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枭雄-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邦杰麾下第二军的其他主力部队,包括第三师、第一混成旅以及重炮部队则是沿着东南直奔徐州而去。

而在徐州西面,孟恩远率领的第一军也是逼近到徐州不足三十公里外,先后攻克汤山、夏邑等多道皖军的外围防线,不过面对奉军第一军的凶猛攻势,段祺瑞明智的选择了收缩防线,把西面的诸多外围防线上的兵力收缩到了徐州来。

二十七号,第一军麾下第九师攻占了徐州防线西面的重要外围据点萧县,这个时候,第一军的主力部队可以说已经是兵临徐州城下。

然而越靠近徐州,前线的奉军将领们打的越是小心,用兵作战也是显得谨慎无比,因为任何一个中高级奉军将领都知道,此战的胜败关乎到奉皖两家最终谁能登顶中国,而后方的赵东云也是不会容忍任何的指挥上的失误。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年头的通讯手段还太过落后,赵东云都想要学后世的志清兄遥控指挥了,不是他不知道遥控指挥的缺点,而是他实在担心。

随着徐州战役的爆发,赵东云的这种担心旁人都是能够看得出来,尽管赵东云此时还是和以往一副风云淡清的样子,但是跟随他身边久了的人可都是能够看得出来,赵东云这段时间一直都是担忧着徐州战事。

李三作为赵东云身边的老资格随从,对赵东云的各种表情、身体语言自然是了解的非常清楚,要是没有这手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也不可能跟随赵东云身边那么久了。

“总统,茶来了!”李三把茶杯放下,但是赵东云却是没有转过身来,依旧盯着办公室后墙的大幅中国地图上看着。

李三略微等候了数息,原本打算就此出去的时候赵东云却是开口了:“李三啊,你跟随我多久了!”

李三听着这没头没尾的话,有些一愣,然后道:“回总统的话,职部跟随您已经有七年了!”

李三在赵东云1901年担任武卫右军营统带的时候就是他的侍卫,然后他就是一直跟随在赵东云身边,从寻常侍卫升为马弁,再升为护卫队队官,后历任第三镇营务处处长,盛京将军府、东三省总督府、东三省巡阅使府的秘书处处长,再到现在的总统府秘书处处长。

尽管他的职位多有变化,但是干的工作却是不曾变过,名义上他是秘书处处长,但实际上他并不插手政务,他主要还是充当赵东云的随行秘书,说的不好听些就是拎包、端茶倒水的角色。

但是尽管这样,但是却是苏系里却是没一个人敢小瞧他,在苏系里赵东云的信任就是代表了权势。

赵东云道:“算起来,你跟随我的日子也算久了,你说这么多年来,我可曾失败过?”

李三面露疑惑之色,不过还是继续恭敬答道:“没有,自从总统任职武卫右军起,无论是内外争斗都未曾一败!”

赵东云转过身来,然后李三看见了他脸上露出了苦笑,李三看见这个表情,心中猜测道:难道是徐州前线出了什么问题?

可是李三虽然很少具体插手军政事务,但好歹是秘书处处长呢,对很多事情可都是清楚的,每周的军事简报他也是有权利过看的,而根据他所得知的消息是目前奉军在徐州一线虽然说进展不算太快,但那是奉军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的缘故,实际上目前奉军在徐州一线的行动都算是非常顺利的,一切都还在作战处事先制定的计划在进行。

如果不是徐州前线的原因,难道是内阁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好像也没有啊,这第二届内阁可是赵东云亲自组建的,选用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资深官员,而且其中一大半都是苏系出身,自从内阁组建以来虽然遇到的麻烦不算少,但是却平稳有序的处理着国内诸多政务,内阁的诸位总长们也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李三在暗自猜测着,但是赵东云却也没打算隐瞒什么,眼前的这个李三不仅仅是他的下属,也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了,他当即就是道:“日‘本那里传来,说是扣下了我们的一批军械订单!”

李三一听,当即脸色就是数变:“这东洋人好生可恶,竟然如此不顾信义!”

李三骂日‘本人不顾信义,但是信义二字对于赵东云来说也不算什么,让他真正在乎的是日‘本人此举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第三百零七章日‘本干涉

不管什么时代,大规模的军购都是有着浓厚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利益相关国家。

赵东云还没有入关的时候,为了扩军可是大肆从日‘本、德国购入军火,尤其是以火炮为主,德国那边不去说,德国人说实话在远东没啥影响力,而德国在远东尤其是中国的利益实际上就是军火商的利益,这和英国、日‘本以纺织品,轻工业商品出口中国为主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得重点说一说对于各国来说,所谓的远东利益是不相同的。

对于当代的超级帝国英国来说,在远东方向的首要战略就是扼制俄国的扩张,其次是中国的纺织品等轻工业市场,日‘本重工业尤其是战舰等军火的市场,一旦知道了英国人的这种远东战略,那么就很好理解英国在远东方向的诸多外交行为了,包括扶持日‘本对抗俄国,向日‘本出售战列舰,历史上英国人扶持袁世凯统一中国以保障中国的商业环境不受破坏。

对于日‘本来说,当代日‘本的核心利益就是自身发展!

