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下班时间,林文静带着弟弟和米姨回家,白先生察言观色,看出林文静不爱搭理自己,就借口有事先走了。
林文静就住在公共租界的新式里弄,石库门住宅,电灯电话自来水煤气一应俱全,卫生间里还有一个大浴缸,客厅里光线充足,地是光洁的木地板,米姨看花了眼:“这房子噶好。”不过心里却有些失望,为啥不是小洋楼呢,难道说林文静在陈大帅心中的分量还不够?
林文静说:“文龙,不如你来和阿姐一起住。”
林文龙点头如捣蒜:“好,好。”
米姨道:“使不得,小孩子调皮,陈大帅一不高兴,阿拉吃罪不起。”
林文静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和陈大帅有什么关系。”
米姨有些吃不准了,不是被大帅金屋藏娇了,怎么又是一个人住?
林文静并不解释,似乎根本不愿意提起陈子锟这个人,米姨也不好多问,把文龙留下,自己先回家了。
回到南市家里一合计,白先生说:“陈大帅回江东省了,没把文静带回去肯定是因为家里另有老婆。”
大家就都愤愤然,说我们家文静是大学生,人又秀气又贤惠,哪能只当姨太。当然只是说说而已,姨太有时候比正房还要受宠呢,大家便乐呵呵的憧憬起美好的日子来,舅舅说将来见了外甥女婿,太寒酸可不行,阿拉得买块金怀表才行,舅妈说阿拉的旗袍也该换换了,米姨也说自己的裘皮大衣已经是五年前的款式了……
……
陈子锟确实回了江东,海虽好,毕竟不是自己地盘,新官任三把火,就任江东省军务督办后,他得拿出点动作来,让孙开勤那些老部下看看自己的手段,别老想着偷奸耍滑,首鼠两端。
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禁烟,禁止种植罂粟,提炼贩卖鸦片,违者严办。
禁烟这种事,从林则徐那个年代开始,一直有人做,但从来没人成功过,毕竟鸦片的利润太大了,谁也舍不得这块收入,而且地方军阀为了维持统治,必须扩充军队购买武器,这都需要大批的金钱,光靠赋税是远远不够的,不种鸦片,等于自断一臂,这种傻事哪有人做。
陈子锟就做了,而且做的极为彻底,他从北京海邀请了百名记者,赶赴江北和省城附近最大的两块罂粟田,亲自驾驶一台美国进口的拖拉机,铲除了大片大片的罂粟苗,记者们疯狂的按动着快门,记录下这震人心魄的一幕。
随即,数千名手持锄头铁锨的军人进入罂粟田,将全部罂粟苗铲平,期间任由记者随意采访拍照,一切公开。
一时间,陈子锟的照片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俨然是禁烟功臣,此时此刻,谁也不提那万亩罂粟是谁种的了。
大帅如此疯狂的举动,引起部下们的担忧,毁了烟苗,收入锐减,拿什么来养兵,眼瞅着奉军就要南下,此时此刻禁的哪门子烟啊。
陈子锟召集部众开会,问大家:“是美国英国强,还是咱们中国强?”
部下们异口同声说是洋人强。
陈子锟又问:“鸦片是不是好东西?”
众人说鸦片当然是好东西,抽了能飘飘欲仙,打仗负伤还能当麻药,最主要是这玩意值钱,种一亩地的罂粟,顶的种十亩地的麦子。
陈子锟说:“鸦片那么好,怎么美国人不种?怎么英国人不种?”
有人反驳:“谁说英国人不种,印度马蹄土不就是英国佬种的。”
陈子锟说:“对了,为啥英国人在印度种,不在自己家门口种?鸦片那么好,你们见过哪个洋人整天捧着烟枪的?”
众人哑口无言,鸦片究竟是不是好玩意,其实他们心知肚明,从咸丰年间起,这玩意就祸国殃民,大清朝多少白银都流出去买了鸦片,抽的兵丁病病怏怏不能打仗。
“大帅,你禁烟就禁烟,为啥早不禁,还让弟兄们开了两万亩的荒,这不都白费了么?”陈寿提出了疑问。
陈子锟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护军使有当护军使的当法,当督办有当督办的当法,不可同日而语,换句话说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是江东百万父老的当家人,就得为他们谋福利,庄稼地都他娘的种了鸦片,谁还种粮食,打起仗来吃啥?难道拿鸦片膏压饿?”
盖龙泉道:“可咱们不种,自有别人种,眼瞅着白花花的银洋淌到别人口袋里,我心疼啊。”
陈子锟冷笑道:“老子铲了几万亩的烟田,难道不心疼,我就得让全天下陪我一起心疼,现在我宣布!”
部下们纷纷挺起了腰杆。
“我宣布成立华东禁烟委员会,由我担任秘长,查禁江浙烟毒,尤其是海这个重灾区,更要下大力气查禁,驻吴淞口的特务团拿出一个营来来,改编为禁烟执法别动大队,我要进入海的每一两烟土,都过我的手!”
