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驸马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是会吧。”

“哥真的便是要回阳谷老家的么?”

“这汴梁有甚好?整日里受公主的闲气。”李二忿忿的说道:“你哥哥我不要这公主老婆了,回了阳谷老家过安稳日子去。”

母亲道:“回去刚好把你们的亲事办了,把家里的房子刷一刷,喜儿你们就圆房。”

喜儿闻听,娇涩的低头不语。

“母亲,喜儿可是我妹子哩……”

“又不是亲妹子,姑舅兄妹罢了,亲上加亲才好哩!”

……

虽然这不符合优生优育的科学观点,可这个时候的李二也没有心思对母亲和喜儿讲述近亲不能婚配的道理,先把那所谓的九转还魂丹炼制出来才是当务之急。

次日。

长平公主又专门从长春宫里调过来几十个宫人“听后调遣”,为首的便是那宫女绿蕊。

“驸马爷爷,炼制仙丹需甚么物件儿?”

李二想想道:“猪油、土碱、湖盐、水硝油、火磺油都来十斤,上好的蜂蜜也要十斤,无根水也要一坛子。”

“便只要这么些东西?铅汞之物不要了么?”

“我炼制的非是寻常的丹药,是仙丹,仙丹你懂不懂?便是不和寻常的炼丹相同的。”

其实湖盐就是天然相成的碳酸钠,水硝油是硫酸,火磺油是硝酸,土碱是含食用碱的土,这些都是寻常的原料。

宋时的科技相当的发达,已经有了许多的强酸强碱,不相信的读者可以看看沈括的《梦溪笔谈》,按照书里的方法把矾和卤砂混合加热看看会得到什么东西(注意安全)。

原料备的妥当之后,李二先命人把猪油蜂蜜和土碱一起熬成稀糊状:“好了,我要炼制仙丹了,闲杂人等都退下去吧,不可偷窥。”

遣散了众人之后李二把湖盐以水融了备用,把火磺油在无根水里缓慢的稀释,再更加缓慢的把水硝油一滴一滴的掺杂进去,为防止温度过高而挥发,专门用一大木盆装了凉水来降温。

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了:将那猪油蜂蜜土碱一起熬成个稀糊一滴一滴的掺合进溶液里,这个过程一定要慢,而且需要不停的拿筷子搅拌(这个过程极其危险,读者若要模仿,请先买人身保险,还要到空旷的地方去实验,否则就算你运气极好没有去见上帝,警察叔叔也请您去喝茶了。)

好容易完成这道工序之后,李二鼓了半天的勇气还是没有胆量把这混合的溶液继续用湖盐来检验酸碱度,万分小心的放置稳妥,等待化学反应结束,析出成品——硝酸甘油。

天色已渐晚,不时传来倦鸟归巢之声,李二却不敢掌上灯火,在满是硝酸甘油挥发气体的屋子点灯和自杀没有分别。何况原料粗劣工艺简单,李二实在不敢保证自己的安全。

窗外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李二的每一个动作。

忽然,“驸马爷爷,有人请见……”

李二正秉气凝神的注视那装满了溶液的罐子,猛地被人这么一吆喝,险些把罐子碰掉。可把李二唬出一身的冷汗,这罐子要是掉落的话,估计整间房子都要飞上天去。

“那个谁,你叫绿蕊是吧,好生的看着这罐子,千万别叫人去动。”李二吩咐了那宫女便去前院。

绿蕊取出纸笔把每一样原料的用量和每一道工序都详细记录下来,低低的叫道:“来人,把这个交给公主,不得有误……”

且不说那小太监把李二的技术资料传到宫里,单表李二在前厅见客。

前厅坐的是个女子,二十多岁的青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观之可亲,李二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女子:“小姐,找我何事?”

那女子仔细看看李二,确定了眼前的就是当朝驸马之后,盈盈的一笑:“奴奴是来给驸马爷爷看个物件儿的。”

“甚么物件儿?”李二心中纳闷儿。

“驸马爷爷可识得此物?”那女子手里拿的是一个凤凰衔珠的银钗子,凤凰头上还点了朱红的漆色。

“春……你从何的来?”李二自然认的这银钗,分明就是春娘常用的首饰。

“驸马爷爷果然是有情人,这银钗的主人便在我处,请驸马爷爷过府叙话。”那女子说的不卑不亢,甚是沉稳。

“你是什么人?要我去哪里?春娘安好否?”

“驸马爷爷莫急,随奴婢前往便知。”

李二毫不犹豫的跟她出去,门外早就预备好了两乘青呢子小轿,那女子撩起轿帘子请李二坐好,遂进了另一顶轿子。

两乘小轿吱吱呀呀的在夜色之中穿街过巷,走了不少的功夫才停了下来,正是一处高楼的后门,从角门里进去,李二感觉这地方甚是眼熟,好像曾经来过一般。

从后面上的楼去,进到一间偏房,迎面是大紫檀雕螭案,案上的小铜鼎里燃了暖香。案前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临窗大雕花床上铺着大绿的床褡子,石青色的引枕,秋香色大条褥。

“驸马爷爷高坐,我家主人这便过来。”

“小姐,春娘……”

“春娘安好,驸马爷爷勿念。”那女子捧上腊安茶于李二径自退去。

李二捧了茶看那条案上是一幅山水画,画的却不是寻常的小桥流水,而是一片荒原,角上一轮火也似的红日,说不出的空旷悠远,边上提的是“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若泛不系之舟。”

落款是郭熙,李二也曾见过这当朝名家的画作,因不擅长绘画也看不出什么好歹,只是感觉提的那字意境极其深远。正是自己梦想的生活方式,不由得仔细品味:“饱食而遨游,若泛不系之舟……“

“怎么,春风得意的李公子也喜这诗么?”这耳熟的女声落落大方的响起之时,李二忽然明白身在何处:“罗大家到了,这里原是霸王楼。”

“自然是奴奴,旁的人只怕还请不到李公子。”说话的正是当红名妓,舞中霸王罗芊芊!

