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纪律。但是到了今天,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施行组织分配的办法就使人很难理解
了。无论如何,写作、演、唱总是属于个人的行动;一个口齿不清的人总不能由于
集体力量、大家帮忙而能使他变得伶牙俐齿起来;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由于万
能的组织分配的结果,却是什么样颠倒因果、乱点鸳鸯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我想在
文艺工作的安排上,‘组织分配’决不能绝对化。如果‘组织分配’只占五分(而
且是经过深思熟虑、公平合理的分配)自愿亦占五分的话,事情便会变得好一些的。”
“所谓‘组织’亦就是指的领导。领导的权限无限扩展的结果,必然是日深一
日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从主观主义开始,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必然
接踵而来。从文艺工作说来,谁都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但是今天无数的艺
术团体的领导,偏偏就从不估计人民群众的需要,认为群众浑噩无知。对群众喜爱
的东西,用无数清规戒律斩尽杀绝,把群众不喜爱的东西塞给群众作为对群众进行
教育。”
“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们代代相传,
每一个都身怀绝技。作为新文艺工作者得到与民间艺人合作的机会正应该抓住机会
好好地向他们学习一下;但是绝大多数的同志们却是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还没有
摸到传统艺术的规律,便神气活现地以改革者自居,把自己的一知半解硬去套人家
的脖子。中国的传统戏曲节目之丰富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这些年来把拥有几万出戏
的古典戏曲生生挤兑得只剩了寥寥几出戏在舞台上苟延残喘,这种大杀大砍的手段
真是令人惊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是这些戏改干部的活活写照。”
“对于文艺工作者的‘领导’又有什么必要呢?谁能告诉我,过去是谁领导屈
原的?谁领导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谁领导莎士比亚、托尔斯泰、
贝多芬和莫里哀的?……”
欠账
新凤霞的又一本散文集将要出版, 收记事文111篇,约50余万字。估计一下,
包括几种不同的版本及外文译本在内,这本书是她的第13本文集了。她着手大量写
作,从1977年开始,至今约为13个年头,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地写,于是就写了这么
多。
出身天津南市贫民窟,到二十多岁在舞台上早已成名却还是文盲。进入新中国,
烦重的演出之余,挤时间上了短期的业余扫盲班。尽管在舞台上红极一时,然而偏
偏横遭不幸,最终迫害成病,落得半身残疾。这就是新凤霞的命运。
然而奇迹也由此而生。从1957年春天地在扫盲班的两篇作文在《人民日报》八
版副刊上发表之后,直到1975年病倒之前再也没有写过什么。但是在病成残疾、被
迫离开舞台、失去用武之地后,却以笔作为她宣泄情怀的武器——幸而致残的是左
手——不停地写了起来。写得这么多,这么快,也可以说又是这么样的引入注目。
依我看来,一个自幼与文字绝缘、民间艺人出身的戏曲演员,有这样表现的,实在
是前所未见。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因为今后将不会再有这种类型的民间艺人了。
她是我的妻子,我曾鼓励过她识字、读书,但是在短短的十几年取得这样的成
果实在是我始料不及的,深深感到这真是个“异数”,她大可列入异行传。
为她叫屈的是,至今还有人怀疑她的作品是由我代笔的,尽管仔细审阅便知那
绝对不是我的文章。她的风格我代替不了,写不出来。虽然有过不少同行朋友为她、
也为我解释,可就是不能消除这样的怀疑,那也就没办法了。
正是因此我就需要在这里说说她何以能写出自己的风格,而且又写得这么多的
原因。第一,她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所以很少受到新文学以及旧文学的影响,作
文章只能用自己熟悉的生活语言;一般人称此种语言为大白话,因之便较少新的名
词、语汇和术语,这反而是一般作家所难以做到的。这样也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风
格。第二,她有惊人的记忆力。譬如,她记电话号码的能力简直可以和电脑比美。
很多人的电话号码只要她拨过一次便牢牢记住,可谓过脑不忘。在这方面,我的记
忆力太差劲了,连弟弟、妹妹、甚至儿子的电话都记不住,然而很多电话,那怕十
分疏远,只通过一两次的很久远的电话,她常常是应答如流而且毫厘不爽。因为,
错了一个号也是叫不通的。这一桩,家里人已经习以为常,记不起的电话号码一问
她便知道了,而外人碰到便往往大为吃惊。这种记忆力是她能大量写作的主要原因。
她的作品无论是记人、记事、谈艺、论艺都是她大半生记忆的结晶。譬如在那天昏
地黑的10年文革时代,其中有不足一年的时间在她工作的中国评剧院,由于邻近全
国政协所在地,所以极其偶然地在两个单位临时组织起一个老弱病人的劳改队,其
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新凤霞,其它成员则大都是所谓“战犯”的老先生们,其中引人
注目的人物之一是逊清的傀儡皇帝溥仪。事情已经过去约二十年了,但凤霞写的关
于与博仪在这段短短的几个月里共同劳动中发生的一些佚闻趣事竟达六十余篇,已
经单独编辑成书,行将出版。这一切都是她记忆力过人的表现,是她的写作大量产
生的主要原因。当然,更主要的因素是她的勤奋,几乎每天在凌晨六时左右她便起
床,洗漱之后,立即在晨窗下写作起来。写得这么多即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写作习惯
所致,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她的记忆的宝库似乎永不衰竭。
相形之下,我这个健康人的记忆力便与她相差太远了,过去的事大都忘却,尤
其是近事健忘更甚。新朋友在一起过了一段共同生活常常有之。但事隔不过几个月
再见时,却只觉面熟,名字就想不起了。甚至老朋友亦经常叫不出名字来,别人跑
过来热烈握手,欢然道故,我却常是张口结舌,在苦苦思索着人家的尊姓大名,真
乃苦不堪言。近年以来,有几个杂志,几个出版社向我约稿,要我写自己的回忆录;
确实我也觉得该写,然而怎么写呢?往事一片模糊,从何写起?