部下们听得心潮澎湃,心花怒放,心说大帅真是腹黑,原来在这儿等着俺们呢,铲了一个江东省的烟田,博了好名声不说,还能名正言顺的在海搞禁烟运动,这可是丢了芝麻捡了西瓜的好事啊。
您最近阅读过:
火热连载阅读分享世界,创作改变人生
去分享
第五卷 第七十四章 禁烟委员会
开完了军事会议,部下们退场,少将参谋长阎肃留了下来,和陈子锟商量对策,他俩人是老搭档了,说话不用拐弯抹角,陈子锟的表情也不像刚才那样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了,而是略带愁容
“局势越来越恶化,段祺瑞下令撤掉了齐燮元的江苏督军职务,奉军南下只是早晚的事情,啸安兄有何良策?”陈子锟忧心忡忡道。
阎肃道:“齐燮元势必不会束手待毙,奉军南下气势汹汹,绝非山东、江苏就能满足胃口,江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都面临危险,倘若这几个省的军队能有一个人统一指挥的话,或许还能和奉军分庭抗礼……”
陈子锟懂了,直系一盘散沙,偏偏个个又都是眼高于顶,不肯甘居人后,若是吴佩孚能扛起这个大旗的话还好说,可玉帅兵败塘沽之后江河日下,仅余卫队百人,根本没人搭理他,这仗,是没法打了。
长叹一声,陈子锟道:“难不成这江东省要拱手让与他人。”
阎肃道:“昆帅骁勇善战,威名在外,奉军也有所忌惮,如果我估计的没错的话,张少帅怕是这几天就有密使到。”
陈子锟道:“奉军这是想各个击破啊。”
阎肃道:“假若张学良真的伸来橄榄枝,昆帅打算帮哪边?”
陈子锟道:“谁赢我帮谁。”
阎肃瞠目结舌,这话虽然没错,但太过直白了些。
陈子锟又补充道:“奉军真有本事统一中国,就算张作霖老小子当皇帝我都赞成,老百姓经不起折腾啊,这几月光军费花了将近五百万!这笔钱要是建工厂,修铁路,能做多少事情啊,打来打去,把钱都花完,人也死光,吃亏的是中国,占便宜的是卖军火的外国洋行。”
阎肃道:“如果天下每个军人都像昆帅这样想就好了。”
……
中午,陈子锟会见了来自北京的记者阮铭川,向他打听北方的情况,这年头,记者都是无孔不入消息灵通的角色,掌握的信息最丰富详实。
谈到京师乱局,已经是资深记者的阮铭川长吁短叹:“功亏一篑啊。”
陈子锟道:“玉帅确实败的冤枉,若不是冯焕章背后捅刀子,也不致于满盘皆输。”
阮铭川道:“我不是说吴佩孚,而是说冯玉祥,他才真的是功亏一篑,发动政变首功是他,可是带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啥都没捞着。”
陈子锟道:“此话怎讲?”
阮铭川道:“说到底,冯玉祥还是没这个威望和资历,根本控制不住局面,他请段祺瑞来主持大局,希望以段合肥的威望替他撑着点,可是段祺瑞是什么人,岂是他冯玉祥摆布的傀儡,就任临时执政后立刻把黄郛内阁给撤了,换自己皖系老人,冯玉祥吃了个哑巴亏,是有苦难言。”
“还有张作霖,那就是一土匪!毫无信义可言,冯玉祥倒戈之时和他有约在先,奉军不入关,结果怎样,墨迹未干,奉军就进了山海关,屯兵天津一线,虎式山东,随时可能南下。冯玉祥的国民军根本不敢对抗。”阮铭川说的痛心疾首。
陈子锟道:“阮兄似乎颇为冯焕章鸣不平。”
阮铭川道:“我做记者这么久,这些军阀武夫也算研究过不少,冯玉祥好歹是个有理想的真英雄,从一件事可以看出,这可是秘密,我只告诉你,昆帅切勿外传。”
陈子锟见他神神秘秘的样子,顿时来了兴趣:“你说,我绝不外泄。”
阮铭川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国民军一帮将领要趁着张作霖父子进北京的时候干掉他们。”
陈子锟一惊,这种事情也就两个人做得出,一个是冯玉祥,一个是徐树铮,这二位都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之辈,若是真把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杀了,奉军群龙无首,对冯玉祥来说确实是好事,但对百姓来说,简直就是滔天灾难。
阮铭川接着说:“张氏父子仅带着一个营的卫队进驻北京顺承群王府,这本是极好的下手机会,可是冯总司令却放弃了,他说如果杀了张氏父子,东北势必落入日本人之手,千古罪人他是不做的,宁愿自己下野,所以,我极为钦佩冯焕章。”
陈子锟道:“如你所言,冯焕章确实是个为国为民的豪杰,不过下野未必是真的,我猜他是以退为进,逼迫段祺瑞在国民军和奉军之间做出选择。”
阮铭川道:“冯玉祥已经致电广东,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京主持大局,奉系皖系国民党本是铁三角,看这次能不能组成联合政府了,倘若孙文顺利北,我想局势还是会越来越向好的。”
陈子锟点头道:“但愿如此。”
刚和阮铭川谈完,副官来报,奉军方面有使者到,陈子锟让快请,来的是张学良的私人代表,给陈子锟送了两件好的女式貂皮大衣,一根千年老山参,另附亲笔手信件一封,叙叙旧,谈谈天下大事,都是些泛泛之言而已。
但奉军方面的意思很清楚,想和江东方面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