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众灵之祷
作者:(英)德克斯特
译者:徐晋/许懿达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21ISBN:9787513316354
所属分类:图书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图书 》 小说 》 外国小说 》
英国编辑推荐
莫尔斯探长是继福尔摩斯之后,最成功的英国侦探形象内容推荐教堂管理员哈里·约瑟夫斯先生在祭衣室里中刀身亡。遇袭时他正在清点当日的奉献金数目。警方抵达时,奉献盘和奉献金都已不翼而飞。贝尔探长声称,如果抢劫是唯一动机,那么谋杀就是极大的悲剧,因为奉献金不会超过三英镑。
然而尸检结果证明,死者胃里还残存了剂量足以致命的吗啡。难道凶手不止一个?最有可能的嫌疑人不久后从教堂尖塔上一跃而下,自杀身亡。案子似乎可以就此了结了,但莫尔斯探长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目录编年记第一卷编年记第二卷鲁思之书启示录媒体评论牛津如此雅驯古城,离开人群商店几十公尺,便见墙海冷冽,长巷幽寂……德克斯特的探长时时探看的,倒像是神与法理这种谋求持平的科学哲学之实证业作。
牛津便有这蒙蒙佳气,它的草、它的露,熏陶了众多佳士。钟声,永远制造一股氛围……每十五分钟敲一次。若莫尔斯探长恰在近处经过,听到钟声,或许会低头看一下表,对一对时。
——舒国治《理想的下午》
那些为英国侦探小说哀叹的人应该读一读柯林·德克斯特的作品。——《卫报》作者简介柯林·德克斯特(Colin Dexter ,1930— )德克斯特生于林肯郡的斯坦福德,就读于斯坦福德中学。完成了皇室通信兵团的服役期之后,他到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攻读古典学,并于一九五八年获得荣誉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东米德兰兹郡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九六六年,他开始受到耳聋的困扰,不得不离开了教师岗位,接受了牛津大学地方考试院高级助理秘书官的职务——他后来一直担任这项职务,直到一九八八年退休。
德克斯特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写推理小说,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开往伍德斯托克的末班车》中,他把莫尔斯探长这一角色介绍给了世人。这位暴躁易怒的侦探醉心于填字游戏,英国文学、桶装鲜啤酒和瓦格纳的音乐,而这些其实就是德克斯特自己的嗜好。
主人公莫尔斯探长是英国泰晤士河谷警察局的高级警官,工作地点位于牛津,年龄约五十多岁,单身。从社会政治角度看,莫尔斯探长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世纪后半叶英国上层白人男性的形象。他智力超群,目光敏锐,充满自信,诙谐幽默,而与权力机关和上级的关系又若即若离,被视为最后一位“绅士侦探”。该系列描写的侦探故事主要发生在牛津,涉及大量牛津大学师生和牛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牛津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也渗透其中。小说描述的侦探故事对于了解上世纪下半叶英国中小城市的主要社会矛盾以及人民生活状况也有着重要价值。
三十三集电视连续剧《莫尔斯探长》从一九八七年上映至二○○一年,其成功也为德克斯特赢得了更多赞誉。牛津市与牛津大学一直把莫尔斯探长系列当做重要的旅游卖点。在牛津有专门以莫尔斯探长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在欧美各国旅游者中很受欢迎。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样,德克斯特在绝大多数剧集里都友情客串过。最近,独立电视台的二十集新连续剧《刘易斯》描写的就是他在莫尔斯探长系列里创造的身强体健的刘易斯警探(现在已经是探长)这一角色。
同《莫尔斯探长》里一样,德克斯特在其中客串了一个把紫罗兰花递给探长的人。
德克斯特多次受到英国推理作家协会嘉奖:一九七九年的锰众灵之祷》和一九八一年的《耶利哥的亡灵》为他赢得了两座银匕首奖;一九八九年的氓妇人之死》和一九九二年的《林间道路》为他赢得了两座金匕首奖;一九九七年,他荣获钻石匕首终身成就奖。一九九六年,短篇小说《伊文思参加普通证书考试辱为他赢得了麦卡维提奖。一九八○年,他当选为仅限邀请侦探协会的成员。
在侦探小说史上,柯林·德克斯特与雷吉纳德·希尔和彼得·拉弗希齐名,被誉为“英国古典推理三大巨匠”。“莫尔斯探长”系列是继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之后最成功的一套英国侦探小说,同时在美国也享有盛名。一九九○年,英国侦探小说家协会(CWA)的会员对福尔摩斯之外的所有英国侦探进行投票,莫尔斯探长当选为“最受喜爱的侦探”。二○○○年,德克斯特凭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荣获大英帝国勋章。
二○○一年九月,林肯大学授予德克斯特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项高等学位通常授予那些学术成就突出或者拥有其他功绩的人。
