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杯传奇-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的事情很明显,耶稣已经不在坟墓里了。《马太福音》中,天使让女人们进入坟墓;《马可福音》中,她们是自己进去的,并且在里面见到一个穿白袍的少年人;《路加福音》中说有两个人站在坟墓里;《约翰福音》则说玛利亚·抹大拉先找来彼得和另一个使徒才一起进入坟墓,在他们走后,抹大拉发现有两个天使坐在坟墓里。
让我们做一下总结。守卫在不在并不确定。来到坟墓的女人从一个、两个到三个不等。有说彼得在场的,也有说他不在的。有说一个天使在坟墓外的,有说一个少年在坟墓里的,还有说两个天使在坟墓里的,但他们也可能是坐着,也可能是站着。至于封墓门的石头,也许在黎明时还封着墓门,也许那时已经被挪开了。
所有叙述中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耶稣已经不在那儿了,但甚至这一点也有疑问。《约翰福音》中,抹大拉转过身来发现耶稣站在墓园里。她向他走去,但耶稣阻止了她的拥抱,说,“不要拥抱我”(《约翰福音》)。
这四篇福音书是整个耶稣复活教义存在的基础,但它们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不一致。正由于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耶稣复活后第一个见到他的是玛利亚·抹大拉还是彼得。就算福音书所有的描述中有一种是正确的,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种。事实上这也并不重要,因为未入选《新约》的《彼得福音》和《玛利亚·抹大拉福音》都提到抹大拉是第一个见到复活后的耶稣的人,这一荣誉当然应该是属于她的。
《腓力福音》中说“有三人常伴在主左右…他的妹妹、他的母亲和他的配偶,她们都是玛利亚”。这三个人一起出现在十字架旁,也许还一起出现在坟前。《腓力福音》中还提到,“救世主的配偶(Consort)是玛利亚·抹大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耶稣的每个妹妹都应该是拥有“玛利亚”头衔的)
揭示玛利亚·抹大拉身份的关键就在于原版福音书的一个希腊词,英文版正是根据它翻译过来的。在字典的释意中,“Consort”是指“王室成员的配偶,共同拥有头衔”。这个词在意思上决无歧义,它特指正式婚姻中的性伴侣。
出现在耶稣坟前的女人到底是一个、两个还是三个,这给罗马教会造成了很大困扰,因为它自称为圣彼得创立的使徒教会。于是在4世纪,《马可福音》后面被加上了伪造的12节。对观福音书中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被做了增补。
通过这种手段,玛利亚·抹大拉的地位一落千丈,她的后代和他们坚持的拿撒勒教派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主教们一手遮天制定的策略抹煞了女性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使徒宪典》和《教会惩戒律》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推出的。

挑选福音书的标准是什么?
《新约》挑选工作是于公元367年开始的,当时有大量作品被审察比较,以待挑选。最初的工作是由亚历山大主教阿他那修承担的,他发明了“正经”一词,后来被人称为“纯正信仰之父”。在此之前,世界上不存在经过正式汇编的信仰书,只有一些独立的基督教经文散落在罗马帝国各地,有些流传甚广,有些鲜为人知。
在经过阿他那修挑选的清单中,一些经文于公元393年在希波大公会议经核准采用,另一些于公元397年在迦太基大公会议上通过。然而,左右《新约》挑选的标准有很多,第一条就是能入选《新约》的福音书必须是耶稣的使徒写的,或者是以他们的名义写的。但从一开始这条标准就被忽视了,出现在《新约》中的四篇福音书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
“主教们把经过挑选的福音书呈给君士坦丁大帝(摘自12世纪罗马文件”
根据《新约》中的使徒名单,马太和约翰的确是耶稣的使徒。但马可和路加不是。在《使徒行传》中,他们是后来和圣保罗一起传教的人。从另一方面说,多马、腓力和彼得都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但他们的福音书却没有入选。不仅如此,教会还宣布必须毁掉他们的福音书。于是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人们把这些福音书、《玛利亚福音》以及其他突然被宣布为异端的经文一起掩埋或者藏匿起来。
在此之后,目的性极强的《新约》经过了无数次编辑和修改,直到1547年意大利北部的特兰托大公会议上才最终获得通过,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新约》。