''第六十章…正是奴家←

今天您收藏了吗?

李二看那罗芊芊时,比前不同另有一般丰韵,八分长短的绿罗裙微露金莲,紧身的红绣小褂偏宜玉体;金钗斜插,掩映乌云。翠色的袖口微微拢起,露出嫩玉一般的春笋手,越发显得素体轻盈,面如娇花。

罗芊芊微微的笑:“这《大漠落日图》还是郭大官人在汴梁时候所做,奴也是偶然得之,公子饱学之士,且品评一二。”

“罗姑娘不知,我自幼于花鸟山水就是平平。如今琐碎之事太多,于这怡情悦性的书画更生疏了,纵拟了出来,不免迂腐古板,胡言乱语一番反而污了这名家的大作。”李二知道自己没有品评画作的本事,淡淡说道:“只是觉得这偌大景致,若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若无这诗词为附和,这画虽然描天绘地,未免有些伤于穿凿,没有了天然图画的意境。加上这句诗词正谓非其地而为地,非其天而为天,果然是百般精致而终相宜。”

“公子果然是十分的才学,奴奴佩服的紧……”罗芊芊持了鹦鹉杯注满酒浆递于李二。

李二哪还有心思喝酒:“罗姑娘,春娘她……”

罗芊芊浅浅一笑,愈发的顾盼神飞色彩精华,见之使人忘俗:“公子还真是多情的人儿,放宽心就是,春娘好的很……”

李二知道人家既然刻意的把春娘拢住,绝对还是有旁的事情要说,左右也是确定了春娘安全,李二亦不再心急,索性说道:“罗姑娘引我来这霸王楼不是为见春娘的么?”

“公子未免忒也心急了些,有情人自是要成眷属的,便如美酒一般,需细细的品味才有味道,如鲸吞牛饮一般,白白的糟践了好东西。”罗芊芊取笑李二道:“奴奴新练了一段舞蹈叫做《春风度》的,还请公子指教。”

既来之则安之,李二笑道:“前日里观那《半万兵》,果然是好手段好身子,尤其是在铁筝伴奏之下,以剑器为道具,真个是好风采。”

“这回的《春风度》于前番不同,公子看了便知。”

“怎不见那老琴师?”

“这回是以长箫为奏。”罗芊芊笑对窗外:“刘公子,快些进来吧。”

李二忽的想起春娘那句“夜深偷弄紫箫吹”,脸上不禁一惹。

门外进来一人,正是那罗芊芊的好友刘公子,依旧是一袭青布袍子,依旧的愁眉苦脸的模样,手上持了管玉屏萧,团团一揖见了个浅礼,即坐下。

刘公子的这管玉屏萧并非是玉石制成,而是纯粹的竹制五孔洞箫,长一尺九寸,远不及常见的八孔玉箫来的华丽。刘公子抿唇试音,发出干涩的箫声,示意罗芊芊开始。

箫声幽沉干涩,竟然没有半分寻常箫曲的圆润纯净,仿佛黄沙罩体,朔风袭月一般,然音头不毛,音间不乱,音尾不虚,分明是有十分的功夫。

奏的正是唐后宋前五代时期的《羌人调》!

罗芊芊缓缓而动,手持红穗子剑器遂箫声起舞,横一架,直一架的仿佛杂乱无章,却透出古朴的拙意;脚下步伐也甚是缓慢,然每一步都进到十足,踏实有力,分明是吸取了李二那刚舞的精髓。

箫声逐渐的连贯融汇,低沉的曲调活脱脱演奏的是塞外的空旷深远,表述的便是大漠黄沙的不可抵挡。

罗芊芊便如那大漠烈日之下想一株弱苗,在狂风黄沙之下挣扎,随着箫声的集密,人随剑转。纷纷乱舞如梨花,点点横飘似瑞雪一般。

李二耳根边只听得箫声呼飕飕如万里风涛席卷天下,眼前满是罗芊芊翠绿的身影如风摆杨柳,雨打荷叶般的飘摇不定,不由看的秉住呼吸。

箫声中逐渐多了几分生气,罗芊芊也舞的愈疾。但见光飞耀眼,神色摇空,仿佛是神龙出海,又似猛犬逐狼。罗芊芊在风暴般的箫声中起舞,真的便如那于天地对抗,和自然挑战的侠客一般,前番的柔弱之态已全然不见,只见得她一步一步紧一步,一剑快似一剑的前开后合,端的身翻银海剑舞狂风。

箫声里的风涛之意渐少,逐步的添进了几分金戈交鸣的肃杀之意,剑光如千条电影盖地来,映的李二睛里一闪一闪。

罗芊芊已舞到了高潮,左盘右旋,分明手掣金蛇狂蹿,真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