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派头子居然写出歌颂社会主义农业大生产的稿子,实在奇怪,公安机关和宣传部都不敢擅自发落,上报县委书记。
杨树根说,我县的笔杆子太少,在宣传上力度不够,缺少这样能写稿子的人啊。
宣传部长说:“可是右派不敢用啊!”
杨树根说:“洠Ч叵担盟矗荒苡盟谋拭灰桓雒郑寮闵笈ㄉ缱鼙嘞瓤矗吭倏矗抑丈螅范'有问睿梢杂茫戏莱鱿掷嗨撇赝肥嗟恼挝暑}!”
宣传部长说:“还是杨书记有办法!”
……
地委、省委接到南泰县的喜报后,决定实地考察,亲自验收,县里接到地委的通知后立刻进行部署,杨树根亲自挂帅,在全县征集红旗和锣鼓,把各乡的宣传力量集中到苦水井,由李花子统一管理,营造出一个热闹的气氛來。
李花子精神百倍的投入到接待工作中去,他在麦田附近临时搭了个观景台,上面盖着遮阳布,中间是**的画像,两边是红底白字宣传幅:“农业大丰收”,“工业放卫星!”
会场上插遍红旗,锣鼓喧天,小娃娃们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拿着纸红旗站在道路两边,各家的狗都牢牢拴住,严防出來咬人。
全县各公社的领导都事先來到了苦水井,场地旁停着一排排自行车,有通信员专门看守,要知道每个公社最多有两辆自行车,这可是最宝贵的财产,而且政治成分不好的人还洠ё矢衿铮运芷镆涣咀孕谐嫡幸」校寄艿蒙咸臁
上午八点,公社通信员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而來,跳下车來气喘吁吁道:“书记,來了,來了!”
李花子手搭凉棚向远处一看,烟尘滚滚,是省里和地区的领导所乘坐的车队來了,他赶紧一挥手:“奏乐!”
公社中学的鼓号队开始演奏,各乡的唢呐队也开始吹奏,洋鼓洋号的进行曲和唢呐的百鸟朝凤混杂在一起,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车队越來越近,打头的是县公安局的三轮摩托,后面是县委的嘎斯吉普车,再往后才是乡下人很少见到的进口大轿车,而且不是解放前遗留下的,而是新进口的苏联货,车头上一个腾飞的金鹿标志,不懂的人说这叫金鹿牌轿车,懂行的知道这是苏联伏尔加轿车,整个江北地区才两辆而已。
李花子心潮起伏,疾步上前,直奔那辆伏尔加轿车,他想帮领导开车门,哪知道扑到跟前,却不会开这种高级车的门,随行警卫从副驾驶位子上下來,礼貌的将李花子拨到一边,拉开车门,省委第一书记郑泽如笑容满面的下了车。
郑泽如穿着白色的短袖衫,西裤笔挺,皮凉鞋锃亮,平易近人的笑着,主动向李花子伸出手:“你就是种粮状元李花子同志吧!”
李花子受宠若惊,双手紧紧握住郑书记的手,但不敢握的太久,郑书记倒不在乎,和他足足握了半分钟,省里的记者们纷纷拍照,还有个摄影师扛着笨重的电影摄像机在不远处录影哩。
“我这手起码半年不能洗了,和省委书记握过哩。”李花子暗想。
地区领导和县里的领导都下了车,一行人先登上观景台休息片刻,郑泽如说:“小杨,你介绍一下情况吧!”
杨树根早就打好了腹稿,干咳一声道:“我县苦水井公社粮食大丰收,破了有记载以來的产粮记录,这是充分发挥**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是**教导的好,省委、地委英明领导下的成果……”
郑泽如对这些套话不太感兴趣,但也耐着性子听着,完了直接问李花子,“李书记,你介绍一下,具体是怎么取得这样丰产的成果的,政治上的原因杨书记已经说过,你说说技术上的吧!”
李花子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他轻轻嗓子,声情并茂的用南泰官话说道:“我们公社的这块试验田,整地十八次,深耕八尺以上,共施底肥、追肥五次,先后施用的肥料计有草籽三千斤、塘泥一千担、陈砖土四百担、硫酸铵一百零五斤、过磷酸钙八十斤、水粪肥六十担、豆饼一百八十斤,底肥是结合犁地分层施用的,作到了层层有肥……”
这回郑泽如听的很认真,还时不时做着笔记,地委和县里的领导们交头接耳,目露喜色。
“我看了省气象台的天气资料,南泰干旱了九十天,你们是怎么做的防旱工作。”郑泽如忽然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睿
李花子道:“我们采取了移苗就水的策略,把麦苗移到有水的地区,对于试验田采取的是打井把水肥灌到地下去的办法,老天爷不想让我们丰收,我们偏不让他得逞!”
郑书记笑道:“你们这一招,是藐视天公,气死龙王啊!”
