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夫水势胜火,章华之台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
举壶槪璋欢怨嘀涿鹂闪⒍病
今人之与人,非有水火之胜也,而欲以少耦众,不能成其功,亦明矣。兵家
或言曰:“少可以耦众。”此言所将,非言所战也。或将众而用寡者,势不齐也;
将寡而用众者,用力谐也。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
未尝闻也。
神莫贵于天,势莫便于地,动莫急于时,用莫利于人。凡此四者,兵之干植
也。然必待道而后行,可一用也。夫地利胜天时,巧举胜地利,势胜人。故任天
者可迷也,任地者可束也,任时者可迫也,任人者可惑也。夫仁勇信廉,人之美
才也,然勇者可诱也,仁者可夺也,信者易欺也,廉者易谋也。将众者有一见焉,
则为人禽矣。由此观之,则兵以道理制胜,而不以人才之贤,亦自明矣。
是故为麋鹿者,则可以罝罘设也;为鱼鳖者,则可以网罟取也;为鸿鹄者,
则可以矰缴加也;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是故圣人藏于无原,故其情不可得而观;
运于无形,故其陈不可得而经。无法无仪,来而为之宜;无名无状,变而为之象。
深哉睭々,远哉悠悠,且冬且夏,且春且秋,上穷至高之末,下测至深之底,
变化消息,无所凝滞,建心乎窈冥之野,而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
其情!
兵之所隐议者,天道也;所图画者,地形也;所明言者,人事也;所以决胜
者,钤势也。故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乃行之以机,
发之以势,是以无破军败兵。及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
虽未必能万全,胜钤必多矣。下将之用兵也,博闻而自乱,多知而自疑,居则恐
惧,发则犹豫,是以动为人禽矣。
今使两人接刃,巧诎不异,而勇士必胜者,何也?其行之诚也。夫以巨斧击
桐薪,不待利时良日而后破之。加巨斧于桐薪之上,而无人力之奉,虽顺招摇,
挟刑德,而弗能破者,以其无势也。故水激则悍,矢激则远。夫栝淇卫箘簵,载
以银锡,虽有薄缟之,腐荷之矰,然犹不能独射也。假之筋角之力,弓弩之
势,则贯兕甲而径于革盾矣。夫风之疾,至于飞屋折木,虚举之下大迟,自上高
丘,人之有所推也。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堤,若转员石于万丈之
溪,天下见吾兵之必用也,则孰敢与我战者!故百人之必死也,贤于万人之必北
也。况以三军之众,赴水火而不还踵乎!虽誂合刃于天下,谁敢在于上者!
所谓天数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所谓地利者,后生而前死,
左牡而右牝。所谓人事者,庆赏信而刑罚必。动静时,举错疾。此世传之所以为
仪表者,固也,然而非所以生。仪表者,因时而变化者也。是故处于堂上之阴,
而知日月之次序;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夫物之所以相形者微,唯圣人
达其至。故鼓不与于五音,而为五音主;水不与于五味,而为五味调;将军不与
于五官之事,而为五官督。故能调五音者,不与五音者也;能调五味者,不与五
味者也;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是故将军之心,滔滔如春,旷旷如夏,
湫漻如秋,典凝如冬,因形而与之化,随时而与之移。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
清音浊。观彼之所以来,各以其胜应之。是故扶义而动,推理而行,掩节而断割,
因资而成功。使彼知吾所出,而不知吾所入;知吾所举,而不知吾所集。始如狐
狸,彼故轻来;合如兕虎,敌故奔走。夫飞鸟之挚也,俯其首;猛兽之攫也,匿
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
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
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向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
动静,莫能识也。若雷之击,不可为备。所用不复,故胜可百全。与玄明通,莫
知其门,是谓至神。
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义也;义之所以能行者,威也。是
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威仪并行,是谓至强。夫人之所乐者,生也;
而所憎者,死也。然而高城深池,矢石若雨,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
者,彼非轻死而乐伤也,为其赏信而罚明也。是故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
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上视下如子,则必王四海;下视上如父,则必正天
下。上亲下如弟,则不难为之死;下视上如兄,则不难为之亡。是故父子兄弟之
寇,不可与斗者,积恩先施也。故四马不调,造父不能以致远;弓矢不调,羿不
能以必中;君臣乖心,则孙子不能以应敌。是故内修其政,以积其德;外塞其丑,
以服其威;察其劳佚,以知其饱饥。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故将必与卒同甘苦,
俟饥寒,故其死可得而尽也。故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
裘,所以程寒暑也;险隘不乘,上陵必下,所以齐劳佚也;军食孰然后敢食,军
井通然后敢饮,所以同饥渴也;合战必立矢射之所及,以共安危也。故良将之用
兵也,常以积德击积怨,以积爱击积憎,何故而不胜!
