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怀慕也是知情大哥离去了,他伸出手小心地扯了扯他娘的袖子,轻轻声地叫了她一声:“娘。”
张小碗不禁宛尔,给他夹了一筷的青菜,柔声地道,“快些用罢,莫让先生等你。”
这日汪永昭呆在了府中,夜间也歇在了府里,歇息时,张小碗跟他说了一些家中两儿的话,随后便止了声,睡了过去。
等到半夜,她已无法装睡,便睁开了眼睛盯着黑暗中的某点看了半会。
这时,身边她以为睡了过去的男人突然开了口,“他不会有事。”
张小碗默不作声,这时的她心累得一个字都说不出了。
等得半会,汪永昭伸出了手,摸到了她脸上满脸的泪。
那一刹那,他无端地心如刀割,却还是把她拥在了怀里,听着她无声地哭泣。
他想,她为她那儿子哭过无数次,却不曾真正有一次为他哭过。
这一年的七月对张小碗来说,日子颇有些灰暗,怀善走后,汪永昭犯起了咳嗽,吃药针灸了半月也没有起色。
这时她又收到了张小宝的信,张小宝在信中说,南方起了蝗灾,他们在南边的水田今年怕是收不到粮食。
京城那边,汪府也来了信,汪观琪这时已然有些撑不住了。
收到这信后,张小碗便叫来了瞎大夫,与他商量了些话,过得两天,她便写了信,信没给汪永昭过目,就叫人送了出去。
信送走几日后,汪永昭的咳嗽好了一些,张小碗却还是有些忧心忡忡,日日煮着梨水与他喝。
汪永昭的病好了后,大凤朝的日子却是有些艰难,南疆大战,南方蝗灾,东北那方的大山漫天的大火,烧死了不少人,逼得周围百姓流离失所。
汪永昭得信后,在都府中与幕僚思虑了几天,这时,暗中的探子又送来了夫人送出去的信。
信中,她让人把一小半的存粮用马帮暗中完全不被人觑知的人马送到边漠,另一小半走明线运过来,而另一半以胡家村的名义送到户部尚书手里。
看过信,汪永昭便让人送了出去。
七月底,马帮掩人耳目陆续送来了那一半的存粮,那粮堆满了兵营存粮的存房。
那厢,户部尚书得了胡家村的粮,上禀靖皇道,“汪家粮库已无存粮,臣料想,那有那六到八成他们已送了上来。”
靖皇听罢,半晌才道,“汪大人……”
他没有说下去,户部尚书接道,“汪大人向来有仁爱之心,这是陛下的福将。”
、194
汪怀善这次远征;前来与张小碗探善王婚事的人少了许多,不过因着她生了孩子,又因前段时间她常召汪永昭属下的夫人说话,这几个夫人与她常来常往的,时不时也会过来探望下她。
男人在外面打拼,自有他们的精彩;女人看似只会闲话,掌管家里的一日几食;内里也有另一翻乾坤。
这日;沙河镇的萧判官夫人上午就上门给张小碗送来了她给汪怀仁做的两双小鞋;待婆子退下;性情甚是豪爽;年长张小碗半岁的萧夫人就问张小碗道,“夫人,您说,这男人是不是到死都想死在温柔乡里?”
“这话怎说?”张小碗发笑。
“唉,还不是我们家老萧那小弟弟,又要纳小的喽。”萧夫人笑着答,一脸不以为然,“这日子才好过几天,又不踏实了。”
“想纳的就纳就是。”张小碗淡笑着说,拿了颗枣子吃。
萧夫人跟着她拿了颗,塞嘴里嚼了两嚼,吐出核,才说道,“说来是这个理,可这不,还没分家,他那纳妾的钱却是我们出的,老太太还非要我多给他些铜板,这叫什么理?”
张小碗笑着看她,“你就没想想法子?”
这萧夫人也是个极厉害的,她就不信她处理不妥。
“还是您了解我,”萧夫人一听就拿着帕子掩嘴笑了两声,脸上却是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嘴里更是道,“我在老太太面前赖在地上撒泼了一阵,死活要分家,她那话就给我吞回去了。”
张小碗笑笑,不语。
萧夫人叹了口气,道,“您别嫌我粗,有时罢,就得……”
“是,”张小碗点点头,云淡风轻地说,“你们一家就萧大人那点俸银,还有一家的孩子要养活,哪能往别的地方费银子。”
说到孩子,萧夫人当真是叹了口气,道,“也不知学堂要啥时才办起来,我家那两个小的,再不送去让先生教导,就要被那几个大的带坏了。”
张小碗想想,道,“回头我问问大人去。”
“别,别,我不是催您,我知他们定有划算,我只不过就是这么一急……”萧夫人连连罢手道,“我们老萧家没分家,您是知情的,这一家老少的都住在一块,可您也是知道,孩子不教不成器,我那两个孩子跟他那些堂哥堂弟们天天呆在一起,都快成他们那浑样了。”
“莫急,很快就会办起来了。”张小碗安慰她道。
“那我等着。”萧夫人一听,欣然地笑了起来。
说罢此事,她又靠近了一点,轻声地对张小碗说,“我问您一件事,您莫怪我失礼。”
见她说得偷偷摸摸的,那张看着还有些秀美的脸还挤眉弄眼的,张小碗被她弄得好笑,道,“说罢。”
“唉,这可是您说的?”萧夫人还斜眼看她。
张小碗笑着点头,“我说的。”
“那我可问了?”