大家都被书记幽默风趣的话语引笑了。
“很好,那咱们就开始验收吧,你们说呢。”郑泽如左右看看,大家都点头。
县里早已准备好了割麦队,各公社的好手都被集中在一起,镰刀磨得风快,一声令下就下了田,几百人一起割麦,还是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收割完毕。
第二天,领导们重新登台,试验田已经大部分收割完毕,只剩下一分地留着不割,给外地参观团看。
五台磅秤准备好称重,社员们來來回回的过磅,磅秤前有专人监督,杨树根悄悄给李花子使了个眼色,李花子又给社员们打个手势,于是一些人将过完磅的麦垛子又搬回去重新过磅,以便增加“产量!”
一名省委工作人员发现了这种现象,立刻走到台上,附耳向郑书记做了汇报。
杨树根的心,一下悬了起來,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
第十一卷 第四十六章 农业红旗
让杨树根欣慰的是,郑书记并洠в腥魏尾辉玫谋硎荆廊惶感Ψ缟
由于收割的粮食太多,光过磅就用了很长时间,五台磅秤一刻不停,每台磅秤前都有至少三名干部监督验收,还有省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机跟随拍摄,丝毫做不得假。
一声锣响,终于出具体产量了,李花子精神抖擞,來到台前用洪亮无比的声音汇报道:“苦水井卫星公社试验田的亩产量为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五斤四两三钱!”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很多社员的巴掌都拍红了,大家热泪盈眶,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骄傲。
“这个数字不对啊。”郑泽如淡淡的说,脸上挂着很值得玩味的表情。
杨树根心里咯噔一下。
李花子也愣了,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不知道如何回答,假的毕竟是假的啊。
“不是还有一分地洠Ц蠲矗由夏且环值兀恫酵蚪镉Ω檬怯械模凳虑笫锹铩!敝T笕缢档馈
“对对对,亩产两万斤,妥妥的,我太激动了,把最后一分地给忘了,请领导批评。”李花子挠着后脑勺,很憨厚的说道。
杨树根松了一口气,这关是过去了。
郑泽如当场发表讲话,他先高度赞扬了南泰县委县政府在抓农业促生产方面的成绩,继而将话睿蚩嗨氖匝樘铩
他风趣地说:“我活了五十多年,还是头一次见万斤产量的麦田,我想大家也都是头一次见到吧,这在我国乃至国际粮食种植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的,万斤粮田确实不简单,远看像城墙,近看象稻场,实在喜人啊!”
群众们交头接耳,“我说吧,咱中国人种麦最在行,就是苏联也洠д饷锤卟男÷蟀。
郑泽如接着说:“老实说,我临來之前是不相信的,为什么呢,省农科院的教授告诉我说,丰产作物每亩叶面积不过四亩,总干物重不过两千斤,产量不过四五百斤,一切的研究也是在这个圈里打转,现在这个高产的一切的数据都超过了它们十几倍至二十倍,这是一个新领域,其中有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等待我们深入探讨,再进一步提高!”
杨树根带头鼓起掌來,群众们也热烈鼓掌。
郑书记伸手四下里压一压,道:“劳动人民以盖世的革命气魄,冲天的干劲,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來这样的巨大成果,替我们打开新的途径,科学工作者必须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跟他们结合一起,共同前进!”
掌声再次响起。
李花子忽然道:“郑书记,俺想求您个事儿!”
杨树根心里一沉,这段台词可洠гけ赴。罨ㄗ恿偈奔酉贩荩沙勺揪屯炅恕
郑泽如微笑道:“你说,只要我能满足的,一定满足!”
李花子道:“俺有两件事,第一件,公社除了农业生产任务之外,还要大炼钢铁,实在抽不出更多的劳动力,要搁以往,人手是够的,可今年丰产,比往年多太多了,实在洠в腥肆Γ诚肭胫J榧桥伤樟诘目蛋菀騺戆锇趁歉盥螅
郑泽如点头道:“这个可以有,第二件呢!”
李花子道:“粮食太多,仓库不够用了,想请省里、地区支持一些物资盖粮仓!”
郑泽如爽朗大笑:“这个你不用担心,多收的粮食可以收归国库,咱们吃不完,就支援国际上的朋友,咱们的朋友遍天下嘛!”
李花子道:“那俺就谢谢郑书记了!”
杨树根又松了一口气,心说李花子这家伙临时加戏效果还不赖。
郑书记又询问道:“试验田之外的普通田地,产量能达到多少!”
李花子现在胆子也大了,信口开河道:“一般的麦地,亩产也就是个五六千斤的样子!”
这个数字比事先预备好的台词要多两倍,郑书记很满意,说:“很好,看來农业卫星的红旗,非你们莫属了!”
省里预备了三面红旗,当场奖励给了苦水井公社,李花子代表全体社员从省委书记手中接过红旗,激动的哽咽了,眼里泛着晶莹,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來。
场面再度沸腾,杨树根一颗心终于妥妥帖帖的放回肚里。
……
省领导日理万机,不能在苦水井多耽搁时间,直接去北泰视察去了,杨树根带着李花子一直送出去老远,望着车队烟尘远去,杨树根这才重重拍了拍李花子的肩膀:“老李,你为咱县立了大功了!”
李花子还是心有余悸,道:“书记,咱这样糊弄上头,真不会出事!”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