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卫公子-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却为何还要救他!更何况,如今夫人小姐好不容易逃出河东,身在曹操手中,公子若然出兵,将置小姐夫人何地?

除去了黄忠,赵阳,唯有赵云微微一愣,本来因为雁门一事而对卫宁颇有怨言,但却在此时此刻,看向卫宁眼光却也了些许不同。赵云重忠义,重胸壑,而卫宁适才出言,却是让他有些同感。

卫宁看着义愤填膺地典韦,不仅叹了口气道,“我如今还属并州,河东既危,我如何能不救他?昔日是我抗命不尊,已是污秽染身,现在倘若再见河东乱局而不相顾,必受天下唾骂。“

说完,卫宁又顿了顿,看着众将,脸色一片诚恳,“至于我家小,事实上,我还需四位有一人能为我相救!”

“都督但讲,末将自当马首是瞻!“里面年纪最长,同样也是最老陈的黄忠当即出声。

卫宁看了郭嘉一眼,这才道,“如今平阳还有徐荣两万兵马误会我军,驻守防备,但河东战局凶险,陈宫迟早便会调兵南下相救。我军可等徐荣兵马南下,再起兵相助,一来可少争端,二可表相助之意。““而至于另外一路人马,该出壶关,一路疾走,沿路若有城池相阻,皆可趁机夺下,直逼河内!”卫宁说到此处,当即侧过头来向郭嘉询道,“此路兵马,奉孝以为刚遣多少?”

“晋阳有两万五千骑兵,已修养两月,可勉力一战,可用万骑,以一大将,足以!”郭嘉摸了摸下颚处那簇胡须,想了想,这才道。

饶是黄忠等三人皆是沉稳之辈,也被卫宁所言所愕,这样行军,便是赤裸裸对冀州袁绍的挑衅了。

唯有典韦见众人不吭气,当即嗡声出言道,“若让我去救那杨奉,我是万万不肯!若要攻打袁绍城池,救家主,小姐的话,自然让我前去!”

要救杨奉典韦自然是百般不愿,不过昔日袁绍便与卫宁有隙,既可救亲近之人,又可杀可憎之人,典韦当然抢先求战。

“不妥!典君固然是世之猛士,但奇袭需谨慎小心,而兄长如若南下伐曹,也需典君在旁护卫,才可心安!”不等卫宁出声,却是郭嘉当即阻止道。

典韦虽勇,但却并不多谋,这样隐秘而重要地事情,郭嘉自然觉得不应该让他去办。

典韦眼睛一瞪,怒气勃勃的直射郭嘉,却不等他出声做吼,便听一个清秀声音出来,“倘若都督不弃!末将愿走东路!”

卫宁一看,心里不知不觉有些恍惚,出声者不是别人,正是赵云。恍惚者,也不为别人,正为赵云。

刘禅何人所救,不是他,还是何人?赵云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为救刘备家眷,而浴血沙场。这突然让卫宁有了一种诡异地重叠。

“莫要胡闹!”卫宁心中感慨,正见还欲典韦大声嚷嚷,当即大手一挥,沉声喝止,这才道,“若是子龙亲往,我可无忧!”

 第二百六十一章

从初春开始一直到现在,时隔半年有余的边境战争,却在这样一场惨胜当中了结。卫宁并没有做到,也没有时间在去谋划如何尽可能的让北方的蛮夷们大伤元气,让他们上百年缓不过气来。

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却只能是徒然的幻想。中鲜卑的没落,并不代表东西两支鲜卑人没有入侵的实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代表王庭,草原最高权利的宝座,中鲜卑人的内耗,有很大可能转移掉另外两部的视线。

而卫宁,现在也没有多少精力在去顾及那群未来引起华夏遍地哀嚎的祸根。事实上,现在掌握了五万兵马,北并七郡,卫宁的实力,已经引起了天下诸侯的重视。

可名不正,则言不顺,卫宁毕竟还是以杨奉下属的身份。在讲究忠义的这个年代,卫宁的行为,毕竟还是会受到不少人的诟病。

而董卓灭亡的这样天大消息,自然是瞒不住晋阳方面的眼线、更别提卫宁知道原本的既定走向。

董卓身死,来自雍州的徐荣军团的威胁,也便是冰消瓦解。在卫宁整顿六郡边军的同时,他也终于有闲暇好生观望一下,南并的局势。

卫家族人出逃的消息,即便是陈宫再三严令封锁,但终究还是瞒不了多长的时间。而徐荣五万兵马的投降,这样声势浩大,更是难以遮掩。

现在摆放在卫宁面前的,不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却又换成了杨奉对他的敌意。

在经过了历经半年之久的大战,强兵虽成,但却已经疲惫不堪。五万人马说多,却终究不能长时间的再经历一场战事。何况,晋阳本身的粮草,也在这一场大战中。耗费了许多。若行兵事,恐怕不等两军对垒,便会因为后勤的虚耗,兵败如山倒了。