一些早期文献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但这些文献的存在对于宗教历史学家来说并不是秘密。早期传教士亚历山大的克雷芒、里昂的依勒内和圣历山大的俄利根在作品中都引用了其中的内容,例如《多马福音》、《埃及人福音》和《真理的福音》。
挑选福音书的标准是什么时候制订的呢?这是个完全男性至上的标准,它排除了一切抬高女性的教会或者社会地位的文献。罗马教会是圣彼得的使教教会。在《多马福音》中,彼得的观点被描述得非常明确。他强烈反对玛利亚·抹大拉出现在耶稣周围。《多马福音》记录了他对其他使徒说的话:西门彼得对他们说,“让玛利亚走开,女人根本不应该活着”。
而且,其他文献也清楚表现出彼得对抹大拉的厌恶。在《玛利亚福音》中,彼得质疑耶稣和她之间的关系,说:“他真地会私下同一个女人说话,而不是同我们说?为什么我们要改变主意听她的话?”在科普特语的《信仰智能书》中,彼得也抱怨抹大拉参与讨论,请求耶稣不要让她破坏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一世纪的早期基督教中就出现了两个派别。占主要地位的是耶稣的弟弟雅各领导的拿撒勒派。奋锐党的西门、腓力、多马、达太、犹大、莎尔美、玛利亚·抹大拉以及她和耶稣的后代都属于这一派。另一派是彼得和保罗坚持的福音派(通常被称为“使徒保罗派”),中心在罗马。后来它逐渐转化成“教会教”,而不是原本的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宣布它为国教后,它最终战胜了拿撒勒派。
虽然君士坦丁在4世纪时把基督教变成了一个混血教,加入了太阳教和其他异教信仰,但他并不是教会所有恶行的始作蛹者。早在君士坦丁时代之前,这一派系中的重要人物就开始按照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打造教义。195年,亚历山大的克雷芒把拉撒路的故事从《马可福音》中删去。几乎在同一时期,特土良就已经开始制定计划贬低女性的地位,他在《教会惩戒律》中规定:
女人不许在教堂中说话,不许施浸礼,不许发圣餐,也不许要求承担男性的职责,至少不能是教职。
从这一角度说,特土良(迦太基的一名神父)只是表达了使徒保罗派的一个基本观点,重申和强调了他的前辈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固有主张。
在《腓力福音》中,玛利亚·抹大拉是神圣智慧的象征,但所有类似经文都被另一派系的主教们掩盖了,因为这些经文会削弱男性神职人员的统治地位。但圣保罗书信的内容正合他们的心意,因此他的教导被详细记录下来:
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提摩太前书》)
类似的指示和命令都可以在《使徒宪典》中找到。这是一套冗长全面的天主教教规,始自克雷芒,由君士坦丁的主教们最终完成。《使徒宪典》被称为“最神圣的正经和基督徒法典”。
类似的权威法令成功地让玛利亚·抹大拉的事迹销声匿迹。但是为了斩草除根,《使徒宪典》甚至指名道姓地诋毁她。宪典中说:“我们的主耶稣,当他让我们十二人为天下万民传福音时,并没有派出女人”。然后又引用了圣彼得的话(从《哥林多前书》中):“男人是女人的头,身体不可能辖管头!”
从《使徒宪典》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拿撒勒教派中,女人是可以承担教会职务的。因此《使徒宪典》用了大量篇幅批评这一作法,声称“这样做的人会有极大危险”。在特别提到浸礼的时候,《使徒宪典》称女人来施浸礼或者承担任何教职都是“邪恶和不敬神的”。为了证明这种说法,它解释道“如果女人施浸礼是恰当的,我主的浸礼就当由他的母亲来施,而不是约翰。”特土良写道,“这些异端的女人,她们多么胆大妄为!她们没有谦逊之心。居然敢讲道和辩论”。
要理解这些,我们必须记住在罗马教会之前的使徒保罗派其实是一个带有许多犹太教特征的机构。信徒实际上都是犹太基督徒,坚持许多传统观念。在希伯来社会中,从来不允许女人在犹太教会堂中任职。《巴勒斯坦犹太法典》称,“如果《摩西五经》被教给女人,不久就会在火中被烧毁。”总而言之,女人被当成低等人,几乎没有任何男人拥有的权力。例如,《申命记》中称,如果一个处女在城市中遭到强奸将被处死,因为她是能呼救的。
和这些规定相比,耶稣创立的拿撒勒教派的观念更自由、更宽容,也更容易获得社会安定。这里有犹太教和后来的犹太基督教所没有的平等。但不幸的是,罗马教会继承了特土良等人偏狭的观念。
许多拿撒勒教派的女性领导人被罗马教会正式宣布为异教徒,她们宣扬的教义是以库姆兰的艾赛尼派教义为基础的。这些教义更倾向于精神上的追求,因此倾向于物质的罗马教会它们当成巨大的威胁。罗马教会对付女性布道者的方法就是把她们宣布为罪人,让她们服从圣保罗的权威。圣保罗在《提摩太前书》中写道:“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从2世纪起,教堂中开始实行隔离。男人执行仪式,女人沉默地参加。到2世纪末,女人连这一点权力都失去了,她们被禁止参加宗教仪式。所有参加宗教活动的女性都被宣布为妓女或者女巫。
在那一时期,拿撒勒派已经每况愈下,他们不仅不见容于罗马政府,也被使徒保罗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