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舆论的引导下,百姓自然而然的便会念想到卫宁的好处,河东的强大,河东的富庶,河东的安定,河东的正统性,已经深入民心。如果谁要想将他们的生计,给他们希望地卫宁所剪除,首先,不答应的,便是这数百万的百姓!

政局归于重新的稳定,军事才赢得一场重大的胜利。民心的凝聚力空前稳固,新政地道路上一番通途,士族的低头和畏惧沉默,无一例外的,这一场战争打下来,卫宁赚得钵满盆盈。

而在黄琬和董承等顽固派的倒台之后,卫宁的态度一概往日的退避,终于开始强硬了起来。

作为跟随卫宁的铁杆集团心腹,在这一场重要的胜利之下,自然便该有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

河东。河北的争霸大战,论起最大功劳地,自然非徐荣,贾诩,徐晃莫属。

徐荣,贾诩的北方战线。可以说足够奠定了这一场战争最大的基础,为卫宁保留了一张强大的底牌不至于暴露人前,也挽救了让河东陷入全面战争的窘迫。

贾诩直接被卫宁提拔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令,北原侯,食邑三千户,徐荣为骠骑将军。徐晃为前将军,在两人封侯地基础上全部提升为县侯,徐荣增赐两千户食邑,徐晃一千户。

而马超,庞德,太史慈,典韦,黄忠,赵云。甚至张绣等人,都有封赏,皆封为乡侯,将军。而新降如张辽,张等卫宁所看重的名将,卫宁也没有手软,各自封为亭侯,领将军事。

一扫朝堂满地血,清出荣禄众人分。

保皇派的倒台注定了卫宁彻底的控制朝廷的权势,大小官位。毫无例外的都归卫宁麾下所有。卫宁绝对不会吝啬,但也绝对不会太过。有功地赏罚,有错的不杀,已是格外开恩。

就连远在泰安的刘备三兄弟,也得到了卫宁认可,成为了泰安的太守,封了个亭侯。

从此刻起,卫宁的权势才算是真正的盖过了皇权,整个北方,可不闻皇帝,但却不可怠慢卫门。

现如今,河东经过了大小诸战,开疆扩土也算是达到了一个极限,民生修养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除了有太史慈南下将豫州西北部分所收纳之后,河东也并没有再有什么激烈的行为。

不得不说,河东的偃旗息鼓,也是天下诸侯所乐于见到得,这样一个统一了北方地庞然大物,带来的压力,足够让和它毗邻的诸侯战战兢兢。

是以,在袁术的灭亡后,便宣告了这一场烽火连天,遍地兵戈进入了一个新的,短暂的和平时期。

这个和平,其实也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只是不知道,天下诸侯各自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之后爆发出来的能量,又将席卷天下到什么地步。不过,没有人会怀疑,一旦河东将现在的地盘果实给消化完毕,将会何等可怕。

但……终究无人敢对河东有所觊觎,数十万的兵马,民心所向,光听着便只能心悸。孙坚,曹操抱成一团,已经是唯一能够稍稍让自己心安地理由了。

不过,在外交上地争取,卫宁却也不弱于他人,至少,作为牵制南面两大猛虎的刘表,也已经宣布了依附于卫宁地麾下。

这个时候,摆在众人面前的,便是一个干燥的火药桶,一旦激起了那么一丝火花,必然便是惊天的爆炸。没有人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魄力胆敢去开启这个战端。

两年时间,各方诸侯的安定,仿佛形成了默契一般。

卫宁在河东的新政一时再无阻碍的推行了下去,在削弱了世家大族的私有力量的同时,卫宁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商业的繁荣上面。

已经算是变质了的儒学,卫宁有意让其拨乱反正,在尊崇孔孟的同时,卫宁还大家宣扬孔子的弟子子贡,天下最有名的儒商。

这个时代总便是这个样子,当一个成功的人走上台前的时候,总会引起下方人的推崇和效仿。卫宁的一言一行,自然也是崇拜者们克己的标准。

当卫宁大加推崇儒商子贡,这个最为正牌的孔子亲传儒学弟子,潜移默化之下,渐渐的,也便让许多人,似乎也少了对商业的蔑视。子贡身为孔子七十二入室弟子的正统性是不用质疑的,论起辈分,远在亚圣孟子之上,现如今,经过了卫宁的大肆拔高,早已经逝去的子贡虽然短时间里无法和孔子,孟子这样给人根深蒂固圣人的地位所相比,但也足够让所有人重视这个逝去的伟人了。

一个正牌的孔子门人都投身在商道之中,那那些酸腐之辈,又还有什么托词?

事实上,在汉末时代,儒家的文化还没有被篡改得太面目全非,甚至在南方不少世家还是明目张胆的做起商业起家。当卫宁点破了这一张薄弱的纸张,给了北方豪门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手伸入他们曾经想要而拉不下脸来的商道时,一切便已经是顺理成章。

在冀州,有了甄氏在协助,一车车黄金美玉送回了河东卫府,那庞大的财富,足够让所有人眼馋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卫宁在削弱其余世家土地,私奴等私有财富的同时,却是带头将卫府的田产等物首先削除归于国家名簿,而显然,在这个时候,卫府得到的真金白银,庞大的财富甚至远比当初依靠田产剥削普通百姓还要来得快捷。

卫宁亲自带头,那下面的人在见到了足够的利益的同时,又如何还能忍耐下去?

