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毅族侄乐乘佐之,领五万精兵扼守武安!路险而城坚,攻打怕是不易。不如派五万精兵兵出新郑,对外称十万,直奔临淄。赵国听闻后,必然畏惧,如此,临淄之围可解!”
一闻此言,太常王方、司寇司马德、少府陈穗等人皆面露喜色,窃窃私语。如此可博取巨大名声还没多少伤亡的好事他们很想举双手赞成。但这无疑和韩王然的想法相悖,见韩王然眉头皱的很深,不好再言语。
丞相张平这个时候开口了,说道:“新郑距离临淄愈千里之遥,等召集五万大军抵达临淄,怕是要有半个月之久。舍近而求远,怕是不妥!”
韩王然来了兴趣,问道:“丞相也赞同寡人的想法?”
张平点了点头,反问道:“王上不觉得赵国和秦国靠地太近吗?”范睢闻言眼中的精光一闪,韩王然则是一喜。英雄所见略同啊!(未完待续)
ps:关于田单、赵奢两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仔细查阅下赵奢的一生,还是很有趣的,大家感兴趣的不妨翻阅下。
第六十八章谨慎的田单
就在李牧日日煎熬于和赵军的无聊对峙时,总算盼来了新郑允许自己出兵的消息!这对李牧来说,不异于天籁之音。
王上召令…………卫尉李牧择机领五万大军攻打邯郸,逼迫赵奢大军回援邯郸。时间不限,路线不限,方式不限。韩王然完完全全将五万大军交给了李牧,任由他天马行空的发挥。
接到韩王然的诏令后,李牧就召集军中一干校尉,宣布了攻打邯郸以解临淄之围的决定。众将听后大喜,议论纷纷。若不是受制于之前韩王按兵不动的命令,诸将早就摩拳擦掌,想要给对面的赵军厉害瞧瞧。如今闻得消息,各自请战不已,其中又以韩腾(就是历史上灭韩的内史腾)最是争先。
不知道从何时起,坊间开始流传韩军战力最强者,骑兵当属羽林军,步卒当属虎贲营。可向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军人又都是好胜心极强,自然不甘落人身后。这次能够被调集到李牧麾下威慑邯郸的自然是精兵,在半个多月的相处里,少不得各自切磋一番。李牧也深知用兵如治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闹出人命,由得他们胡来。
起先双方的比试内容仅仅限于单兵的武力,后来见不分伯仲,就慢慢地变成了双方的布阵、各种情况的演练。这也由此拉开了羽林军对友军长达半个月的“蹂躏摧残”之路。无论是百人规模,千人规模还是万人规模,步卒一无胜绩,最好的一次堪堪打成了平手,这还不排除羽林军故意放水的可能。
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步卒四万,自然占据大多数)。真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许多人第一次见识到了骑兵,尤其是重骑兵和轻骑兵组合的威力。以往只是起骚扰、追逐敌军作用的骑兵一旦装备了马具,猛攻步卒方阵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这也导致了韩腾主动请战的时候,其余四名校尉居然不敢争抢。
李牧自然清楚众人为何不与韩腾的羽林军争功。众将一方面是对羽林军的战力心服口服,另一方面涉邑以东一马平川,赵国无险可守。正好可以发挥出羽林军作为骑兵的机动性。平原君领兵五万已经西出武安三十里结寨,数百名赵军斥候严密监视涉邑,其恐可见一斑。不过,李牧这一次的决定终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军中,唯一不能质疑的在于主将的命令。为了保证行动的严密性,李牧开口了。
“胆敢议论军事者,立斩之!”说完竟然拂袖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诸将摸不着头脑。
说好的攻打邯郸呢?!说好的军功呢?!卫尉大人该不会怕了吧!但任谁也不敢追出去问李牧真实的想法。没听到吗?胆敢议论军事的立斩之!自己若是没死在敌人手中,反而死在自己人剑下,不仅成了笑话。最关键的是还没有抚恤金!