凤霞一生的道路,崎岖坎坷,一言难尽;小时贫苦,为生活挣扎,为学艺奋斗,
这都是正常的。而成名之后,赶上新时代,天日重新,本应前途似锦,却是大难临
头,九死一生,而带来偌大不幸主要竟是由于作丈夫的我的原因。假如她当时听从
“领导”的指示和我“划清界限”,甩掉我这个“包袱”,她仍将十分幸福,顺水
行舟,如座春风。但她却偏偏不这样做,硬自吞下苦果,承受灾难,弄到被赶下舞
台,重病致残而坚持到底终生不悔。
半生匆匆过去了。昔日舞台上的辉煌已化为轻烟消逝,而凤霞的回忆录却似永
无止境地仍在一篇篇的写出来。她半身不遂,行动很不方便,我们自从把50年代自
费购置的四合院平房捐给国家之后,一直住在城东的四层楼上,偶尔应邀出门作客
或看戏开会之时,常是由儿子或是年轻朋友来背地上楼下楼;当然天暖时她自己扶
着栏杆或是拄着手杖亦能一步一挨地艰苦上下,我看着这种情景总是感觉无限歉疚。
总想到她年轻时行走如风,自然不需人背;如今需要人背时我这堂堂男子汉却背不
动她了。但我却是不甘心的,总想试一背之,却又总被她厉声喝退,看来这亦将是
终身遗憾了。
晨起听北京新闻广播,介绍曾经默默无声地编过一千几百种书的资深老编辑常
君实先生的事迹,誉之为《中国的脊梁》。我非常高兴凤霞这本新书的编辑又是常
君实先生,因为她的头两本书亦都是君实先生编辑的。这次又不辞辛苦地来编风霞
这本大书,可以想像,编她的书十分吃力,起码要改多少错别字啊!这一回又是君
实兄要我写篇文,给我一个机会谈谈凤霞的情况,也说说自己的歉怅。歉怅亦就是
“欠账”吧?凤霞受的苦是我害她的——谁害的我我可说不上来——而患难余生我
竞连一背之劳亦无能尽力,真是好不惭愧。
凤霞的勤奋和记忆力都还在兴旺之际,看来她的文章还要无尽无休地写下去的。
1990年12月3日
从“1957”年说起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不幸,首先是广大人民遭受苦难,而遭受苦难的人
民完全是无辜的、冤屈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应该负责的完全是昏庸腐朽的当
权者。
近代的中国,从百年前的满情、北洋政府、国民党……一系列愚蠢无能、对外
屈辱、对内镇压的当权者害苦了中国善良无辜的人民群众,百余年陷国家于水深火
热的灾难之中。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时刻,蒋介石居然叫嚣着“攘
外必先安内”的所谓“国策”发动内战。我的青少年、到成年进入自己的事业发端
的时代饱受了百般的折磨和不幸,直到20岁以后开始结识了当时的“左翼”知识分
子、进步力量,才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有了转机,有了脱离苦难的希望。于是我不再
迟疑地进入他们的行列,使我从1937年20岁的创作生涯开始以后便认准了自己的奋
斗目标,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新兴的中国共产党,认为她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前途
无限光明,必然战胜当时已经十分腐朽的国民党,无产阶级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
胜利。那时我已经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在日暮途穷日本投降后的上海开始作报
纸副刊的主编工作,并且在上海连续编写新的话剧剧本对国民党当局和旧上海的黑
暗落后现象作了尖锐的讽刺,终于遭到了当局的威胁,在朋友的关怀和帮助之下出
走香港。
在香港我不是出于自己的愿望做起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