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三太太不悦的恨声道:“哎呀,不提了,不提了。快别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想起来就让人心里不舒服,没的扫了好兴致。我就不信这天底下的女子都不如他镇南大将军的宝贝幺女,偏给四叔叔娶个美貌贤妻不可,早晚有镇南大将军后悔的那一天。”
言罢,竟拉着凤舞说了好些当年镇南大将军羞辱卫东的言行,似要拉着凤舞与她一般的同仇敌忾。
且说那官媒接了易府送上的名帖,心中万分欢喜。要知道,易府的四位老爷可是如今秦明帝面前的红人,是两疆之战和东征的大功臣。那易子轩更是东阳公的东床快婿,其妻忘忧郡主可是她作梦都想攀上的大贵人。
她东走西问的探清了要说亲的陈美珠与易子轩的关系,才梳妆打扮的换了新衣裳,赶着到易府来拜访。本想着见了忘忧郡主,定要好好的奉承一番,却没想到根本就见不到正主,只有一位自称是忘忧郡主奶娘的韦嬷嬷前来招呼她。
她只得打起百般精神,奉承讨好韦嬷嬷,想着哄好了郡主的奶娘,也算是攀上了郡主这高枝。没想到正当她打着保票,口口声声说会为陈家姑娘说上一门好亲事时,韦嬷嬷却一席话泼了她一盆的冷水,让她直在心中大呼晦气。
因此跟着韦嬷嬷进福寿轩拜见易母和陈易氏之时,她只能死命的挤出笑意和奉承之言。虽然她心里有些不乐意接这门亲事,只是到底是易子轩的外甥女儿,就是攀不上郡主,也不能得罪了正三品的指挥使。
只是在她看来,陈易氏想攀上贵亲的念头,着实有些自不量力。陈家是寒门中的破落户,只能仰仗着娘家兄弟过活,还不受兄弟媳妇的待见。陈美珠又并非双亲俱全,宗妇长媳长孙媳等等直接就没戏,只有低嫁这一条路了。
不过她心里的盘算,自然不会傻的直接说出来,面上仍旧满口答应陈易氏所提的要求,至于挑选的人家称不称陈易氏的心,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好容易哄完易母和陈易氏,心急的逃出了福寿轩,却突听韦嬷嬷说忘忧郡主要招见她。这可真是盼什么就来什么,她忙又打起万般精神,随着韦嬷嬷往主轩院赶去。
要说这忘忧郡主就是忘忧郡主,百闻都不如一见。她自认为这京华城中有头脸的体面人家走了遍,还真是没见过几个有忘忧郡主如此雍容华贵之姿态的。震得她连奉承讨好之言,都不敢随心的张口就说,只能谨慎的陪着笑脸。
当得知是为了正五品副将卫四老爷说亲之时,她心里直念佛祖保佑,可真是意外之喜呀。这门亲事若是说好了,她在这京华城官媒行里的名声,可就要又升上一层了。
详细的问清了卫四老爷对女方的要求,又从燕二太太手中拿到了卫四老爷的八字,她便卖力的在忘忧郡主和燕二太太、华三太太面前打保票。这二十一岁的正五品武将,满大秦朝扒拉扒拉也挑不出几个呀,对女方的要求又不高,定然能顺顺利利的凑成一桩美事。
又趁机奉承讨好了忘忧郡主和燕二太太、华三太太一番,她才万般陪笑的请了辞,随着韦嬷嬷出了忘忧轩,往易府正门行去。路上,仍旧不忘了继续奉承讨好韦嬷嬷,顺便提了提陈美珠亲事的难处,再探一探忘忧郡主对这门亲事是否看重。见韦嬷嬷不紧不慢、冷冷淡淡的应付了几句,她心里也就明白了。
出了易府正门,她欢欢喜喜的坐上一直等着她的小轿,心里盘算是如何促成这两桩亲事,尤其是如何说好卫四老爷的亲事。
至于陈美珠的亲事嘛,她只能说陈易氏糊涂,抱不稳忘忧郡主的大腿,借不上东阳公府的势头,也怨不得她无法尽心尽力的给陈美珠寻一门好婆家。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双更,二更要稍晚一些。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四十四章随意处置
'奇·书·网]时间:2012…6…132:29:46本章字数:6318
到了八月十五,任嬷嬷奉凤舞之命,在花园河塘上的水榭里摆了两桌酒席,又唤了家养的艺姬班子出来演奏跳舞,为中秋佳节的热闹之气凑趣。
这是易家养艺姬班子以来,第一次让她们出来表演,也算是检验她们学舞习乐的成果。总不能让她们第一次表演,就在大肆宴请的时候,那要是演砸了,丢的可是易府的脸面。
易母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阵势,数了数那艺姬班子的人数,又眯着眼瞧了瞧她们一身的穿戴,心疼的苦叹道:“何苦养这劳什子的班子。这么多的人,一个月下来,光日常花用就得不少钱。”
陈易氏也在旁酸溜溜的帮腔道:“可不是嘛。瞧瞧这身上穿的,那头上戴的,比我这当主子的都金贵。”
要说凤舞为陈易氏配的衣裳头面首饰等物,还真没有比艺姬班子的差,样样拿出来都挑不出半点错的。