“嗯。”
“我可真问了……”
“问罢。”张小碗被她弄得都有些无奈了。
“您是使了啥法子,让汪大人自己就让那些骚蹄子进不了门?”萧夫人悄声地问。
张小碗失笑,“我哪有使什么法子?你都说是骚蹄子了,大人又是何等人物,要是让她们这些个人都进了门,这不招人笑话么?”
老实说,张小碗也不真觉得汪永昭是因为她才拒的那些女人,这些女人无论是谁送的,都是要往他这里来沾光占便宜的,以前拒绝不了他得收,那是没办法,现在拒绝得了,他还收,那证明他确实是喜欢了,那肯定是要收进门的,到时候有那么一天,她跟他的新宠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就成,各安其命,也不是什么大事。
“唉,也是您这个道理,什么样的人物就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萧夫人叹道,“不是冒犯大人和您,说来,您跟大人和和美美的,那是天生的一对,你看我们家那小叔,召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女人,这纳了一个又一个,天天打打闹闹,家中就无安宁之日,我是来您这,才喘得了口气,要是回去了,头都要头疼死。”
张小碗微笑不语,萧夫人又羡慕地说道了一句,“您真真是好命,大人铁骨铮铮又有君子之风,真乃良人。”
张小碗笑瞥了她一眼,并不答话。
萧判官也是有两房小妾的,但萧夫人这人也是个奇女子,张小碗听得人说,年轻时她刚嫁给萧判官没多久,萧母就给萧判官纳了小妾,日日歇在小妾房中,这萧夫人却是不急,只管伺候公婆管她的家,后头过了五六年,这两夫妻才歇在了一块,生了两个儿子后,萧夫人道自己年老色衰,自己给萧判官找了房年轻小妾,把人赶去了小妾房里睡,说来也是好笑,现下那位黑脸判官要进夫人的房,听说还得趁夫人心情好,二三来个月,才能让这夫人松口去睡得了一次,要不然,一年就只有大年三十那天才跟他同床。
这些个事,都是萧夫人的表姐,也就是白羊镇判官夫人说给张小碗听的,张小碗听得乐了半天,听后直觉得这年代的这些个女人,过日子其实也有自己的过法,丈夫就算有得那三妻六妾的,也妨碍不了她们的生活,她们自有另一派的生活模样。
张小碗与得萧夫人常见面,早知她是把儿子看得比丈夫重的女人,说起来,萧大人在她的眼里,还没有他的俸银重,对他还没有她发给他们家的什物上心,这下听得萧夫人羡慕的口气,她对她这样的奉承都有些哭笑不得。
想来,萧夫人也把她当天天围着男人转,没男人就活不下去的妇人了。
她自也不会与萧夫人说道什么,只是微笑不语,萧夫人当她还是那位让人琢磨不透的权贵夫人,自也不会再想其它,只道自己尽了下官夫人拍上官夫人马屁的职责,乐陶陶地拿起果子啃了起来。
这边漠之地,也只有夫人这有得新鲜果子吃了,这也是她常爱来拜访夫人的原因之一。
许是白日张小碗的话传到了汪永昭耳里,当晚汪永昭在床上更是表现非凡,张小碗到最后时眼前都发昏,如若不是身体太好昏不过去,她都想直接昏过去算了。
事毕,汪永昭却不放过她,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呢喃道,“你当只有你配得起我了?”
张小碗这时气都没喘平,把脸埋在他的胸前不断喘气,没有说话。
汪永昭等了一会也没等来她的答复,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但一低头,看得她已然入睡,他看了她的脸一阵,弄开她脸边沾着她脸的湿发,便静静闭上了眼。
他知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其实还是不在乎他,那些女人看着他时眼睛里的那些痴迷的光,他从没有在她的眼睛里看到过。
其实她不喜欢他又如何,她是他的妻子,她还给他生了怀慕和怀仁,她死后还会埋在他汪家的祖坟了,谁都知道,她给他汪永昭生了三个儿子的嫡妻。
多年前时,对她,他还是那种他的妻子居然不欢喜他这个夫君的恼怒,后来,恼怒便成了他胸口时不时隐隐作疼的意难平。
他欢喜的人睡在他的身边,心里居然没有他,说来这也是讽刺,他越在意就越放不开,他已拿她没有办法,那些隐隐作疼便成了钝疼,他已无所谓了。
他欢喜她,欢喜到随得了她去了,只要她还会在他身上留下温情就好。
只是,有时她说得他半句好话,他听后,竟会坐立难安半天,但一见到她,看着她冷静的眼,得体的笑,他心里也很清楚,他跟她不一样。
他也以为把她捧在手心,她便会变,可今天他再次清楚地知道,她没有变,哪怕她从头到脚都臣服在他的身下,但她那不知藏在何处的灵魂还是没有。
他们如今让他的属下称道的恩爱,不过就是哪天他头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