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因缘-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以来,很多追随者与响应者都将其奉为圭臬,不假思索地引用这句话作为证明“我”存在的依据。这些错误的教证和错误的逻辑,加强了我执的力度。本来,在没有任何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就有一种先天的俱生我执,这样一来,我执就变得更加牢固了。 



世俗人往往认为,所谓的“敌人”,就是外面的某个人、某个动物或者某个团体等等;佛教却认为,外面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敌人,最可怕的劲敌不在外面,而是在里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我执。 



古德云:福祸无门,唯人自招。我们所感受的一切幸福与痛苦,全都是我们自己招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源于我们自身的因素,地狱的烈火、狱卒;饿鬼道的饥饿、焦渴;世间的恶鬼、猛兽等等,都无法伤害我们。能够伤害我们的头号大敌,就是我们心里的我执。其他的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等等,都是我执所引发的。 



世俗人认为的胜利——亦即与人争斗所获得的胜利并不是真正的胜利,这种胜利当中的获胜者,实际上却是受害者、失败者。 



按照世俗人的想法,今天我打败或者打死了敌人,就获得了胜利,但殊不知自己却因此而造下了地狱之因,这不是自己害自己吗?今天的胜利带来了来世的地狱之苦,自己不是受害者、失败者又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从来就教导弟子们,不要去争取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获得的胜利,而只需要追求挑战自己、斩灭自己所取得的永恒之胜利。其中的自己,也就是指我执。作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就要与自己的烦恼作斗争,与自己的我执作斗争。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要认定什么是我执;接下来要知道,它才是我们真正的冤家对头。 



当我们认识了这个罪魁祸首以后,现在就要全力以赴地消灭它,与它决一雌雄。 



当然,这是从显宗的角度来说的,密宗的见解和修法与此不太一样,但我们对显宗的基础都所知甚少的情况下,讲密宗不会有什么用处,所以此处不讲密宗观点而只讲显宗。本来这种观点就没有错,在一开始,我们就应当依照这种方法来修行。 



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怀疑,更没有去观察、思维过这个“我”是否存在,一直认为有一个“我”。如果到从未受过佛教教育的人群当中去说“我怀疑我是否存在”之类的话,别人一定会认为你精神不正常。 



世人时常说这是迷信,那是迷信,其实,相信我的存在,才是最大的迷信,这种理念,是一种非常盲目的信念,但我们世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佛陀没有告诉我们,则即使再聪明,再有神通,再有学问的世间人,也永远不会知道这一真相。东西方的哲学未能探知这个问题,现代科学也不能揭示这个问题,佛教的多数对境与范畴跟科学完全是毫不沾边的两码事,哪怕是其他宗教,也没有真正触及到这个问题,因为其他的所有宗教,都建立了一个不同层次的“自我”,所有的修行、行善,都是围绕着这个“自我”而进行的。 



只有佛法,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我执,并将其作为所有修行人的目标。 



虽然在一开始,我们还不能做到彻底将我执斩草除根,但却要像认准射箭的靶心一样认准自己的目标,然后才射出置我执于死地的无我之箭。 



我们平时最珍爱、最喜欢的就是“我”,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大家都认为我是最珍贵的,除了我和我的生命之外,世界上没有更重要的东西,这些念头就是“我执”。 



我们现在要消灭的,就是这个“我”以及对“我”的执着。 



如何消灭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消灭我执,首先应顺藤摸瓜,设法揪出我执的来源。 



我执的来源与对境是什么呢?就是五蕴。 



佛教当中的五蕴概念比较细致,此处就不讲了,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五蕴,则可以归纳为三种:肉体、精神,以及肉体与精神的运动。在这三者当中,包含了人的整个五蕴的范畴。 



肉体的运动,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精神的运动,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思维、看法、观念等等。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内,每个人都会有联翩而至、生生灭灭的各种念头,这就是精神的运动。 



我们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其中所谓的“我”,无非就是前三者。其中被世人所公认的、毫无争议的“我”,就是肉体;其他宗教和一些世间学说,又承认精神为“我”;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体系的运动,也被划分到“我”的范畴之内。 



