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史-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曰:“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的军队战斗力所以很强,擅长用箭,当为其原因之一。

(4)讲求阵法。陈寿称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晋将刘弘也说:“推子八阵,不下孙吴”。亮自己亦言:“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及蜀亡,晋武帝还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袁准称亮之行军,“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及亮身死军退之后,司马懿巡视了他的营垒驻所,叹赏为“天下奇才”。说明亮对与军事有关的各种事物多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从诸葛亮军队的战斗力来看,他虽然处在兵少将寡和运粮困难的不利条件下,仍屡次对魏采取主动的攻击,使身拥强兵并富有军事韬略的司马懿任其“自来自去”,甚至受到“巾帼妇人之服”的污辱,还被时人讥之为“畏蜀如虎”、“死诸葛走生仲达”。就此而论,谓亮不长于将略,恐难令人心折。至于曹操,当诸葛出佐刘备时,操已称霸中原,而刘备尚无尺寸之土。而后备竟能据有蜀汉之地。就此观之,操之军事能力未必胜过诸葛亮,且军事不能离开政治、经济、外交及个人品质作风等因素。如果言诸葛将略非长,恐非确论。

一、孙权的用人

如前所述,吴自孙权统事以后,所经历的几次重大战役,如赤壁之战、袭取荆州、夷陵之战以及平定交广等,都获得胜利。因此,孙权不仅保住了江东,并且还扩充了许多领土。孙权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同他善于用人分不开的。本书第四章曾叙及孙权初立,为了稳定局势,很注意招延人才。这里继续并更具体地分析一下孙权用人的概况和特点。综观孙权的用人,约有以下优点:

(1)比较善于识别、培养和重用优秀人才。在战争年代里,能够却敌拓土的自然是富有韬略的将帅。孙吴表现突出的将帅,较之魏、蜀二国,实无逊色。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被人誊为:“孙吴四英将”。其中以周瑜最享盛名。他在孙策时已受到赏识和重用。周瑜同孙策一样,富有进取精神。孙策死后,孙权年轻继业,权母吴氏令权以兄事瑜。瑜“入作心膂,出为爪牙”。瑜之为人,并非如《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气量狭隘。《三国志》卷54《周瑜传》言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瑜传》注引《江表传》言: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可见周瑜是有修养、能够虚心与同僚相处的。

鲁肃和周瑜早就“相亲结,定侨札之分”。周瑜曾两次向孙权推荐鲁肃。第一次“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第二次是瑜临死给权上疏言:“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但孙权之所以重用肃,不单是靠瑜介绍,主要还在他本人对肃有深切的赏识,如《三国志》卷54《鲁肃传》: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因密议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隙……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以上鲁肃向孙权提出“进取荆州,全据长江,以图天下”的战略部署,与诸葛亮《隆中对》甚相类似,只是不那样详尽罢了。那时身为大臣兼名士的张昭对鲁肃这种雄图,很看不惯,向权言:“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昭言为然,反而对肃更加重用。陈寿在《三国志》卷54《鲁肃传》评曰: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域,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周瑜、鲁肃固然很有胆识,但孙权能够重用他们,说明权是很能用人的。

吕蒙出身“贫贱”。十五六岁时,为摆脱贫贱,暗地在其姐夫邓当军中攻战。后为小将,以“兵人练习”、“所向有功”,受到孙权的赏识与拔擢。蒙在多次抗击曹操与同蜀汉争夺荆州的战争中,表现了过人的韬略。陈寿在《三国志》卷54《吕蒙传》评曰:

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吕蒙所以能有此丰功妙计,是与孙权的精心培植分不开的。蒙原来没有文化,“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蒙传》注引《江表传》: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吕蒙经过勤奋向学之后,一次同鲁肃言议,使肃常欲受窘。“非复吴下阿蒙”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成语,即鲁肃与吕蒙谈话时讲出的。孙权常叹赞说:“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东吴主要将帅,除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外,还有在交州立功的吕岱。吕岱早时只是一个代行吴县县丞的小官,因“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受到拔擢,两次镇守交州,卓有功效。《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言:“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孙权是善于因材授职的。

