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5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与此同时,太史慈在击溃了蔡瑁后,并没有采取保守思想。果断出击,渡过谁河,抢占了平春,义阳两城。而经过太史慈一次屠杀般的伏击过后,蔡瑁已经是闻风丧胆,收拢起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三千兵马。直直向南逃窜而回。

当初踌躇满志,现在狼狈不堪。蔡瑁让夭下人对荆州军的实力评估再度下降了无数,,

而,这一次失败以及太史慈的果断出击对于等着刘表后勤救命的曹操来说。无疑又是一今天大的噩耗。

蔡瑁的几万荆州兵战斗力不强。孙曹不会放在心上,但是这几万人死得太过窝囊,甚至连给他们当炮灰都没来得及用上。

而比起这个来说,太史慈抢占了义阳和平春,才是最为致命的。

刘表如果要接济孙曹维持前方的战线,强大的财力物力是根本的保证,但是,通过陆路的输送。一路的消耗太过吓人,只有走水运最是快捷,也最是节省。

而现在太史慈控制了义阳和平春。就等于是控制了淮河中上游的漕运,荆州的钱粮则无法有效的输送起来。也便是说,根本无法在河东动全面攻势之前维持住消耗”

不得不说,这已经是最后一道筹码压在了天平之上,孙坚终于放弃了和曹操最后合作的念头,果断下令放弃商丘撤军南下返回寿春。

这一场战争,江东已经流了太多不应该流的血。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要不然孙坚也不会倾力北上协同曹操联手抵抗卫宁。但是,嘴唇已经坚持不住了,牙齿就该为自己的缝隙不漏风而打补丁了,最不计也不能放太多的风进来”

孙坚如今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趁着河东攻破曹操之前,迅将山越之乱平定下来,这样还能有时间巩固长江一带的防线,依靠长江天险,或许还能挡住河东南下的脚步,,

至于曹操”成王败寇,一个已经没有力量的人,已经不可能再是他的盟友了!

孙坚的南撤,将曹操推入了绝谷。十万大军,几乎大半都带伤,其中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新兵,战斗力之低下。几乎可以不提”最要命的是,孙坚的南撤。已经完全宣告了河东将淮河所有支流都控制在手上。他将得不到半点来自刘表的援助!

而如今,曹军的军粮,已经到了告磐的边缘。

当看到荀彧满脸参白,摇摇欲坠的身体。曹操就知道,已经不能再依靠这个已经耗尽了心力的忠诚管家了”荀彧,已经尽力了。

如果不是他。曹军不可能用那么点资源就和河东抗衡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不是他,恐怕尧东甚至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就会为黄忠,典韦所偷袭成功。长驱直入直袭后背,如果不是他,他甚至连后撤这数万大军回到东郡,都不可能办到!

不过,现在却不是去宽慰荀彧的时候,既然事不可为,那就只有继续后撤了,,

十二月底,曹军再度放弃东郡,向东南撤退。退入徐州境地,因为兵粮缺少,曹操下令劫掠,徐州哀嚎遍野,程昱终于还是提出了用人肉充当军粮的建议,在曹操的默许下,一场隐秘的屠杀开始,,

而河东大军在曹操退军后。并没有贸然追赶,牢牢的巩固对充州残存敌方势力的清理和扫荡,充州。豫州。青州全境,全数落入河东的掌握之中”

 第五百四十五章

://img。siluke。:888/1/1081/1661945/1107823。gif

://img。siluke。:888/1/1081/1661945/1107824。gif

 第五百四十六章(大结局)

正当卫宁大军进驻东郡的时候,朝廷的特使也南下同时抵达,中原大战的胜利已经进入了尾声,虽然卫宁有意要在给曹操来上最后一击,但毕竟是可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事实上,正如同卫瓘所言,这一场大胜,其实河东也耗尽了多年来储备的元气,更应该是稳固消化战后所得的时候。

可是卫宁怕等不起,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还能熬到什么时候,在击败了曹操和孙坚之后,那一直支撑着他战斗下去的气力,在松弛下来后,仿佛飞快的从他身体里流失出去。

在领军东进的时候,卫宁分明的感觉到了身体的疲惫,那并非操劳而得,而是身体机能开始退化的表现。

正是如此,他才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曹操赶尽杀绝,只有这个人存在一天,他就觉得对于自己一手营造起来的庞大势力是个威胁。

曹操,就是那种在再艰苦的逆境中也能顽强生存下来的人。

在原本的历史中,曹操遇见的艰难不少,甚至许多时候都几乎要了他的性命,或许是时运,或许是他的坚韧,让他一次次挺了过来,若说同时代能够比曹操还要顽强的,恐怕也只有刘备一人了。

刘备已经不在了,而曹操却还在残喘。卫宁觉得即便是在耗上一些元气,也不能让他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正是如此,卫宁才忽略了卫瓘的建议,也忽略掉了如贾诩,郭嘉等等谋士的劝阻,这……或许算是他最后一次的一意孤行吧。

