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聂绀弩文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并非占的被杀掉了的犯人的老婆。”

“谁会相信呢?天生一个男的,就配上一个女的。要不杀掉一些男的,怎有那

么多女的不肯嫁给人家做老婆,倒肯嫁给人家做三大小,四大小,百大小,千大小

呢?”

就是这样的一些怪话,几乎把我们的肚子都笑破了。

无论怎样给他解说,他都一点也不相信;后来把他的话重复给别人听,别人也

不相信这回事是真的;除了以为他是开玩笑。但在当时,虽然有时也笑笑,他的样

子确是一本正经的,莫非我们真地倒被他骗过了?他的样子有五十来岁,总不会傻

到说那样的孩子话吧?

无论他是真那样相信,还是故意那么说;无论他说的话隔事实有多么远;后来

我想,他对于官的看法,倒是非常本质的。对于官,比起一个乡下人来,我们实在

看得太多,知道得太多,大概就因为太多吧,反而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住了。如果仔

细想想,不但只像他说的那样,即使有人更夸张,说官(大官)是以人血为酒,人

肉为肴,靠吃人过日子的,我也愿意替他作证:他的话没有错!

1946.7.7重庆

 论拍马

有一种会做官的人,到上司那里去的时候,常常是准备好了上、中、下三种书

面的对策的。

忘记了是商鞅还是范睢说秦王,曾先说尧舜之道,再说汤武之道,两者都说不

进去,才改说桓文之道。如今的老爷们可不这么麻烦,先窥探一下上司的口气,完

全不谈那隔得较远的两策,只献出和上司意见相近的一策,使上司以为你只有一策,

这一策又和自己的如此地“英雄所见”,而大加激赏。西装,中山装,都口袋多,

很便于策士;记好:上策放在左边上面口袋里,中策放在右边下面口袋里,下策常

常是被采纳的,尤其要记清楚,里面左边的口袋!这样才不会临时手忙脚乱,弄得

牛头不对马嘴。西装,中山装的样式,都是来路货,莫非外国的老爷们也这样办;

发明这种衣服式样的莫非就是策士自己?

有策而又献得上,当然是一些优秀而又幸运的人物。但官场中,大多数却是根

本无策或有而献不上去的。平凡的老爷们用什么在官场里混,而且混得很不错,不

幸的老爷们又怎样变得幸运了的呢?庄子曰:“盗亦有道。”准此以推,当然官亦

有法。孔子曰“事君敬礼,民以为谄也!”说穿了简单得很,就是那个“谄”字,

今语谓之拍马屁!有策的人用三策拍马屁,无策的人就少不了设法打洞,用别种方

法拍马屁。

拍马屁决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空口说白话地喊几声“万岁”或“伟大的主上”

就算得了数的;除了聪明才智会窥探“上头”的意向,还非要有具体表现不可,而

那表现有时简直非常血腥,和你的骨肉相连,肢体相连,人性人格相连。不能栖牲

这些,就不算真正拍了马屁,也就未必能真正得到“知遇”!历史上有会拍马屁的

人,都是些毅然决然的大勇者:易牙蒸儿子给主子吃,乐羊子自己吃儿子的肉羹,

吴起杀妻,吕不韦用妻妾施美人计,竖刁阉割自己,弥子瑕、董贤化男为女,以妾

妇之道事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一位苟观察,听说制台大人的宠妾去

世了,他却正有一个绝色寡媳。两老夫妇就跪在地下劝她改嫁给制台作如夫人;寡

媳不肯。乃暗中让她吃进一些春药,使她心痒难搔,不得不答应。人同此心,心向

此理,这些英雄豪杰,岂不知父子之恩,夫妇之爱,人性人格之可尊又可贵?无奈

要顾全这些,就没有人给官做,纵有也做不久,做不大,在官言官,也就不得不如

此了!

有一种书,叫做《人怎样变成巨人?》著者是苏联人,说的是苏联事,至于咱

们贵国,如果你曾耳闻目睹过—些官场现形记,就该明白:人怎样变成非人!我的

意思是说,人,只要想做官,在官场里混,还要想尽方法混得不错,那就很容易变

成非人的,像上引的易牙乃至苟观察们一样。不过这种现象,大概立刻要结束了。

1946,11,2,重庆。

 老子的全集

读完了一篇向培良的近著:《出关》。

老子心造了一些幻象,以为到处都有“儒家”在迫害他,于是一路“风声鹤唳”,

踉踉跄跄地跑出关去。过关的时候,关尹喜请求他,“留点教训”,于是就著书,

“要把从前所教给孔子的一并推翻”。可是后来却感到“寂寞”,自以为不过“拿

后羿,逢蒙作借口,一齐都堆在孔子那个目标之上罢了”。

“过去之拚命抗争,拚命把敌人张扬得非常大,以便把自己也看得非常大,甚

至于拚命幻想许多敌人而终于以幻想为事实,都不过为逃避寂寞罢了”。他自己说:

“我难道终于只是从空虚走到空虚吗?”

