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庭守卫看了卫宁一眼,丝毫不见端倪,当即让出道来,徐晃婉言拒绝护卫相送,将卫宁送到偏僻处,这才匆匆上马,直奔东门而去。



与此同时,大堂之内,只等卫宁起身离去之时,袁绍那和煦的脸色霎时阴云密布,甚至还有些微狰狞之状。

卫宁的话虽是实言,但何人会信?自然他也不信,内忌之心,已经动了杀意。

这时忽而身后转出一人,附耳便道,“主公,李大人适才出庭与人密谈,似乎有所动作,属下不知如何处之,还请主公明示!”

袁绍嘴角狠然一笑,道,“颜良将军整军妥当否?”

“得主公吩咐,不敢怠慢!”

“好!且让颜良将军率部乔装打扮,混入‘李大人’队列之中,便宜行事!而后,这一切罪名……”袁绍摸了摸下颚长须,神色颇有些残忍的说道。

那下属之人得令,当即退走而去。

“此人不为我所用,实乃心腹大患,我不得用,哪他日也莫想用之!当然,李大人既然已经绝嗣,这家族的延续也毫无意义,不如随他入土吧!”举杯缓缓而饮,这清澈的酒水却或甜或苦,异常乏味。

而却在这时,忽而大堂外传来一震焦急地脚步声来,与这歌舞升平的景象大相径庭,一员小校飞身而入,高声道,“主公!城下忽然四处火起,骚乱不堪!”

众官被这突入起来的打断弄的不知所措,闻言,更是人人色变,常年混迹官场,已经嗅到了某些味道。

袁绍更是脸色一青,慌忙招人附耳令道,半晌,回报之人小声道,“主公,适才卫宁公子已经告罪离开!”

“哼!竖子好算计!”袁绍脸色越发铁青,蓦然站起身来,失态的将手中酒樽掷于地上,深吸了口气,又道,“传令颜良将军,封锁四门,务必不让一只老鼠逃走!另,传令城外驻军速速包围城南卫宁兵马,不得走脱一人!”

左右得令正欲退走,袁绍斟酌之下慌忙唤回来人又道,“让人密传我意,叫人紧紧叮嘱李大人动向,必要时刻,可施与援手!然后……”

一抹颈项,袁绍神色间,说不出的狰狞……

与卫宁同入城中不过四五十人马,对于陈留这个一郡郡治,即便四处分散纵火,也只能引起片面骚乱,但得卫宁示意,纵火之地多放于城西之处,这些人物自从跟随卫宁从长社以来,似乎对纵火这个颇有前途的职业越发熟练,一时间,四下皆是火起,骚乱不堪。

随着护城之军匆匆集结赶来,众人才依依不舍的丢掉手上火种,隐走而逃,直奔东门而去。

随着袁绍军令一个一个地传下,城外大军匆匆调动,直扑城南而去,那本该是卫宁五百人马驻军之地,等到颜良大军到时,却早已人去营空。

五百人马说少也不少,但袁绍大多心思在于防备城门,同时,根本没想到卫宁竟然会在这个时候逃走,一时间也松懈了不少。此刻卫三早领着五百人马集结城东,只见城中微微泛起一丝红光,又将依稀可闻的骚乱之声音,当即拔出佩剑,一直城东,拍马而上,大叫道,“公子如今身在险境,众将士,且随我打破城门救出公子!”

同时,城东之处,蓦然又杀出数百人马,城门守将一时间措不及防,匆匆整军抵挡而出……

“典韦如今身在何处?另外,可曾按我吩咐,布置妥当?”卫宁一边心急火燎的骑马而奔,有骕骦为坐骑,加上陈留街道颇为平整,奔跑之下,却只有些微震动,卫宁不禁大为感激袁绍相赠之情……这个没良心的……

“末将已按公子吩咐,差人去办了!”徐晃回过来,一边小心打量四周,一边高声回到。

如今城西起火,骚乱多于西边,袁绍和其余等人当然也该将目光放于西边才是,一路上,卫宁地确未有人阻拦,心中大定。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存实力



冀州内黄,本该作为前锋的杨奉一万大军此刻却停留在内黄城三十里外,大军偃旗息鼓,反而趁着天色未暗,安营扎寨。

“元俭回来了?为何只你一人?仲道何在?公明何在?”中军大帐内,杨奉一脸焦急的将半跪着地的廖化匆匆扶起,脸色不由得一阵变幻。

数日前,本来打破商丘,众军受皇甫嵩,朱隽节制,如今天下胜局几乎尘埃落定,只等天下诸侯齐发广宗,剪除张角这个贼首。而杨奉前翻连树大功,有此功勋,加上部属北上之时,经过许多时日休整,比较皇甫嵩,朱隽大部才历久战,前锋之任该是当仁不让。

但,杨奉离卫宁,徐晃独自北上合皇甫嵩朱隽大军合攻商丘之时,这才发现到那发自内心地恐慌。他当然知道,自己有现在的成就到底是拜何人所赐,攻打商丘之时,这一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却少了以往那种灵动,重新归结于自己那稳健,中规中距的打法。

战阵厮杀。伤亡在所难免,以往卫宁所为皆是力求用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才使得杨奉地部曲不见衰弱,反而越发庞大,倘若卫宁不是去糠留精,又碍于粮草问题,以杨奉打败黄巾而俘获的贼兵来说,甚至组织起一支数万的大军也不是问题。

