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干发枯,损耗很大,颜色也变灰了,扎成扫帚就不惹看,销不过现货。所以,朱坤荣想尽天法,也要争取在秋忙前全部完工售出,才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朱坤荣全家一定要超额完成任务才行。在生产队里,朱坤荣绝对不赞成生产队长陈洪泉过去那种开早工、磨夜工、大权独揽、说怎样就怎样的做法;可是在家庭里,他却比从前的陈洪泉更霸,无论是老婆儿女,都没有开口的余地,谁要累了不干,他把脸一沉,就骂:“我还不是为了你们!我死都快死了,创了家当带到那里去,棺材都没得困,都掉给你们的!难道倒是我要靠你们吗,要讨价还价?!”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立秋之后是处暑,处暑匆匆赶白露,晚稻抽穗一崭齐,已经扬花灌浆,等到秋分一交,都含羞低头了。只在这一个月内,就要成熟、收割。扎扫帚的日子已剩下不多了,朱坤荣的毛竹节枝却还剩着一半,虽然不曾有短缺,但大黄狗也会拆烂污,吃不着肉骨头,却常常留几堆屎在捆好的毛竹节枝上,朱坤荣去掮来加工时,便弄得一手脏。他哭笑不得,倒不是怕脏,却怕耽搁时光清洗。他现在不但浪费不起时间,而且最好有人帮忙,可是说也奇怪,社会上的风气,说变就变的,两年以前,私人造屋、运输,要别人帮忙十天八天,只要开口,有的就是人,吃饭不要钱,顶多再供应些烟酒,便当得很,可现在,一切都讲钱,连至亲来帮了一两天忙,也辞谢说什么家里竹子要赶快做成篮,去赶下次集,叫你无法挽留。朱坤荣还算有办法,除了陈禾生自愿义务劳动之外,还有两家曾经请他进山带买毛竹节枝的人,自家扎完了,被央来帮着扎几天,也碍着情面,不好推却。所以,这一阵子,朱坤荣家的作坊,人丁兴旺,十分热闹。看那架势,一天能出一、两百把扫帚,值百多块钱呢。真是太阳东西转一圈,家中长出金银来,说声富就富,容易煞的。
谁知干了几天,金秋姑娘就病倒了,先是说肚痛、头晕,躺了半天,朱坤荣就急了,骂女儿偷懒,这样能富起来吗?赚钞票可不容易,也是打仗哪!你是个共青团员,为什么不学学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才是好样儿的。可你不但不肯拚命,连一点苦都吃不来,娇得像个千金小姐,一点点不舒服就躺着不起来,肚痛有什么关系,饿一顿不就好了,还省点粮食呢!至于头晕,更不能算病,扎扫帚的生活是坐在凳子上做的,又不用奔跑,还怕跌筋斗吗!金秋姑娘被骂得气不过,又让亲爱的陈禾生在旁边听见了,特别不受用,一赌气就干开了。没能坚持满两天,就发了高烧,再也爬不起来。赤脚医生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一连来看了两次,就不轻不重地数落朱坤荣夫妇说:“女儿是你们养大的,总是心头一块肉吧,多顾惜些!钞票好虽好,究竟还是人要紧,年纪轻轻做败了身体,要苦一世呢,不要害了她啊!”朱坤荣这才不再咒骂;但心里总是不快活,觉得生病也该看个黄道吉日,早不病,迟不病,偏偏要在这紧要当口病,似乎居心同做爹的他过不去。换个情况,倘使她嫁了,自己当家过小日子,就未见得有点小毛小病就安心躺下来。说来说去无非是要啃爹娘的老骨头罢了。加上陈禾生又乘此机会,时常跑进女儿闺房去献殷勤,不但浪工费时,而且也容易出纰漏,惹得朱坤荣更加烦躁。有一次陈禾生进房看金秋,似乎待得长久了一点,他就心神不定,禁不住要跑去监视。他一进去,分明看到陈禾生的右手迅速从女儿的额头上缩回来,气得他的脸紫不紫,黑不黑,像刚同讨命的小鬼打了一架,好不容易才把口气转过来。大概陈禾生也有点难为情了,当天直到夜工结束,不曾再进金秋的房门。
可是,等到半夜里,朱坤荣出门查看堆放在外面的毛竹节枝,转过山墙,就听见后包檐有切切的细语声,还有一股煮熟了的鸡蛋香味,赶忙抢过去看,黑暗中呼地跳出只畜牲扑他来。他吓呆了,等到弄清是大黄狗,听到脚步声早就跑远了。不用说,是陈禾生送好吃的给金秋补身体来了。这“小贼胚”,要不是金秋房间的窗子上装了铁栏杆,什么事干不出来!想着这点也叫人出一身虚汗呢。……因此,扎扫帚的进度就明显地放慢了。
最可怜的是三年级小学生朱金顶,一个暑假不曾捞到一个玩得痛快的日子。现在早已开学了,可还不得安生。每天天不亮就被朱坤荣从帐窝里拉出来,要勒完一捆毛竹节枝的竹叶才允许吃早饭上学去。下午放学回来,又要陪着大人劳作到深更半夜才能去睡觉,两眼熬得红通通,头脑敲得昏冬冬,跌跌撞撞跑到学校,上课一坐定,眼睛就直闭,忍不住就伏在台上呼呼大睡,老师喊也喊不醒,推也推不醒;摸摸他的额头,又不发热。好容易把他弄醒了,问他为什么这样贪睡,他把嘴巴张了几张,不知是有口难言,还是不屑回答,没有发出声音来,脑袋一歪,又迷迷糊糊睡着了。老师拿他没有办法。
