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影空来-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遥睁目,眼中空空的。

“你或许觉得生无可恋,只是……”玉言天轻轻一顿,然后目光柔和澄澈的看着久遥,“我那个傻徒儿为了你,已舍了这世上她最重要的兄弟。”

久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有的人一生欢乐多于苦痛,而有的人一生苦痛多于欢乐。”玉言天转过身,声音沉沉的,“我那个傻徒儿还只过了半生,可我已知她这一生必然苦痛多于欢乐。”

闻言,久遥一震,已近麻木的胸口涌起一丝酸酸的痛意。

玉言天抬步离去,走到门口,身后传来一声干哑无力的轻语:“久罗亡族……于你已是……他人之事?”

玉言天脚下一顿,片刻才道:“你还可以有恨,而我不能。只是你心中的悲痛,我心中亦是相同,不减一分。”

十一、心事同漂泊1

元鼎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帝都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雪,徐史便是在这絮雪飘飞里回到了帝都,随行的是满满七十车北海典籍。

金殿上,皇帝嘉许其功,升御史中丞。

待出宫回府后,听府里管家说起,才知不在的这数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而帝城里上上下下,就如此刻大雪覆盖的冬天,白茫茫的一片不知何处何从。

而那时刻,风府后院,风独影静悄悄地站在雪地里,听着厢房里大夫对杜康的叮嘱“公子的伤已无大碍,只是身体极为虚弱,需得进补调养,且这几日都只能食些粥、汤,亦不能出门受寒,待天气暖和些后方可走动。”她缓缓松一口气,依如来时般悄悄离去。

杜康送大夫出来时,看到雪地里一行浅浅的脚印,微微顿了顿,然后转头望向里间床榻上安静木然躺着的人,不知怎的,心头便轻轻叹了口气。

元鼎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早朝,金殿上皇帝颁下三道诏书。

其一命大鸿胪派人赴各州择址为七王建造王宫。

其二任命七州国相:“惠侯”陈滨为冀州国相,“敏侯”王贺为闽州国相,“信侯”谢镜为雍州国相,原御史大夫石不疑去职改任幽州国相,原御史中丞徐史去职改任青州国相,原监御史严玄去职改任商州国相。

其三赐婚风王:久氏子遥,品性端方,封“清徽君”,德配风王。

诏书颁下后,满满一殿朝臣俱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第一道诏书与第三道诏书群臣惊愕片刻后便平静接受了,而第二道诏书颁下,石不疑、徐史、严玄三人微怔之后欣然领命,“惠侯”陈滨、“敏侯”王贺、“信侯”谢镜三人却是忧喜难辨。自梁、凤两家倒下后,他们三家便终日惶惶难安,就不知哪天突然一道圣旨传下,便身家性命难保,而此刻他们不但荣华地位依旧,而且出任一州国相,比之以往似乎还多掌了实权,可是他们却感觉不到一丝轻松与欢喜。

陈家去往的是皇王皇逖的封地,王家去往的是宁王宁静远的封地,谢家去往的是丰王丰极的封地,这三王之手段勿须多言,他们便已清楚往后的命运,那是与石不疑、徐史、严玄三位真正的辅佐之臣截然不同的。

只此诏书,他们五大家族便是真正的冰消瓦解!

“臣等领旨。”

无论三侯心情如何,圣旨之下,他们都只能顺从。

自领城回帝都以来,风独影便闭门不出,上朝的日子屈指可数,同样那一日风独影也没有上朝,所以那道诏书由内廷总管申历送到了风府,宣读诏书时,风独影面上既无惊喜亦无忧邑,平静的接过。

送走了申历后,她拎着诏书,站立片刻,然后往后院走去。

进了厢房,久遥刚喝过药,杜康正接了空药碗,见她到来,久遥一愣,然后移过目光厌厌看向窗外,杜康则沉默退到门外。

对于久遥冷厌的神情,风独影并不意外,她只是举着手中诏书道:“陛下封你为“清徽君”。”

她的话一落,果见久遥变了脸色,眼中尽是愤慨、不屑与鄙夷,可她不待他开口便又道:“我来只是告诉你,从这刻起,我们便算是夫妻了。”

久遥瞬即移目看向她,满脸的震惊。

风独影捏着诏书,平静的与久遥对视,“我知你不愿意,可我们必得成亲。”

这话一说,便是门外的杜康那从来都没有表情的脸颊也忍不住抽搐了一下。这语气倒好像那些个强抢民女为妻的山匪。

而房中,久遥显然也是被这话给噎着了,瞪着风独影,完全说不出话来。

“我也知道你呆在这里很不痛快,但你也得忍受着。”风独影继续说着,“等……”她顿了顿,沉吟了一下,才道:''“以后我会让你离开,你想去哪都可以。”

听得这话,久遥又愣了愣。

风独影的目光从久遥的眼眸移到了他的身上。说来,自久罗山下来将他交给杜康照料后,这算是这一个多月来她与他第一次见面,想起昔日帝都轻狂潇洒的书生意气,想起当日东溟海边的惊艳风华,再看今日瘦骨嶙峋弱不胜衣的模样,不由移开目光,不忍再看。

“我用不着你的施舍。”房中忽然响起久遥冷冰冰的声音,他看着风独影的目光也是冷漠的。

看着久遥冷漠带恨的眼眸,风独影胸口一堵。曾经朗若碧空的人往后可能再也看不到了,心头叹息之余更有一些难以解说的酸痛。抓着诏书的手背在身后,紧紧的握住,开口道:“你曾问过我的亲哥哥在哪。”

久遥不语,只是又移过头看着窗外。

“他死了,死在我的剑下。”风独影的声音缓缓的,那样的清晰,可明明平静的语气里却让人听出艰涩,仿佛一字一字如同利刃滚过咽喉,字字带血,声声含痛,“他叫风青冉!”

