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以为相公这次还要冒险,他索性比相公还要冒险,挥军攻打怀州。这就像是一个赌徒,把全部赌注都压在一局之上,赢了便是欢天喜地,输了便是万劫不复!
谢慕华笑道:李继迁倒是想的轻松,怀州,就算让他去打,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下来的。现在咱们已经快到原州了,不如在原州休息两天。整顿整顿兵马,西北虽大,李继迁的一万人马也不可能凭空消失了。咱们的五千精锐铁骑,总是来得及去增援的。
相公高见。杨延彬当即喝令下去:全军入原州休整!
长长的队伍方向一转,径直朝原州进发去了。
谢慕华好生狡猾啊!李继迁把手中的长刀握得紧紧的,指节因为用力,隐隐发白。
野利荣叹了口气:这些宋人真是太奸诈了,到现在还是坚守不出。难道咱们真的去打怀州么?那岂不是孤注一掷?
李继迁叹道:这倒是无妨,就是怕宋人最后逼得我们没有办法,被迫要在灵州展开决战。那就麻烦了。至少现在我们主动撤出的话,主动权还握在我们的手中,还可以自己选择战场,不至于在别人选择的地方决战。现在谢慕华忽然停下脚步,在原州驻扎,让我们放空了。要是谢慕华不留在原州,而是到了庆州的话。那儿驻守的宋军稀少,地势狭窄,适合埋伏。在庆州伏击谢慕华,必然可奏全功。可是现在他不走,我们总不能去原州叫他出来。这厮实在是太谨慎了!
野利荣凑了过去:不如咱们去原州和谢慕华决一死战!
原州?李继迁皱紧了眉头:虽然现在兵力上咱们党项人占优。可是原州毕竟不是小城,攻打原州也是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值得!野利荣笑道:现在谢慕华停在原州,手下五千士卒。这可比他躲在灵州城里好对付的多了。咱们手下有一万人之多,一旦放出谢慕华在原州的消息,那各路酋长立刻会来助战。到时候,谢慕华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而在原州攻击谢慕华,就由不得夏州和灵州的守军不来救了。他们一出城,尤其是灵州,军队走了一半,余下的再赶到原州来,那灵州就是一座空城。咱们去取灵州岂不是探囊取物一般?
有道理!李继迁下定了决心。
此时,野外的党项人正静静的散坐着,他们为了躲避宋人的搜寻,白天都隐蔽起来,绝不行动。晚上才悄然移动,而且还是马摘铃,蹄包布,一队队分散开来行动。若非如此,又怎么能为宋人造成一种一万大军凭空消失的错觉呢!
太阳早就已经落下了山,稀稀落落的星星和一弯新月将淡淡的光芒投射在大地上。这些已经经历过铁和血的锤炼的党项战士,一声不吭的坐在自己的战马旁边,慢慢的给自己的坐骑喂食。将手中的武器磨了又磨。对于他们来说,一开始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战。但是李继迁不断的告诉他们,党项人本来是有自己的国家的,党项人本来是应该穿皮毛,而不是穿布衣的。这西北大地从唐朝开始就是党项人的,为什么宋人要把西北给占了去那点淡淡的民族意识,渐渐从这些党项人的心中滋生开来,而他们看着宋人的眼光,就渐渐不同了起来。
天一亮,我们就攻打原州。野利荣说道:原州也不是什么雄城,没有护城河,没有足够的城防。城墙也不过两丈而已。谢慕华的五千人马入城之后,他们的粮草必然不够。而且,武器箭矢的准备也不会很充分。咱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未必能一战而克原州,但是已经足够震动西北了!
李继迁遥望原州,冷冷的说道:好!来日,就在原州,让宋人知道,这无影无踪的一万党项大军,是如何出现的。
第十五章不是冤家不聚首
跟各位读者说一声抱歉,过年本来事情多,这段时间我又生病了,病的很重,给编辑打电话的时候,还咳嗽连天,鼻子都塞得密不透风的。所以有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从今天起,恢复正常更新,还是12点和19点。实在是非常抱歉。请大家见谅
‐‐‐‐‐‐‐‐‐‐‐‐
原州的城头上,谢慕华背负着双手,披着一层轻铠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下,缓步在城头行走,这儿的守军将官名叫关定邦,自称是三国关羽的后人,当然,也是找不到什么证据的,不过这厮一口大刀倒是耍的颇为威猛,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么重,但是据说分量也达到三十五斤,冲阵斩将是一把好手,如今也正陪在谢慕华的身后,视察着城防。
城外的野草高过膝盖,一阵阵晚风拂过,风吹草低。
关定邦是个颇为粗鲁的汉子,难得见到谢慕华这样的高级官员,平素压了一肚子的话就止不住的开始炸锅了:相公,俺就纳闷了,这西北是咱们汉人的地方吧,党项人是从吐蕃那儿来的。咱们汉人给地方让他们住,他们还不老实,还想把咱们的地方给占了去。成天就知道跟朝廷闹,钱粮从来没有交足过。现在又杀官造反,这些兔崽子就得狠狠的打。不过,俺就不明白了,相公,咱们大宋手握雄兵,就算是在西北,也比党项人的兵力强得多,为什么不豁出去决战,倒是要来来回回的和他们折腾呢?
