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因缘-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世和未来世,是非常模糊的,我们只知道中间的一段——现世的几十年而已。生命的起源和归宿是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的事情。正因为这样,虽然有很多教派或个人就此问题创立了常见、断见等种种观点,但是,其中没有一人能真正说清生命的真相。只有佛陀才能够清楚明白地揭示出生命的源头和归宿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将我们束缚于轮回中的呢? 



我们不是自愿流转轮回的。我曾讲过,有些人在催眠的时候,说自己是故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也许真有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在胡说。但无论如何,这都应该是自己的幻觉,是不太可能的。实际上,除了那些度化众生的菩萨以外,没有一个人在临终时有主宰自己来世去向的能力。我们一直都是毫无目的地漂泊于轮回当中,没有任何自由可言。 



也没有一种外在之物在束缚我们。人们总是以为,是外在的事物约束了我,为了生活我必须去工作挣钱,如果不做这些事情,就没法生存。之所以这样认为,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在这样做,所以我也要这样做。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世事是必须要做的,放下了也就放下了,只是我们认为这些事是肯定要做的,才会始终放不下。 



但是,有一样东西始终迫使我们漂泊于轮回当中。它,就是“我执”,这个我执不是身外之物。 



有了我执,就有了贪、瞋、痴。我们经常生起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嫉妒心,都来源于“我执”。假如没有这样的“我执”,有没有可能产生贪心?有没有可能产生瞋恨心呢?不可能的! 



所有烦恼的根源就是“我执”。同样,外境也不是独立的,而是内心的产物。 



关于外境和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有种种学说。一些人说外境是心的产物,另一些人却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实际上,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根本不在我们普通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范围之内。虽然古往今来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认识、下过许多定义,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因为问题本身,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感官、意识的范围,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辨别清楚。 



其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并非精神是物质的产物,而是物质是精神的产物。这一点是有办法证明的,不仅有理论可以证明,还有许多前辈修行者亲身经历的种种实实在在的事例可以证明。 



若外境是心的现象,“心”是什么呢?在世俗谛,从凡夫的角度看,“心”是万法的根源;从空性的角度去观察,则“外境”不可得,“心”亦不可得。既然“心”与“外境”都不可得,我们又为何流转轮回呢?因为,内心有了执着以后,这个执着首先可以建立外面的山河大地,然后可以让所有的人迷惑颠倒、不能证悟。这是心染污后的一种能力,而非心的本性的能力。 



现在我们知道,一切烦恼和外境的根源是“心”。“心”又有很多种,如心的本性光明,还有心突然产生的执着,其中,谁是轮回的根源呢?心的本性光明不是轮回的根源,只有心的执着才是轮回的根源。心的执着为何是轮回的根源呢?因为,刚才已清楚地看到,贪瞋痴是从我执产生的。虽然我们不清楚外境是如何从心产生的,但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来抉择外境就是心的一种现象。总之,一切好与不好的现象,都是心的执着。 



所谓“心的执着”只有两种:“人我执”和“法我执”。所有的执着都包含于其中,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执着。所以,轮回的根源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 



从无始至今,正是这两种因缘将每一个人束缚在轮回当中。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也好,还是功绩卓著的伟人也好,所有的人都受制于它们,都被它们所统治。它们是统治者,我们就象它们的奴隶一样。 



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的呢?“人我执”不是身外的东西。每一个人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执着“我”就是肉体或者肉体和精神的综合体,这不是父母教的,不是老师教的,也不是自学来的,而是一种天生具备的执着,这种执着叫“人我执”。那“法我执”又是什么呢?就是除了自身的五蕴之外,把一切身外之物(如山河大地、房屋桥梁、金钱等)执着为实有,都叫“法我执”。 



例如,认为金钱是实在的,心里就产生了“法我执”;认为“我”是存在的,就产生了“人我执”。既然“我”存在,“金钱”也存在,于是心里就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去挣“钱”。对此,我们要扪心自问:我是如何看待金钱、名利的?我是如何看待我自己的呢?金钱、名利,没有一个凡夫不喜欢,只是喜欢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人我执”,每一个凡夫都有,而且非常浓厚。这就是我们的答案。那么,挣钱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享受世间的一些感官刺激,即所谓的快乐和幸福。如果能够体会和证悟身外的金钱、我自己以及感官的刺激全部是如梦如幻的,能够看透这些都是空性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去追求所谓的幸福快乐、去争权夺利呢?那是不可能的。争什么权?!夺什么利?!都是空性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得清清楚楚,否则很多人会对空性产生误解。因为曾经详谈过二谛的问题,在此就无需赘言了。 