但此时。杨奉以及他手下那些久战兵将在数场大战中早已经习惯卫宁那连绵不断的奇攻侧谋,重归于大汉官兵那铁血的正面冲杀,虽然这样更加容易让所有人激起胸膛那滚滚热血,激励士气,但却一时又多为不惯。

而在黄巾垂死般的挣扎面前,伤亡在所难免。同时,杨奉早习惯了有事便问计于卫宁,不比以前,卫宁给他的感觉便是没有任何事情是他办不到,那是发自心底的信任。而这信任在现在看来,却是无比地依赖。如今他却不在身边,凡事皆需自己殚精竭虑,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让他回忆起在遇见卫宁之前,那身为杨氏旁支子弟的失落与危机感。

商丘几日,杨奉越发希望有卫宁的辅佐。他似乎觉得只要卫宁在他的身边,那他就拥有足够的胆气敢横扫天下!

而卫宁在陈留所受到的威胁,一封求援接应的信笺却正是牵扯到了杨奉那敏感的神经,袁绍,这个无论身份,学识,才干,德行。皆远远超过他的人出现了!那种危机感觉一如当初见到曹操之时,使得杨奉几乎整日神经紧绷。没有人知道,一个庞大家族支系子弟地失落压力,没有人能理解一个在这样一个家族总被忽视的人的心情。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凭借卫宁爬到现在这样一个名声赫赫的人,是何等害怕重新回到过去那样默默无闻!

若不是皇甫嵩,朱隽军令如山,恐怕杨奉回立刻挥军西去。最后只能让廖化领了千人,前去接应,就这千人,杨奉依旧觉得太少……

事实上,廖化行到半路时,陈留事情却已平息,而又收到了卫宁让他回军的手书,一想到北方战事未平,杨奉部属本不过一万余人,又正值用人之际,自己便带了一千人马,这让一向颇为稳健的廖化打心里觉得不妥。既然卫宁让他回去,当然乐得顺势而走。

当然,他并不知道卫宁在陈留之事地凶险,也不知道杨奉对卫宁有多看重。

此刻杨奉那铁青的脸色,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大帐之内,气氛颇为沉闷,廖化心思即便是杨奉也能明了,这个耿直又忠诚的战将已经得到了杨奉足够的信任,而杨奉如何能怪罪于他?

却在这时,大帐大开,一个粗犷,颇具威势的声音蓦然炸开。首先探开帐帘的正是一只蒲扇般的大手,紧接着正是一具魁梧而杀气四溢的身躯。



如今黄巾节节败退,为何我军反而停滞不前?有我等战之师,何惧城内那区区贼兵?”

这一声颇含埋怨地声音恰好打破了杨奉与廖化之间的沉闷,杨奉整了整心情,将廖化带回的卫宁手书放于帐内案几之上,这才看了过去。

黄忠,在这短短月余,早已经用他那不输给徐晃般的盖世武勇,赢得了所有人警服。尤其那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地神威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一想到当初卫宁极力劝自己善待于他,杨奉心里又是一阵恍惚。

能出谋划策,行军布阵,能为他再三举荐人才贤良,本身家事也是举足轻重,这样一个谋士,天下能有多少?

“哦!适才元俭领军回来,带回仲道手书,我这却还在斟酌。”杨奉笑了笑,慌忙回道。

“哦?卫宁公子?我闻将军让元俭领军去迎公子,那元俭既归,公子却不知身在何处?”黄忠微微一愣,一想起那指点兵将,水淹张曼成的瘦弱身影,与他人一般,这又不由得用上了敬语。

事实上,在跟随杨奉一路北上的时候,从众将士嘴中,他听到最多的却正是“卫公子”“卫司马”的名字,当然,在所有人添油加醋的话语间,加上宛城一战,卫宁也早也赢得了黄忠的尊敬。



“唉……仲道留书让元俭独自领军返回,此刻却还在缓缓向此处而来。”杨奉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答道。

“那公子所书所为何事?”黄忠看了案几上那绢纸一眼,不由得问道。

“哦?……我适才心忧仲道之事,这却还未翻阅……”杨奉也是微微一愣,这才慌忙将书绢拿起摊开,仔细看了起来。

半晌,杨奉的脸色缓缓由凝重舒展开来,继而浮起一丝喜色。

“仲道既然言辞拒绝袁绍,那必然还是不愿弃我而去!哈哈!”杨奉嘴角不由的大大咧开,心里大定,这才对黄忠道,“仲道书中所言,正是让我军暂缓行军!”

黄忠脸色一变,不由得嗡声道,“这是为何?”

“哈哈,汉升莫急!来!来!诸位请坐!”杨奉眉头舒展,这才踱步走于主席,缓缓坐稳,挥了挥手又示意黄忠与廖化入席,这才道,“如今河南已平,黄巾余孽已经是落幕西山,众郡之地,多是流寇散贼,只余河北未平。然,那冀州都尉刘备并右北平抬手公孙瓒大人与黎阳击溃张角最后大军,贼众势力已经对朝廷构不成威胁,这些大家也该是明了!我朝廷王师,虽然百战不殆,但黄巾作乱,旷日持久,前翻大军多有折损……那中郎将董卓兵败徒劳折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