但是,卫宁还是忽视了郭嘉等人的想法,虽然大多数人不知道卫宁为什么急于想给敌人最后一击。在他们眼中,现在的曹操不过只是丧家之犬,整个徐州局势因为和河东大战过度透支,已经一片糜烂,二十年内要想恢复实力都算困难,倘若河东修养一些时候,恢复一些元气,征讨徐州,不过手到擒来。

即便是郭嘉虽然知道卫宁的身体可能出了状况,但也无法理解卫宁对曹操的重视。

在直面劝谏不成,郭嘉伙同贾诩等人暗中传书给坐镇安邑的刘晔,想要曲线改变卫宁的决策。

在同时击败了张鲁,刘备,曹操,孙坚之后,卫宁如今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度,可以说,单单卫宁的名字,便可以让天下震动三分。

即便有刘表不识时务的跳了出来,但没有人怀疑这可笑的螳臂当车迟早是自寻死路,这个天下的大势已成,没有任何人还能挡在河东兵锋的前面。

郭嘉等人联名上书,对卫宁歌功颂德,请进爵为公,这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事实上,以卫宁如今的成就来说,要封公爵并不困难。

不过大汉建国以来,除了高祖刘邦建汉时封了些异姓王公外,未来数百年,就只有篡汉的王莽,其余非皇室成员都不曾有外姓封过王爵,公爵,外姓将臣所能追求的最高荣誉也只能是列侯而已。

而卫宁先前打破了旧制进爵为国侯都算是逾越了数百年的规矩,但毕竟还是属于侯爵范围,而现在,数百文臣武将的联名上书,似乎也要挑战大汉最后的权威

久居深宫如同傀儡的献帝,感到绝望了,在那最后一次的安邑之变后,刘氏最后的一点余威也丧失殆尽。

这一次跳出来送死的,只是一些跳梁小丑,再没有什么有分量的人了,或许私底下还有人愤愤不平,暗骂卫宁有不臣之心,但在如今卫宁挟大胜之势,也不敢跳出来指责一二。

献帝无奈,只能让刘晔起草诏书,封卫宁为雍公。

乘金车,驾四马,持九锡,假行天子事,赐雍州十郡为其封邑,建国号定都长安,可置国相,百官,礼同天子,入朝不拜,剑履上殿。

这些殊荣下来,卫宁俨然已经是这个天下的实际拥有者了。

特使随行百人,得天子诏书,匆匆南下请卫宁班师回朝。

而当卫宁接到朝廷特使抵达东郡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郭嘉等人已经暗中做出了这么大的举动,虽然在此前他已经有所暗示,但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封爵的消息下来。

联想到先前所有人都劝谏他停兵休养生息,卫宁猜测能有这么大胆量的恐怕也只有郭嘉一个人了。

现在朝廷特使已经南下,再进兵徐州已经不可能了,卫宁虽然知道郭嘉是为他好,但这依旧让他怒气不平。

可是……

当他愤怒的找到郭嘉的时候,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块染血的手帕,还有那略显苍白的脸色。

郭嘉知道自己这一次擅自做主已经违反了某些规则,但他实在不愿意看到河东在如此大好局势下真正的伤筋动骨,只要再给一两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徐州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他不能不为河东的未来做打算。

一如同他知道卫宁身体已经开始恶化,但也知道如今卫宁最迫切的并不是吞曹灭吴,而是要彻底巩固如今的权势和地位。而封公,势在必行,甚至是比灭曹还要重要的事情,一旦建立起了国号,那么卫宁指定的继承人,将名正言顺的延续他的权利,这才是刻不容缓的。

郭嘉知道,卫宁早前的暗示其实已经有了考虑,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使得卫宁觉得灭曹比这件事情还要重要,那么他只能越俎代庖私下的运作了。当然事后卫宁的愤怒不能考虑,那么他只能坦诚公布自己的病情,才能让卫宁三思冷静下来。

情谊二字,在乱世中诚能可贵,卫宁无法忘记这些年郭嘉的贡献,虽然他总是玩世不恭,但一旦做事,毕竟是鞠躬尽瘁。

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在担忧身体的时候,这个多年来不离不弃的兄弟,竟然也有了相同的命运……虽然,他的生命比起历史来说,延长了许多,可是还是逃脱不了上天的妒忌……

卫宁喟然长叹,终于还是接受了郭嘉的劝谏,留下徐荣统领三万大军驻扎在东郡后,下令班师回朝。

三月底,河东大军凯旋而回,献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卫宁回城,安邑百姓夹道相迎,使得卫宁的名望如日中天。

雍公赐爵,卫宁推辞二三,终于领受,三月十五祭拜天地,庙祀,正式进爵。但卫宁毕竟没有子嗣,膝下只的一女,卫宁终于提出将卫瓘引为假子,定为雍公世子,以卫瓘在卫宁刻意宣扬下的南顿之战中表现,河东军中上下也并无异议。

而中原大战之后分享的胜利果实,也让河东诸人欢呼雀跃。

封列侯者有五十余人,武将如典韦,张辽,赵云,黄忠等,谋臣如郭嘉,贾诩,刘晔,陈登等也接进爵等心腹大将也进爵郡侯,官阶自进两级。其余大小封赏不一而足,赐封地,加财帛,天下大赦,而新夺取的兖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