这也是卫宁等人最为担忧的问题。

没有人害怕战争,却没有人不害怕时机不当地战争。

但徐荣统兵进驻平阳的消息,便好似一根针刺深深扎进卫宁的胸窝。这样一个声名赫赫的统帅,确实一块大石。

杨奉的态度,对于卫宁来说已经是至关重要。

却在这个时候,一骑来自太行山以南的快马,却让卫宁更是举起难定。

他的妻儿老小。竟然已经被盘踞河内的曹操军所得。

曹操的信使,并没有说明什么,但卫宁却能从那好似老友相叙的书帛中看到热切地期盼。

这样的情况,比起家眷还被杨奉软禁。更加糟糕。

冀州,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还在持续,虽然目前情况来看,公孙瓒具有压倒性的实力。但智谋方面地不足,让袁绍有了渐渐抬头的事态。

同样,因为这两大巨头的对砍。使得曹操很有余暇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倘若要面对日后可能发生地大战。曹操也就必然要先为自己寻觅到一块足够养军的地盘。

河东自然是首选的不二之地。

趁着关中自董卓灭亡后地糜烂局面,曹操完全可以趁着西面毫无威胁趁机掌控住这块地盘。而杨奉在经过冯翊大战败北,徐荣大军对峙消耗,又兼卫宁分裂了不少实力,对于曹操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而其中,卫宁地态度对于曹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卫宁在担忧杨奉北上讨伐他这个“叛逆”的同时。曹操也在担忧一旦大军攻夺河东。卫宁身处北方,作为杨奉名义上的下属。五万兵马会不会自腹背杀出。

卫宁不得不苦笑,原本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原腹地的曹老大对局势的竟然如此敏感,任何一个机会似乎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河东这块富庶之地,自然是所有人眼馋的肥肉。卫宁虽然想过未来必定会成为哪个巨头眼中迫切想要地地方,却不想,才去了董卓,却惹来了另外一个更为可怕地家伙。

就算是现在的曹操,手中地兵将谋臣,也是一抓一大把啊。而一家老小都在曹操手中,这样的要挟对于卫宁来说,却是更加难过。

箕关早已经被曹操暗中所夺,陈宫前段时间在焦头烂额的思对徐荣兵马和北方卫宁,而无暇顾及,只以大阳兵马屯扎,以防不测。

而现在徐荣既然已去威胁,反成了掣肘卫宁的助力。那么对于曹操的虎视眈眈,自然是要放到首先的位子。

徐晃这个可怜的打工仔,还没有从和徐荣大战缓过气来,却又立刻领着手上的两万残兵马不停蹄的开往闻喜。杨奉手中可以值得信赖的大将实在太少,唯有徐晃一人有将才。

晋阳郡守府内,卫宁信步游走在庭院之中,月色有些朦胧,却让他那苦闷的脸色越发清晰。

“兄长为何在此愁眉不展,可是为了那曹操信使所忧虑?”就在卫宁思索未来的道路,却是郭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身旁。

卫宁回过头来,张了张嘴,却又摇了摇头,最后只得苦笑两声。

“兄长为何不觉得此乃天赐良机?”郭嘉掴弄了下胡须,蓦而笑道。

卫宁眉头轻轻一挑,有些疑惑道,“我家小皆为人所囚,何为天赐良机!?”

郭嘉止住笑声,这才肃然道,“兄长手握五万精兵,帐下黄忠,赵云,典韦皆乃万人敌!晋阳,上郡,雁……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皆为兄长马首是瞻!兄长既得军心,又得名望,功高震主,杨奉迟早难容于你,何不举旗自立,好过受他人所掣!“

“……自立?”卫宁肩膀一个颤抖,回头看向郭嘉,只从那双眼眸之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火焰。卫宁再侧过头来,看了看一直与他寸步不离左右的典韦,那牛眼中,同样也是沸腾的渴望。

卫宁蓦然才发现,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围的所有人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想将他推向那个新的位子。

“兄长出身贵胄,年少封侯,名满天下,自破黄巾起,会诸侯共讨董卓,破鲜卑十万授首,天下何人不识君?且,兄长如今已难容杨奉,而以兄之名,天下诸侯,何人敢收兄长!?杨氏早弱,兄长胸有万壑,岂能屈居杨奉这般无能之人之下!?”郭嘉跨前一步,声音陡然高了几分,“如今曹操有意谋取河东,杨奉兵将疲乏,已是自顾不暇,以嘉视之,杨奉必然难挡。而安邑以东既危,杨奉必调平阳徐荣南下增援,假兄长亲提一军趁虚南下,以卫氏河东名望,平阳以南,必然成兄长唾手可得。”

卫宁眼神早已恍惚,面对郭嘉咄咄逼人的气势,却反而连退了几步。

“……杨奉固然兵将疲乏,我军又何尝不是?何况,晋阳少有余粮,哪堪征战!?而就算能得归河东,曹操又岂会善罢甘休?”卫宁瞥开眼神,却绕开话题道。

“呵呵……兄长大可先以文书告曹操,以安其心,为其借胆,曹操既对河东誓在必得,大战一触即发。杨奉虽无能,而手下陈宫却还有几分谋略,徐晃,徐荣二人,也是难得的大将之才。曹操要想轻易夺取河东,恐怕是没那么容易!两虎竞食,而兄长可坐收渔利!”

“杨奉固然守土有责,而曹操又岂会如此不智?”卫宁摇了摇头,“奉孝!切莫小瞧了曹操此人啊……”

“并非小弟小觑了此人,恰是此人文韬武略不凡,才不得不与杨奉决一死战!”郭嘉摇了摇头,提起曹操却也难得浮起一丝赞赏,“为英雄者,当审时度势,如今冀幽虽战火绵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