即皇帝
位于太极前殿。诏曰:“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号擗踊,无所迨及。朕
以哀茕,嗣膺宝历,若涉巨川,罔知攸济,方赖群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