而日‘本这样一个内需有限的岛国,其发展就需要外部市场了,当代日‘本的核心经济支柱有三大方面,一个是生丝出口,当代日‘本乃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丝出口国,而历史上1910年日‘本的生丝出口总量将会占据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产量,第二个是茶叶出口,日‘本乃是当代全球第五大茶叶出口国,第三个就是棉布产业。

前面两项对于中国来说关系不大,顶多算是有竞争关系而已,但是当代中国的生丝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其实都远远逊于日‘本,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国际竞争中被日‘本生丝即便了,而茶叶的话关系也不大。和当代中国有直接利益矛盾的乃是棉布产业。

日‘本的生丝和茶叶都是销往欧美列强,但是他们的棉布以及其他轻工业产品销往的却是中国,他们里固然还要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在中国争夺市场,但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还是中国的民族工业。

这种情况在日俄战争爆发后显得尤为明显,之前日‘本的货物尤其是棉布都是销往东三省、直隶等北方省份,但是日俄战争日‘本货供应断绝了后,被中国的大量国产布匹和英国洋布抢占了市场,尤其是在东三省里畅销各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东洋布,而是福元纱厂、葫芦岛纺织公司为代笔的北方民族资本纺织企业的国产机布,目前来说,国产布匹在北方地区的市场占有量达到了六成之多。

除了棉布等轻工业产品和中国存在竞争外,日‘本还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包括木材、豆饼、煤炭等等,目前东北大豆产业里的相当多一部分的豆饼其实都是销往日‘本。

日‘本的这种外贸型经济体系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军政外交政策,这才有了后续和满清争夺朝‘鲜,日俄战争后建立满铁,经营辽东半岛乃是后续入侵中国,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自于他们的这种外贸型经济体系,需要市场和原料的来源地。

而对于1907年的日‘本来说,他们对待中国的政策也是相当明确的,为了扩大日‘本货物在中国的市场,同时为了扼制中国的重新崛起,他们就是期望中国能够陷入混乱,国家都乱了天天军阀混战,这民族工业自然也就别想发展起来和日‘本货竞争了,而中国持续混乱的甚至最后分裂的话,那么对于日‘本而言就少了一个强大的邻国。

日‘本的这种中国政策这和英国支持袁世凯初步统一中国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除了英国这个超级帝国和近邻日‘本外,俄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就是那永无止尽的领土贪欲,斯拉夫人对于扩张领土的超过了任何一个民族,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能够成立一个所谓的黄俄罗斯,至于所谓的经济利益倒是不大。不过俄国在日俄战争吃瘪了后,目前已经是把熊爪缩了回去,只是想着从善后借款里捞取些许经济利益,再让赵东云保持对远东地区的物资,尤其是高烈度酒的出口,基本上他们就不会说其他的了。

德国就更是如此了,虽然他们占据了青岛,不过那不客气的说只能算是威廉二世的面子工程,区区一个青岛并不是德国在中国的核心利益,德国在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军火出口!

从晚清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有向德国进口军火的习惯,这种习惯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其他国家的军火商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改变,当代也是如此不管是赵东云还是段祺瑞又或者是南方联邦,他们都是德火商的大主顾,最近一年里德国对华军火贸易金额将近两千多万圆之巨,其中赵东云一家就是从订购了高达五百多万圆的火炮,而南方联邦更是大手笔,各家加起来订购了足足超过千万圆的巨额军火,只是南方联邦那群败家子虽然购买了大量火炮,但依旧被段祺瑞打的节节败退,导致大量购自德国的军火落入皖军之手,要不然你以为段祺瑞的十几万大军是怎么武装起来的,基本上都是南方联邦送人送装备送过来的。

这个时代的南方联邦就是一运输大队长!

基于德火商的利益,那就是让中国的战争继续下去吧,打的越惨烈越好,当然了他们也不会说刻意去左右什么,反正不管谁打赢了最后还是得找德国人购买军火,也就是说,甭管中国局势变的怎么样,反正这军火市场还是德国人的,连英国人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大批大批赚枪炮的银子。

而法国、美国、意大利之流基本上可以忽略,他们在中国并没有什么核心的利益,非要说有的话就是中国的商业市场了,所以美国叫嚷着门户开放,而法国人在两广地区和英国人进行激烈的商业竞争。

而纵观列国的远东战略以及对华政策,那么就会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