献给约翰·普尔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诗篇 84:10》11 本部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圣公会(基督教安立甘宗)教堂发生,因此所有译名均采用基督教译名。
±± 编年记±±第一卷1莱昂内尔·劳森牧师与最后离开老教堂的艾米丽·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轻轻地握了手,夫人纤细的手上戴着光滑的手套。劳森牧师知道自己身后的长凳上已经空无一人。星期天的礼拜都是这样:其他衣着光鲜的女士交头接耳地谈论宴会和夏季凉帽,风琴手演奏乐曲终章,脱下长袍的唱诗班少年把圆领 T 恤塞进喇叭裤里,这个时候,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总会跪在祭台前面再祷告几分钟,这种对万能上帝的虔诚甚至在劳森牧师看来都略微有些夸张。
然而劳森非常清楚,这位老夫人有太多需要感谢上帝的东西。她虽然已经八十一岁高龄,看东西有些模糊,但是仍旧体态轻盈,思维敏捷,足以让人羡慕。她的家在牛津北部,是一幢典型的上流社会老年贵妇居住的房子,高大的栅栏和枞树把房子同尘世的喧嚣隔离开来。客厅的前窗涂着考究的银漆,散发出淡淡的熏衣草香味,从这里眺望出去,园丁精心照料的小径和草坪一览无余,社区工人每天早上都会悄悄拾起年轻人随地乱扔的可口可乐易拉罐、牛奶瓶和薯片袋,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觉得,这些举止怪异、堕落不堪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资格在街上走路,更不用说混迹于她深爱的牛津北部的街上。这幢房子的租金极其昂贵,但是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从不缺钱,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她都会把一张五英镑的纸币折好,用褐色的信封小心地装起来,然后轻轻放在教堂的奉献盘上。
“牧师,谢谢您的教导。”
“上帝保佑您!”
十年前,劳森被任命为圣弗里德斯维德教区的牧师,从那时起,这段简短的对话就没有丝毫改变,但是这种对话在牧师和教民之间根本算不上什么交流。劳森牧师刚开始任职的时候,对于夫人所说的“教导”隐约感到不安,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诵读经文篇章的时候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传道热情,上帝让他这样一个倾向高教会派 1 的人做这种电报式布道是个不恰当的安排,甚至让他有些反感。不过,无论劳森牧师说什么,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都像听到他吟唱天堂之声一样,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她都会向这位不容置疑的福音信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完全出于偶然,劳森1 高教会派(High Church),圣公会的教派,在信仰和礼仪方面与天主教最为相似。
牧师在自己的第一次礼拜之后就想到了“上帝保佑您”这句简单的话,今天,沃尔什 阿特金斯夫人又像往常一样把这句充满魔力的话和自己的《公祷书》1 一起紧紧抱在胸前,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圣贾尔斯路上,一直为她开车的出租车司机会在殉教者纪念碑 2 旁边狭窄的停车带上等她。
圣弗里德斯维德的牧师扫视了一眼炎热的街头。他不需要在这里久留,但奇怪的是,他好像不愿回到阴暗的教堂里。十几个日本游客沿着对面的人行道漫步,身材矮小、戴着眼镜的导游断断续续地哼唱着这座城市古老的魅力,直到这队游客闲逛到电影院门口,他唱歌的音节还能听得见,电影院老板正在自豪地向客人推荐欣赏欧洲1 公祷书(The Book of mon Prayer),圣公会的祈祷用书,是圣公会信仰的重要特征。
2 殉教者纪念碑(Martyrs‘ Memorial),位于圣贾尔斯路南端,为纪念十六世纪在牛津殉教的三位主教而建。
式换妻游戏的机会。当然劳森对这种露骨的描述毫无兴致:他的心思在其他事情上。他从肩膀上小心取下白绸衬里的兜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的象征),转身望着卡尔法克斯,那里的公牛酒吧已经开门营业了。不过酒吧对他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当然,他在某些宗教仪式上也会偶尔喝点甜雪利酒,然而天使长最后吹响号角的时候 1,如果劳森的灵魂会受到任何责罚,那么肯定也不是因为酗酒。劳森不想弄乱细心梳理的分头,他把长长的白法衣提过头顶,慢慢踱进教堂。
风琴师保罗·默里斯先生已经演奏到最后几节,劳森听出那是莫扎特的曲子,除他之外,教堂主厅里只剩下布伦达·约瑟夫斯夫人。这位风韵犹存的女士有三十四五岁——不会超过四十岁,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无袖连衣裙,坐在教堂的后面,1 《新约·启示录》记载,世界末日到来时,会有七位天使依次吹响号角,人的灵魂接受最后审判。
裸露在外的黝黑手臂搭在长椅背上,指尖轻轻抚摸着光滑的椅子表面。劳森从旁边走过的时候,她微笑致意;劳森微微点了一下油光发亮的头,有些随意地表示祝福。两个人在布道之前已经正式问候过,现在似乎都不想继续先前例行公事般的交谈。回到祭衣室 1 之前,劳森稍微停留了一下,把一个松脱的跪垫重新挂到长椅脚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