就在李牧拂袖而去的时候,齐国境内的田单大军堪堪到达距离历下不足三十里的地方,而历下距离临淄还有近两百里的距离。
自安阳出发,五日行军两百里,这真算不上一个多快的速度。尽管齐王的使者一波接着一波催促,但田单依然我行我素,不肯下令全军疾驰。桂陵之战的教训就在眼前,既然齐王的使者还能跑出来报信。说明赵军的攻势也不怎么强。至少,还没有将临淄围的水泄不通。
“看上去。赵奢不过是想将自己的主力调离。”田单心里暗暗想道。
前出的斥候将越来越详细的军情上报给田单,田单也总算知道了包围临淄的赵军至少有十万人。而自己呢,麾下只有八万大军。虽说后军有晋鄙率领的三万人马支援,但这更多的是安慰性的。真正想要击退赵军,还是要靠自己。只有战局进入僵持,双方不分胜负的情况。魏军才会做最后一击。这是田单的打算,也是晋鄙或者说魏国的想法。
既然清楚自己不占优势,田单故意放慢行军速度也就情有可原了。沿途征召青壮入军的做法初见成效,还未进入历下,田单麾下的大军已经堪堪增加了一万。兵力越多。胜算自然越高。在田单的计划里,等到了临淄城下,自己手下最好有十五万大军,最起码也要有十二万,这样以三敌二,吓也能吓跑赵军。
至于沿途放出风声,说齐国举国之兵正在源源不断地往临淄而来,齐魏两国联合出兵二十万正在往临淄进发,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都是攻心之言,意在扰乱赵**心。田单派出数千名斥候、骑兵,遮蔽战场,阻挡了赵军从齐军身后获取消息的可能。
在田单看来,临淄城下领兵的多半是赵军主将赵奢,赵奢只要有一丝怀疑,一丝担忧,田单就有信心生生吓跑对方。毕竟这里是齐国的土地,这块土地上是齐国的子民,深入敌国境内,稍有不慎就有后路被断,全军覆灭的危险。赵国不敢冒这个险,赵奢更不敢拿赵国的国运打赌。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田单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将军!昌国急报!”侍卫长的声音打断了田单的思考。回转过身,田单面色如故,实际却激动不已,强按住兴奋之情,淡淡问道:“念!”
“君侯在上,末将自领精兵五千东略昌国,沿途未见赵军一兵一卒,时昌国为赵军所克属实,然赵军三日前焚尽城中粮草,掠财帛无计,已北上邯郸。昌国之民莫不言赵军残暴者,末将请令,固守昌国乎抑或北上争利,乞待君侯之令!”
听闻齐军光复昌国,众将大喜。虽然是赵军主动放弃的,但功劳也是记在参战的齐军头上啊!众人莫不对当初主动请命,要求牵制昌国赵军的偏将一阵羡慕!早知道自己就该去了!他们却下意识地忘了,在得知昌国为赵军所破,赵军多半屯驻不少大军在昌国后,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保护大军侧翼。因为谁都清楚,与其冒着危险孤军深入面对数量不详的昌国赵军,不如留在田单身边。
田单却是毫无喜色,赵军的这张牌打得太不知其所以然了。昌国地处临淄南部,距离临淄更只有一百五十里之遥。这样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地赵军居然说不要就不要。有昌国在手和没昌国在手的差别可大了。至少昌国在赵军手里,可以让自己顾忌,不敢在临淄以南毫无忌惮的用兵。
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多的考虑,一名校尉当即恭喜道:“恭喜丞相!赵军这是未战先怯啊!对方一定知道我齐国举国之兵正在源源不断地聚集,想要在临淄以西或者以北收拢大军,抗击我们!这样,就算他们大败,也有后路可逃!”
这样的解释有三分道理。齐魏联军自西往东向临淄进发,即墨、高密一带也开始陆陆续续征召大军,意欲向西援救临淄。赵奢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后路,毕竟和整个齐国大军比起来,他们的兵力远没有那么多。即使齐军的战力再不堪,也可以堆死赵国这支精锐之师。赵军想要退兵的话,自然是向北或者向西。
“前方的斥候有没有最新的消息?”田单没有立即回话,反而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齐魏联军自安阳出兵,就没有和赵军主力遭遇过。一路遇到的小股赵军斥候,也是一战即退,根本没有和齐军斥候交手的**。对于联军沿途经过的城邑,赵军更是好心的没有留下兵力阻挡,甚至没有一兵一卒的骚扰。联军的进军变得愈发容易,如果不是知道赵军就在临淄城下,齐军甚至会产生一种郊游的错觉。这哪里是在打仗啊,分明就是在国境内举行的武装大游行!齐军由一开始的如临大敌到百无聊赖,每日行军四十里即安营扎寨,日子说不出的惬意。
可田单总觉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阴谋的味道,愈是小心翼翼。这种感觉在赵军放弃昌国后变得越来越强烈!就是因为一切太正常了,田单心里才很是不安。赵军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换做是自己,要么在敌军主力到来前攻克临淄,逼齐国就范,要么是围点打援。赵军没有猛攻临淄,第一个想法肯定不是!围点打援嘛,自然要对敌军的动向一清二楚。可赵军的斥候越来越难以寻觅到踪迹,摆明了一副让齐军安心北上的架势,这算是怎么回事?!赵奢总不会是善于占卜,不用派出斥候就对自己的动向一清二楚吧?!这样的反常行为让田单的心里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也许是觉得自己这样的疑神疑鬼再发展下去,还未见到赵军就要疯掉,田单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赵军怎么出招,自己步步为营就是了。不要命的斥候大把大把地撒出去,等到了临淄城下,以堂堂之兵击败赵军!
“传本将的命令,田方固守昌国,不得擅出!”田单道出了这个命令。
ps:不打算给一点推荐吗?你真的忍心不给我?给我块豆腐!不要拦我啊!
第六十九章入秦献策
就在赵奢将田单一步步引入埋伏的时候,蜀郡的郡守李冰终于接到了开战以来最好的消息…………叛军之首陈和在玉垒山下兵败身死,三万叛军大部分被斩首,少部分投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