两年的时间,在整个北方集团的治下,一时间空前的繁荣了起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根究底,所谓世家大族的顽固,不过也是建立在了利益的追逐上,或许在以前,他们会因为士农工商这畸形而强硬的等级拉不下脸面,可当卫宁带头正名之后,实际上,那些顾虑都将被扫平。

安邑城中,士子们的话风,在经过了卫宁的带头,以及引导,更多的便是追溯先贤的尊崇,儒商子贡,商祖范蠡都是他们尊敬的对象,而一旦这样的话题经过了安邑这个大汉新都开始盛行之后,便如同烽火燎原,遍及天下而去。

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时间不过三百年而历经一朝,后人还没来得及将儒家本意完全扭曲,卫宁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能算太过困难。追溯先人,发掘出他们的闪亮点,在这个总是考究先贤行事言语的时代,无疑是有强大的说服力。

而在同时,卫宁再将儒学兼并法家思想,整合起来,便是内修以文德儒教,外辅以法学制度,宽松适度,以强权为根基,在推动商业的繁华富饶的同时,也不至于使得世家大族利用他们根深蒂固的权威优势而做出什么作弊出格的事情,法,便是一种约束,同样,也是一种推动新政良好运行的制度。

集合了河东上下,最顶尖的智谋之士,总共四十多人,以卫凯,郭嘉,刘晔,贾诩,陈宫,司马朗等人联合补充完善修改,《汉律百章》出炉,便是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无疑,两年的时间,给了河东太大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不在于人口的增长多寡,却是一个政权最为重要的根基稳固和革新。至少,现在的黄河以北,论起制度的优越性,便是远远超过了南面的曹操和孙坚等人了。

而当一切都已经步入了一个良好的轨道中去,自然而然,便该再度将目光放眼于天下之上。

而卫宁这一次选择的目标,毕竟不是擅自与南方两大力量同盟发起挑战,却是将目光放到了汉中,东西两川之上。

 第四百五十五章 杀局

第四百五十五章杀局当以个新政体的崛起,改革,必然便是会对这个时代中主流思想和势力的挑战,要一口气坚持走下去,让他们惧怕,让他们不敢抵触,这是必然。'3Z中文'但,在做到这样的前提下,也必须要接受好,将你的对手逼迫到绝境而出现的反扑,尤其,当某些绝对的疯子,一群野心家,理想主义者,毫无顾忌的蛊惑他人,甚至践踏自己的生命。

次日天明,在差遣了卫五又星夜返回安邑后,大军再度开拔。

这一次,卫宁无疑是讲自己放在了一个危险的位子上,他不知道对方到底会不会如此不顾一切,也不知道,对方将发动什么样程度的攻击。

老实说,没有人不害怕,尤其当自己成为一个诱饵的时候。一群恐怖分子的威慑力,本就是各个执政者最为头痛的问题,谁知道他们又将会从哪个旮旯跑出来,给你一刀,给你一箭……

作为卫宁的亲信,典韦,赵云,太史慈等人,都已经知道了卫宁如今身处的局势,自然也是担忧不已。纵然现在进谏卫宁,但他已经做好了决定,甚至已经让卫五提前返回安邑做好准备了。也不可能再改变计划。随之而来,三人只能用自己最谨慎的态度,护卫卫宁的安全。

三千多人,沿路穿越箕关,一直靠近安邑,其实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而沿路上地安定平和,却始终不能打消知情者的担忧。却有沿路百姓人人知道了河东大胜而还的消息,都知道了那个不可一世的河北袁绍。被他们河东强大军队给踏平,诛灭,每当卫宁路过一个县城的时候,总会现身一见,将民众的热情都点燃了起来。

而经过平民们的奔走相告,卫宁的声望同样也在急速的上升当中。目前,这些庞大地舆论势必是需要掌握在卫宁的手中的,稳固民心,自然会带起周边的安定,让一系列政令能够毫无阻碍的下达颁布下去。

看上去坚强的团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用卫宁个人的魅力来维持,一但撑过了新政的成熟期,河东的经济,军事,政治等等,都将飞跃的发展起来,最起码比起原本地社会构架进程,将要跨越四五十的年的水平。而当完全的覆盖到全国各地的话,一次次统一战争的打响。晋朝那懦弱无为的黑暗时代,也将被省去抹走。

可是,这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其实也是脆弱不堪。卫宁在其中演义的主导地位,如果有任何闪失,也必然分崩离析,这东西很清楚,没有理由他地对手看不明白。尤其,在对方明显就已经越发频繁的活动的时候,这样的局势,卫宁也没有不做好准备的理由。

事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