(2)在一定程度和情况下,用人能“效之于事”,不拘卑贱、不计旧怨、不求全责备。孙晧统治时,陆凯上疏称道孙权用人,“不拘卑贱”,唯“效之于事”。从孙权不少用人情况看,也确实如此。所谓“拔吕蒙于戎行,识潘濬于系虏”。其他吴臣如潘璋、丁奉、谷利、丁览、阚泽、步骘等都出身微贱,或忠于孙氏,或干略卓著,或学问优异,受到孙权赏识和提拔。再如出身“寒门”的周泰,被权拜为平虏将军,督领诸将镇守江边要地——濡须。朱然、徐盛等对周泰不服,因此孙权“特为案行至濡须坞,因会诸将,大为酣乐。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欢宴极夜,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盖。于是盛等乃伏”。将军陈武在合肥交战时,因奋命扜权而丧生,其庶子表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一同奉事权太子登。陈寿在《三国志》卷55《陈表等传》评曰:“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按照当时社会风气,武人和庶子都是被士人所瞧不起的。可是,做为“将家支庶”的陈表却与“胄子名人”同样受到重视。据《三国志》卷51《宗室孙奂传》注引《江表传》:

初,权在武昌,欲还都建业,而虑水道泝流二千里,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怀疑。及至夏口,于坞中大会百官议之。诏曰:“诸将吏勿拘位任,其有计者,为国言之。”诸将或陈宜立栅栅夏口,或言宜重设铁锁者,权皆以为非计。时张梁为小将,未有知名,乃越席而进曰:“臣闻‘香饵引泉鱼,重币购勇士’,今宜明树赏罚之信。遣将入沔,与敌争利,形势既成,彼不敢于也。使武昌有精兵万人,付智略者任将,常使严整。一旦有警,应声相赴。作甘水城,轻舰数千,诸所宜用,皆使备具。如此,开门延敌,敌自不来矣。”权以梁计为最得,即超增梁位。后稍以功进至沔中督。

由上可知孙权颇能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而不问其资历深浅,故能发现人才,破格提拔,甚至付以重任。

孙权用人有时能不计怨仇。如甘宁原属黄祖,曾射死吴将淩操,后降权,权对之颇加优待,令淩操之子淩统不得因父仇加害于宁。因此宁得展力建功。原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旧“为仇敌”,但刘繇之子刘基很受权“爱敬”。一日,权于船中与群臣宴饮,忽降大雨,权命以盖覆基,其他人都不能得到这种优待。基官至光禄勋,分平尚书事。最能体现权能重用原敌国人才的,是他对潘濬的使用。潘濬原属刘备,但备未能尽其用。《三国志》卷61《潘濬传》注引《江表传》:

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当时降权的荆州将吏,尚有郝普、麋芳、士仁等,而权独重用潘濬。由于潘濬德才兼优,所以权对他虚心接待。后来潘濬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成为权腹心重臣之一。浚为蜀汉大将军蒋琬的姨弟,有人向权言:“浚密遣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权立即驳斥说:“承明不为此也”。于是将此人罢了官。权曾令浚“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浚所率军队人数达到如此之多,说明孙权是敢于放手使用降将的。单从对浚的使用来看,权尚胜过刘备,备当年如令浚代替关羽守荆州,也许不致失败得那样惨。

孙权对部属能用其所长,而不求全责备。例如典掌军国密事的胡综,“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又如大将吕范,“居处服饰,于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其他如善于战斗的将军淩统、潘璋、甘宁、朱桓等,或骄横不法,或粗暴杀人,权均原其过失,以展其用。故陈寿在《三国志》卷55《程黄韩蒋等传》末评曰:“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

(3)比较能听取反面意见,能用众力群智。《三国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