这样的一个老子,实在有点儿老而不死,自作自受;他著的书,既然专门在想

推翻“从前所教给孔子的”,足见出尔反尔,一文不值了。

无论把老子画成一幅怎样的嘴脸,都随作者的尊便,反正老子已经死了,死了

几千年,放心吧,他不会从棺材里头爬起来回一枪的。

不过说孔子以及儒家的迫害,全都是老子的“幻想”或“张扬”,似乎有点问

题。逢蒙射死乃老师后羿的事是有的,或者现在也还有:“孔子那家伙曾经做过我

的学生的,竟敢向我说这样的话,什么‘乌鹊孺,鱼傅沫,细腰者化,有弟而兄啼’。

他这简直明明向我要挟,要我让开……”也正是向培良的这作品里的话;老子死了

之后,那些“儒家”的苍蝇们世世代代,男男女女,都有骂老子的大作;一直到现

在,他还逃不了毛延寿一样的我们的画师向培良的手笔!那末,他生前的抗争,果

真是多余的么?

最不可解的是,从那作品里,我们看不出作者对于孔子究竟取了什么态度。假

如老子应该奚落,那窃取了老师的本领,忘记了老师的“循循善诱”地传“道”的

情义,只栖栖皇皇,卖身投靠,甘为奴才的奴才,稍稍得意,就要挟老师,赶走老

师,如果不是跑得快,也许会像逢蒙一样,飕地一箭射来的浮薄青年,莫非反而是

应该容恕或者值得奖励的么?

作品里还有这样的话:

终于老子把他的书著成了。他齐理就绪,交给尹喜,说:“我的作品都在这里,

并且都编制好了,趁我在的时候看清楚,免得将来编不成全集本。”

我们知道,老子的书,只有“五千言”,就是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不能成为“集”,更不能成为“全集”,这常识,向培良大概是有

的;但是为要奚落老子,就只好和他的常识告了别。——如果老子还有其他作品,

被当时的“儒家”恳请“人主”禁止发行了,而向培良却深知这种秘密,自然又当

别论。

如果创作不是等于造谣,在向培良的《出关》里,就没有老子的影子。老子曰: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那“象”那“物”,不是别的,

倒是向培良自己!

一九三五,四,七。

选自《聂绀弩杂文集》

 阮玲玉的短见

男女平权是“五四”运动的主要课题之一。它的涵义无非是说女人应该有和男

人同样的人权,应该有和男人同样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无非说明那时以前的女人是

屈服在封建道德——旧礼教的束缚之下的某种东西,是她们的父亲,丈夫甚至儿子

的附属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家庭或闺房的必需品,然而不

是一个和男人一样的社会人。不错,“五四”以后,旧礼教的淫威已相当地减低,

一部分的女人已得到许多“五四”以前的女人所没有的某种限度的自由——恋爱、

婚姻、教育、职业等等;可是不但穷乡僻壤,没有知识,依赖男子为活的女人们的

生活,比“五四”以前的女人没有改变什么;就是住在都市上,受过相当教育,独

立生活着的女人像阮玲玉,也仍旧没有取得社会人的地位,和“五四”运动开始的

时候所预期的男女平权还差得很远。在这里,我不想分析何以成为这样的原因,那

分析且留待别的机会;我只想指出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旧是种怎样的情形,同时说明

阮玲玉没有得到社会的地位,是她不得不寻短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阮玲玉寻短见,以张达民的控告为导因。张达民何以能控告她和唐季珊呢?岂

不是因为张达民和唐季珊彼此都各以阮玲玉为自己的东西而发生争夺?岂不是因为

张达民和阮玲玉都以为阮玲玉背弃张达民正和奴隶背弃主人一样,所以才一个怀恨,

想把背弃的形式转换为贩卖的形式,以保持主人的尊严,因而索价,索价不遂,因

而控告;另一个则觉得“人言可畏”(阮玲玉绝命书)不能不以一死谢责的么?从

“人言可畏”这句话看来,可知不但张达民,唐季珊,阮玲玉三个人这样看,这样

想,就是社会上一般人也是这样看,这样想;既然社会上一般人和他们三个人都是

这样看,这样想,岂不是说明阮玲玉并没有得到社会人的地位,还不过是,或应该

是张达民或唐季珊的一件附属品么?不错,阮玲玉已经有了正当的职业,并且享到

了不小的荣誉,她对于艺术乃至社会的贡献,决不是衙蠹,市侩的张达民,唐季珊

所可望其万一;但尽管这样,一触及另外方面的问题,她在社会、在家庭、乃至在

她自己的观念里,她始终没有超过附属品的地位。正像伊索先生,那怕他的文学天

才为人所景仰,他的寓言为人所传诵,但他自己仍不过是他的主人的奴隶而已。如

果阮玲玉不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