只不过考虑到陈易氏是寡居,衣裳头面首饰等等都按着素色沉色的置办,自然比不得艺姬们穿戴的那般光鲜亮丽。
凤舞闻言,只冷冷的瞄了陈易氏一眼,就笑对易母道:“老爷如今也是正三品的高官,往后宴请之事必不可少,与其去高价聘请艺姬班子,不如自家养着便宜。况且,这京华城里凡是有头脸的体面人家,家家都养艺姬班子,倒也算是俗例。只因儿媳嫌那戏班子吵闹,若不然还得再养个戏班子才说得过去。”
燕二太太忙在旁凑趣道:“上个月跟三婶婶去兵部吴大人家喝寿酒,他家养的那艺姬班子才是大,头舞就一连上了十五位艺姬,那台子上都站满了。”
华三太太不屑的冷哼道:“吴大人家的艺姬班子可跟咱们家的不一样。没听陈大人家的夫人说嘛,那艺姬班子就着给吴大人和吴家公子养着玩的,全都叫他们父子三个睡遍了。”
陈易氏闻言,双眼一亮,看了看那些年轻貌美的艺姬,别有深意的笑道:“这种事情总是难免的,男人嘛,哪有不偷腥的。连那些平民男子攒下些私房银钱,还惦记着香的臭的往上贴呢,更别说位高权重的官大人了。”
燕二太太和华三太太听了这话,都不悦的沉下脸来,只是顾虑到易母在座,又是中秋佳节,不好与陈易氏起争执。
凤舞却不在意的淡笑道:“大姐说得是,男人嘛,总是管不住自己的。不过,只要女人能管得住自己的男人就好了。至于那些上了男主子床的下人们,再受宠爱也不过是下人,生死去留还不是女主子的一句话嘛。”
语毕,凤舞端起杯中的美酒,浅饮了两口,便吩咐立在身后的韦嬷嬷道:“中间领舞的红衣丫头,倒是个知事懂情的,没辜负了她那好样貌。我记得陪嫁里五处田庄的管事,有一个去年丧妻了,把她配给那管事作续弦吧。她的衣裳鞋袜都让她拿走,头面首饰只让她带走两套,其余的给艺姬班子里的姑娘们分了。”
韦嬷嬷早就看见那红衣丫头连连向易子轩撒娇耍媚,正想着等散席后,让花玉雪狠狠的教训她一番。如今听得凤舞发了话,忙笑应道:“是,待散席后,婆子就去料理,今晚连夜派人送她去田庄上成亲。”
主仆俩一来一往间,已然让在座的女眷们都变了脸色,有称赞、有欣赏、有赞同、有羡慕、有嫉妒、有怨恨、有惊愕。最为尴尬难堪的,当属才用艺姬班子挤对了凤舞的陈易氏,似一个响亮的耳光回拍到她的脸上。
凤舞却似无事一般继续欣赏艺姬们的舞姿,还与燕二太太和华三太太说说笑笑的对干了几杯美酒。完全没有因为陈易氏的浑话,还有那红衣舞姬的不安分,而扰了中秋佳节的好兴致。
临到散席之时,凤舞还高兴的吩咐任嬷嬷,赏艺姬班子里的姑娘们,每人二两银子,花玉雪和梅雨竹则各赏五两银子。
虽然在现代的时候,她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无形的等级制度,可自从穿到了古代,入乡随俗的也就慢慢接受了。
如今这些艺姬在她眼里,不过是玩物。高兴就让她们出来表演表演,赏上一些银子。不高兴就让她们老实的在寒枫轩里熬日子,她则眼不见为净。
她不是高夫人,不会懦弱到连妾室们和丫鬟丫头们都掌控不了的地步。
她还是内定太子妃之时,最为担心妻妾之争,因为太子的侧妃和妾室,不是她一两句话就能随便打发的。
可自从她嫁进了易府,对妻妾之事也就不忧心发愁了。只要拢住了易子轩的心,那些爬上易子轩床的女人,就能随她处置。而她与易子轩若是离了心,那她处置那些女人,就更不用顾着易子轩的体面了。
次日,凤舞才起了身,就听得韦嬷嬷笑着回禀道:“早上老爷出门后,花玉雪就过来向太太请罪了,说是没有管教好那些毛丫头们,让太太烦了心。婆子知道太太无心理会她,便叫她在院子里跪了半个时辰,又派人传话给任泉媳妇,罚了她一个月的月钱,就让她回寒枫轩了。”
凤舞满意的点了点头,淡笑道:“倒是个懂事知礼的。只要她心里明白,我也不再乎养着她,反正也不是白养着。”
用过了早饭,奶娘就抱着小明洛进了正厢,如往常般给凤舞请安。
凤舞抱过儿子,笑着哄逗了一番,就问昨天都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又问昨天睡了几觉、睡了多久、睡得好不好,还问昨天哭了没有、哭了几次、哭得凶不凶,最后仍是不放心的杂七杂八的问了好些,才放奶娘回了西厢。
凤舞又逗弄了小明洛一会儿,就见他举着短小的粗胳膊,不停的在嘴上晃,小嘴还一张一合的打着小哈欠,小眼睛也慢慢的眯了起来。看的凤舞笑得合不拢嘴,轻轻的将他抱在怀里,柔声哼着小调,哄着他睡觉。
等小明洛睡熟了,凤舞才轻声命青鸢去唤奶娘过来,然后让奶娘小心的抱着小明洛回西厢去睡觉。
待用罢了晌午饭,凤舞换了出门的衣裳,就带着青鸢和蓝星、橙玉,回了东阳公府省亲。
早在中秋节之前,天太君就派人来传了话,请凤舞八月十六回去省亲。凤舞也与易子轩商议好了,等他晚上下了班,就随东方晨一同回东阳公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