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在这时,甄府的主管满头大汗的窜了出来,正见了卫,不敢有半分失礼,隔着在外面防备的那三十名宿卫军赔笑着高呼道,“卫小公子,卫侯驾到,老夫人,请您前去迎接卫侯!”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将劝降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随吕布,尤其在得知他的目标之后,更只有不过区区百来人追随在他身边。

吕布没有强让那另外的四百多山贼征用,兀自便领了龚都等百来号人,往北面而去。

事实上,或许在遇见龚都这群山贼之前,吕布还有苟且或者是忍耐再起东山的想法,但在此时此刻,吕布却是重新回到了当初在并州时候的心态。

所谓的名声,权势,在他南下以来,几乎无时无刻不是热切的投身入内,本来的英雄之心,已经变得模模糊糊,仿佛只是为了征战而征战,甚至不惜造成历城的惨景,都已经麻木不仁。

那一刻,吕布却是终于宁静下来了自己暴躁的心情,甚至恍然记忆起,自己可耻的行为。

他竟逃了!抛妻弃子的逃了!离弃部曲逃了!

若是以前,他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吗?毫无疑问,若在以前,他宁可冲冠一怒为红颜,宁可决战以求死,也决然不会像这般懦弱。

所以,重新恢复了心境的吕布,已经不想逃了,甚至仿佛也厌弃了则无穷无尽的逃命。

他的目标,便是河内,那里有他的妻儿,或许还能够赶在前头,见上最后一面,又或者……那里将会是他的终点。

他不想逃了,他是吕布,他已经只求一场轰轰烈烈的厮杀,为他的人生,在最后的结束点上,留下一抹鲜艳的笔墨。

河东,很强大,输给这样一个敌人,并不会辱没于他。

有了龚都打家劫舍得来地钱粮。吕布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调理好身子。又勉强让赤兔重新恢复了不少体力。便迫不及待地带着龚都直接向北面而去。

沿路上。吕布并没有再导演一次历城地惨景。只是小心翼翼地躲开了沿路乡镇。蜿蜿蜒蜒直指河内。

而这个时候。卫宁已经率领地四万兵马抵达了河内城中。

先前。朝歌一战。大败袁绍十数万兵马。除了少量投降士兵外。大部分地降卒都囚禁看管在朝歌。牧野一带。启用这些降卒分散。以工代劳修缮朝歌。邺城等地地城池水利。直接等到卫宁将整个河北统一之后。这些战俘才得以返乡。而冀南一带。经过近十万人修缮。倒也勉强恢复了一些战前地元气。

大军所过之处。从当初地烽火连天。四野遍地流民饿殍。倒多了几分祥和。

战争赐给了所有人痛苦和血泪。但同样。何尝不也是让人更加坚强。尤其。有这么一个民族。他饱经磨砺。但从来。不会因为战争而低下头颅。只会在血与火中。依旧骄傲而坚韧地挺了过来。这样一个可爱地民族。他们就是有这样一双勤劳地手。

或许,这应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下去的品质,同样,卫宁觉得,自己有义务将这样一个民族带到巅峰,将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蛮夷南下的可能,所掐灭。

大军娓娓踏入了河内城池之中,卫与甄宓趴在那属于两人的小巧马车之中。将脑袋探出四野观望。

他还记得,当初卫宁严肃的让他记住从河东到河内的那片宁静画面,却在河内北上开始,见过了太多的惨景。路边的尸体有多少饿死,又有多少坏于疾病,更有无数人,死在兵政地苛刻,又或是战乱必然伴随带来的贼祸。

而朝歌城外,近数十里起。数十万兵马的大战。只便是战死地鲜血,便几乎染红了整个漳河的上游。甚至一度到了邺城,漳河的中段也能看到那依稀未曾散尽的殷红。

七八岁的孩童,又如何见识过这般惨烈的画面。当初对战争的憧憬,到了此时此刻,才有了深刻的体悟。或许,他在此前会崇拜典韦,崇拜黄忠,崇拜河东任何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但见识过真正地战争,他才知道,这其中到底有多少辛酸。

卫宁交会了他一个道理,战争不能轻易打开,否则必然让局势动荡,让百姓流离,让无数人,不管士兵,不管平民,都为这场战争而死去。

但是,当战争必不可免的来临时,你却不能退缩,勇敢的举起兵器,不出则已,一出,即便不能做到一举溃敌,也要打痛你的敌人,让他们再不敢小觑!

最起码,你有义务,保护你的子民,在身后不会因为战火的覆盖,而成为这般惨景。御敌于国门之外,战不进本土之地,祸不殃己方之民。

你永远也应该成为进攻的一方,就算防守,也绝对不能轻易的放弃任何一块土地,因为,那里,有你的子民!