主之所求于民者二:求民为之劳也,欲民为之死也。民之所望于主者三:饥
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能德之。民以偿其二积,而上失其三望,国虽大,
人虽众,兵犹且弱也。若苦者必得其乐,劳者必得其利,斩首之功必全,死事之
后必赏,四者既信于民矣,主虽射云中之鸟,而钓深渊之鱼,弹琴瑟,声钟竽,
敦六博,投高壶,兵犹且强,令犹且行也。是故上足仰,则下可用也;德足慕,
则威可立也。
将者必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所谓三隧者,上知天道,下习地形,中
察人情。所谓四义者,便国不负兵,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辟罪。所
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
不可陵也。所谓十守者,神清而不可浊也,谋远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迁也,
知明而不可蔽也,不贪于货,不淫于物,不嚂于辩,不推于方,不可喜也,不
可怒也。是谓至于,窈窈冥冥,孰知其情!发必中铨,言必合数,动必顺时,解
必中揍。通动静之机,明开塞之节,审举措之利害,若合符节。疾如彍弩,势
如发矢。一龙一蛇,动无常体,莫见其所中,莫知其所穷。攻则不可守,守则不
可攻。
盖闻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修己于
人,求胜于敌。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应水也。何所能
制!今使陶人化而为埴,则不能成盆盎;工女化而为丝,则不能织文锦。同莫足
以相治也,故以异为奇。两爵相与斗,未有死者也;鹯鹰至,则为之解,以其异
类也。故静为躁奇,治为乱奇,饱为饥奇,佚为劳奇。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
之代为雌雄也。善用兵者持五杀以应,故能全其胜;拙者处五死以贪,故动而为
人禽。
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隐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谋见则穷,形见
则制。
故善用兵者,上隐之天,下隐之地,中隐之人。隐之天者,无不制也。何谓
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何谓隐之地?山陵
丘阜,林丛险阻,可以伏匿而不见形者也。何谓隐之人?蔽之于前,望之于后,
出奇行陈之间,发如雷霆,疾如风雨,扌搴巨旗,止鸣鼓,而出入无形,莫知其
端绪者也。故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翼轻边利,或前或后,
离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陈者也。明于奇正賌、阴阳、刑德、五行、
望气、候星、龟策、禨祥,此善为天道者也。设规虑,施蔚伏,见用水火,出
珍怪,鼓噪军,所以营其耳也。曳梢肆柴,扬尘起堨,所以营其目者,此善为
诈佯者也。錞钺牢重,固植而难恐,势利不能诱,死亡不能动,此善为充榦者
也。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相地形,处次舍,治
壁垒,审烟斥,居高陵,舍出处,此善为地形者也。因其饥渴冻暍,劳倦怠乱,
恐惧窘步,乘之以选卒,击之以宵夜,此善因时应变者也。易则用车,险则用骑,
涉水多弓,隘则用弩,昼则多旌,夜则多火,晦冥多鼓,此善为设施者也。凡此
八者,不可一无也,然而非兵之贵者也。
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见
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先胜者,守不可
攻,战不可胜,攻不可守,虚实是也。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所持不直,卒心
积不服,所谓虚也。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气意俱起,所谓实也。若以水投火,
所当者陷,所薄者移,牢柔不相通而胜相奇者,虚实之谓也。故善战者不在少,
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夫实则斗,虚则走,盛则强,衰则北。吴
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带甲七十万,南与越战,栖之会稽,北与齐战,破之艾陵,
西遇晋公,禽之黄池,此用民气之实也。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憢悍遂过,
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禽之干隧,因制其虚也。夫
气之有虚实也,若明之必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