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日本人高丽人慌了神,没想到日本人也来趟这次浑水。其实早在他们看到那面高高飘扬的黑色军旗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了,日本人也来到了高丽。但是两国已经几百年没有战争了。高丽人实在是做梦也想不到。
盾阵后的弓箭手纷纷抢了出来,在巨盾的掩护下,无数箭矢飞蝗般的朝高丽人的阵地落去。数百名高丽弓箭手拼命还射,他们拥有地利的掩护,但是双方在弓弩上的差距实在太大,宋军的箭支可以落在高丽的阵地,但是高丽人的箭支只能绵软无力的射入冲锋的日军之中。
白江村是这儿最重要的关隘,但是限于地利,这里无法建筑城堡,只能用简单的工事,利用山石树林的掩护对上岸的敌军层层阻击
只不过今天是个例外,因为冲上来的敌人是和高丽人一样的日本人,在重赏的诱惑下,在白江村之后无数高丽女人的诱惑下,在争一口气给大宋禁军看看的鼓励下,这些日本武士发了性子,疯狂的朝前方冲去,他们身上的铠甲还不足以在高丽人的箭雨下完全保护自己,不少日本士兵中箭倒地,但是更多的人看也不看,越过战友的尸体就继续前冲。
相比较之下,高丽人的箭阵已经乱了,而这边宋军的箭手整整齐齐的列成三排,第一排蹲下,弯弓搭箭,发射,后两排轮流上箭。密集的箭雨始终压制着高丽人一头,让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还击。大宋禁军的弓弩水准可是在长期和游牧民族作战中总结出来的,比起那些高丽人高出何止一筹?
日本兵接近了白江村口,从村口的阵地上,一排排高丽士兵猛然冲了出来,他们大多已经意识到今日是有死无生的结局,舞动的刀叉掩饰着心中的恐惧,日本兵就像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迎头撞进高丽人的防线。
兵刃撞击声、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一道道血光飞溅上天,一个又一个战士在搏斗中倒下。他们手中的刀剑互相收割着生命,而身后的滩头阵地上,一队又一队宋军和日军走上了海滩
顶住刚刚喊出口,那名高丽将官就被迎面而来的一匹雪练刀光砍去了半个脑袋,白花花的脑浆混合着猩红的鲜血,将凶手身上喷了个透。
佐藤良夫手下不停,他是典型的日本将领,冲锋也要在最前,死就死在阵地上。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落后,也不符合大兵团作战的规则,但是对于把几千人打仗就当成天的日本人和高丽人来说,将领一马当先冲上去倒是颇为有用的。
这些日本人还是有些用的!谢慕华走上海滩,远远的看着,沉吟道。
杨延彬点了点头:相公说的是,日本人这种拼命的打法,倒是省却了我们不少力气。他们的战术、武器、盔甲都不能和大宋同日而语。不过禁军现在主要实力还需要针对契丹人,不能分心在高丽上,否则的话,又何须日本人来助阵!
谢慕华本想说话,动了动嘴唇却有闭上了嘴,若有深意的眼神看向杨刚正,却只见杨刚正也在对着自己微笑。谢慕华心中宽慰,自己的一番苦心,总算是有个人明白的!
第九十九章请罪
。
白江村一日之间失手,大宋和日本联军踏上了高丽的土地。攻克白江村之后,全州、大田、清州直至王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高丽王室震动,宣和大王原也预想过会遭到大宋的报复,但是没有想到来的居然这么快,不仅是大宋的军马来了,就连日本人也跟着来趁火打劫。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之前在开城府和辽军作战,十万辽军就像屠杀机器一般,将高丽的有生力量绞得粉碎,无数军士死在阵前现在想要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却是难的很。
大王兼司仆崔圭泰低着头禀告道:大王,全州那边已经送来了最近军情。一路扶桑军队约有万余人,直逼全州。另一路扶桑军队声势浩大,约有两万余人,越过全州,直接朝大田进发。要是被他们攻克了大田,那王城可就危险了!
宣和大王刚刚即位,还是个颇为年轻的君主,脸上的胡须不是很茂盛,一听这话,有些惊慌:兼司仆,这可如何是好啊?
兵曹判书(类似于大宋兵部尚书)郑集山躬身道:大王,现在全州守军不过两千,大田守军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无论如何也不能阻挡扶桑军队的前进。臣恳请大王迁都以避难!