久遥猛然回头,看着她,一脸的震惊。

“我们于你有亡族灭家之仇,你心中的恨意也许穷尽今生亦难消除。”风独影微微仰首,目光落在房顶上,“你若放下仇恨,无论是在哪,我自护你一生周全。

你若要报这仇恨,我亦不阻难,只是你握刀之际,便是我拔剑向你之时。”话落,她迅即转身离去。

听着脚步声远去,久遥移眸望向窗前,屋外冬阳洒落,在窗纸上映下一道一闪而过的纤影。

“是不是每次要哭的时候你都会仰起头……”

那一语轻喃如诉,门外端着燕窝粥进来的杜康听着,顿时顿在了门边,望着床榻上形销骨立的久罗遗人,心情份外复杂。

“风青冉……竟然是风青冉……”乱世里,那个惊才绝艳的青冉公子,竟然就是风独影的亲哥哥。久遥怔怔望着窗前,心头一时理不清是悲是痛,许久后只得沉沉叹息。

杜康走了进来,将粥放置床边的小几上,然后又静静退出来。

出了小院,先往风独影的卧房寻去,却不见人影,再转往书房里,便见风独影立于房中,静静望着墙上挂着的凤痕剑,瞥见她面上的神情,杜康的脚步不由顿在门边。

虽则是不曾转身,可风独影却似知道他来了,轻声开口:“杜康,久罗山上的雾障能让人生出最恐惧的幻觉,那时候你看到的是不是他和我的死亡?”

杜康没有答话。

可风独影与他相处日久,岂会不知,她转过身,走至窗前,推开窗门,“这世上,于你来说最怕的只有这个。他死时将你托付给我,亦将我托付给你,所以他走得平静安详,却不知活着的有多艰难。”她的目光穿过窗口落在院中的白梅,地上已零落着许些梅瓣,枝头的梅花在寒风里颤动,仿佛随时会随风飘去,显得脆弱却又坚韧。“于你,我是他,于我,你是他,你我共一条性命,所以你勿须担心害怕,若我有朝一日要走了,一定会带上你,若我来不及带上你,你尽管追来就是,绝不让你辛苦独活。”

杜康依旧没有答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窗边的人影,没有表情的面孔上却看得出平静安心。

越过白梅,院子里落叶已尽的树木上还残留着一些冰雪。

随着残雪的融逝,日子也一天天过去,天气亦日渐寒冷,而帝城里却随着气温的降低慢慢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然后在这一片平静里,一年便已到了尾。

十一、心事同漂泊2

元鼎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这一日的午时,皇帝在太清殿宴请文武百官,此为国宴。

到了晚上,则在庆华宫行家宴,与后宫里诸妃嫔、皇子、公主以及弟妹皇逖、宁静远、丰极、白意马、华荆台、风独影、南片月共用团年饭,除丰极、风独影是单独赴宴外,其余五人皆携妻、子女赴宴。

庆华宫里,南片月目光扫视一圈,然后和华荆台悄声道:“听说北妃长得极美,我本想看看她与四哥谁更好看,可惜她竟然没来。”

华荆台悄悄看一眼隔了一个座的丰极,眼见他没有注意这边,才道:“或许那北妃就是因为知道比不过四哥,所以才不来的。”

“噢,有理。”南片月点头。

一旁的宁静远听得,睨了两人一眼,摇头一笑,没有说话。不过心里也有些奇怪,这等重要的节日里,这北妃竟然也不出现。自她入宫以来,除了曾在北海见过的风独影外,他们六兄弟竟是一个也不曾见过。

皇宫里的宴席自然是热闹奢华的,吃完团年饭后,又在太清殿前赏烟花,赏完烟花后又陪皇帝在和合殿用茶点,直到亥时四刻,宫中的家宴才是散了,皇逖几人离宫回府。

出了宫门,本应等候着的杜康却不见人影,风独影正奇怪着,身旁却传来丰极的声音:“七妹,四哥送你回府。”她转头,见其他兄弟已各自上轿的上轿,登马车的登马车,就余她与丰极等在原地,丰府的车马竟也不见。她微有怔愣后看着丰极,他也静静望着她,片刻后,她淡淡一笑,道:“好。”话落的刹那,丰极眼中依稀闪过一丝似喜还悲的眼波。

两人便转身离去,安步当车。

天幕上冷月繁星相照,泠泠清光洒落地面,映得屋宇隐隐绰绰,显得朦胧幽静。

此刻的帝城大半已沉入酣梦,各家各户皆抱炉团圆,只偶尔几道昏黄的灯光自窗口门缝里透出,投在青石板的街道上。

两人都没有提灯,也没有说话,星辉月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