我们可以仔细地分析一下,除了这三者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我”呢?不会有的,因为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我们从来不会认为这朵花是我,这座房子是我,正是有了这种观念,这些东西也就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过自我的麻烦。如果真有一个“我”的存在,就应当存在于这三者或这三者的综合体当中,如果在这三者当中都找不到一个“我”,那么所谓的“我”就不可能存在。 



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我是独立的。所谓“独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来来去去,“我”都是独来独往的一个人,虽然有父母、姊妹等一大堆的血缘关系,但我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我;另外,我们还认为,我是常住不灭的。什么叫做“常住不灭”呢?比如说,我们会认为,我前一世是天人,现在投生为人,下一世我还是继续存在,要么是人,要么是天人,也有可能成为畜生等等,不管怎样,我是始终存在的。 



当我们初步了解到“我”是什么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什么问题呢?当我们回头观察的时候,发现无论是肉体、精神,还是它们的运动,都不符合“我”的概念,都与“我”的概念是矛盾的。 



首先,肉体并不是独立的东西,仅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大家也知道,身体是由很多的复杂结构组成的综合体,就像汽车是由很多零件组装而成的一样。毫无独立可言的肉体又怎么能称之为“我”呢?肉体不可能是所谓的“我”。 



其次,精神也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由很多的杂念、思维等等所组成的综合体,就像由钢筋、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所组成的大楼一样。精神跟“我”的独立性质是完全相抵触的,所以,在精神上面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我”。 



接下来,是肉体与精神的运动。我们应当清楚,除了肉体以外,并不存在什么单独的肉体运动,比如说,我们从这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的移动过程,叫做肉体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肉体既不会增加什么,也不会减少什么,仍然是原来的肉体,只是发生了方位的转移,便称之为肉体的运动;同样,精神的运动也离不开精神,各种善的念头、恶的念头的产生以及消失,就称之为精神的运动。在慈悲心、信心等善念诞生与消失的时候,除了这些念头之外,有没有一个独立的诞生或者灭亡呢?没有。只是这些念头的生起叫做诞生,这些念头的消失叫做灭亡。因此,在肉体与精神的运动之上,也不存在所谓的“我”。 



除了以上三者之外,在我们身体的内内外外,有没有一个符合所谓的“我”的东西呢?谁也无法找到。 



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你希望找到一个“我”,就可以不进行观察而盲目地继续执着、爱护这个“我”,为了它过得好,为了满足它,你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求取功名、赚取钱财等等,这是可以的,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刚才我们已经找过了,不管在哪里,都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 



几乎每一个世间人,都像笛卡儿所说的一样,从来不去怀疑自己是否存在。都想当然地认为:“我明明就在这里,怎么可能不存在呢?神经错乱!无稽之谈!” 



此处我要再次提醒大家,释迦牟尼佛从来就没有说过假有的“我”不存在,假有的“我”当然是存在的,因为有了这种假有的“我”,所以我们要去上班挣钱来养活它,但它是否真的存在呢?是否是真有呢?我们的这个理念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要观察、判断的,是真有的层面,而不是假有的现象。 



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是愚痴的表现。即使是世间的知识——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灌输给我们的,我们都可以重新加以审视,以便验明其真伪,那么,在有关生死解脱的大问题上,我们更应当仔细推敲鉴别。先不要去下结论,自己去观察辨别,自己去寻找答案,以期消除我们的执着。 



今天我们不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在以后讲修法的时候,需要更深入地详细观察。 



虽然在座的大多数人现在已经吃素了,但百分之九十的人以前都吃过海鲜,都曾造作过很多杀业。仅仅在今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就杀死了成千上万条生命。这些生命是为谁死的呢?在当初吃海鲜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付钱?海鲜店的老板为什么要让厨师去宰杀?厨师为什么要宰杀它们呢?都是为了这个“我”。因为“我”,饭店老板,以及饭店里的每一个员工,都造作了同样的杀业;为了“我”的欲望,牵涉了这么多的人。那么,“我”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通过修行已经证实“我”不存在的时候,任何生命就不需要为我们的口欲而死了,不仅它们不需要死,我们也不会造这些恶业,以后也不会堕地狱了。我们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执着为有,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为之牺牲,才会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 



有些人会提出:你不是说没有“我”吗?那么又怎么会有所谓的“我”下地狱呢? 



虽然“我”不存在,但在执着没有断除之前,生命的循环仍然不会终止,地狱的现象还是会继续存在,因而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