对于卫宁地话,卫从不敢马虎大意,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卫宁就会突然询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卫宁会让他阐述讲解。

在身体力行下,见识过冀州因为战争的萧条和悲惨,对战争更深层次上的接触,似乎已经让卫更成熟了一些。

至少,在这个时候,他还能够庆幸,甚至发自内心的欢悦,看着河内城中,欢天喜地的百姓,以及庆祝河东大胜而回的骄傲。

这样一支军队,这样一个统一北方的霸主,他越加强大,也便越加代表了治下百姓的安定生活。

河内,在当初是与河东并称的三河之一,自然也是比较富庶地地方,虽不及如今地河东,但经过了无数年的安定发展,比起自黄巾起义开始战乱不断地冀州任何一个城池都要繁荣了许多,即便是邺城和信都这两个冀州有名的城池都不遑多让。

没有踏出过家门半步,最多也就是在城外溜达过一两次,甄宓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好奇而充满期待的看着沿路街道中夹道欢迎的百姓,还能从高大的楼亭看到这个城池的繁荣。

河内都已如此了,那作为大汉新都的安邑,又该达到什么程度呢?要说起来,曾经呆在信都甄府内,甄宓酷爱读书。但见识终究是没能上去,可以说,自从出了信都以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远远超出了她自懵懂起的所有见闻。

天下之大。却不是这样一个小丫头可以轻易想象的。

四万大军有三万兵马屯兵外城,剩余人加固各门防守,卫宁临时任命地河内太守恭恭敬敬的将他迎入了城中。

显然,对于河内如今安定,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影响到的民生经济局面,卫宁对这个从寒门提拔上来的士子却颇为有些赞赏。

事实上,卫宁已经肯定了他的才能,不过还需要让他知道另外一个迫切需要知道的消息,才能决定这个太守是否能够继续干下去。

张辽。张,高顺,以及其余从战场上被擒拿下来地武将。都从朝歌战场上接到了后方。卫宁自然是不希望这些人物出了什么差池和闪失,毕竟,任何一个人都是名震天下的人物,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别提还是文武兼备的大将!

牢门噶然打开,让这个新建囚牢中关押的人物都错愕的是,进来的人一身白袍锦服,那头上的金冠。腰缠的玉带,以及看上去偏白略有血色的脸庞,还有瘦弱不堪地身体,都毫无疑问的表明了来者身份!

卫宁到达河东了!

从牢房中短暂的沉默开始,很快便响起了各个囚犯地声音。

“哈哈卫宁小儿,你终于来了!将爷爷囚禁在这里干嘛,要杀便杀,何不给个痛快?”

“卫宁匹夫!虽败我河北,日后必然有天下诸侯也让你品尝今日之耻!”

“莫要让我出去。否则,我必杀你!”

半年时间,部分对袁绍死忠而心存死志的人,已经对囚牢而毫无自由的生活而再也忍受不了,而他们的待遇以及心性,注定无法得到和张辽等三人的规格。

言语间的刺激,只求卫宁能够给个痛快,但怨毒之色,却是毫不掩饰。

“卫侯!我等愿投降。愿投降

“放我们出去

“我还不想死……”

除了这少量求死之人的怒骂。呵斥,诅咒。但更多的却也是一片投降的声音,事实上,卫宁当初交代地让人看管他们,却没有授予太守纳降的权利,即便不少人早便受不了囚困的折磨而服软,河内太守也不敢擅自将这批人释放出来。

唯一让他可以决断的也只是那三个特殊的人物罢了。

“闭嘴一声爆喝响起,那群人隔着栅栏方看清了卫宁身后那个魁梧壮硕的大汉,自然不难认出典韦的身份。

顿时,除了那群心存死志的人还在怒骂外,那些讨饶投降的人,也霎时没了声音,一个先杀颜良,后杀文丑地猛人在此,他们这些争先恐后要投降的家伙们又哪敢招惹?

倒是典韦觉得那群想自杀的家伙实在聒噪,当即便让牢狱长打开牢门,充满狰狞笑容的凶恶脸庞很快便让那个刚才还胆气十足的家伙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反而是一声声凄厉的惨叫不绝于耳。

手指,四肢,肋骨,不知道被典韦活生生踩断了几根,也不知道七孔流血,还是死是活,墙壁上一片血淋淋都是那刚才叫嚣不已的败将所留下。很是凄惨。

卫宁倒并不在意那些人的诅咒和辱骂,反正这些人也并没有什么价值,便是将他们全杀了,自己也不会皱多少眉头,不过……典韦的怒火下,委实弄得有些血淋淋了。

倒也是这凶恶地手段,一下子便震慑住了其余还在张口怒骂地家伙们,顿时惊若寒蝉,不敢再言语。

整个囚牢终于安静了下来,纵然那些刚才还气焰嚣张不已的家伙,也只能听得那刚才被典韦一顿虐打地家伙痛苦的呻吟声,他们想求死不错,却不想在死前,还受这样的暴虐。

倒是典韦那凶光赫赫的眼神扫过,无人不是手脚冰凉。

卫宁摆了摆手,很快那牢狱长便将卫宁带到了那三座特殊的牢房。大门噶然而开,随着牢狱长的推门而入,一名男子,安安静静的坐在案几前,却是等候了卫宁许久。

“张将军……这里可还住的惯吗?”卫宁拱手淡淡行了一礼。

张撇了一眼卫宁身后地典韦和太史慈,这才炯炯有神的看着卫宁。蓦然淡笑道,“这里每日有酒有肉,有书可读,又有什么住的不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