谢慕华微微一笑,瞥了杨延彬一样,杨延彬会意,现在的谢慕华有意无意的淡化他自己在军中的形象,倒不是谢慕华想低调,而是他之前的战绩,从大理和高句丽仁川登陆,实在是战绩太耀眼,遮蔽了部将们的光芒,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并非是自己的独角戏,而是众星捧月一般的辉煌。就像曹操手下文臣武将知道名字的能说出来好几十个,但是诸葛亮手下大将除了关张黄马赵,还是关张黄马赵,到了姜维的时代,都无人可用了。
杨延彬清了清嗓子,他的官阶要高过关定邦不少,这时面对着部下,朗声说道:西北作战,党项人的目的只是灵州或者夏州之一,而我们要顾忌每一城每一地的得失,此消彼长之下,党项人反而比我们更占优势。他们都是骑兵,打不过就跑,咱们虽然骑兵不算少,可还是有不少步军,与其追着党项人打,不如把他们逼出来。关都监,你想想,之前在灵州,各路酋长被迫表明立场,不支持李继迁,就是要支持大宋。参战的各路党项人纷纷朝灵州进发,而我大宋军队组织严明,训练有素的优点就可以发挥出来,集中优势兵力,对一小股一小股的敌军进行歼灭作战,这不是比追着他们打更加有效果吗?
关定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只听谢慕华笑道:我在大秦的时候,曾经研究过一个战例,两路军队作战,一支军队只有六十万人多,而另一支军队却有八十万人,分成四个军团参战。无论是在人数,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是八十万人的军队占优,但是他们却打输了。战争的成败是很多原因的,不过,从战术上简单的说起来就是,一个军团的将军,他很勇敢,他提出用自己做诱饵,吸引敌人来包围他,然后其他三个军团围攻上来,里应外合,就可以大破敌军了。
杨延彬动容道:这位将军的想法并没有错,以身做饵,古往今来的名将才有这样的气魄,却不知道为何打输了?
关定邦憨憨一笑:八成是那三个军团没来救他。
谢慕华哈哈大笑:对,关都监说得对,的确如此,那三个军团各自为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没有按照原定的计划去救他。到了他们的主帅严令那三个军团去救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作饵的那个将军已经被消灭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对手作战十分顽强,虽然人数和武器都不占优势,但是他们打得非常有勇气,对敌人进行围点打援,同样的战术一直使用下去,将其他的三个军团也分割开来,全部吃了下去。这是一个相当著名的战例,在战斗结束之后,几乎每个国家的军队都在研究这个战例。
谢慕华说着,淡淡的看了看眼前的部将们,杨延彬心有所感,便说道:其实相公想说的是,这个战例和我们如今遇到的情况十分相似。现在相公是在用自己作饵,一开始在灵州吸引党项人来攻,并强迫那些酋长表明立场,跟着便是各路阻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如今咱们来到原州,这一计便是险招,要是末将猜的不错,李继迁应该时刻观察着咱们的动态,咱们在原州停下不走,李继迁便要来攻了吧!
正是如此。谢慕华脸上泛起一丝微笑,他从杨延彬的身上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一代名将的成熟,名将,没有天生的,都是一步步锤炼出来的,杨家的儿郎们,应该可以和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这样的名将斗一斗了。
关定邦却变了脸色:相公,要是李继迁来攻的话,原州城防不算坚固,武器箭矢不足,粮草也不够大军的支用,却要如何是好?
都监不必担心。谢慕华昂首挺胸,背负着双手,或许是久居人上,谢慕华的气质越来越深沉了,他的身躯不算挺拔伟岸,却能给自己的部下镇定的感觉。
李继迁若是来了,管叫他再得到一份惊喜。谢慕华满怀信心的说道。
公小姐,小姐!一个汉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萧月影的动作也算是挺快到,到了原州,左右看看无事,正好有个土财主怕打仗,要卖了自己的房子搬回中原去。萧月影想也不想就买了下来,十来个人就安顿在这儿,还好随身还有两个常使唤的婢女,要不然的饮食起居,总不能让那些粗豪汉子来照料自己吧?
萧月影秀美一蹙,放下手中的梳子,一旁侍女打开房门,只见一个唤作阿司的侍卫快步走了进来,急匆匆的说道:小姐,麻烦来了。唉,那个谢慕华,下午进了原州。
萧月影心中一惊,急忙问道:什么事?
不知道,咱们安顿下来之后,兄弟们就分头出去打探西北的动静,我就去了西门附近,刚过去就看到守城的厢军在维持秩序,西门不准通行,过了没一会儿,就看到一队精锐骑兵进了原州,看人数应该有四五千人,携带的辎重不是很多,打的旗号是枢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