(三)为何要破“人我执”和“法我执” 



了解为什么要破“人我执”和“法我执”十分重要。因为轮回的根源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有些人虽然不愿意受痛苦,但也不愿意脱离轮回,只希望在流转的过程中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报,那么,这种人不需要断除这两种执着。可是,如果我们不愿意再流转轮回,希望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从轮回中解脱,就一定要推翻这两个执着,否则解脱无望。 



(四)如何推翻两种执着 



从出离心生起的第二刹那起,我们就开始与轮回分手,这时还没有能力推翻轮回,因为脱离轮回的条件之一是证悟空性。若想飞速地推翻轮回,就要学密,特别要学大手印、大圆满之类的法。学显宗同样能够了脱生死,但没有那么快。通过比较显密经典和显密修行人的进步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个差别。但是,对一般人而言,首先要用中观的推理方法来抉择空性,然后再去听闻、修习大圆满。到那时,这些中观的修法会对证悟大有裨益。所以,我们要推翻自己的执着,先要依靠中观的修法,最终要依靠密宗的修法。 



(五)宣讲中观的殊胜并劝导修习中观 



以中观的推理方法虽然能够抉择一切法是空性的,但实际的效果却要依修行的深度而定。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仅仅听闻而不修习中观,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为什么呢?《般若波罗密多经》中讲过:任何一个人在对空性稍有了解后,其轮回的相续就会因此而受到破坏。因为轮回的相续已经被破坏,所以对他而言,虽然轮回没有立即停止,但其不断向前的能力已经被取消,他的轮回就不会再延续很长时间了。从这方面讲,无论修或不修,只要听到“空性”,就有很大的收获和利益。 



佛在《般若波罗密多经》里讲了几种比喻,其中我记得的有两种。一个比喻是,(古时候,印度有些商人要到海岛上取宝,他们大多是从远离海洋的内陆出发的。)商人们从内陆出发后,当高山开始逐渐远去、消失不见、一切都变成平原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接近了海洋(当然,这是指一些特定的地方,不是所有地方)。另外一个比喻是:有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徘徊良久后遇到一些牧童,这说明他已经接近了森林的边缘,因为放牧人只会在森林的边缘,而不可能到森林的深处。同样,任何一个人听到空性、听到般若波罗密多,就像临近海洋时望见平原、在森林中遇到牧童一样,这说明此人已经接近了轮回的边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听到空性即使没有证悟,也有很大作用。 



但是,如果从实际修持的角度来说,仅仅听闻而不修习,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一定要修!修之前需要证悟,但这不是指大圆满等密宗的证悟,纯粹是一种中观的证悟。通过逻辑推理、通过理论,对空性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叫做中观的证悟。这对于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很重要。要证悟这样的空性是否一定要出家呢?不是。无论在家、出家,无论男、女、老、少,谁都可能证悟。只要能先证悟,再通过修行,就可以推翻“我执”。 



如果不推翻“我执”,它就有很强的控制力,让我们生生世世流转轮回。人们认为世间最可怕的伤害就是害命,其实,这只是结束了一种临时的生活——这一世的性命而已,却无法使人下地狱。我们经常害怕鬼或者魔,其实,它们只能暂时使人生生病而已,也无法让人下地狱。但是,如果不和这两种“执着”作斗争,它们就会非常有力,会生生世世害我们,令我们堕入三涂。现在,如果肯反过来去推翻它,它就是软弱的,没有能力的。为什么没有能力呢?因为它所有的出发点都是没有根据、没有理由的,所以很容易推翻它。可是,这两种执着在我们的心中生存了那么长时间,如果不去观察它的过失和不足之处,即使再没有理由,它仍然会继续存在下去。现在回头观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它是错误的,既然知道是错误,就容易断除它。 



理论上,我们的执着是没有根据,应该很容易断除的;但实际上,要通过修习中观,而彻底推翻我执也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我执虽然无凭无据,却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串习,要彻底推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