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此到任,他如今回华亭县省亲去了。省亲之后,即来访你了。”
唐希尧忽听见有了儿子,已是千欢万喜,又听见得中榜眼,如此荣耀,真是快乐无穷。王夫人即刻着人请了赵氏进衙来同住,说知前事。赵氏大喜。过了些时,正要到华亭县去认子,不期端榜眼已差人来下书,报知小姐之事。门上人传进,凤仪拆开看罢,不胜惊喜道:“原来我女孩儿有人收留,今表侄访着,已结婚成亲了。”
王夫人听见大喜道:“女儿、侄儿既相会成婚,乃大喜之事。我们至亲,何不大家同去认明,也是人生快事。况闻华亭也离此不远。”凤仪、唐希尧、赵氏俱说道:“有理,有理。”凤仪遂吩咐衙役道:“本院有事公出。”遂同王夫人并唐希尧夫妇下船。
不一日,到了华亭县。凤仪着人报知端昌,端昌告知父亲道:“凤老伯即昌小姐之亲父也。”端昌忙先到船迎接。到了船上,即走入舱中来见凤仪。不期才跨入中舱,只见左边立着一个须鬓皓然的老人家,右边又立着一个银丝绾髻的老妈妈,端昌晋见,吃了一惊。因暗想道:“我看此二人头鬓虽白,面庞恰似我唐家的父母一般,他为何在此?”一时仓促,不敢轻易上前相认。
唐希尧、赵氏又见他乌纱圆领,气象轩昂,也不敢轻易厮叫。凤仪、王夫人早从后舱走出来,说道:“侄儿,这是你的父母,为何不来拜见?”端昌听见果是他的父母,方抢上前,左手扯着父亲唐希尧,右手牵着母亲赵氏,跪下大哭道:“不肖孩儿自从被难,数年不能侍养,终朝思念父亲、母亲。今幸得第,指望少报寸恩,又不期父母潜身远害,无处访求。在万死饮泣之际,不期得遇表妹。因幼时在家有约,今又蒙恩父母再三劝勉,遂从权成婚。今愿二大人恕孩儿不告之罪。”
唐希尧、赵氏抱着端昌大哭道:“当日孩儿进场,不见回来,我二人思你、想你,肝肠寸断,甚是痛心!只说今生不复见面,谁知见了你凤老伯,方知我儿高中,又知你与表妹成亲,快心不过,故特来看你。且喜你有志成名,不负我二人之望。”说罢,遂搀了端榜眼起来。端居也来了,大家相见。端昌即告知缘故。端居方知二人是孩儿的亲父母,今日重逢,也觉大喜。遂迎请到家。
这日恰是满月,昌全、杜氏俱在内室,忽听见有人先来报道:“小老爷去迎接凤老爷,在船中忽认着了生身父母,如今同来了。”昌全又惊又喜,忙出来迎接,先拱请了凤仪入去,再接第二个端昌新认之父,走到面前,却是一个老者,依稀认得像是临清托孤的唐希尧。却仓卒不敢厮叫,不期那老者看见昌全,早惊惊疑疑问道:“老先生莫非是数年前,在临清见过的昌先生吗?”昌全方大喜道:“老丈既认得昌全,则老丈果是我好友唐希尧了!”
二人认明,大惊大喜。遂同入厅来各各相见过。昌全因说道:“我小弟幸获一女,得赘榜眼为婿,自谓邀荣矣。不期小女原系凤老亲翁之令爱,今不期小婿又系唐老亲翁之令郎,如今看来,小弟之荣,实借光于老亲翁多矣。”
唐希尧听了,哈哈大笑道:“昌亲翁道:『借光于小弟。』不知小弟实借光于昌亲翁。昌亲翁,你道小弟这榜眼之子是谁?即昌亲翁昔年过继与小弟之儿也!”
昌全听了,惊喜非常,道:“原来小婿不是小婿,转是我亲儿昌谷,大奇,大奇!”端居听见他二人说出始末缘由,亦大惊说道:“这样看来,小儿端昌不是小儿,转是我昔年之婿,大奇,大奇!”
正说未完,只见端昌出来说道:“孩儿岳父转是父亲,父亲转是岳父,固已奇矣。谁知端家的媳妇,转是昌家原定的媳妇;昌家的继女儿,转是端家的亲女儿,不更奇乎?”
众人皆惊问道:“这是为何?”端昌道:“方才昌母亲说起孩儿幼年看会,因作对定端媳妇时,曾有一对玉双鱼,将一个与媳妇为聘,就将一个挂在孩儿身边,以为比目之兆。后因遭难,将孩儿过继在唐父母处,还留下这个玉鱼以为记念。方才昌母亲与端母亲说起往事,因取出这个玉鱼来,问端母亲那个可在?端母亲说是挂在女儿身边,并女儿失去,不胜感叹。不期媳妇身边也挂着一个玉鱼,说是自小儿就有的。因爱其美,故至今不舍得放下。因取下来一比,两鱼合拢一处,中间枢钮联合,分毫不差。方知凤老伯收养之女,即是端父母所失之女。既是端父母之女,岂不原是孩儿幼年所定之媳妇?颠颠倒倒,岂不更奇?”
众人听了,俱称奇道快不已。忙叫取出玉鱼来看,果然两个凑成一个,是件宝物。大家欢喜无已,因说道:“一向胡涂,今既分明,则名分俱要改正。”仍上疏改名昌谷,以昌全、杜氏为生身父母,认唐希尧、赵氏为恩养父母,拜端居、李氏为岳父母。彩文小姐以端居、李氏为生身父母,认凤仪、王夫人为恩养父母,事昌全、杜氏为公婆。从新安排筵席,大吹大擂,拜见一番,方正了名分。正是:
昔日分离悲不了,今朝相见喜非常。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自此以后,昌榜眼不忍唐希尧、赵氏远去,端小姐不忍凤仪、王夫人分开。凤仪、唐希尧、王夫人、赵氏也舍不得分离。因商量共置了一所大房,三姓同居。凤仪因离任日久,不便久住,只得单身赴任,到扬州做了三年盐院。复过命,就告了致仕,不回临清,竟来华亭一起同居。
昌榜眼也起身进京,昌全吩咐道:“我当日若无恩人周重文,怎有今日之荣?父子怎能相见?你今进京,以德报德,方见孝道。”昌谷领命。端小姐也说道:“当年常勇求媳,亏春辉代替。若无春辉,我已骨化形销。怎今日与你享夫妇、室家之乐?你此去若有可报处,可为我报之。”昌谷应诺,进京复命。官居旧职。
过了些时,在当事面前吹嘘,将周重文加了挂印总兵。又见常勇削职,又托人将常奇入学,以报春辉。后来周、常闻知,方晓得这些报德之处,俱是亲戚,往来不绝。昌谷遂着人接了小姐进京。后来昌谷直做到大学士,见父母年老,方才告致仕来家。昌全直活到九十,凤仪、端居、唐希尧俱各有寿,相次而没。李氏、赵氏、杜氏俱无病而卒。昌谷生有四子,二子登甲,二子入泮。竟分接了三姓香火。以后夫妻相好愈笃,也活到八十而终。至今相传为《飞花咏》《玉双鱼传》。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