如此三天,老师断定他有毛病,等他来了,就赶他回去叫爹娘同到医院去看看。他死也不肯,定要挨在学校里,表现出对学校高度的热爱。可是一坐上位置,又很快就睡着了。在他看来,这里作为休息场所实在太好了,连爹娘也管不着。老师毕竟好说话,不会像爹一样穷凶极恶动手打人,顶多不过批评几句而已,况且他又不影响别人,元妨大局。老师有那么多学生要管,不会花许多工夫在他一个人身上,所以容易混过去。如此,他后来干脆连书包都不带了,反正学校就是他的床,还带那干什么呢。
大约过了近两个星期,老师才了解到真相。一天下午,就陪同金顶回家,访问朱坤荣。劝他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健康。这时的朱坤荣,又早把文化知识丢在九霄云外,他算算自己每月的收入,比一般教师职员强多了。文化还是无啥用处,花本钱上学还是不合算。老师来的时候,他正盼着金顶回来劳作,现在老师劝他,他心里不耐烦,嘴里却满口应承下来,赶快把老师支走。回头就把金顶打了一顿屁股,说他装死腔,要抽掉他的懒筋。逼着他马上勒竹叶。然后就叽哩咕噜骂老师,说教师不识时务,多管闲事,他朱坤荣的儿子何在乎“学”什么“习”!文化值几钱一斤?就算学到同你老师一样,也当老师了,又有什么了不起。一不掌权,二不经手货物钱财,开后门都没得本钱。说到底无非是陪小孩儿玩一世,到死还是个老师。真是当了老师到老死,没有出头的一天,还有哪个瞧得起!记得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大家舍不得粮食喂狗,狗倒是少了,一时找也找不到,可是老师算什么,一喊就有一大群。到了“文化大革命”,有的老师挂着牌子。双脚双手在地上爬,完全狗化了;又不如真种狗神气。比如张青青家那只大黄狗的娘,就曾几次咬伤过那些企图狗化者。
可怜那老师就这么被牵丝攀藤骂了一顿。
七
转眼之间,就到了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天,陈家村上的小学生们,上午各自在家里做完了作业,下午就集合在五年级学生陈国生家里,练习为国庆演出的文艺节目。张青青家的大黄狗也参加了,因为它要扮演一只老虎,由英雄的主人公牵着上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细节,观众看了就会明白那主人公不同凡响,于是英雄人物就被创造出来了。
张青青为了把大黄狗化装得像只真老虎,很用了一番功夫。现在她摸到了窍门,只要在黄狗身上用墨汁画几条虎纹就可以了,看上去还真像呢。
大家在屋子里蹦蹦跳跳,各干各的。而陈国生却把青青和银生找来,蹲在屋角里、研究一个严重问题——解放朱金顶。因为朱坤荣太不讲理,对新中国的儿童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金顶已经沦为他的奴隶,没有一点行动的自由。他的手脚已经被朱坤荣钉上了“镣铐”,锁在家里,不能前来参加集体的活动。功课已经一塌糊涂,身体也不行了。原来活泼泼,现在呆钝钝,如果再不想尽一切办法去解放他,他就可能牺牲。历史的责任显然已经落到了以陈国生为首的小朋友们的肩上,他们必须行动起来,进行抢救。
但是,究竟怎样行动,是文来还是武来?文来罢,老师的话都没有起作用,朱坤荣难道还会理睬他们这班小头鬼吗!看来讲理等于嘴上搽石灰,白说。那就要动武罗!这武又怎么个动法呢?论打,他们又打不过朱坤荣;如果冲进去“劫狱”,无奈朱坤荣家的阔门总是关着的,好像怕元宝滚出来,所以小英雄也无法闯进去。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复杂,不动武不行,要动武又动不起来。弄得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候,别的孩子也想起了金顶,因为金顶历来是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没有他参加就显得冷清了,苦生和兴兴两个,不懂得利害,莽莽撞撞就去喊金顶。
走到朱坤荣家门口,见半闼关着,里边啪啪、叭叭、嘻嘻直响,正忙着呢。苦生双手抓住半闼栓格,爬上去透过栓格一看,家里毛竹节技摊得满地,朱坤荣、金发、金秋、金顶都在,哼,别说了,陈禾生像药里的甘草,当然在。苦生做了个鬼脸,心里顶瞧不起他,觉得这禾生哥哥往时也不愧是个英雄,现在变得熊极了,尽钻女人的裤裆。另外还有几个人,也吃家饭、屙野屎,对朱坤荣比队长还服贴,实在不像话。苦生把头一撇,全不看了,单看那朱金顶。
哈,好样儿的!别看朱金顶萎萎地苦着脸坐在屋角里勒竹叶,其实一肚皮鬼念头,他手里捏一根毛竹节枝,眼睛却盯在朱坤荣的脸上,朱坤荣不朝他看,他就一片竹叶、一片竹叶地慢条斯理摘着磨洋工,惹得苦生都笑了。
这时候金顶也看见了印在栓格外苦生的脸,便低头搔搔脖子,想办法要脱身。却又找不出理由来。
苦生不耐烦了,轻轻地唤了他一声。他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