迁都?迁去哪里?宣和大王已经没了主见。
现在用的这些大臣都是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老头子,虽然说在忠诚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他们很怕打仗。主战的多是年轻人,但是官职不高。这些位高权重的老干部一听外敌入侵,第一个念头就是求和。
上次契丹人入侵的时候,宣和大王力排众议,任命年轻将领在前线阻挡辽军的进攻,最终被打得惨不忍睹,数万高丽子民横尸遍野,有几座城被契丹人屠城,十室九空,找不到人了。这下,可被那些老臣子找到了借口,二话不说就劝宣和大王请降。宣和大王原本有意朝大宋求援,但是老臣子们已经吓破了胆。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宋的实力和契丹也就是伯仲之间,既然如此,奉大宋为宗主还是奉大辽为宗主并没有什么区别,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宣和大王听了他们的意见,这才下定决心脱离大宋,向辽国臣服。
但是经过这一次之后,宣和大王的胆子也算是彻底没了。眼下一看宋军打了过来,就已经是失魂落魄了。
江门岛!郑集山厉声说道:只能去江门岛,在高丽,我们坚壁清野,和宋军长期周旋。江门岛地势险要,谅他们也攻不上来。时间一久,宋军粮草不济,他们就地取粮又取不到,只能退兵。咱们再向大辽国求援,辽军精锐只需要来个两三万人就可以将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兼司仆崔圭泰喝道:万万不可。不知道郑判书到底看没看白江村送来的战报,宋军已经今非昔比,江门岛那样的地方,是不是能挡得住宋军的火器,那可难说的很。现在战局还不明朗,你就说这样的话,岂是在说高丽必败么?
郑集山冷笑道:上次辽军打来的时候,兼司仆大人似乎也是这么说的。后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高丽是小国,国力不足以和强国对抗,要是一意孤行,就是把整个高丽拖入死地。
兼司仆崔圭泰一时为之气结,但是他身为保卫国王的武官,一力反对迁都,也让宣和大王有些为难。于是将眼光投向阶下群臣。
忠翔府正郎金云浩出班奏道:大王,眼下之际,要是和大宋为敌,实为不智。以臣之见,现在的都城开城府,短时间之内可保无恙。扶桑军队也不过数万人而已。长途跋涉来到高丽,加上连连征战,必然疲惫不堪。可三管齐下!
怎么个三管齐下?宣和大王急忙问道。
金云浩朗声说道:首先,高丽要向大宋请罪,拖住大宋进攻的步伐。其次,马上派人去上京面见耶律休哥大王,请他出兵相助。其三,坚壁清野,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全国动员,只要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必须入伍。从全州开始到汉阳府一线,鸡犬不留,退守大邱、金泉、闻田一线
请罪?宣和大王看了看座下的群臣,之见他们个个平时忠肝义胆喊得无比澎湃,但是说到去请罪,一个个却是面如土色,纷纷退却。不由得叹了口气:哪位愿去请罪?
哦呃啊
朝堂之上顿时连声唏嘘,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想要互相举荐,又有人做悲愤莫名,舍生取义状。但是足足过去半柱香的时间,还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宣和大王再懦弱也是一代君主,大怒之下,拍着桌子道:平时拿朝廷的俸禄就争先恐后,为朝廷办事就推辞不前,朝廷养你们到底有什么用!都不用想了,请罪的事,郑判书去办。我不管你们是去开封府还是去见谢慕华,一定要拖住了!求援就是兼司仆崔圭泰,要速去速回。坚壁清野,金云浩提出来的,那就是你了!
宣和大王发了真火,一口气说完,一拂袖子便走了出去。只留下一群大臣面面相觑。
战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佐藤良夫的带领下,两路日本军队攻克了,哦,应该不能用攻克,因为他们打下的只是空城,从全州开始,大田、清州直到汉阳府全部沦陷。但是城内的情况是除了那些走不动和实在不愿意走的人之外,连只鸡都找不到。
那些兴高采烈来高丽打劫的日本人的热情渐渐冷却了,高丽人集中兵力守住釜山大邱一带,又据汉江将开城府牢牢的护在身后。这些日子来,高丽人集中了不下五六万人的军队。虽然有些分散,但是毕竟人数在这儿放着。佐藤良夫一路攻到汉阳府,再也不敢前进,但是日本军队的粮草也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而跟他们随行的只有五千人的宋军,在杨五郎的带领下,在汉江边做出了渡江进攻的姿态。
一路跑去上京去找辽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求援的兼司仆崔圭泰,几乎是声泪俱下,差点没给耶律休哥跪下磕头,才终于换来了一句,休哥要去请示耶律贤和萧燕燕,才能决定是否出兵援救高丽。
而这一次,辽国人的反应很快,萧燕燕亲自派来了萧月影,带来圣旨,要耶律休哥统军三万,入高丽作战。无论如何要将宋军和日本军队赶下海去。
耶律休哥不敢怠慢,将上京防务交卸之后,带领三万精锐踏过鸭绿江,直奔开城府去了。就连萧月影也随着休哥一同前往开城府。
而最惨的就是郑集山,他知道,要是去一次开封府再回到开城府,那时候只怕高丽已经变成了满目疮痍之地。无奈,郑集山只得下海,去白江村那儿去找宋军统帅谢慕华。可是赶到白江村之后,居然扑了个空,白江村只留下一支舰队把守。谢大人去了哪里,他们一个个都说不知道。
郑集山无可奈何,找不到人就无法交差,只得在白江村赖了十来天,终于耗到了谢慕华回到白江村的消息,一条小船带着郑集山和他的随从来到谢慕华的旗舰上。
谢大人!郑集山现在看见谢慕华可比看到亲生爹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